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6162U -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 Google Patents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6162U
CN205136162U CN201520958632.9U CN201520958632U CN205136162U CN 205136162 U CN205136162 U CN 205136162U CN 201520958632 U CN201520958632 U CN 201520958632U CN 205136162 U CN205136162 U CN 205136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duct
level
pump
pump housing
gr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86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森
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ZHENLONG VACUUM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ZHENLONG VACUUM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ZHENLONG VACUUM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ZHENLONG VACUUM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586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36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6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6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扩散喷射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泵体上的排气口内设有挡油装置,泵芯组件垂直安装在泵体内的中心油槽内,泵芯组件的上部通过支撑架与泵体内壁支撑紧固,泵体的下部设有观察窗和测温电阻,泵芯组件结构是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四级导流管构成的整体结构,各级导流管上部均设有伞帽形扩散喷嘴,五级喷嘴垂直安装在四级导流管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极限真空度高、达到极限真空时间短、抽气速率大、返油率低、耗电量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扩散喷射泵,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它适合应用于真空焊接、真空镀膜。
背景技术
油扩散喷射泵属于射流真空泵的一种,它工作在高真空区域,以低压高速油蒸汽作为工作介质。泵的抽气过程是被抽气体扩散到油蒸汽射流中而被携带到泵出口排出的过程。它由泵体、泵芯组件、加热器等组件组成。泵体大都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制造;泵芯组件是由喷嘴及导流管组成,泵芯组件是高真空油扩散泵的关键部件,材料主要有铝或不锈钢。油扩散泵除了在一般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外,特别适用于那些对大的被抽容器进行快速抽空以及迅速排出被处理材料在处理过程中放出大量气体的工艺过程。例如:板式换热器真空钎焊,真空电子束焊接及真空包装材料镀制设备等。
传统的油扩散喷射泵是根据泵体的形状主要分为两种,为直腔和凸腔两种,由于加工难度及整体结构的限制,使得市面上没有满足大抽速的油扩散喷射泵的要求,由于传统技术结构的油扩散喷射泵无法生产多级的油扩散喷射真空泵,使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传统的油扩散喷射泵的抽速小,原有抽气速率最大仅能达14000L/s,极限真空低,达到极限真空时间长,极限真空度最高为7×10-3Pa,达到极限真空时间长,返油率高,耗电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它具有极限真空度高、达到极限真空时间短、抽气速率大、返油率低、耗电量低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试下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它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泵芯组件、加热器设置在泵体底部,其中泵体上的排气口内设有挡油装置,泵芯组件垂直安装在泵体内的中心油槽内,泵芯组件的上部通过支撑架与泵体内壁支撑紧固,泵体的下部设有观察窗和测温电阻,泵芯组件结构是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四级导流管构成的整体结构,各级导流管上部均设有伞帽形扩散喷嘴,五级喷嘴垂直安装在四级导流管的底部,一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二级导流管高,二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三级导流管高,三级导流管的高度比四级导流管高,泵体外设有冷却外套。
