CN205344704U -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4704U
CN205344704U CN201521029089.0U CN201521029089U CN205344704U CN 205344704 U CN205344704 U CN 205344704U CN 201521029089 U CN201521029089 U CN 201521029089U CN 205344704 U CN205344704 U CN 205344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or
driver
reflector
full visual
reflecting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290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290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4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4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4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包括镜壳及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装嵌于镜壳内,所述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主驱动器,通过主驱动器所述反光镜活动于镜壳内,所述主驱动器与主控制器相连,所述反光镜由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均为独立的个体布置,且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各自驱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整块反光镜分成4块独立的反光镜,由4块反光镜依据需要进行不同位置的调整角度从而避免出现盲区,保证行驶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家庭,而对于一般汽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汽车的后视镜的反射范围不够宽,致使一些汽车隐患在车内观察不到,常常引发一些交通事故。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避免出现盲区,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包括镜壳及反光镜,所述反光镜装嵌于镜壳内,所述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主驱动器,通过主驱动器所述反光镜活动于镜壳内,所述主驱动器与主控制器相连;
所述反光镜由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均为独立的个体布置,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三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驱动器,所述第四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四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及第四驱动器均还与主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活动于镜壳内,且通过软体连接件使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形成一体式的反光镜。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用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反光镜与主驱动器之间安装有支架,所述反光镜装嵌在支架上,所述主驱动器安装在支架的背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和第四驱动器均还与复位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均呈上下左右活动于镜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上涂覆有防炫目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分设于第一反光镜与第二反光镜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第四反光镜上设置有防碰撞报警灯。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软体连接件为软体反光镜。
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所述主控制器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及第四控制器,且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及第四驱动器布置。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反光镜分成4小块独立工作的反光镜,每一面的反光镜都能针对不同的方向进行调整,使之能达到全方位的视角,避免出现盲区,在行驶过程中降低行驶的风险,保障行驶人的安全。同时通过软体反光镜可以将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连接成一体,不管任一一反光镜进行转动时,都能与其他的反光镜相互连成一体,保证反光镜之间的间隙不会有雨水渗入,且还能使其4个反光镜一直处于一个平面上,同时也能保证反光镜的美观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架与反光镜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光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镜壳1及反光镜2,所述反光镜2装嵌于镜壳1内,所述反光镜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主驱动器3,通过主驱动器3所述反光镜2活动于镜壳1内,所述主驱动器3与主控制器4相连。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光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反光镜2由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为独立的个体布置,所述第一反光镜2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211,所述第二反光镜2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221,所述第三反光镜23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驱动器231,所述第四反光镜24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四驱动器241,所述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及第四驱动器241均还与主控制器4相连,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活动于镜壳1内,且通过软体连接件5使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形成一体式的反光镜。通过将反光镜2分成4块独立的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并通过各自的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进行调整视角,使其反光镜2无死角反射当前路况。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架与反光镜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反光镜2与主驱动器3之间安装有支架6,所述反光镜2装嵌在支架6上,所述主驱动器3安装在支架6的背面上,通过主驱动器3可以对整体的反光镜2进行调整减少整体调整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均还与复位器相连,通过复位器能将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同时进行复位,使其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处于同一平面,减少使用者调整的时间。
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呈上下左右活动于镜壳1内,使其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可以任意改变方向,方便所有的反光镜的调整,从而达到无死角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上涂覆有防炫目涂层,防止使用者在夜间行驶时,在观看时,不能清晰的看清后方的车辆的状况。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加热器,在雨天的雨水打在镜片上时,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清晰镜片的目的,从而使行驶着能清晰的看清后方的车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设于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四反光镜24上设置有防碰撞报警灯243,便于行驶者更安全的行驶。
所述软体连接件5为软体反光镜,通过软体玻璃将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形成一体布置,在出现雨水天的时候不会使雨水进入反光镜内,保护其内部的电路,同时也能使整体的反光镜更具有美观性。同时采用软体反光镜能使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出现使用者观看时出现物体分叉的情况,保证使用者观看反光镜时的清楚完整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212、第二控制器222、第三控制器232及第四控制器242,且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及第四驱动器241布置,通过各自的控制器能实现对每一反光镜的分别控制,使之达到无死角的观看到后方情况,保证行车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器212、第二控制器222、第三控制器232和第四控制器242分别对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进行控制,将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别进行调整,来适应行驶者观看反光镜2的各个视角,从而达到无盲区的行驶,降低车辆碰擦或碰撞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反光镜分成4小块独立工作的反光镜,每一面的反光镜都能针对不同的方向进行调整,使之能达到全方位的视角,避免出现盲区,在行驶过程中降低行驶的风险,保障行驶人的安全。同时通过软体反光镜可以将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三反光镜和第四反光镜连接成一体,不管任一一反光镜进行转动时,都能与其他的反光镜相互连成一体,保证反光镜之间的间隙不会有雨水渗入,且还能使其4个反光镜一直处于一个平面上,同时也能保证反光镜的美观性。
