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2522U -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2522U
CN205022522U CN201520810183.3U CN201520810183U CN205022522U CN 205022522 U CN205022522 U CN 205022522U CN 201520810183 U CN201520810183 U CN 201520810183U CN 205022522 U CN205022522 U CN 205022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mechanism
swivel mount
car belt
safety belt
belt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101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101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2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2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252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汽车安全带出口处的固定板、一固定在两个固定板底端之间的连接部、一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上侧之间的固定轴、一可旋转装设在固定轴上的压力机构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安全带卡扣插座上的移动块,移动块通过一拉力线带动压力机构旋转,并可使该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且该移动块可分别在安全带卡扣插头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与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上移与下移。用户在拉出汽车安全带并将安全带卡扣插头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移动块便能在安全带卡扣插头的作用下下移,使得拉力线下拉并带动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降低了用户系上汽车安全带时产生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设备,尤其是指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走进了家家户户,而用户对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安全带是每辆汽车上都配备的安全装置,然而当用户系上汽车安全带后,汽车安全带便会始终处于勒紧的状态,使得用户的身体无时不刻地要承受一种压迫感,让人感觉不舒服。因此许多司机或者乘客都会放弃汽车安全带的使用而让旅途更加舒坦,而这却会给事故埋下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安全带让用户在穿戴时感觉不舒服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汽车安全带出口处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底端之间的连接部、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上侧之间的固定轴、一可旋转装设在该固定轴上的压力机构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安全带卡扣插座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一拉力线带动所述压力机构旋转,并可使该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且该移动块可分别在安全带卡扣插头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与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上移与下移。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一可旋转装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旋转架以及一用于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单向轮,所述单向轮与汽车安全带的切点处旋转方向与拉动汽车安全带的方向一致,且该单向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一滑动杆与所述旋转架背离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动杆均一端与所述旋转架连接、另一端滑动嵌设在所述单向轮上,且每个滑动杆均在所述单向轮与所述旋转架之间套设有一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单向轮与旋转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力线为一刹车线,所述刹车线包括至少一条刹车线内芯以及滑动套设在该刹车线内芯外侧的刹车线外套,所述刹车线外套与安全带卡扣插座固定连接,每条刹车线内芯均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端穿过一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力机构连接,且每条刹车线内芯在所述固定板与压力机构之间均套设有一可对该压力机构施加作用力并使该压力机构旋转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与压力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构还包括一可吸附所述旋转架并推动该旋转架沿与所述单向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两个可旋转装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旋转杆以及一磁铁,所述磁铁固定装设在两个所述旋转杆之间,每条所述刹车线内芯均与一所述旋转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滑动杆可装卸地装设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装设有一脉冲感应器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两个滑动杆脱离所述旋转架的控制器,所述脉冲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与外物发生碰撞产生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以使该旋转架与所述两个滑动杆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为一中间高、前后两侧低的弧形面。