上述的泵体的结构采用了凸腔形式,凸腔的中间体直径尺寸是进气口径尺寸的1.4倍,泵体采用碳钢制造,泵体的内外焊缝处采用两面焊接结构,泵体进气口径处的法兰采用碳钢整体结构,泵体采用了可拆卸上、下两部分可分离结构。
上述的冷却外套为水套式冷却外套或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
上述的水套式冷却外套的水套壁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水套内部由圆钢缠绕泵体外部形成水流导向的结构;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的结构为冷却铜管缠绕泵体外壁,冷却水在冷却铜管内流动,冷却铜管采用紫铜管,冷却铜管与泵体外壁接触。
上述的泵芯组件结构如下:一级导流管由一级导流管上部和一级导流管下部构成,一级导流管下部和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螺栓、螺母、平垫圈安装连接紧固;四级导流管和三级导流管通过第三支撑套连接在一起;三级导流管和二级导流管通过第二支撑套连接在一起,二级导流管和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第一支撑套连接在一起;四级间隙垫安装在四级导流管上部,三级间隙垫安装在三级导流管上部,二级间隙垫安装在二级导流管上部,二级喷嘴帽放置在二级导流管上,三级喷嘴帽放置在三级导流管上,四级喷嘴帽放置在四级导流管上,四级喷嘴帽与四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三级喷嘴帽与三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二级喷嘴帽与二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一级间隙垫放置在一级喷嘴座的中间位置;一级喷嘴帽通过拉杆与一级喷嘴座安装于一体,一级喷嘴座与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螺纹旋拧结构安装在一级导流管上。
上述的观察窗结构为第一无氧铜密封垫安装于小法兰口处,小法兰与小接管焊接,小法兰上部安装盲板法兰,第二无氧铜密封垫安装在主法兰上,主管法兰与主接管焊接,第二无氧铜密封垫与观察窗法兰连接。
上述的挡油装置是由位于中心的挡油杆及挡油杆上由下至上间隔、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挡板构成。
上述的支撑架结构如下:支撑套管焊接在位于中间的支撑环上,支撑杆通过螺纹与支撑套管连接。
上述的加热器的结构如下:金属外壳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炉底、耐热绝缘板、耐热陶瓷盘,镍铬合金加热丝旋绕安装在耐热陶瓷盘的槽内,镍铬合金加热丝通过电器连接件与外部电源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为满足市场对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要求,本实用新型ZKT-600毫米大抽速的油扩散喷射泵比现有的泵抽气速率提高40%以上,设计抽速为7000L/s。本实用新型扩散泵的加热时间短为用户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抽气时间,缩短了生产工艺过程的操作时间,并降低了用电量成本。
本实用新型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结构紧凑,便于安装、操作、运输、维修。
泵体的结构采用了凸腔形式,凸腔的中间体直径尺寸是口径尺寸的1.4倍,经过试验验证为了更好的得到较高的抽气速率指标,泵体采用碳钢制造,内外焊缝处两面焊接,经过了初抛光除锈、抛光、精抛光繁琐的抛光除锈工艺,使泵体内部达到了设计真空设备较高要求。外部采用了冷却效果较好的全水套式冷却结构,外部水套壁采用为不锈钢板避免了泵在长期使用工作中由于水质的问题导致泵水套的腐蚀问题,大大提高了扩散泵的使用寿命,内部由圆钢缠绕泵体外部形成水流导向模式,最大限度的提供冷却水与泵体的接触面积和水流量,充分降低了对真空室产品的质量,充分降低了泵体内表面的温度,减少泵工作液在泵体内部表面附着时间,避免泵液的二次蒸发,减少了返油量,降低了对真空室的污染,提高了真空室产品的质量。泵体法兰采用优质碳钢整体加工制造结构,合理的工艺,精密的加工设备,保证了法兰密封表面所要求的粗糙度,对真空设备的密封起到了作用。泵体采用可拆卸上下两种分离方式结构,采用高耐热密封胶圈作为密封件。在泵体中设计安装油位观察装置,由不锈钢制造,其作用便于使用和观察泵液的使用情况,易于向泵体内注油和清洗时放油,清晰的视镜可随时观察泵油使用情况,整体为不锈钢金属法兰密封,形式为金属刀口密封法兰,其特点在高温状态下,使用时间长、不易泄漏、安装维修方便等。安装了泵油测温装置,将泵液工作的温度通过油温数显表表示出来,便于观察泵的使用情况。
泵芯组件结构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利于在安装调试时的整体性,在结构中设有多级挡板罩板,避免工作油液在高温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爆炸、沸腾现象时,工作油液跟随高速的油蒸汽所携带走,降低了对真空室污染,泵芯组件保证了泵芯组件零部件的表面的光洁度,使泵工作油液快速下滑,减少了泵油液在泵芯组件零件表面上的附着时间,大大降低了对真空室的泵液返油率的污染,达到极限真空时间短,对真空室中的产品起到了保护作用,为获得较高的真空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排气口处安装了挡油装置,挡油装置垂直安放在泵体的排气口处,由多个半圆形挡片与挡油杆组成,挡油杆旋转于螺母中安装牢固,由多个半圆形挡片组成的挡油装置,减少了跟随泵排气过程中所携带的油蒸汽中的泵工作液,降低了对前级真空泵及真空系统的污染。