在包含以上内容的基础上,以下具体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包括:镜壳1及反光镜2,所述反光镜2装嵌于镜壳1内,所述反光镜2由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相拼接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为独立的个体布置,所述第一反光镜2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211,所述第一驱动器211与第一控制器212相连,所述第二反光镜2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221,所述第二驱动器221与第二控制器222相连,所述第三反光镜23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驱动器231,所述第三驱动器231与第三控制器232相连,所述第四反光镜24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四驱动器241,所述第四驱动器241与第四控制器242相连,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别通过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活动于镜壳1内,且通过软体连接件5使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形成一体式的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设于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的左右两侧。且通过将反光镜2分成4块独立的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并通过各自的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进行调整视角,使其反光镜2无死角反射当前路况。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中增加复位器,使其均与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相连,致使复位器能同时控制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将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同时进行复位,使其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处于同一平面,减少行驶者需要多个调整来达到同一平面的目的。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在对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上都涂覆有防炫目涂层并在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上都安装有加热器,使其行驶者在不同的情况下能更加清晰的观看清楚反光镜。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实施例四。实施例四在针对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之间的间隙增加软体反光镜,通过软体反光镜能将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连成一体,从而保证无雨水的伸入,保护其内部电路装置。且还能保证使用时镜面的一个完整性同时也在同一平面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壳(1)及反光镜(2),所述反光镜(2)装嵌于镜壳(1)内,所述反光镜(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主驱动器(3),通过主驱动器(3)所述反光镜(2)活动于镜壳(1)内,所述主驱动器(3)与主控制器(4)相连;
所述反光镜(2)由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为独立的个体布置,所述第一反光镜(2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器(211),所述第二反光镜(22)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器(221),所述第三反光镜(23)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三驱动器(231),所述第四反光镜(24)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第四驱动器(241),所述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及第四驱动器(241)均还与主控制器(4)相连,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通过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活动于镜壳(1)内,且通过软体连接件(5)使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形成一体式的反光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2)与主驱动器(3)之间安装有支架(6),所述反光镜(2)装嵌在支架(6)上,所述主驱动器(3)安装在支架(6)的背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和第四驱动器(241)均还与复位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均呈上下左右活动于镜壳(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上涂覆有防炫目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21)、第二反光镜(22)、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三反光镜(23)和第四反光镜(24)分设于第一反光镜(21)与第二反光镜(22)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反光镜(24)上设置有防碰撞报警灯(2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连接件(5)为软体反光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4)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器(212)、第二控制器(222)、第三控制器(232)及第四控制器(242),且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器(211)、第二驱动器(221)、第三驱动器(231)及第四驱动器(241)布置。
CN201521029089.0U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Active CN205344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089.0U CN205344704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29089.0U CN205344704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4704U true CN20534470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29089.0U Active CN205344704U (zh) 2015-12-10 2015-12-10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47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8076A (zh) * 2015-12-10 2016-03-30 傅森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CN107472147A (zh) * 2017-07-31 2017-12-15 苏州润贤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多角度反光镜
CN113879215A (zh) * 2021-09-30 2022-01-04 安徽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折叠电子后视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8076A (zh) * 2015-12-10 2016-03-30 傅森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CN107472147A (zh) * 2017-07-31 2017-12-15 苏州润贤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多角度反光镜
CN113879215A (zh) * 2021-09-30 2022-01-04 安徽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折叠电子后视镜
CN113879215B (zh) * 2021-09-30 2023-08-25 安徽光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子后视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470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CN202782923U (zh)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CN103723004A (zh) 一种基于液晶玻璃的防眩目驾驶辅助系统及其防眩目方法
CN102862520A (zh)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CN203063630U (zh) 一种调光车窗玻璃
CN205468454U (zh) 一种汽车用智能遮阳板
CN205239337U (zh) 一种带前视功能的汽车后视镜
WO2014084064A1 (ja) 自動車用光量調整器
CN105438076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视角反光镜
CN108608837A (zh) 车辆玻璃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
CN202006753U (zh) 大视野汽车后视镜
CN201633508U (zh) 一种车用电子防耀眼系统
CN210309868U (zh) 一种不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汽车挡风玻璃防炫目装置
CN103826364B (zh) 一种多态定向夜间会车强光抑制系统及方法
CN204547693U (zh) 无雾汽车玻璃
CN203126677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内后视镜
CN206664228U (zh) 基于oled显示技术的主动防炫目装置
CN106740497A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室的后视镜
CN201158344Y (zh) 无盲区汽车后视镜
CN207389061U (zh) 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
CN20544016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炫目车内后视镜
CN211468284U (zh) 车辆光线调控装置
CN105083126A (zh) L镜曲率半径方案
CN204383302U (zh) 一种摄像头车内后视镜
CN204978401U (zh) 一种汽车激光雾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