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5318U -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5318U
CN205085318U CN201520718211.9U CN201520718211U CN205085318U CN 205085318 U CN205085318 U CN 205085318U CN 201520718211 U CN201520718211 U CN 201520718211U CN 205085318 U CN205085318 U CN 205085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space
counterdie
sequence
rotating shaf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82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程
杨建国
刘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icheng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iche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iche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iche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82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5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5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53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包括旋转支架和托架,二者安装于下模第一、第二序工作区之间;旋转支架包括转轴、转轴驱动机构以及由若干支架梁组成的支架,转轴沿下模长度方向设置,支架梁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靠近第一序工作区的一侧;支架梁贯通第一序工作区,第一序工作区及下模上表面相应位置布有容纳支架梁的避让槽;托架主要由若干托架梁组成,托架梁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下模上表面上,位于转轴靠近第二序工作区的一侧。本制件传送装置避免了双槽模具自身宽度过大带来的取放件不便,缩短了取放件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自第一、第二序工作区之间取件的方式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Description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用来使制件向取件方向移动,方便工人的取件。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模具行业竞争越来越大,迫使厂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得降低成本,以保持较强的行业竞争力。使用手工线双槽模具就是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节省生产成本的办法,双槽模具包括两个工作区,待加工制件在第一序工作区冲压完成后,还需再放置于第二序工作区进行冲压才能完成整道作业工序,由于双槽模具自身宽度过大,第一序工作区冲压完成后,工人将制件取放至第二序工作区很不方便,不仅增加了制件生产工时,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工人需探身至第一序作业区中部取件,还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以克服双槽模具存在的取放制件不方便及不安全的问题。
本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包括旋转支架和托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托架安装于下模上第一序工作区和第二序工作区之间,第一序工作区和第二序工作区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于下模上表面;
旋转支架包括转轴、驱动转轴旋转的转轴驱动机构以及由若干支架梁组成的支架,转轴沿下模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安装于下模上,支架梁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靠近第一序工作区的一侧;
支架梁贯通第一序工作区,第一序工作区及下模上表面相应位置布有容纳支架梁的避让槽,当支架梁与下模上表面之间夹角为0度时,支架梁容纳于避让槽内;
托架主要由若干托架梁组成,托架梁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下模上表面上,位于转轴靠近第二序工作区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端部梁和扒钩,端部梁有两根,沿下模宽度方向设置,分别固定安装于转轴两端部,扒钩与端部梁相匹配,安装于上模,能带动端部梁连同支架随上模上移而向上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扒钩包括固定杆、铰接杆、铰接轴和限位杆,固定杆上端固定于上模上,固定杆下端通过铰接轴与铰接杆一端部相铰接,铰接轴下方的固定杆部分还设置有与铰接轴相平行的限位杆。
进一步的,铰接轴上方的固定杆部分也设置有与铰接轴相平行的限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梁距下模上表面的高度小于转轴距下模上表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梁靠近第一序工作区的端部超出于转轴,自转轴下方伸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是针对现有双槽模具取放制件不方便及不安全的问题而研发的,其包括旋转支架和托架,工作时,先将待加工制件放置于第一序工作区9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通过操纵旋转支架中的转轴驱动机构带动转轴4向上方旋转,使位于支架上的制件滑至托架上,工人便可以自托架上将制件取下,放至第二序工作区进行后续作业,避免了由于双槽模具自身宽度过大带来的取放件不便,缩短了取放件工时,进而缩短了制件生产工时,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工人自第一序作业区中部取件变为工人自第一序作业区和第二序工作区之间取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结构示意图(未画出上模);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扒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上模、2.下模、3.轴承座、4.转轴、5.支架梁、6.端部梁、7.托架梁、8.扒钩、9.第一序工作区、10.第二序工作区、81.固定杆、82.铰接杆、83.铰接轴、8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旋转支架和托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托架安装于下模2上第一序工作区9和第二序工作区10之间,第一序工作区9和第二序工作区10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于下模2上表面;
旋转支架包括转轴4、驱动转轴4旋转的转轴驱动机构以及由若干支架梁5组成的支架,转轴4沿下模2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3上,轴承座3固定安装于下模2上,支架梁5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转轴4上靠近第一序工作区9的一侧;
支架梁5贯通第一序工作区9,第一序工作区9及下模2上表面相应位置布有容纳支架梁5的避让槽,当支架梁5与下模2上表面之间夹角为0度时,支架梁5容纳于避让槽内,保证了第一序工作区9对待加工制件进行;
托架主要由若干托架梁7组成,托架梁7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下模2上表面上,位于转轴4靠近第二序工作区10的一侧。