泵芯组件垂直安装在泵体中心油槽内,通过支撑架泵体内壁支撑牢固,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泵芯组件晃动,影响使用效果。
加热器组件,加热器是由金属外壳,高温耐热陶瓷盘三盘式和高品质的镍铬合金加热丝组成。加热器组件紧贴在泵体底部,易于对扩散泵泵体内的泵油加热,大大降低了用电量,起到了节能的效果。高品质的镍铬合金加热丝质量好,使用寿命长,易于更换与维修。
本实用新型口径达到600毫米、极限真空度高达1.5×10-4Pa,抽气速率高达17000L/s,5小时内达到极限真空要求,冷却效果好,返油率降低,使用寿命长,耗电量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挡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芯组件,2、泵体,3、支撑架,4、挡油装置,5、加热器,6、支撑杆,7、脚轮,8、观察窗,9、测温电阻,10、一级喷嘴帽,11、一级间隙垫,12、一级喷嘴座,13、拉杆,14、一级导流管上部,15、二级喷嘴帽,16、二级间隙垫,17、二级导流管,18、第一支撑套,19、三级喷嘴帽,20、三级间隙垫,21、三级导流管,22、第二支撑套,23、四级喷射喷嘴帽,24、四级间隙垫,25、第三支撑套,26、四级导流管,27、五级喷嘴座,28、五级喷嘴,29、一级导流管下部,30、小法兰,31、第一无氧铜密封垫,32、盲板法兰,33、小接管,34、第二无氧铜密封垫,35、观察窗法兰,36、主法兰,37、主接管,38、挡油杆,39、半圆形挡板,40、支撑环,41、支撑套管,42、支撑杆,43、金属外壳,44、陶瓷盘,45、镍铬合金加热丝,46、耐热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结构如下:它包括泵体2、设置在泵体2内的泵芯组件1,其中加热器5设置在泵体2底部,泵体2上的排气口内设有挡油装置4,泵芯组件1垂直安装在泵体2内的中心油槽内,泵芯组件1的上部通过支撑架3与泵体2内壁支撑紧固,泵体2通过支撑杆6、角轮7支撑于地面,泵体2的下部设有观察窗8和测温电阻9,安装泵油测温装置测温电阻9,将泵液工作的温度通过油温数显表表示出来,便于观察泵的使用工作情况;泵芯组件1结构是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17、三级导流管21和四级导流管26构成的整体结构,各级导流管上部均设有伞帽形扩散喷嘴,五级喷嘴28垂直安装在四级导流管26的底部,一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二级导流管17高,二级导流管17的高度比三级导流管21高,三级导流管21的高度比四级导流管26高。
如图1所示,泵体2的结构采用了凸腔形式,凸腔尺寸的大小对泵的抽速直接有影响,凸腔的中间体直径尺寸是进气口径尺寸的1.4倍,经过试验验证为了更好的得到较高的抽气速率指标,采用泵体的中间体直径尺寸是进气口径尺寸的1.4倍的设计能达到最佳的抽气速率;泵体2采用碳钢制造,泵体2的内外焊缝处采用两面焊接结构,使泵体内部达到了真空设备要求;泵体2进气口径处的法兰采用碳钢整体结构,保证了法兰密封表面所要求的粗糙度,提高了真空设备密封性能。泵体采用了可拆卸上、下两部分可分离结构,采用高温耐热密封胶圈,密封胶圈材料为氟橡胶。泵体2外设有全水套冷却外套,冷却外套为水套式冷却外套或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水套式冷却外套的水套壁采用不锈钢板制成,避免了泵在长期使用工作中由于水质问题导致泵水套的腐蚀问题,大大提高了扩散泵的使用寿命,水套内部由圆钢缠绕泵体外部形成水流导向的结构,最大限度的提供冷却水与泵体的接触面积和水流量,充分降低了泵体内表面的温度,减少泵工作液在泵体内部表面附着时间,避免泵液的二次蒸发,减少了返油量,降低了对真空室的污染,提高了真空室产品的质量。若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的结构为冷却铜管缠绕泵体外壁,冷却水在冷却铜管内流动,冷却铜管采用紫铜管,冷却铜管与泵体外壁接触,达到最佳冷却效果。
如图2所示,泵芯组件1垂直安装在泵体2内中心油槽内,通过支撑架3与泵体2内壁支撑牢固,避免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泵芯组件晃动,影响使用效果,其结构如下:泵芯组件1是由内至外设置一级导流管上部14、一级导流管下部29、二级导流管17和三级导流管21、四级导流管26构成整体结构,各级导流管上部均设有伞帽形扩散喷嘴,五级喷嘴座27垂直安装在四级导流管26的底部,一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二级导流管17高,二级导流管17的高度比三级导流管21高,三级导流管21比四级导流管26高,采用此结构加快了泵体内抽气介质的排出,可以达到最佳喷射效果,达到提高抽气速率的效果;采用这样的泵芯组件结构是设计出进气口口径为600毫米的核心技术。其更为具体的结构为:一级导流管下部29和一级导流管上部14通过螺栓、螺母、平垫圈安装连接紧固;四级导流管26和三级导流管21通过第三支撑套25连接在一起;三级导流管21和二级导流管17通过第二支撑套22连接在一起,二级导流管17和一级导流管上部14通过第一支撑套18连接在一起;四级间隙垫24安装在四级导流管26上部,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保证二级间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三级间隙垫20安装在三级导流管21上部,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保证三级间隙垫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二级间隙垫16安装在二级导流管17上部,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二级喷嘴帽15放置在二级导流管17上,三级喷嘴帽19放置在三级导流管21上,四级喷嘴帽23放置在四级导流管26上,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三级喷嘴帽19与三级导流管上部21接触连接,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二级喷嘴帽15与二级导流管上部17接触连接,并用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一级间隙垫11放置在一级喷嘴座12的中间位置;一级喷嘴帽10通过拉杆13与一级喷嘴座12安装于一体,一级喷嘴座12与一级导流管上部14通过螺纹旋拧结构安装在一级导流管上,拉杆13与一级喷嘴帽10旋拧连接。