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一压力机构与移动块通过拉力线连接,使得用户在拉出汽车安全带并将安全带卡扣插头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移动块便能在安全带卡扣插头的作用下下移,使得拉力线下拉并带动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这样用户在系上汽车安全带后,汽车安全带就会由于压力机构与连接部的压力作用与摩擦作用而不会收缩,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系上汽车安全带时产生的不适感。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一单向轮与旋转架,使得旋转架转动时,可以使单向轮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而由于单向轮的可旋转方向,使得当用户在拉动汽车安全带时,单向轮可以旋转并使汽车安全带下拉,当安全带卡扣插头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单向轮便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并且由于单向轮无法反方向旋转,使得汽车安全带在压力与摩擦力的作用下不会收缩,便于用户使用。
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滑动杆上套设第一压缩弹簧,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安全带上的预紧装置便会启动,并使汽车安全带收缩,而由于单向轮的旋转方向便会使得汽车安全带收缩时其对单向轮的摩擦力大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使得单向轮能压缩第一压缩弹簧,并旋转至连接部的另外一侧,以消去单向轮对连接部的压力作用,减少了单向轮对预紧装置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刹车线与第二压缩弹簧,使得当安全带卡扣插头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刹车线内芯能拉动压力机构,并使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而在用户旅行结束将安全带卡扣插头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时,第二压缩弹簧失去了刹车线内芯的拉力作用要恢复原状,便能推动压力机构离开汽车安全带,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快捷地解开汽车安全带,同时,由于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还能使得刹车线内芯上拉,并带动移动块上移,以备下次的使用。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吸附组件,并将吸附组件与刹车线内芯连接,使得安全带卡扣插头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刹车线内芯能下拉并带动吸附组件动作,从而带动旋转架动作,使单向轮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而在用户旅行结束将安全带卡扣插头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时,第二压缩弹簧失去了刹车线内芯的拉力作用要恢复原状,便能推动吸附组件远离连接部,而旋转架由于吸附组件的吸附作用,便能跟着吸附组件移动,从而带动单向轮离开汽车安全带,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快捷地解开汽车安全带,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单向轮的旋转方向便会使得汽车安全带收缩时其对单向轮的摩擦力大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与吸附组件的吸力,使得单向轮能脱离吸附组件并压缩第一压缩弹簧,旋转至连接部的另外一侧,以消去单向轮对连接部的压力作用,减少了单向轮对预紧装置的影响,从而能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
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脉冲感应器与控制器,使得汽车发生碰撞时,滑动杆与单向轮能够脱离旋转架,以防止发生事故时,出现单向轮由于故障无法移动到连接部另外一侧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7、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连接部的顶面设置成弧形面,可以增加单向轮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连接部上时的摩擦力,使得汽车安全带更不容易收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压力机构装设在固定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所述旋转架旋移到连接部另外一侧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所述移动块与刹车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汽车安全带出口处左右两侧的固定板1、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1底端之间的连接部2、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1上侧之间的固定轴3、一可旋转装设在该固定轴3上的压力机构4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安全带卡扣插座61上的移动块5。该移动块通过一拉力线7带动压力机构4旋转,并可使该压力机构4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且该移动块5可分别在安全带卡扣插头62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61与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6时上移与下移。通过设置一压力机构4与移动块5通过拉力线7连接,使得用户在拉出汽车安全带8并将安全带卡扣插头62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移动块5便能在安全带卡扣插头62的作用下下移,使得拉力线7下拉并带动压力机构4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这样用户在系上汽车安全带8后,汽车安全带8就会由于压力机构4与连接部2的压力作用与摩擦作用而不会收缩,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系上汽车安全带时产生的不适感。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压力机构4包括一可旋转装设在固定轴3上的旋转架41以及一用于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的单向轮42。