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5970U -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5970U
CN205255970U CN201521133237.3U CN201521133237U CN205255970U CN 205255970 U CN205255970 U CN 205255970U CN 201521133237 U CN201521133237 U CN 201521133237U CN 205255970 U CN205255970 U CN 205255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cushion rubber
skeleton
foaming cushion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32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乃胜
于明辉
胡娟
张琳
王书
梁飞
康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 TRUC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 TRUC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 TRUC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 TRUC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32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5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5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5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骨架外包裹有密实胶层,所述的骨架的一侧设有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上下泡交叉,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减小关闭力、提高关门舒适性。门洞密封条装配后接头位于门洞止口最底端,避免端部缺陷导致漏雨,端部增加,提高接头部位密封性能,接头连接平顺、美观。密封条采用密实胶、发泡胶复合挤出工艺,密实胶层与钢带连接可靠、装配后拔出力大,发泡胶弹性性能优良、密封性能好。门洞密封条表面印花,更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背景技术
为提高驾驶舱舒适性,车门与车身配合位置增加一种门洞密封条结构,起到防水、防尘、降噪、隔温、减震作用。
目前市场上车门门洞密封条主要是由密实胶、发泡胶、断开式钢带组成。采用复合挤出后滚压或折弯进行生产。接角位置一般不做处理或采用热注模成型,外观较差,同时密封效果差、关门力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以达到装配可靠、密封性能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包括卡接在车身钣金止口上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外包裹有密实胶层,所述的骨架的一侧设有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
所述的双泡结构由两个圆环状的发泡胶圈组成,分别为第一发泡胶圈和第二发泡胶圈,第一发泡胶圈与第二发泡胶圈连通,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和第二发泡胶圈上均设有通气孔。
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和第二发泡胶圈上的通气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
所述的骨架为U形,由若干断开式金属钢带拼接组成,所述的车身钣金止口从骨架的开口端伸入到骨架的底部,所述的密实胶层上设有倒刺,所述的倒刺与车身钣金止口贴合。
所述的倒刺为5个。
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内设有让车身与车门的接头穿过的接头发泡胶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骨架外包裹有密实胶层,所述的骨架的一侧设有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上下泡交叉,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减小关闭力、提高关门舒适性。门洞密封条装配后接头位于门洞止口最底端,避免端部缺陷导致漏雨,端部增加,提高接头部位密封性能,接头连接平顺、美观。密封条采用密实胶、发泡胶复合挤出工艺,密实胶层与钢带连接可靠、装配后拔出力大,发泡胶弹性性能优良、密封性能好。门洞密封条表面印花,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洞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骨架,2、密实胶层,3、第一发泡胶圈,4、第二发泡胶圈,5、通气孔,6、倒刺,7、接头发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包括卡接在车身钣金止口上的骨架1,所述的骨架1外包裹有密实胶层2,所述的骨架1的一侧设有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
所述的双泡结构由两个圆环状的发泡胶圈组成,分别为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第一发泡胶圈3与第二发泡胶圈4连通,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上均设有通气孔。
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上的通气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
所述的骨架1为U形,由若干断开式金属钢带拼接组成,所述的车身钣金止口从骨架1的开口端伸入到骨架的底部,所述的密实胶层2上设有倒刺6,所述的倒刺6与车身钣金止口贴合。
所述的倒刺为5个。
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内设有让车身与车门的接头穿过的接头发泡胶圈7。
门洞密封条的骨架1采用密实胶、发泡胶、断开式钢带复合挤出工艺,骨架1是由若干断开的金属钢带拼接成“U”形,然后由密实胶层2包裹骨架1对骨架1进行粘接固定,断开式的金属钢带能够保持骨架1的形状;骨架1与车身钣金止口连接部分设计有倒刺6,使得骨架1卡在车身钣金止口边上,装配后需要拔出力大;使得装配容易并且骨架不易脱落、密实胶层2的表面可以印花纹,使得密封条结构美观。
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上均设有通气孔,两个通气孔的间距为300mm,由于第一发泡胶圈3与第二发泡胶圈4连通形成了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的泡交叉,保证密封性能的同时减小关闭力,提高关门舒适性。
车门门洞密封条装配后接头位于门洞止口最底端即是第一发泡胶圈的位置,第一发泡胶圈内设有让车身与车门接头穿过的接头发泡胶圈,提高接头部位的密封性能,保证接头处连接平顺、美观。当车门关闭时,发泡胶与车门内板压合,起到防水、防尘、降噪、隔温、减震等作用。

Claims (6)

1.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包括卡接在车身钣金止口上的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外包裹有密实胶层(2),所述的骨架(1)的一侧设有由发泡胶构成的双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泡结构由两个圆环状的发泡胶圈组成,分别为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第一发泡胶圈(3)与第二发泡胶圈(4)连通,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上均设有通气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和第二发泡胶圈(4)上的通气孔(5)之间的间距为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为U形,由若干断开式金属钢带拼接组成,所述的车身钣金止口从骨架(1)的开口端伸入到骨架的底部,所述的密实胶层(2)上设有倒刺(6),所述的倒刺(6)与车身钣金止口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刺为(5)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泡胶圈(3)内设有让车身与车门的接头穿过的接头发泡胶圈(7)。
CN201521133237.3U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Active CN205255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3237.3U CN205255970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3237.3U CN205255970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5970U true CN205255970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3237.3U Active CN205255970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59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9456A (zh) * 2017-09-15 2018-03-27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锁缝拼接亮面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56516A (zh) * 2017-09-15 2018-03-30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亮面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9456A (zh) * 2017-09-15 2018-03-27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锁缝拼接亮面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56516A (zh) * 2017-09-15 2018-03-30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亮面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56516B (zh) * 2017-09-15 2020-10-27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亮面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7712U (zh) 车门密封结构
CN204895063U (zh) 一种用于天窗的pc玻璃结构
CN205255970U (zh) 一种车门门洞密封条结构
CN107891824A (zh) 车门孔密封部件
CN202358185U (zh) 客车发动机罩
CN106828059A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结构
CN202810540U (zh) 角窗组件及具有该角窗组件的汽车
CN106347088A (zh) 汽车尾门密封条及汽车
CN204749819U (zh) 一种汽车内嵌式全景天窗密封结构
CN202986766U (zh) 一种车身顶盖总成
CN204024403U (zh) 一种暗藏式密封断热门体结构
CN206394405U (zh) 一种车门门缝密封结构
CN206983693U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结构
CN205202699U (zh) 车门密封条和车门密封结构
CN204623583U (zh) 汽车后轮罩及其车辆
CN204782561U (zh) 一种tpe共挤车门玻璃导槽
JP2007152977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01922905U (zh) 一种车门密封条
CN207758531U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总成结构
CN201633513U (zh) 一种汽车无门框车门呢槽的固定结构
CN207257324U (zh) 汽车全景天窗玻璃总成密封结构
CN202863105U (zh) 前风窗框密封结构及前风窗框可前翻式汽车
CN208006673U (zh) 一种汽车全景固定玻璃胶条结构
CN203410519U (zh) 一种汽车的车门框
CN206983698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