本实用新型泵芯采用多个伞帽形扩散喷嘴及导流管组成整体的结构形式,利于安装调试时的整体性,泵芯组件的材料采用了镜面不锈钢板材料制造,保证了泵芯组件零件表面上的附着时间,大大降低了对真空室的泵液返油率的污染,对真空室中的产品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在泵体2的下部设有观察窗8,观察窗8由不锈钢制造,其作用是便于使用和观察泵液的使用情况,易于向泵体内注油和清洗时放油,清晰的视镜可随时观察泵油使用情况,在泵体2底部安装油位观察窗8,其各部件采用不锈钢制造,其具体结构为:第一无氧铜密封垫31安装于小法兰30口处,小法兰30与小接管33焊接,小法兰30上部安装盲板法兰32并用不锈钢六角头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第二无氧铜密封垫34安装在主法兰36上,主管法兰36与主接管37焊接,第二无氧铜密封垫34与观察窗法兰35通过不锈钢六角头螺栓,螺母、平垫圈连接紧固。
如图4所示,挡油装置4垂直安装在泵体的排气口处,挡油装置4是由位于中心的挡油杆38及挡油杆38上由下至上间隔、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挡板39构成,它避免了工作油液在高温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爆炸沸腾时工作油液跟随高速的油蒸汽所携带走,降低了对真空室污染的效果。
如图5所示,支撑架3结构如下:支撑套管41焊接在位于中间的支撑环40上,支撑杆42通过螺纹与支撑套管41连接。
如图6所示,加热器5的结构如下:金属外壳4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炉底、耐热绝缘板46、耐热陶瓷盘44,镍铬合金加热丝45旋绕安装在耐热陶瓷盘44的槽内,镍铬合金加热丝45通过电器连接件与外部电源连接。加热器组件紧贴在泵体底部,易于对扩散泵泵体内的泵油加热,大大降低了用电量,起到了节能的效果。高品质的镍铬合金加热丝质量好,使用寿命长,易于更换与维修。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油扩散喷射泵的主要部件有泵体、泵芯和加热器等,泵体油锅中的泵油加热到沸腾温度,产生大量的油蒸汽,油蒸汽经各级喷嘴定向高速喷出。由于扩散泵进气口附近被抽气体的分压力高于蒸汽流中该气体的分压力,所以被抽气体分子就不断地扩散到蒸汽流中。油蒸汽撞击被抽气体分子,使被抽气体分子沿蒸汽流束的方向高速运动。气体分子碰到泵体内壁又反射回来,再受到蒸汽流的碰撞而重新沿蒸汽流方向流向泵壁。经过几次碰撞后,气体分子被压缩到低真空端,再由下几级喷嘴喷出的蒸汽流进行多级压缩,最后由前级真空泵抽走。而油蒸汽在冷却的泵壁上被冷凝后又返回到油锅中重新被加热,如此循环工作。
经过试验检测,采用上述结构制成的进气口径为600毫米的油扩散喷射泵,其极限真空度最高达1.5×10-4Pa,抽气速率高达17000L/s,5小时内达到极限真空要求,耗电量为18KW。

Claims (9)

1.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它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泵芯组件、加热器设置在泵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泵体上的排气口内设有挡油装置,泵芯组件垂直安装在泵体内的中心油槽内,泵芯组件的上部通过支撑架与泵体内壁支撑紧固,泵体的下部设有观察窗和测温电阻,泵芯组件结构是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四级导流管构成的整体结构,各级导流管上部均设有伞帽形扩散喷嘴,五级喷嘴垂直安装在四级导流管的底部,一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二级导流管高,二级导流管的高度比三级导流管高,三级导流管的高度比四级导流管高,泵体外设有冷却外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的结构采用了凸腔形式,凸腔的中间体直径尺寸是进气口径尺寸的1.4倍,泵体采用碳钢制造,泵体的内外焊缝处采用两面焊接结构,泵体进气口径处的法兰采用碳钢整体结构,泵体采用了可拆卸上、下两部分可分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外套为水套式冷却外套或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式冷却外套的水套壁采用不锈钢板制成,水套内部由圆钢缠绕泵体外部形成水流导向的结构;水冷却铜管式冷却外套的结构为冷却铜管缠绕泵体外壁,冷却水在冷却铜管内流动,冷却铜管采用紫铜管,冷却铜管与泵体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芯组件结构如下:一级导流管由一级导流管上部和一级导流管下部构成,一级导流管下部和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螺栓、螺母、平垫圈安装连接紧固;四级导流管和三级导流管通过第三支撑套连接在一起;三级导流管和二级导流管通过第二支撑套连接在一起,二级导流管和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第一支撑套连