单向轮42与汽车安全带8的切点处旋转方向与拉动汽车安全带8的方向一致,且该单向轮4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一滑动杆43与旋转架41背离固定轴3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一单向轮42与旋转架41,使得旋转架41转动时,可以使单向轮42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而由于单向轮42的可旋转方向,使得当用户在拉动汽车安全带8时,单向轮42可以旋转并使汽车安全带8下拉,当安全带卡扣插头62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单向轮42便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并且由于单向轮42无法反方向旋转,使得汽车安全带8在压力与摩擦力的作用下不会收缩,便于用户使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两个滑动杆43均一端与旋转架41连接、另一端滑动嵌设在单向轮42上,且每个滑动杆43均在单向轮42与旋转架41之间套设有一第一压缩弹簧44,该第一压缩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单向轮42与旋转架41抵接。在滑动杆43上套设第一压缩弹簧44,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安全带8上的预紧装置便会启动,并使汽车安全带8收缩,而由于单向轮42的旋转方向便会使得汽车安全带8收缩时其对单向轮42的摩擦力大于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使得单向轮42能压缩第一压缩弹簧44,并旋转至连接部2的另外一侧,以消去单向轮42对连接部2的压力作用,减少了单向轮42对预紧装置的影响,提高了安全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拉力线7为一刹车线,该刹车线包括至少一条刹车线内芯71以及滑动套设在该刹车线内芯71外侧的刹车线外套72。刹车线外套72与安全带卡扣插座61固定连接,每条刹车线内芯71均一端与移动块5连接、另一端穿过一固定板1与压力机构4连接,且每条刹车线内芯71在固定板1与压力机构4之间均套设有一可对该压力机构4施加作用力并使该压力机构4旋转的第二压缩弹簧73,该第二压缩弹簧7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与压力机构4连接。通过设置刹车线与第二压缩弹簧73,使得当安全带卡扣插头62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刹车线内芯71能拉动压力机构4,并使压力机构4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而在用户旅行结束将安全带卡扣插头62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第二压缩弹簧73失去了刹车线内芯71的拉力作用要恢复原状,便能推动压力机构4离开汽车安全带8,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快捷地解开汽车安全带8,同时,由于第二压缩弹簧73的作用还能使得刹车线内芯71上拉,并带动移动块5上移,以备下次的使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压力机构4还包括一可吸附旋转架41并推动该旋转架41沿与单向轮42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吸附组件45。吸附组件45包括两个可旋转装设在固定轴3上的旋转杆451以及一磁铁452,该磁铁452固定装设在两个旋转杆451之间,每条刹车线内芯71均与一旋转杆451连接。通过设置吸附组件45,并将吸附组件45与刹车线内芯71连接,使得安全带卡扣插头62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刹车线内芯71能下拉并带动吸附组件45动作,从而带动旋转架41动作,使单向轮42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而在用户旅行结束将安全带卡扣插头62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时,第二压缩弹簧73失去了刹车线内芯71的拉力作用要恢复原状,便能推动吸附组件45远离连接部2,而旋转架41由于吸附组件45的吸附作用,便能跟着吸附组件45移动,从而带动单向轮42离开汽车安全带8,使得用户能够顺利快捷地解开汽车安全带8,而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于单向轮42的旋转方向便会使得汽车安全带8收缩时其对单向轮42的摩擦力大于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与吸附组件的吸力,使得单向轮42能脱离吸附组件45并压缩第一压缩弹簧44,旋转至连接部的另外一侧,以消去单向轮42对连接部2的压力作用,减少了单向轮42对预紧装置的影响,从而能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两个滑动杆43可装卸地装设在旋转架41上,旋转架41上装设有一脉冲感应器以及一用于控制两个滑动杆43脱离旋转架41的控制器,脉冲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与外物发生碰撞产生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以使该旋转架41与两个滑动杆43脱离。通过设置脉冲感应器与控制器,使得汽车发生碰撞时,滑动杆与单向轮能够脱离旋转架41,以防止发生事故时,出现单向轮42由于故障无法移动到连接部2另外一侧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连接部2的顶面为一中间高、前后两侧低的弧形面。通过将连接部2的顶面设置成弧形面,可以增加单向轮42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时的摩擦力,使得汽车安全带更不容易收缩。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户在坐到汽车椅座上后,将连接有汽车安全带8的安全带卡扣插头62插到安全带卡扣插座61内后,移动块5便能在安全带卡扣插头62的作用下下移设定好的距离,使得刹车线内芯71下拉固定的距离。与刹车线内芯71连接的旋转杆451在刹车线内芯71的拉动下,压缩第二压缩弹簧73,并带动磁铁452往连接部2的方向旋转,而吸附在磁铁452上的旋转架51便会在吸附组件45的推动下往连接部2的方向旋转设定好的距离,使得单向轮42正好将汽车安全带8压设在连接部2上,当汽车停止运行用户要离开汽车椅座时,将安全带卡扣插头62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61,旋转杆451失去刹车线内芯71的拉力作用,便会在第二压缩弹簧73的作用下回旋到原来的位置,而旋转架41便会由于磁铁452的吸力作用跟着回旋到原来的位置,使单向轮42离开连接部2,汽车安全带2失去了压力的作用,便能顺利地收缩,而且由于第二压缩弹簧73的作用还能使得刹车线内芯71上拉,并带动移动块5上移,以备下次的使用。汽车在发生碰撞时,由于单向轮42的旋转方向便会使得汽车安全带8收缩时其对单向轮42的摩擦力大于第一压缩弹簧44的弹力与吸附组件45的吸力,使得单向轮42能脱离吸附组件45并压缩第一压缩弹簧44,旋转至连接部2的另外一侧,以消去单向轮42对连接部2的压力作用,从而减少单向轮42对预紧装置的影响。而且,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会发出脉冲感应信号,信号会在0.03的时间段内传递给安全气囊装置,使得安全气囊打开,同时,该信号还会传递给旋转架41上脉冲感应器,使得滑动杆43与旋转架41脱离,如此便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防止出现单向轮42由于故障无法移动到连接部2另一侧的情况。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7)

