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5753U -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5753U
CN205185753U CN201520890794.3U CN201520890794U CN205185753U CN 205185753 U CN205185753 U CN 205185753U CN 201520890794 U CN201520890794 U CN 201520890794U CN 205185753 U CN205185753 U CN 205185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uspension
suspension seat
axle
sea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07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宽
李涛
林羽
周逛
王卓周
廖宝江
罗朋
石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07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5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5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5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包括后车架和后轮总成,其中,在车架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二个以上的后轮总成;在后车架与后轮总成之间设有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包括后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第二后桥悬挂座和后桥悬挂缸;第一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车架上,第二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轮总成上,后桥悬挂缸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后桥悬挂座上,后桥悬挂缸的下端铰接在第二后桥悬挂座上;位于后车架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相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实现后车架同一侧各后轮总成均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的后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2013.10.25申请了一项名称为一种铰接式自卸车平衡梁的实用新型专利,在该专利文献中公开了铰接式自卸车主要由车架、前桥总成、后桥总成、驾驶室、货箱等组成。车架由前车架和后车架组成,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铰接座铰接。前桥总成安装在前车架上,后桥总成通过平衡梁安装在后车架上,驾驶室由前车架支承,货箱的后端铰接在后车架上。后桥总成主要由电动轮、变速器和车轮组成。在该专利文献中,后桥总成是通过平衡梁刚性连接在后车架的轴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整个铰接式自卸车的振动严重,时间长了,在各处发现有裂缝,螺栓容易松动,甚至会出现螺栓被剪断的现象,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各车轮都是独立的,且都为刚性连接,难以实现均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实现后车架同一侧各后轮总成均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包括后车架和后轮总成,其中,在车架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二个以上的后轮总成;在后车架与后轮总成之间设有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包括后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第二后桥悬挂座和后桥悬挂缸;第一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车架上,第二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轮总成上,后桥悬挂缸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后桥悬挂座上,后桥悬挂缸的下端铰接在第二后桥悬挂座上;位于后车架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相连通。
由于在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相连通,当某一后桥悬挂缸的载重不同时,各后桥悬挂缸之间的压力会自动平衡,实现同一侧各后轮总成均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后桥悬挂座向外侧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的中部向上弯曲呈弧形。对于第一后桥悬挂座来说,其主要受到垂直的力,第一后桥悬挂座呈弧形,让第一后桥悬挂座的力学性能更好,提高了第一后桥悬挂座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的,第一后桥悬挂座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和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自后车架斜向上延伸弯曲后水平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自后车架向外截面逐渐减小;在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底部焊接有二个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两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之间形成有空间,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的外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截面变化既能节省材料,又能达到受力的要求。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能提高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两侧与后车架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让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与后车架的连接面积大,从而提高了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与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第一凸台,能提高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后桥悬挂座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连接耳,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后轮总成上,在第二固定板上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的尾端设有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耳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承部,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大于第二支承部的截面,第二连接部焊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支承部呈弧形。因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大于第二支承部,因此,第二连接耳与第二固定板的连接面大,提高了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在第二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与第二安装孔同轴。第二凸台能提高第二支承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车架、前轮总成和后轮总成的示意图。
图2为车架、前轮总成和后轮总成的仰视图。
