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8431U -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8431U
CN205128431U CN201520822305.0U CN201520822305U CN205128431U CN 205128431 U CN205128431 U CN 205128431U CN 201520822305 U CN201520822305 U CN 201520822305U CN 205128431 U CN205128431 U CN 205128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cylinder
controller
fixe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23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zhiwang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223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8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8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8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1000)、检测装置(2000)、线材分类装置(3000)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传输装置(1000)连接,控制传输装置(1000)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停;控制器与检测装置(2000)连接,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忆,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同样与控制器连接的线材分类装置(3000),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对线材(7000)进行分类。整个检测过程直至分料结束,全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关于线材外表及导通的检测,现有的做法都是通过人工一项一项的检测。
检测外表时,通过放大镜以肉眼仔细检视线材的外表是否存在例如孔或洞等的破损;检测导通时,人工的将线材一条一条的插设于与测导通设备相连的模具中;检测后也需要人工的将不良品区分开。
上述做法中除了劳动强度大,检察员会因为眼疲劳等问题漏查而降低质量以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检测过程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全自动的排线检测设备,能够改进目前线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排线检测设备,可对线材的外观、长度以及导通进行检测,整个检测过程直至分料结束,全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材检测设备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传输装置、检测装置、线材分类装置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传输装置连接,控制传输装置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停;控制器与检测装置连接,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忆,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同样与控制器连接的线材分类装置,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对线材进行分类。
进一步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线材固定装置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固定在第一传动机构传输部分上的线材固定装置运动。
进一步地,线材固定装置包括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的安装板以及弹簧夹紧装置,弹簧夹紧装置一端固定在安装板上,另一活动端固定连接有线材固定模具。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包括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测导通装置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测导通装置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沿线材传输方向依次排列在传输装置一侧,测导通装置和相邻的一组影像采集装置间的距离为相邻设置的两个线材固定装置间距离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测导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以及与第一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的测导通气缸、压紧气缸和退料气缸;测导通气缸、压紧气缸和退料气缸还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
测导通气缸水平安装,测导通气缸在朝向传输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微调光学平台,微调光学平台朝向线材固定装置的端面上固定有测导通治具;
压紧气缸竖直安装,压紧气缸在朝向传输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工作面与线材固定装置上表面相对应;
退料气缸水平安装,退料气缸在朝向传输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端面设置有两导柱,与线材固定装置上设置的定位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影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支架、可移动的套设在第二固定支架上的固定座以及与固定座固定连接的相机。
进一步地,线材分类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支架、第二传动机构以及卸料装置;第二传动机构固定在第三固定支架上,并与控制器连接;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机构传输部分上,并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卸料装置包括与第二传动机构传输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升降滑台气缸、与第一升降滑台气缸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气动手指、以及与气动手指本体固定连接的退料气缸;
第一升降滑台气缸、气动手指以及退料气缸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线材检测设备还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装置以及分别固定于导向装置两端的两工作台面;两工作台面在导向装置的导向作用下间距可调;
两工作台面上对称设置两组传输装置、两组测导通装置、四组影像采集装置、两组线材分类装置;其中,固定于两条第一传送机构上的线材固定装置数量相等,且对称安装;置于同一工作台面上的两组影像采集装置沿线材传输方向分别置于工作台面的上下表面,且两组影像采集装置间的距离为相邻两线材固定装置间距离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线材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任一工作台面上的标记机构;标记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支架、固定在第四固定支架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固定在第三传动机构的传输部分上的第二升降滑台气缸以及与第二升降滑台气缸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笔支架;标记机构沿线材传输方向设置于检测装置之后,与检测装置的距离为相邻两线材固定装置间距离的整数倍。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线材的长度及外观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防止工人因疲劳而漏检或错检,提高产品质量,节约人力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两工作台面间距离方便调节,可针对不同长度线材进行检测,适用范围得到有效的扩大。
