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4286U -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4286U
CN205244286U CN201520914050.0U CN201520914050U CN205244286U CN 205244286 U CN205244286 U CN 205244286U CN 201520914050 U CN201520914050 U CN 201520914050U CN 205244286 U CN205244286 U CN 205244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clutch
transmiss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40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dvance Gearbox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dvance Gearbox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dvance Gearbox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dvance Gearbox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40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4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4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4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它主要由箱体、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中间轴部件、输出轴部件和液压分配系统组成;输入轴部件和传动轴部件的后端都布置有离合器;所述输入轴的前端空套有输入主动齿轮,后端热套有带有离合器外壳的输入传动齿轮,输入传动齿轮与热套在传动轴上的、同样带有离合器外壳的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轴的前端也空套有传动齿轮;离合器的外摩擦片与离合器外壳连接,内摩擦片与离合器座连接,而离合器座分别与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连接;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同时与中间轴齿轮啮合,构成一级减速传动;中间轴齿轮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上;中间齿轮轴与输出从动齿轮啮合,构成二级减速传动。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由液压控制的具有倒顺、离合、减速及承受螺旋桨推力功能的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适用于船舶主推进动力系统,主要用于工作船和大拖力拖网渔船,属船舶动力推进系统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相同功率的船用齿轮箱,一种是采用三轴五齿轮传动布局,具有倒顺、离合、减速功能,倒顺两套离合器并列安排布置,齿轮箱为一级减速,齿轮箱的最大速比为6:1。另一种采用二级减速,控制齿轮箱倒顺的两套液压离合器布置在低速轴上,离合器体积大,成本高,而且不利于增大速比。而大拖力拖网渔船需要降低螺旋桨的转速,要求齿轮箱速比范围8:1至16:1间,因而上述两种船用齿轮箱满足不了用户要求。另外现有大速比承受大推力齿轮箱安装支架与齿轮箱箱体为一整体,当遇不同船型结构时,给用户安装造成不便。还有现有大速比齿轮箱液压系统往往存在着油管脉冲振动和低转速时润滑油不起表现象,对齿轮箱的使用品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布置紧凑,速比范围大,液压性能指标先进,成本低,可靠性好并能适合不同船型安装的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箱体、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中间轴部件、输出轴部件和新型液压分配系统组成;所述的输入轴部件和传动轴部件的后端都布置有离合器;所述输入轴的前端空套有输入主动齿轮,后端热套有带有离合器外壳的输入传动齿轮,输入传动齿轮与热套在传动轴上的、同样带有离合器外壳的传动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轴的前端也空套有传动主动齿轮;所述离合器的外摩擦片与离合器外壳连接,内摩擦片与离合器座连接,而离合器座分别与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同时与中间轴齿轮啮合,构成一级减速传动;所述中间轴齿轮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上;所述中间齿轮轴与输出从动齿轮啮合,构成二级减速传动;输出从动齿轮热套在输出轴上,并通过输出联轴节与尾轴相连。
所述的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两端通过两只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入轴和传动轴也是通过两只轴承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通过两只滚子轴承和一只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出轴用两只推力滚子轴承和一对滚子轴承支撑在箱体上。
所述的箱体分成上、下箱体和后箱盖三部分;所述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呈垂直异中心布置,传动轴和中间轴并列布置在输入轴一侧。
