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7166U -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7166U
CN205077166U CN201520685643.4U CN201520685643U CN205077166U CN 205077166 U CN205077166 U CN 205077166U CN 201520685643 U CN201520685643 U CN 201520685643U CN 205077166 U CN205077166 U CN 205077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lace
oil cylinder
limit switch
lateral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56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银中
吴鹏云
刘长仨
刘瑞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u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u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56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7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7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7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I/O模块;检测单元包括限位开关2、3、6、7、9、10、12、13、光电开关本体4与光电开关附件8;执行单元包括电液系统,具体是电磁换向阀V1、V2、V3,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1、Y2、Y3、Y4、Y5、Y6、液压缸A1、A2、A3、A4。限位开关2、3在左侧弯曲油缸A3上,用于检测左侧弯曲油缸A3伸出是否到位或缩回是否到位。有益效果是:实现整机连续自动开口功能,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铜、镍等有色金属在电解精炼过程中,始极片是用电解法生产的。种板置于电解槽中作为阴极,聚积金属离子,使种板两侧各长出一片始极片。种板上的始极片剥下来后,经过压纹、订耳等加工后,作为阴极置于电解槽中聚积金属离子成为成品电解铜或者电解镍。
始极片剥片机组主要包括上板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挂板机、开口机、剥片机、夹条修正机、取板机、排板输送机、装箱机。工作流程如下:电解完成后的种板组,由天车通过专用吊架从电解槽中吊起来,运送到烫洗槽中进行烫洗,然后放到上板输送机上。上板输送机上的种板由挂板机依次挂到悬挂输送机上,通过悬挂输送机移动到开口机进行开口,使种板上的铜皮与种板之间发生松动。开口后的种板继续移动到剥片机,由真空吸盘进行始极片剥离。剥完始极片的种板向前移动到夹条修正机,对种板上的绝缘夹条进行修正复位。修正以后的种板再向前移动一个工位,通过取板机从悬挂输送机上转运到排板输送机上进行排板,然后用天车吊运出排板输送机,之后吊到电解槽再次电解。
开口机(以下简称整机)是始极片剥片机组中重要设备,主要用途是通过弯曲使粘贴在种板两侧的始极片与种板之间产生移位,发生松动,便于机组的后续设备能可靠并且顺利地将始极片从种板(以下简称工件)两侧剥离。它的稳定高效工作对整个剥片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稳定、工作高效的整机自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I/O模块;检测单元包括若干限位开关、光电开关本体与光电开关附件;执行单元包括电液系统,具体是三个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各自的控制线圈、四个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整机连续自动开口功能,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开口机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是开口机自动控制系统布置示意图。
图3是开口机电液系统原理图。
图中,各图示标号的标识对象是:控制箱1,限位开关2、限位开关3、光电开关本体4,开口机左侧支架5,限位开关6,限位开关7,光电开关附件8,限位开关9,限位开关10,开口机右侧支架11,限位开关12,限位开关13,上夹紧油缸A1,下夹紧油缸A2,左侧弯曲油缸A3,右侧弯曲油缸A4,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V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V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V3,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1,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2,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3,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4,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5,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6,液压动力源P1,油箱F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控制箱1安装在整机主体附近。PLC控制器与I/O模块连接,装入控制箱1。
限位开关2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3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光电开关本体4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6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7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9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10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12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限位开关13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1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2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3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4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5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控制线圈Y6连接到控制箱1中的I/O模块。
限位开关2与限位开关3成组安装。限位开关2用于检测左侧弯曲油缸A3伸出是否到位;限位开关3用于检测左侧弯曲油缸A3缩回是否到位。
光电开关本体4与光电开关附件8成对安装,用于检测开口机左侧支架5与开口机右侧支架9之间是否有工件。
限位开关6与限位开关7成组安装。限位开关6用于检测上夹紧油缸A1伸出是否到位;限位开关7用于检测上夹紧油缸A1缩回是否到位。
限位开关9与限位开关10成组安装。限位开关9用于检测右侧弯曲油缸A4伸出是否到位;限位开关10用于检测右侧弯曲油缸A4缩回是否到位。
限位开关12与限位开关13成组安装。限位开关12用于检测下夹紧油缸A2伸出是否到位;限位开关13用于检测下夹紧油缸A2缩回是否到位。
线圈Y1与Y2用于控制上夹紧油缸A1/下夹紧油缸A2工作。Y1得电,A1/A2伸出;Y2得电,A1/A2缩回。Y1与Y2不得同时得电。
线圈Y3与Y4用于控制左侧弯曲油缸A3工作。Y3得电,A3伸出;Y4得电,A3缩回。Y3与Y4不得同时得电。