3、由于采用标记机构,可对不同问题的线材进行标记,便于后续的分类以及回收再利用。
4、生产效率高,工作节拍和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最快可在2S内完成一条线材的全部检测工作。
5、线材固定模具可根据不同线材端子型号进行更换,增强设备的通用性,扩大检测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材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导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材分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标记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含意:1000传输装置;2000检测装置;3000线材分类装置;5000工作台;6000标记机构;7000线材;1100线材固定装置;1200第一传动机构;1110安装板;1120弹簧夹紧装置;1130线材固定模具;2100测导通装置;2200影像采集装置;2110第一固定支架;2120测导通气缸;2130压紧气缸;2140退料气缸;2150微调光学平台;2160压紧装置;2170定位装置;2180测导通治具;2210第二固定支架;2220固定座;2230相机;3100第三固定支架;3200第二传动机构;3310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20气动手指;3330退料气缸;5100导向装置;5200工作台面;6100第四固定支架;6200第三传动机构;6300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400笔支架;7100线材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1000、检测装置2000、线材分类装置3000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传输装置1000连接,控制传输装置1000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停,开动时,进行线材7000的传输,停止时对线材7000进行检测,开停的节拍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从而来调节工作效率。
线材检测设备还包括工作台5000,工作台5000包括四个并列设置的导向装置5100,四个导向装置5100两端的分别设置两工作台面5200;导向装置5100一端固定,因此固定在该端的工作台面5200也固定不动,另一工作台面5200随导向装置5100的伸缩端移动,最终两工作台面5200间的距离根据所测线材7000的长度而定,可对长度范围为190mm~700mm的线材7000进行检测。
传输装置1000、检测装置2000、线材分类装置3000均可拆卸的安装在工作台5000上,其中传输装置1000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两个工作台面5200上,每个传输装置1000均包括15个线材固定装置1100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1200;第一传动机构1200为伺服电机带动的传输机构,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开启,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以及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输带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传输带上的线材固定装置1100运动;固定于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200上的线材固定装置1100对称安装;线材固定装置1100包括与第一传动机构1200连接的安装板1110以及弹簧夹紧装置1120,弹簧夹紧装置1120一端固定在安装板1110上,另一活动端固定连接有线材固定模具1130,线材端子7100分别卡设于线材固定模具1130上,其长度上在一定范围内的误差可根据弹簧夹紧装置1120来调节,弹簧夹紧装置1120的压紧长度会传输给控制器,从而对线材7000的长度进行记忆,最后根据记忆的结果来选择,在设置的长度范围内的线材7000为合格品,不在设置的长度范围内的线材7000为不良品。
检测装置2000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两个工作台面5200上;检测装置2000包括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测导通装置2100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测导通装置2100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沿线材传输方向依次排列在传输装置1100一侧,测导通装置2100和相邻的一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间的距离为相邻设置的两个线材固定装置1100间距离的整数倍,因为的距离设置可以保证设备每次启动和停止时,待检测的线材均停止在检测工位上。
测导通装置2100包括与工作台面5200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架2110、以及与第一固定支架2110固定连接的测导通气缸2120、压紧气缸2130和退料气缸2140;测导通气缸2120、压紧气缸2130和退料气缸2140还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测导通气缸2120水平安装,在测导通气缸2120朝向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微调光学平台2150,微调光学平台2150朝向线材固定模具1130的端面上固定有测导通治具2180;压紧气缸2130竖直安装,在压紧气缸2130朝向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2160,压紧装置2160的工作面与线材固定模具1130上表面相对应;退料气缸2140水平安装,在退料气缸2140朝向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2170,定位装置2170的端面设置有两导柱,与线材固定模具1130上设置的的定位孔相对应;当待检测线7000材到达检测工位时,压紧气缸2130动力输出端向外伸出,使得压紧装置2160压紧线材端子7100上表面,然后与退料气缸2140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定位装置2170向前伸出,其上的导柱插入线材固定模具1130上的定位孔,从而线材7000被固定好,最后测导通气缸2120的动力输出端带动微调光学平台2150运动,微调光学平台2150的测导通治具2180插入线材端子7100的连接孔,此时控制器发出测试信号,对线材7000的导通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忆,测试完成后,按照与之前相反的顺序进行退缸,使线材固定模具1130带动线材继续向前行进。
影像采集装置2200包括与工作台面5200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支架2210、可移动的套设在第二固定支架2210上的固定座2220以及与固定座2220固定连接的相机2230;置于同一工作台面5200上的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沿线材传输方向分别置于工作台面5200的上下表面,从而对线材端子7100的上下表面进行图像采集,且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间的距离与相邻两线材固定模具1130间距离相等,当待检测线材到达上部影像检测工位时,位于上部的影像采集装置2200对线材端子7100表面进行影像采集,并传输至控制器,到达下部影像检测工位时,工作方式同前面所述,图像传输至控制器后,控制器会对采集的线材端子7100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较,如果与标准图像存在较大不同,则可认为线材7000的外观存在缺陷,并对该结果进行记忆。
