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4952U -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4952U
CN205114952U CN201520932188.3U CN201520932188U CN205114952U CN 205114952 U CN205114952 U CN 205114952U CN 201520932188 U CN201520932188 U CN 201520932188U CN 205114952 U CN205114952 U CN 205114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rticle carrying
carrying platform
hydraulic lifting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21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强
白恩霖
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321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14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4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4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物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包括底座、载物平台及连接底座和载物平台的升降架;所述载物平台固定于升降架顶部,载物平台随升降架进行上升或下降;所述载物平台上部设有多组沿前后方向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多组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的滚筒,滚筒的转动能够实现放置于其上表面的物料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载物平台采用滚筒来支撑物料,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物料的运输和下料,既能在有电情况下实现自动升降,又能在无电输入时实现手动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面积广,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物流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动机缸体生产线中产品的中转运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利用人工进行搬运,人工搬运产品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且产品上的切削液和铝屑等会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车间内,使工作环境恶化;另一种为使用叉车进行搬运,产品搬运前需要在叉车上放置托盘,然后将产品放入托盘内,托盘尺寸一般为1m×1.2m,需要足够的运输空间,且产品在各车间搬运过程中,当托盘尺寸大于车间门,还需要人工搬运产品,且产品的生产工序较多,需要在生产线中反复搬运,现有运输方式已不适用于生产线。CN203833552U公开了一种液压升降平台送瓶装置,采用液压升降装置带动液压支架在上、下滑动轨道中滑动;皮带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装在皮带主动轮轴、皮带从动轮轴上,皮带主动轮轴、皮带从动轮轴装在连接液压支架的支撑臂两端;链条环绕装配在皮带主动轮、皮带从动轮上,链条上装有橡胶输送带。用液压升降器手柄调节平台高度,可翻转挡板放倒后可以使平台与链道之间形成一个用于酒瓶平移的平面;摇动输送带摇动手柄使橡胶输送带产生向右的推力推动酒瓶向右移动。
上述技术由于采用橡胶输送带,不适用于生产线中大型产品的中转运输,存在输送带磨损严重,不耐高温,不防腐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面积广,工作效率高的液压升降平台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适用于物料产品的运输,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适用面积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包括底座、载物平台及连接底座和载物平台的升降架;所述载物平台固定于升降架顶部,载物平台随升降架进行上升或下降;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上部设有多组沿前后方向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多组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的滚筒,滚筒的转动能够实现放置于其上表面的物料的移动。
进一步,所述升降架呈剪叉状,升降架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中部和第二升降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端部设有滑轮与设在载物平台下部的第二轨道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杆上端能够沿第二轨道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下端部铰接于底座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上端部铰接于载物平台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下端部设有滑轮与设在底座上的第一轨道配合,所述第二升降杆下端能够沿第一轨道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两组升降架,所述两组升降架分别对称布置在底座上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两组升降架中部的铰接点之间连接有一使得两组升降架同步升起或下降的第一连接杆;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升降杆的下部连接有一水平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底座后部中间设有油缸支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和油缸支座之间连接有油缸。
进一步,所述载物平台下部为与升降架顶端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滚筒之间设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水平的顶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固定连接于顶座上。
进一步,所述载物平台后部中间固定有一后挡块;所述顶座前部中间设有两个前挡块座,所述两个前挡块座之间设有一前挡块,第一销轴穿过前挡块且第一销轴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前挡块座;所述前挡块下端与顶座上表面紧贴,前挡块靠近载物平台前方的下边缘为圆角,所述前挡块能够绕第一销轴向外翻转。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电机连接的电动泵,所述电动泵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缸连接,通过控制与油缸连接的按钮盒,实现液压升降平台车的电动驱动升降。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手动泵;所述手动泵通过高压油管与油缸连接,所述手动泵上设有踏板,踏板的翻转实现载物平台的上升;所述油缸支座上固定有手动触发按钮组件,所述手动触发按钮组件为由触发杆、第二销轴、销轴座组成的杠杆机构,所述触发杆后部连接有固定在油缸支座上的回位弹簧,所述触发杆后部还设有一拉索,拉索的移动使得触发杆的前端与位于油缸上的回液按钮触碰,实现载物平台的下降。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与顶座之间设有一接油盘,所述接油盘底部设有用于排渣的球阀。