图3为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的分解图。
图5为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的俯视图。
图6为后桥悬挂缸与第一后桥悬挂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后桥悬挂缸与第二后桥悬挂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自卸车包括车架100、前轮总成200和后轮总成300。车架100包括前车架100a、后车架100b和铰接体100c,铰接体100c设在前车架100a与后车架100b之间。前轮总成200通过前悬挂系统设在前车架100a上。
如图1至图5所示,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包括后车架100b、后悬挂系统400和后轮总成300,在后车架100b的每一侧分别设有二个后轮总成300。
后轮总成300包括电动轮、变速器、轮毂和车轮,变速器连接在电动轮的输出轴上,轮毂连接在变速器上,车轮设在轮毂上。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后悬挂系统400包括后桥悬挂装置1和后桥横拉杆装置2。在后桥横拉杆装置2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的后桥悬挂装置1,两后桥悬挂装置相对于后桥横拉杆装置2对称布置,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后桥悬挂装置1。后桥横拉杆装置2铰接在后车架100b与后轮总成300之间。
所述的后桥悬挂装置1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11、第二后桥悬挂座12、后桥悬挂缸13、第一后桥斜拉杆座14、第二后桥斜拉杆座15和斜拉杆16。斜拉杆16铰接在第一后桥斜拉杆座14和第二后桥斜拉杆座15之间。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后桥悬挂座11向外侧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11的中部向上弯曲呈弧形;第一后桥悬挂座11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和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自后车架斜向上延伸弯曲后水平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自后车架100b向外截面逐渐减小,不仅能节省材料,而且也不会影响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的强度,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的两侧与后车架100b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113,让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与后车架100b的连接面积大,从而提高了连接强度;在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111的底部焊接有二个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两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之间形成有空间,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能提高第一后桥悬挂座的强度;如图6所示,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的外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121,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114,第一凸台114具有第一穿孔1141,第一穿孔1121与第一安装孔1141同轴。
所述的第二后桥悬挂座12包括第二固定板121和第二连接耳122,第二固定板121固定在电动轮外的固定座3001上,第二固定板121的底部设有凸块124,凸块124可卡置到固定座3001的定位槽内,实现对第二固定板121的定位。在第二固定板121上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耳122,第二连接耳122包括第二连接部1221和第二支承部1222,第二连接部1221的截面大于第二支承部1222的截面,第二连接部1221焊接在第二固定板121上,第二连接部1221与第二固定板121的连接面大,提高了连接强度,第二支承部1222呈弧形,使得第二支承部122的力学性能好,第二支承部1222的尾端设有第二安装孔,在第二支承部12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台123,第二凸台123具有第二穿孔1231,第二穿孔1231与第二安装孔同轴。
后桥悬挂缸13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后桥悬挂座11上,后桥悬挂缸13的下端铰接在第二后桥悬挂座12上。如图6所示,在后桥悬挂缸13与第一后桥悬挂座11之间设有第一铰接装置17,如图7所示,在后桥悬挂缸13与第二后桥悬挂座12之间设有第二铰接装置18。
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铰接装置17包括第一轴承171、第一销轴172、第一螺母173、第一不锈钢垫片174、第一轴承挡圈175和第一卡环176;后桥悬挂缸13的上端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为依次相通的第一过孔、第一容置孔和第一避让孔,第一容置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孔的直径,第一容置孔与第一通孔之间形成有第一小台阶面,第一避让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孔的直径,第一避让孔与第一容置孔之间形成有第一大台阶面;第一轴承171安装在第一容置孔内,第一轴承171的外圈与第一容置孔过盈配合,第一轴承171的外圈其中一端面由第一小台阶面抵挡,在第一避让孔靠近第一大台阶面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置有所述的第一卡环176,第一卡环176抵挡住第一轴承171的外圈的另一端面;第一销轴172穿过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第一凸台114和第一轴承171,第一销轴172的一端具有第一大头部,第一大头部与其中的第一凸台接触,第一螺母173啮合在第一销轴172上,第一不锈钢垫片174设在第一螺母173与其中第一凸台之间,在第一销轴172上位于第一凸台与第一轴承之间套有第一轴承挡圈175;通过第一轴承171、第一销轴172、第一螺母173、第一不锈钢垫片174、第一轴承挡圈175和第一卡环176将后桥悬挂缸13与第一后桥悬挂座11铰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第一铰接装置17,由于第一定位孔为依次相通的第一过孔、第一容置孔和第一避让孔,第一容置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孔的直径,第一避让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孔的直径,在安装第一轴承171时,经第一避让孔将第一轴承171压入到第一容置孔内,第一避让孔与第一轴承17的间隙大,因此减小了第一轴承171压入时与第一定位孔滑动摩擦的路程,更容易安装第一轴承171,第一轴承171安装到位后,通过第一小台阶面和第一卡环176对第一轴承171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第一轴承171安装到第一定位孔的可靠性;由于设置了第一凸台114,因此,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112的强度更高。
如图7所示,所述的第二铰接装置18包括第二轴承181、第二销轴182、第二螺母183、第二不锈钢垫片184、第二轴承挡圈185和第二卡环186;后桥悬挂缸13的下端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为依次相通的第二过孔、第二容置孔和第二避让孔,第二容置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孔的直径,第二容置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形成有第二小台阶面,第二避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置孔的直径,第二避让孔与第二容置孔之间形成有第二大台阶面;第二轴承181安装在第二容置孔内,第二轴承181的外圈与第二容置孔过盈配合,第二轴承181的外圈其中一端面由第二小台阶面抵挡,在第二避让孔靠近第二大台阶面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卡置有所述的第二卡环186,第二卡环186抵挡住第二轴承181的外圈的另一端面;第二销轴182穿过第二支承部1222、第二凸台123和第二轴承181,第二销轴182的一端具有第二大头部,第二大头部与其中的第二凸台接触,第二螺母183啮合在第二销轴182上,第二不锈钢垫片184设在第二螺母183与其中一第二凸台之间,在第二销轴182上位于第二凸台与第二轴承之间套有第二轴承挡圈185。