线材分类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支架3100、第二传动机构3200以及卸料装置3300;第二传动机构3200固定在第三固定支架3100上,并与控制器连接;卸料装置3300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机构3200传输部分上,并与控制器连接;卸料装置3300包括与第二传动机构3200传输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与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气动手指3320、以及与气动手指3320本体固定连接的退料气缸3330,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气动手指3320以及退料气缸3330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检测完的线材7000到达分料工位时,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控制与其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气动手指3320向下运动至线材处,两工作台面5200上的气动手指3320将线材7000两端夹取起,此时第二传动机构3200对线材7000进行传输,根据控制器的记忆结果,对第二传动机构3200的停止位置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按合格品、不导通线材、外观损坏线材,以及长度不合格线材四种分类,如果控制器记忆线材7000为合格品,则第二传动机构3200在线材7000到达合格品收集处时,退料气缸将线材7000从气动手指3320中退下,使线材7000落入合格品收集处,以此类推。
线材分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任一工作台面5200上的一个标记机构6000;
标记机构6000包括第四固定支架6100、固定在第四固定支架6100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6200、固定在第三传动机构6200的传输部分上的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以及与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笔支架6400,标记机构,6000沿线材7000传输方向设置于检测装置2000之后,与影像采集装置2200的距离为相邻两线材固定装置1100间距离的整数倍,本实施例规定合格品不进行标记,对不导通线材7000用红色记号笔标记、对外观损坏线材7000用蓝色记号笔标记,对长度不合格线材7000用黄色记号笔标记,检测完的线材7000到达分料工位之前,经过标记机构6000时,控制器控制第三传动机构6200带动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水平移动,使线材7000所需标记颜色的记号笔到达线材7000上方,此时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带动笔支架6400向下运动,直至与线材7000接触后,进行标记,便于后续的分类以及回收再利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材检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1000)、检测装置(2000)、线材分类装置(3000)以及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输装置(1000)连接,控制所述传输装置(1000)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2000)连接,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忆,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同样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线材分类装置(3000),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对线材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1000)包括至少两个线材固定装置(1100)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1200);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200)带动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200)传输部分上的线材固定装置(110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200)连接的安装板(1110)以及弹簧夹紧装置(1120),所述弹簧夹紧装置(1120)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110)上,另一活动端固定连接有线材固定模具(1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000)包括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测导通装置(2100)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所述测导通装置(2100)和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沿线材传输方向依次排列在所述传输装置(1000)一侧,所述测导通装置(2100)和相邻的一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间的距离为相邻设置的两个线材固定装置(1100)间距离的整数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导通装置(210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110)、以及与第一固定支架(2110)固定连接的测导通气缸(2120)、压紧气缸(2130)和退料气缸(2140);所述测导通气缸(2120)、压紧气缸(2130)和退料气缸(2140)还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测导通气缸(2120)水平安装,所述测导通气缸(2120)在朝向所述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微调光学平台(2150),所述微调光学平台(2150)朝向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的端面上固定有测导通治具(2180);
所述压紧气缸(2130)竖直安装,所述压紧气缸(2130)在朝向所述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2160),所述压紧装置(2160)的工作面与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上表面相对应;
所述退料气缸(2140)水平安装,所述退料气缸(2140)在朝向所述传输装置(100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2170),所述定位装置(2170)的端面设置有两导柱,与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上设置的定位孔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装置(2200)包括第二固定支架(2210)、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第二固定支架(2210)上的固定座(2220)以及与所述固定座(2220)固定连接的相机(2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分类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支架(3100)、第二传动机构(3200)以及卸料装置(3300);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00)固定在第三固定支架(310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卸料装置(330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00)传输部分上,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3300)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00)传输部分固定连接的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与所述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气动手指(3320)、以及与所述气动手指(3320)本体固定连接的退料气缸(3330);
所述第一升降滑台气缸(3310)、气动手指(3320)以及退料气缸(3330)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5000),所述工作台(5000)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导向装置(5100)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导向装置(5100)两端的两工作台面(5200);两所述工作台面(5200)在导向装置(5100)的导向作用下间距可调;