匹配有本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的双槽模具,其工作工程如下:先将待加工制件放置于第一序工作区9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通过操纵旋转支架中的转轴驱动机构带动转轴4向上方旋转,使位于支架上的制件滑至托架上,工人便可以自托架上将制件取下,放至第二序工作区进行后续作业,避免了由于双槽模具自身宽度过大带来的取放件不便,缩短了取放件工时,进而缩短了制件生产工时,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工人自第一序作业区中部取件变为工人自第一序作业区和第二序工作区之间取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上述转轴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具体实现方式,例如气缸驱动式、连杆驱动式、齿轮驱动式等,但它们都需要提供相应的动力源,本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采用的是一种无动力源驱动机构: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端部梁6和扒钩8,端部梁6有两根,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分别固定安装于转轴4两端部,扒钩8与端部梁6相匹配,安装于上模1,能带动端部梁6连同支架随上模1上移而向上方转动。
当上模1与下模2相扣合,对位于第一序工作区9的待加工制件进行冲压时,扒钩8搭扣在端部梁6上,当冲压完成后,如图3所示,扒钩8随上模1上升而上升,带动端部梁6,连同支架及转轴4向上方旋转,使支架梁5与下模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形成斜坡,位于支架上的制件便滑至托架上,方便工人取件。上升过程中,扒钩8会向端部梁6尾部滑动,当上模1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扒钩8从端部梁6上脱离,旋转支架便在重力作用下,落回原位置,即支架梁5与下模2上表面之间夹角为0度时的位置。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扒钩8包括固定杆81、铰接杆82、铰接轴83和限位杆84,固定杆81上端固定于上模1上,固定杆81下端通过铰接轴83与铰接杆82一端部相铰接,铰接轴83下方的固定杆81部分还设置有与铰接轴83相平行的限位杆84,当上模1朝向下模2运动,铰接杆82与端部梁6相干涉时,铰接杆82向上发生转动,以避开二者之间的干涉,上模1继续朝向下模2运动,对位于第一序工作区9的待加工制件进行冲压,此时,铰接杆82完全处于端部梁6下方,由于重力作用,铰接杆82又向下转动,直至与限位杆84相抵;当冲压完成,上模1上升时,铰接杆82便能够带动端部梁6向上转动。
进一步的,铰接轴83上方的固定杆81部分也设置有与铰接轴83相平行的限位杆84,防止当上模1朝向下模2运动,铰接杆82向上转动时,由于惯性作用,转至限位杆84另一侧。
所述托架梁7距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小于转轴4距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以防制件滑至托架时,与托架梁7产生干涉。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梁7靠近第一序工作区9的端部超出于转轴4,自转轴4下方伸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支架和托架,所述旋转支架和托架安装于下模(2)上第一序工作区(9)和第二序工作区(10)之间,第一序工作区(9)和第二序工作区(10)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于下模(2)上表面;
旋转支架包括转轴(4)、驱动转轴(4)旋转的转轴驱动机构以及由若干支架梁(5)组成的支架,转轴(4)沿下模(2)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于轴承座(3)上,轴承座(3)固定安装于下模(2)上,支架梁(5)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转轴(4)上靠近第一序工作区(9)的一侧;
支架梁(5)贯通第一序工作区(9),第一序工作区(9)及下模(2)上表面相应位置布有容纳支架梁(5)的避让槽,当支架梁(5)与下模(2)上表面之间夹角为0度时,支架梁(5)容纳于避让槽内;
托架主要由若干托架梁(7)组成,托架梁(7)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固定安装于下模(2)上表面上,位于转轴(4)靠近第二序工作区(1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驱动机构包括端部梁(6)和扒钩(8),端部梁(6)有两根,沿下模(2)宽度方向设置,分别固定安装于转轴(4)两端部,扒钩(8)与端部梁(6)相匹配,安装于上模(1),能带动端部梁(6)连同支架随上模(1)上移而向上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扒钩(8)包括固定杆(81)、铰接杆(82)、铰接轴(83)和限位杆(84),固定杆(81)上端固定于上模(1)上,固定杆(81)下端通过铰接轴(83)与铰接杆(82)一端部相铰接,铰接轴(83)下方的固定杆(81)部分还设置有与铰接轴(83)相平行的限位杆(8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接轴(83)上方的固定杆(81)部分也设置有与铰接轴(83)相平行的限位杆(8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梁(7)距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小于转轴(4)距下模(2)上表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梁(7)靠近第一序工作区(9)的端部超出于转轴(4),自转轴(4)下方伸出。
CN201520718211.9U 2015-09-15 2015-09-15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5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8211.9U CN205085318U (zh) 2015-09-15 2015-09-15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8211.9U CN205085318U (zh) 2015-09-15 2015-09-15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5318U true CN205085318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82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5318U (zh) 2015-09-15 2015-09-15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5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2605A (zh) * 2017-08-04 2017-10-20 大连嘉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下料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2605A (zh) * 2017-08-04 2017-10-20 大连嘉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模具自动下料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0786U (zh) 全自动光伏边框生产线
CN106863722A (zh) 注塑机斜臂式机械手
CN205085318U (zh) 汽车手工线双槽模具制件传送装置
CN103302196A (zh) 冲床废料自动回收系统
CN104625428A (zh) 皮革激光切割机及皮革加工方法
CN104002469A (zh) 塑料箱折弯成型机中的热熔压合封边装置
CN203578494U (zh) 一种液压波纹薄板折板机
CN210633346U (zh) 一种机床上下料机械手
CN105501955A (zh) 一种接线盒生产的成品下料装置
CN207312624U (zh) 一种用于输送汽车内饰件表皮的输送装置
CN205904761U (zh) 气缸翻转机
CN104891145A (zh) 一种输送线有序送料机构
CN205587945U (zh) 去料头冲毛刺设备
CN204504861U (zh) 一种伺服五连杆全自动送料机械手
CN204566787U (zh) 一种用于无纺布立体袋成型机的机械手
CN202988255U (zh) 一种上料机
CN204588087U (zh) 一种机械手的旋转式吸盘装置
CN108582889B (zh) 一种曲线轨迹折叠纸质手提成型机及手提成型方法
CN210996865U (zh) 一种pcb铲刀超精密数控开槽设备
CN209374470U (zh) 一种放置效率高的隔离条放置机
CN102962662A (zh) 尾套和止动环自动装配机
CN203751070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支撑网的压边装置
CN106985132A (zh) 一种翻页机械手
CN206382458U (zh) 一种圣诞球盖冲压卸料装置
CN207479254U (zh) 一种单梁侧盖板折弯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