采用上述第二铰接装置18,由于第二定位孔为依次相通的第二过孔、第二容置孔和第二避让孔,第二容置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过孔的直径,第二避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置孔的直径,在安装第二轴承181时,经第二避让孔将第二轴承181压入到第二容置孔内,第二避让孔与第二轴承181的间隙大,因此减小了第二轴承181压入时与第二定位孔滑动摩擦的路程,更容易安装第二轴承181,第二轴承181安装到位后,通过第二小台阶面和第二卡环对第二轴承181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第二轴承181安装到第二定位孔的可靠性;由于设置了第二凸台123,因此,第二支承部1222的强度更高。
对于第一后桥悬挂座11来说,其主要受到垂直的力,第一后桥悬挂座11呈弧形,让第一后桥悬挂座11的力学性能更好,提高了第一后桥悬挂座11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施方式,后轮总成300的力主要通过后桥横拉杆装置2两侧的后桥悬挂缸13传递到后车架100b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后桥横拉杆装置2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后桥悬挂缸13,且对称布置,对后轮总成300为两点支承,让后轮总成300的受力更加的均匀,平稳性好,而且通过两个悬挂缸13能有效的防止后轮总成旋转。在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相连通,使得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的压力能自动平衡,实现同一侧各后轮总成均载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包括后车架和后轮总成,其中,在车架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二个以上的后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后车架与后轮总成之间设有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包括后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第二后桥悬挂座和后桥悬挂缸;第一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车架上,第二后桥悬挂座固定在后轮总成上,后桥悬挂缸的上端铰接在第一后桥悬挂座上,后桥悬挂缸的下端铰接在第二后桥悬挂座上;位于后车架同一侧的所有后桥悬挂缸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桥悬挂座向外侧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的中部向上弯曲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后桥悬挂座包括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和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自后车架斜向上延伸弯曲后水平延伸,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自后车架向外截面逐渐减小;在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底部焊接有二个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两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之间形成有空间,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的外端设有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后桥悬挂座支承板的两侧与后车架之间具有第一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后桥悬挂座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具有第一穿孔,第一穿孔与第一安装孔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后桥悬挂座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连接耳,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后轮总成上,在第二固定板上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的尾端设有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耳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承部,第二连接部的截面大于第二支承部的截面,第二连接部焊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支承部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承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具有第二穿孔,第二穿孔与第二安装孔同轴。
CN201520890794.3U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Active CN205185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0794.3U CN205185753U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0794.3U CN205185753U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5753U true CN205185753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0794.3U Active CN205185753U (zh) 2015-11-10 2015-11-10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5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7594A (zh) 车辆悬架及其板簧
CN203198721U (zh) 后悬置支架、发动机悬置系统及汽车
CN204398868U (zh) 铝合金传动轴
KR20140138299A (ko) 전환가능한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 및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를 단일 구동 또는 이중 구동 탠덤 액슬 어레인지먼트로 전환하기 위한 방법
CN201338520Y (zh) 双面支撑平衡轴悬架
CN201751219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摆臂总成
CN101700733B (zh) 平衡轴总成
CN201694247U (zh) 重型汽车车架用铸造横梁
CN204279627U (zh) 一种全框式前副车架连接结构
CN105270121A (zh) 一种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CN103692875A (zh) 一种运输车辆用橡胶弹簧平衡悬架
CN205185753U (zh) 一种实现均载的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CN201520178U (zh) 一种模块化的汽车悬架
CN201619415U (zh)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CN109131579B (zh) 全架式双牵引拖拉机结构
CN205185754U (zh) 一种自卸车独立轮后悬挂系统
CN201362151Y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卡车的平衡悬架
CN205098174U (zh) 一种手制动拉索安装支架结构
CN201922876U (zh) 重型商用汽车后悬架装置改进的橡胶副簧
CN204488415U (zh) 重型车辆用组合弹簧前悬架及该重型车辆
CN202557692U (zh) 电动车后平叉
CN201753001U (zh) 控制臂支架
CN203496613U (zh) 一种横向连接板平衡轴总成
CN103507589A (zh) 一种横向连接板平衡轴总成
CN204567200U (zh) 一种后减振器下安装支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