线圈Y5与Y6用于控制右侧弯曲油缸A4工作。Y5得电,A4伸出;Y6得电,A4缩回。Y5与Y6不得同时得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3是否有信号。若否,油缸A3缩回未到位,则线圈Y4得电,使油缸A3缩回;若是,油缸A3缩回已到位,则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10是否有信号。若否,油缸A4缩回未到位,则线圈Y6得电,使油缸A4缩回;若是,油缸A3缩回已到位,则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7是否有信号。若否,油缸A1缩回未到位,则线圈Y2得电,使油缸A1缩回;若是,油缸A1缩回已到位,则进行第四步。
第四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13是否有信号。若否,油缸A2缩回未到位,则线圈Y2得电,使油缸A2缩回;若是,油缸A2缩回已到位,则初始化完成,进行第五步。
第五步:PLC控制器判断光电开关本体4是否有上升沿信号。若是,新的工件已进入工位,等待1秒,则进行第六步,若否,新的工件未进入工位,继续进行第五步。
第六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6与12是否都有信号。若是,A1/A2伸出到位,此时工件被上下夹紧固定,则线圈Y1失电,油缸A1/A2保持,进行第七步;若否,A1/A2伸出未到位,线圈Y1得电,通过电磁换向阀V1驱使上/下夹紧油缸A1/A2伸出,发出整机运行信号,继续进行第六步。
第七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2是否有信号。若是,油缸A3伸出到位,工件向右弯曲至极限,线圈Y3失电,左侧弯曲油缸A3保持,进行第八步;若否,油缸A3伸出未到位,线圈Y3得电,通过电磁换向阀V2驱使上/下夹紧油缸A3伸出,继续进行第四步。
第八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3是否有信号。若是,油缸A3缩回到位,线圈Y4失电,油缸A3保持,进行第九步;若否,油缸A3缩回未到位,线圈Y4得电,通过电磁换向阀V2驱使油缸A3缩回,进行第九步。
第九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9是否有信号。若是,油缸A4伸出到位,工件向左弯曲至极限,线圈Y5失电,油缸A4保持,进行第十步;若否,油缸A4伸出未到位,线圈Y5得电,通过电磁换向阀V3驱使油缸A4伸出,继续进行第八步。
第十步:PLC控制器判断限位开关10是否有信号。若是,油缸A4缩回到位,线圈Y6失电,油缸A4保持,取消整机运行信号,进行第五步;若否,油缸A4缩回未到位,线圈Y6得电,通过电磁换向阀V3驱使油缸A4缩回,继续进行第十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系统在初次上电后,执行第一步至第四步,进行整机初始化。一旦进入开口工作后,循环执行第五步至第十步,进行工作循环。

Claims (2)

1.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1)内的PLC控制器、I/O模块;检测单元包括限位开关(2、3、6、7、9、10、12、13)、光电开关本体(4)与光电开关附件(8);执行单元包括电液系统,具体是电磁换向阀(V1、V2、V3),电磁换向阀的控制线圈(Y1、Y2、Y3、Y4、Y5、Y6)、液压缸(A1、A2、A3、A4);限位开关(2、3)在左侧弯曲油缸(A3)上,用于检测左侧弯曲油缸(A3)伸出是否到位或缩回是否到位;限位开关(12、13)用于检测下夹紧油缸(A2)伸出是否到位或缩回是否到位;光电开关本体(4)与光电开关附件(8)成对安装,用于检测开口机左侧支架(5)与开口机右侧支架(9)之间是否有工件;限位开关(6、7)成组安装用于检测上夹紧油缸(A1)伸出是否到位或缩回是否到位;限位开关(9、10)成组安装,用于检测右侧弯曲油缸(A4)伸出是否到位或缩回是否到位;线圈(Y1、Y2)用于控制上夹紧油缸(A1)/下夹紧油缸(A2)工作,线圈(Y1)得电,上夹紧油缸(A1)/下夹紧油缸(A2)伸出;线圈(Y2)得电,上夹紧油缸(A1)/下夹紧油缸(A2)缩回;线圈(Y3、Y4)用于控制左侧弯曲油缸(A3)工作,线圈(Y3)得电,左侧弯曲油缸(A3)伸出,线圈(Y4)得电,左侧弯曲油缸(A3)缩回;线圈(Y5、Y6)用于控制右侧弯曲油缸(A4)工作,线圈(Y5)得电,右侧弯曲油缸(A4)伸出,线圈(Y6)得电,右侧弯曲油缸(A4)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控制箱(1)在开口机的下方。
CN201520685643.4U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05077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5643.4U CN205077166U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5643.4U CN205077166U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7166U true CN205077166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2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5643.4U Active CN205077166U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71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474A (zh) * 2019-09-29 2019-12-2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剥片机真空气动系统
CN110804749A (zh) * 2019-11-29 2020-02-18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种板剥片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474A (zh) * 2019-09-29 2019-12-2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剥片机真空气动系统
CN110804749A (zh) * 2019-11-29 2020-02-18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种板剥片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7180B (zh) 一种带有预剥离功能的全自动剥锌机组
CN205077166U (zh) 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8379037U (zh) 自动下挂机
CN107022773B (zh) 锌电解阴极板全自动剥锌机
CN107099819B (zh) 一种新的铜电解阴阳极洗涤剥片整形地面机组及其方法
CN104229446A (zh) 一种硅藻泥搬运装置
CN204381777U (zh) 一种自动拆卸测试板设备
CN204057122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212601878U (zh) 电解金属板堆垛抓取机构
CN206590561U (zh) 手机金属壳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04094795U (zh) 夹具组件和机械手结构
CN204832908U (zh) 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4454298U (zh) 一种翻转c型钢的机械臂
CN203807089U (zh) 更换水冷电缆的吊具
CN201728178U (zh) 立体金属工件表面喷涂感光油墨装置
CN204823176U (zh) 一种上板输送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6783781U (zh) 一种新的铜电解阴阳极洗涤剥片整形地面机组
CN103898557A (zh) 电解极板自动取放装置
CN202518814U (zh) 面弯机的下料装置
CN105926008A (zh) 一种自动化锌片阴极板剥片机
CN205774830U (zh) 一种自动化锌片阴极板剥片机
CN203889641U (zh) 送料排废装置
CN106048663B (zh) 电解锰阴极板抽放方法
CN203450484U (zh) 电能表贴标装置
CN106584905A (zh) 一种电解原料加工废屑快速压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