所述的上、下箱体沿输出轴中心线水平剖分;而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中间轴部件布置在上箱体和后箱盖中;齿轮箱拆装维修方便,拆卸后箱盖可同时拉出输入、传动和中间轴部件进行维护,而起吊上箱体可拿出输出轴部件进行维护;所述输入轴与输入联轴节、输出轴与输出联轴节采用无键液压套合锥度过盈易拆卸的联接方式,齿轮箱安装时轴系校中更方便。
所述的上箱体左右两侧钻有四排安装支架螺孔,用户可根据不同船型结构任意选择其中两排螺孔以安装分体支架。
所述的新型中大功率液压控制分配系统,集中大功率液压控制阀和阻尼式润滑阀为一体及新型齿轮油泵替代原有摆线油泵,从根本上改善油管脉冲振动和低转速时润滑油不起表现象。
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工作船又适用于大拖力拖网渔船,与同类产品相比,因该齿轮箱具有速比范围大,指标先进,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即满足了一般工作船的工况要求又满足了特殊的拖网渔船的工况要求,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布置紧凑,速比范围大,液压性能指标先进,成本低,结构布置紧凑,外形美观,可靠性好并能适合不同船型安装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传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箱体、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中间轴部件、输出轴部件和新型中大功率液压分配系统组成;所述输入轴部件的输入轴和传动轴部件的传动轴的后端布置有离合器6和15;所述输入轴3的前端空套有输入主动齿轮4,后端热套有带有离合器外壳的输入传动齿轮7,输入传动齿轮7与热套在传动轴18上的同样带有离合器外壳的传动传动齿轮12相啮合,传动轴18的前端也空套有传动主动齿轮17;离合器6和15的外摩擦片与离合器外壳连接,内摩擦片与离合器座5和16连接,而离合器座5和16分别与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连接。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同时与中间轴齿轮20啮合,中间轴齿轮20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19上,而中间齿轮轴19又与输出从动齿轮22啮合构成齿轮箱的二级传动,输出从动齿轮22热套在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通过输出联轴节23与尾轴相连。
附图所示,所述的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两端通过两只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入轴3和传动轴18也是通过两只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中间齿轮轴19通过两只滚子轴承和一只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出轴21用两只推力滚子轴承和一对滚子轴承支撑在箱体上。
附图所示,所述的箱体分成上箱体26、下箱体27和后箱盖25三部分;所述的输入轴3和输出轴21呈垂直异中心布置。
附图所示,所述的上、下箱体26和27沿输出轴部件中心线水平剖分;而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中间轴部件布置在上箱体26和后箱盖25中;齿轮箱拆装维修方便,拆卸后箱盖可同时拉出输入、传动和中间轴部件进行维护,而起吊上箱体可拿出输出轴部件进行维护;所述输入轴3与输入联轴节2、输出轴21与输出联轴节23采用无键液压套合锥度过盈易拆卸的联接方式,齿轮箱安装时轴系校中更方便。
附图所示,所述的上箱体26左右两侧钻有四排安装支架螺孔,用户可根据不同船型结构任意选择其中两排螺孔以安装分体支架。
附图所示,所述的新型中大功率液压控制分配系统,集中大功率液压控制阀11和阻尼式润滑阀为24一体及新型齿轮油泵10替代原有摆线油泵,从根本上改善油管脉冲振动和低转速时润滑油不起表现象。
实施例:
图1-3所示,在上箱体26、下箱体27和后箱盖25构成的箱体上通过一对轴承安装有输入轴3,输入轴3前端通过输入联轴节2和高弹联轴器1与动力相联,输入轴3的前端空套有输入主动齿轮4,输入主动齿轮4两端有两只轴承支撑在上箱体26上,输入轴3的后端热套有带离合器外壳的输入传动齿轮7。输入传动齿轮7与热套在传动轴18上的同样带有离合器外壳的传动传动齿轮12相啮合,传动轴18也是通过一对轴承安装在上箱体26和后箱盖25上,传动轴18的前端也空套有传动主动齿轮17,传动主动齿轮17两端也有两只轴承支撑在上箱体26上。离合器6和15的外摩擦片与离合器外壳连接,内摩擦片与离合器座5和16连接,而离合器座5和16分别与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连接。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同时与中间轴齿轮20啮合,中间轴齿轮20通过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19上。中间齿轮轴19有两只滚子轴承和一只球轴承支撑在上箱体26和后箱盖25上。中间齿轮轴19又与输出从动齿轮22啮合,输出从动齿轮22热套在输出轴21上,输出轴21有两只推力滚子轴承和一对滚子轴承支撑在上箱体26和下箱体27上,输出轴21通过输出联轴节23与尾轴相连。所述的离合器6和15布置在输入传动齿轮7和传动传动齿轮12内,离合器6和15一边有活塞8和13,活塞8和13通过液压油腔与中大功率液压控制阀相连;使用时,当操纵手柄在“停”位,即同时将输入轴3和传动轴18上的离合器6和15的工作油道切换到回油道,离合器活塞8和13在返回弹簧9和14的作用下迅速脱开内外摩擦片,输入主动齿轮4和传动主动齿轮17分别空套在输入轴3和传动轴18上,因而不能带动通过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19上的中间轴齿轮20转动,因中间齿轮轴19又与输出从动齿轮22啮合,因而不能带动热套在输出轴21上的输出从动齿轮22转动,螺旋桨就停止不转。此时,液压系统内的油全部为润滑油,通过各油道到齿轮箱的各润滑点。润滑油压由阻尼式润滑阀24调节,润滑压力稳定、完全满足各种转速下的润滑需要。当操纵手柄在“顺车”位,输入轴3的离合器6的工作油道导通,工作油压推动离合器6的活塞8压紧内外摩擦片,使输入主动齿轮4通过离合器座5与输入轴3同步转动,并带动通过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19上的中间轴齿轮20反向转动,中间齿轮轴19又带动输出从动齿轮22反向转动,因而输出轴21和螺旋桨同向转动,此时船舶前进。当操纵手柄在“倒车”位,传动轴18的离合器15的工作油道导通,工作油压推动离合器15的活塞13压紧内外摩擦片,使传动主动齿轮17通过离合器座16与传动轴18同步转动,并带动通过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19上的中间轴齿轮20反向转动,中间齿轮轴19又带动输出从动齿轮22反向转动,因而输出轴21和螺旋桨反向转动,此时船舶后退。