接在一起;四级间隙垫安装在四级导流管上部,三级间隙垫安装在三级导流管上部,二级间隙垫安装在二级导流管上部,二级喷嘴帽放置在二级导流管上,三级喷嘴帽放置在三级导流管上,四级喷嘴帽放置在四级导流管上,四级喷嘴帽与四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三级喷嘴帽与三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二级喷嘴帽与二级导流管上部接触连接,一级间隙垫放置在一级喷嘴座的中间位置;一级喷嘴帽通过拉杆与一级喷嘴座安装于一体,一级喷嘴座与一级导流管上部通过螺纹旋拧结构安装在一级导流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的观察窗结构为第一无氧铜密封垫安装于小法兰口处,小法兰与小接管焊接,小法兰上部安装盲板法兰,第二无氧铜密封垫安装在主法兰上,主管法兰与主接管焊接,第二无氧铜密封垫与观察窗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油装置是由位于中心的挡油杆及挡油杆上由下至上间隔、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挡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结构如下:支撑套管焊接在位于中间的支撑环上,支撑杆通过螺纹与支撑套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的结构如下:金属外壳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炉底、耐热绝缘板、耐热陶瓷盘,镍铬合金加热丝旋绕安装在耐热陶瓷盘的槽内,镍铬合金加热丝通过电器连接件与外部电源连接。
CN201520958632.9U 2015-11-27 2015-11-27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Active CN205136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8632.9U CN205136162U (zh) 2015-11-27 2015-11-27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8632.9U CN205136162U (zh) 2015-11-27 2015-11-27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6162U true CN205136162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8632.9U Active CN205136162U (zh) 2015-11-27 2015-11-27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361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93A (zh) * 2015-11-27 2016-01-27 辽宁真龙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CN11119750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5893A (zh) * 2015-11-27 2016-01-27 辽宁真龙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CN111197502A (zh) * 2018-11-20 2020-05-26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
CN111197502B (zh) * 2018-11-20 2024-02-06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9679A (zh) 大口径高真空油扩散泵
CN205136162U (zh)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CN204783872U (zh) 大口径高真空油扩散泵
CN205136163U (zh) 电磁加热高真空油扩散泵
CN105275893A (zh) 大抽速油扩散喷射泵
CN205136160U (zh) 大抽速卧式油增压泵
CN105080974A (zh) 一种轧辊水气冷却喷嘴组件
CN105351258A (zh) 电磁加热高真空油扩散泵
CN106955875B (zh) 一种钢管管件内壁去污方法
CN105298943A (zh) 大抽速卧式油增压泵
CN201688670U (zh) 金属丝在线除湿装置
CN209423885U (zh) 一种混流式多级蒸汽雾化喷嘴
CN208494610U (zh) 一种自动化喷雾灭尘用的水雾喷头
CN112484485A (zh) 一种钟罩式烧结炉用多级冷却装置
CN218891319U (zh) 一种激光切割喷嘴
CN220187531U (zh) 一种机械通风冷却塔控制装置
JP2006057894A (ja) 加圧熱水を噴霧する排ガス減温装置用の沸騰微粒化ノズルとこれを用いた加圧熱水の噴霧方法
CN208853038U (zh) 一种冷喷喷枪枪头结构
CN101664610B (zh) 一种萃取分离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869598Y (zh) 真空压力铸造氧枪喷头
CN209146000U (zh) 一种16寸油扩散泵
CN205412301U (zh) 一种双重化工气体冷凝装置
CN211626086U (zh) 一种退火炉
CN219194522U (zh) 一种过氧化氢汽体发生器
CN216026528U (zh) 涂镁机组氧化镁涂层机前清洗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