1.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汽车安全带出口处左右两侧的固定板、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底端之间的连接部、一固定装设在两个固定板上侧之间的固定轴、一可旋转装设在该固定轴上的压力机构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装设在安全带卡扣插座上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一拉力线带动所述压力机构旋转,并可使该压力机构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且该移动块可分别在安全带卡扣插头拔出安全带卡扣插座与插入安全带卡扣插座时上移与下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包括一可旋转装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旋转架以及一用于将汽车安全带压设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单向轮,所述单向轮与汽车安全带的切点处旋转方向与拉动汽车安全带的方向一致,且该单向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一滑动杆与所述旋转架背离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杆均一端与所述旋转架连接、另一端滑动嵌设在所述单向轮上,且每个滑动杆均在所述单向轮与所述旋转架之间套设有一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单向轮与旋转架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线为一刹车线,所述刹车线包括至少一条刹车线内芯以及滑动套设在该刹车线内芯外侧的刹车线外套,所述刹车线外套与安全带卡扣插座固定连接,每条刹车线内芯均一端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另一端穿过一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力机构连接,且每条刹车线内芯在所述固定板与压力机构之间均套设有一可对该压力机构施加作用力并使该压力机构旋转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与压力机构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还包括一可吸附所述旋转架并推动该旋转架沿与所述单向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两个可旋转装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旋转杆以及一磁铁,所述磁铁固定装设在两个所述旋转杆之间,每条所述刹车线内芯均与一所述旋转杆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动杆可装卸地装设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旋转架上装设有一脉冲感应器以及一用于控制所述两个滑动杆脱离所述旋转架的控制器,所述脉冲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与外物发生碰撞产生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以使该旋转架与所述两个滑动杆脱离。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为一中间高、前后两侧低的弧形面。
CN201520810183.3U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22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0183.3U CN205022522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0183.3U CN205022522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2522U true CN205022522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1018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22522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2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6961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杨永梁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6961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杨永梁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CN105196961B (zh) * 2015-10-20 2017-05-31 沙县五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0734U (zh) 安全气囊体验装置
CN101462538B (zh) 汽车紧急制动助停装置
CN201559612U (zh) 舒适汽车安全带
CN103100158B (zh) 压杆锁紧结构
CN205022522U (zh)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CN202782959U (zh) 一种车载平板电脑支架
CN203043369U (zh) 压杆锁紧结构
CN205772608U (zh) 紧急制动阀装置
CN105196961A (zh) 一种与汽车安全带配合使用的防勒紧装置
CN102923104A (zh) 一种汽车备用制动装置
CN203995771U (zh) 导轨式自解锁安全汽车椅座
CN104554129A (zh) 舒适汽车安全带
CN204713191U (zh) 滑雪车
CN203461656U (zh) 一种电梯轿厢防溜动安全装置
CN101955102A (zh) 一种适用于非刚性导轨电梯的轿厢超速失速保护系统
CN201737551U (zh) 一种适用于非刚性导轨电梯的轿厢超速失速保护系统
CN202827530U (zh) 汽车防滑、助制动保险装置
CN105398354A (zh) 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
CN203954656U (zh) 一种过山车降噪音装置
CN209079869U (zh) 一种汽车强制制动装置及重载机动车
CN103832400A (zh) 气动控制安全座椅
CN207342108U (zh) 一种健身车的刹车结构
CN103507734B (zh) 汽车安装使用的碰及断电刹车防碾压装置
CN204255658U (zh) 一种用于安全带性能试验的固定装置
CN205203268U (zh) 一种助力刹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