进一步,所述底座后部设有手推杆。
进一步,所述底座前部下方设有定向轮,底座后部下方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载物平台采用滚筒来支撑物料,可广泛运用于各种物料的运输和下料,既能在有电情况下实现自动升降,又能在无电输入时实现手动升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面积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前挡块座安装示意图。
图4为前挡块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动触发按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升降杆、3-第二升降杆、4-支撑座、5-支撑柱、6-接油盘、7-第一固定座、8-第二固定座、9-前挡块座、10-前挡块、11-滚筒、12-后挡块、13-顶座、14-球阀、15-手推杆、16-第一轨道、17-滑轮、18-电机、19-踏板、20-万向轮、21-油缸支座、22-高压油管、23-油缸、24-定向轮、25-第二轨道、26-第一连接杆、27-第二连接杆、28-电动泵、29-第一销轴、30-升降架、31-按钮盒、32-手动触发按钮组件、33-手动泵、34-拉索、35-回位弹簧、36-销轴座、37-第二销轴、38-触发杆、39-触发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包括底座1、载物平台及连接底座1和载物平台的升降架30,所述载物平台固定于升降架30顶部。
所述底座1上表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呈剪叉状的升降架30,所述升降架30包括第一升降杆2和第二升降杆3,第一升降杆2的中部和第二升降杆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2的上端部设有滑轮17与设在载物平台下部的第二轨道25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杆2上端能够沿第二轨道25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杆2的下端部铰接于底座1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3上端部铰接于载物平台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3下端部设有滑轮17与设在底座1上的第一轨道16配合,第二升降杆3下端能够沿第一轨道16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两组升降架30中部的铰接点之间连接有一使得两组升降架30同步升起或下降的第一连接杆26;位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升降杆2的下部连接有一水平的第二连接杆27,所述底座1后部中间设有油缸支座21,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中部和油缸支座21之间连接有油缸23,所述油缸23推动第二连接杆27带动升降架30折叠以实现载物平台的升起或下降。
所述升降架30上端与载物平台下部的支撑座4连接,所述支撑座4上设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5,支撑柱5上端设有一水平的顶座13,顶座13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沿前后方向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之间设有多组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的滚筒11,滚筒11的转动能够实现放置于其上表面的物料的移动。
所述底座1前部下方设有定向轮24,后部下方设有万向轮20,底座1后部还设有手推杆15。
如图3、图4所示,所述顶座13前部中间设有两个前挡块座9,所述两个前挡块座9之间设有一前挡块10,第一销轴29穿过前挡块10且第一销轴29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前挡块座9,所述前挡块10下端与顶座13上表面紧贴,所述前挡块10靠近顶座13前方的下边缘为圆角,前挡块10能够绕第一销轴29向外翻转;所述载物平台后部中间固定有一后挡块12;运输中的物料卡置于前挡块10与后挡块12之间,当下料时,只需使前挡块10向前方翻转,然后将物料从后往前推动即可将物料从液压升降平台车卸下。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座4与顶座13之间设有一接油盘6,防止将工件上的铝屑或切削液等散落在地上或液压升降平台车零件上,且所述接油盘6底部还设有用于排渣的球阀14。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升降平台车既可以电动驱动,也可以手动驱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电机18连接的电动泵28,所述电动泵28通过高压油管22与油缸23连接,通过控制与油缸23连接的按钮盒31,实现液压升降平台车的电动驱动升降。所述底座下部还设有手动泵33;所述手动泵33通过高压油管22与油缸23连接,所述手动泵33上设有踏板19,踏板19的翻转实现载物平台的上升;所述油缸支座26上固定有手动触发按钮组件32,如图5所示,所述手动触发按钮组件32为由触发杆38、第二销轴37及销轴座36组成的杠杆机构,所述触发杆38后部连接有固定在油缸支座21上的回位弹簧35,所述触发杆38后部还设有一拉索34,拉索34的移动使得触发杆38的前端与位于油缸23上的回液按钮39触碰,实现载物平台的下降,不拉动拉索34的时候,触发杆38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绕第二销轴37转动,触发杆38的前端与回液按钮断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髓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包括底座(1)、载物平台及连接底座(1)和载物平台的升降架(30);所述载物平台固定于升降架(30)顶部,载物平台随升降架(30)进行上升或下降;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上部设有多组沿前后方向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之间设有多组能够沿前后方向转动的滚筒(11),滚筒(11)的转动能够实现放置于其上表面的物料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0)呈剪叉状,升降架(30)包括第一升降杆(2)和第二升降杆(3),所述第一升降杆(2)的中部和第二升降杆(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2)的上端部设有滑轮(17)与设在载物平台下部的第二轨道(25)配合,所述第一升降杆(2)上端能够沿第二轨道(25)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杆(2)的下端部铰接于底座(1)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3)上端部铰接于载物平台前部,所述第二升降杆(3)下端部设有滑轮(17)与设在底座(1)上的第一轨道(16)配合,所述第二升降杆(3)下端能够沿第一轨道(16)前后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组升降架(30),所述两组升降架(30)分别对称布置在底座(1)上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两组升降架(30)中部的铰接点之间连接有一使得两组升降架(30)同步升起或下降的第一连接杆(26);位于底座(1)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升降杆(2)的下部连接有一水平的第二连接杆(27),所述底座(1)后部中间设有油缸支座(21),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中部和油缸支座(21)之间连接有油缸(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下部为与升降架(30)顶端连接的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与滚筒(11)之间设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