两所述工作台面(5200)上对称设置两组传输装置(1000)、两组测导通装置(2100)、四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两组线材分类装置(3000);其中,固定于两条第一传送机构(1200)上的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数量相等,且对称安装;置于同一工作台面(5200)上的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沿线材传输方向分别置于所述工作台面(5200)的上下表面,且两组影像采集装置(2200)间的距离为相邻两线材固定装置(1100)间距离的整数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任一工作台面(5200)上的标记机构(6000);
所述标记机构(6000)包括第四固定支架(6100)、固定在所述第四固定支架(610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6200)、固定在所述第三传动机构(6200)的传输部分上的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以及与所述第二升降滑台气缸(6300)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笔支架(6400);
所述标记机构(6000)沿线材传输方向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2000)之后,与所述检测装置(2000)的距离为相邻两所述线材固定装置(1100)间距离的整数倍。
CN201520822305.0U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Active CN205128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2305.0U CN205128431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2305.0U CN205128431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8431U true CN205128431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4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2305.0U Active CN205128431U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28431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4092A (zh) * 2015-10-21 2016-01-13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N107121094A (zh) * 2017-06-26 2017-09-01 东莞市南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线材自动检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76417A (zh) * 2017-11-29 2018-04-06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锯片检测装置
CN107941495A (zh) * 2017-11-29 2018-04-20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锯片检测机构
CN107961987A (zh) * 2017-11-29 2018-04-27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锯片测试方法
CN107976212A (zh) * 2017-12-27 2018-05-01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零部件测试装置
CN107999398A (zh) * 2017-11-29 2018-05-08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锯片检测工艺
CN108088849A (zh) * 2017-12-27 2018-05-29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动工具零部件的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4092A (zh) * 2015-10-21 2016-01-13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N105234092B (zh) * 2015-10-21 2017-08-25 江苏博之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N107121094A (zh) * 2017-06-26 2017-09-01 东莞市南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线材自动检测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7876417A (zh) * 2017-11-29 2018-04-06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锯片检测装置
CN107941495A (zh) * 2017-11-29 2018-04-20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锯片检测机构
CN107961987A (zh) * 2017-11-29 2018-04-27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锯片测试方法
CN107999398A (zh) * 2017-11-29 2018-05-08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锯片检测工艺
CN107976212A (zh) * 2017-12-27 2018-05-01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工具用零部件测试装置
CN108088849A (zh) * 2017-12-27 2018-05-29 苏州塔比诺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电动工具零部件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8431U (zh)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N104960694B (zh) 一种usb端子检测设备
CN103529383A (zh) 自动测试装置
CN106824812B (zh) 一种轴类零件自动检测设备
CN201688835U (zh) 一种pcb刀具垂直测量仪
CN207887485U (zh) 一种pcb板涂胶自动检测设备
CN105234092A (zh) 一种线材检测设备
CN205195883U (zh) 摄像头模组多点参数自动检测设备
CN105758307A (zh) 锻造件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4569728B (zh) Led基板自动检测装置
CN203786050U (zh) 汽车电池集成连接板自动检测设备
CN206160941U (zh) 一种活塞环检测装置
CN106124082B (zh) 汽车温度传感器装配线体
CN208188308U (zh) 一种高压验电笔批量检测装置
CN114814446A (zh) 一种压敏电阻器测试装置
CN210638813U (zh) 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参数性能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09765483A (zh) 一种双路vcm马达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08879104U (zh) 一种保险丝测试设备
CN106373482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实验台及其实验方法
CN207832924U (zh) 一种流水线上pcb板的短路检测和电压检测系统
CN207036076U (zh) 光学镜片厚度检测装置
CN116207193A (zh) 一种小型led电芯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
CN206146625U (zh) 一种手机屏幕耐老化测试治具
CN214955451U (zh) 一种实训考核装置
CN211604383U (zh) 机器视觉实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