本实用新型齿轮箱采用四轴七齿轮二级减速传动,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异中心布置,传动轴和中间轴布置在输入轴一侧上下布置。结构布置紧凑,箱体分为上、下箱体和后箱盖三部分。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中间轴部件装在上箱体和后箱盖中,输出轴部件装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中。齿轮箱拆装维修方便,拆卸后箱盖可同时拉出输入、传动和中间轴部件进行维护,而起吊上箱体可拿出输出轴部件进行维护。

Claims (4)

1.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它主要由箱体、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中间轴部件、输出轴部件和液压分配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轴部件和传动轴部件的后端都布置有离合器;所述输入轴的前端空套有输入主动齿轮,后端热套有带有离合器外壳的输入传动齿轮,输入传动齿轮与热套在传动轴上的、同样带有离合器外壳的传动传动齿轮相啮合,传动轴的前端也空套有传动主动齿轮;所述离合器的外摩擦片与离合器外壳连接,内摩擦片与离合器座连接,而离合器座分别与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连接;所述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同时与中间轴齿轮啮合,构成一级减速传动;所述中间轴齿轮锥度过盈套合在中间齿轮轴上;所述中间齿轮轴与输出从动齿轮啮合,构成二级减速传动;输出从动齿轮热套在输出轴上,并通过输出联轴节与尾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主动齿轮和传动主动齿轮两端通过两只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入轴和传动轴也是通过两只轴承支撑在箱体上;中间轴通过两只滚子轴承和一只深沟球轴承支撑在箱体上;输出轴用两只推力滚子轴承和一对滚子轴承支撑在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分成上、下箱体和后箱盖三部分;所述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呈垂直异中心布置,传动轴和中间轴并列布置在输入轴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箱体沿输出轴部件中心线水平剖分;而输入轴部件、传动轴部件和中间轴部件布置在上箱体和后箱盖中;所述输入轴与输入联轴节、输出轴与输出联轴节采用无键液压套合锥度过盈易拆卸的联接方式;所述的上箱体左右两侧钻有四排安装支架螺孔,其中两排螺孔安装分体支架。
CN201520914050.0U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Active CN205244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050.0U CN205244286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4050.0U CN205244286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4286U true CN205244286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4050.0U Active CN205244286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4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5778Y (zh) 双速船用齿轮箱
CN202007862U (zh) 大功率双机并车船用齿轮箱
CN206130053U (zh) 一种轻量化重载船用齿轮箱
CN211737961U (zh) 一种双输入单输出船用齿轮箱
CN104948676A (zh) 一种两轴三档位变速箱
CN205244286U (zh) 一种分体支架新型液压特大速比船用齿轮箱
CN208919224U (zh) 一进四出三离合的船舶用齿轮箱
CN205534053U (zh) 自动变速器
CN201902516U (zh) 轻型高速船用齿轮箱
CN200975449Y (zh) 可控变速装置
CN202642084U (zh) 一种二级减速的船用齿轮箱
CN202023887U (zh) 并车双pto船用齿轮箱
CN202244066U (zh) 一种船用齿轮箱
CN204647174U (zh) 一种两轴三档位变速箱
CN203743379U (zh) 一种单输入多输出离合分动箱
CN205239878U (zh) 一种与挖泥船匹配的双速船用齿轮箱
CN202545701U (zh) 一种带pto/pti的并车船用齿轮箱
CN208919229U (zh) 一进两出三离合的船舶用齿轮箱
CN206130052U (zh) 一种轻量化重载船用齿轮箱的传动轴部件
CN206545675U (zh) 一种倾角型船舶动力机组用船用齿轮箱
CN204175883U (zh) 一种船用齿轮箱
CN101761610B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201672001U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106051106B (zh) 自动变速箱
CN208919279U (zh) 一进四出两离合的船舶用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