端设有一水平的顶座(13),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均固定连接于顶座(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后部中间固定有一后挡块(12);所述顶座(13)前部中间设有两个前挡块座(9),所述两个前挡块座(9)之间设有一前挡块(10),第一销轴(29)穿过前挡块(10)且第一销轴(29)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前挡块座(9);所述前挡块(10)下端与顶座(13)上表面紧贴,前挡块(10)靠近载物平台前方的下边缘为圆角,所述前挡块(10)能够绕第一销轴(29)向外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电机(18)连接的电动泵(28),所述电动泵(28)通过高压油管(22)与油缸(23)连接,通过控制与油缸(23)连接的按钮盒(31),实现液压升降平台车的电动驱动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手动泵(33);所述手动泵(33)通过高压油管(22)与油缸(23)连接,所述手动泵(33)上设有踏板(19),踏板(19)的翻转实现载物平台的上升;所述油缸支座(21)上固定有手动触发按钮组件(32),所述手动触发按钮组件(32)为由触发杆(38)、第二销轴(37)及销轴座(36)组成的杠杆机构,所述触发杆(38)后部连接有固定在油缸支座(21)上的回位弹簧(35),所述触发杆(38)后部还设有一拉索(34),拉索(34)的移动使得触发杆(38)的前端与位于油缸(23)上的触发按钮(39)触碰,实现载物平台的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与顶座(13)之间设有一接油盘(6),所述接油盘(6)底部设有用于排渣的球阀(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后部设有手推杆(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升降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部下方设有定向轮(24),底座(1)后部下方设有万向轮(20)。
CN201520932188.3U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Active CN205114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2188.3U CN20511495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2188.3U CN20511495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4952U true CN205114952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2188.3U Active CN20511495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14952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945A (zh) * 2016-08-26 2016-11-23 湖州埭溪振华工贸有限公司 旋转式可升降输送推车
CN106586889A (zh) * 2017-01-17 2017-04-26 优居优住家居装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升降车
CN108332301A (zh) * 2018-02-01 2018-07-27 苏州万君筑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8481625A (zh) * 2018-03-29 2018-09-04 长兴宏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
CN108892073A (zh) * 2018-09-20 2018-11-27 嘉兴市泰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机
CN109019405A (zh) * 2018-09-28 2018-12-18 芜湖奕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舱的升降平台
CN109029855A (zh) * 2018-07-06 2018-12-18 芜湖奕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3816297A (zh) * 2021-09-01 2021-12-21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箱脱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4945A (zh) * 2016-08-26 2016-11-23 湖州埭溪振华工贸有限公司 旋转式可升降输送推车
CN106586889A (zh) * 2017-01-17 2017-04-26 优居优住家居装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升降车
CN108332301A (zh) * 2018-02-01 2018-07-27 苏州万君筑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制药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8481625A (zh) * 2018-03-29 2018-09-04 长兴宏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塑料加工模具支架
CN109029855A (zh) * 2018-07-06 2018-12-18 芜湖奕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8892073A (zh) * 2018-09-20 2018-11-27 嘉兴市泰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机
CN109019405A (zh) * 2018-09-28 2018-12-18 芜湖奕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舱的升降平台
CN113816297A (zh) * 2021-09-01 2021-12-21 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箱脱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14952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CN204625022U (zh) 清洁型龙门吊
CN106043388A (zh) 一种物料自卸车
CN105600304A (zh) 电动升降式皮带传输运载装置
CN213140667U (zh) 一种自动装车机构
CN103625344A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车
CN205526262U (zh) 电动升降式皮带传输运载装置
CN205257309U (zh) 一种用于货叉焊接的货叉自动搬运装置
CN104326405A (zh) 一种块状物转运车
CN204342356U (zh) 传感器搬运小车
CN104150405B (zh) 一种货叉及使用该货叉的叉车
CN102295247A (zh) 一种升降架吊车
CN210084864U (zh) 一种方便铲货的加宽型手动堆高车
CN204802864U (zh) 一种应用于搬运重物的抱爪
CN104495683A (zh) 传感器搬运小车
CN20399881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升降装卸机
CN201713269U (zh) 一种专用叉车
CN111056335A (zh) 一种自动装卸机器
CN203623473U (zh) 一种集装箱装卸车
CN205952010U (zh) 一种用于轻便物品装运的运输车
CN207330254U (zh) 一种搬运车
CN104071060A (zh) 一种平移自卸车
CN205634683U (zh) 清槽型龙门吊
CN204434148U (zh) 一种杜瓦瓶的半电动液压装卸车
CN203545591U (zh) 平行四边形机构构成的物流车升降平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