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7053U -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7053U
CN204937053U CN201520633429.4U CN201520633429U CN204937053U CN 204937053 U CN204937053 U CN 204937053U CN 201520633429 U CN201520633429 U CN 201520633429U CN 204937053 U CN204937053 U CN 204937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device
energy absorption
shackle member
federal bumper
gril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34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丽丽
牟必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aoyuan Mould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aoyuan Moul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aoyuan Mould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aoyuan Mould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34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7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7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7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格栅本体和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通过铰链结构与格栅本体连接,所述格栅本体下部向内退让形成一让位部,所述吸能装置可绕所述铰链结构向上翻转、并与所述让位部配合形成吸能空腔,所述让位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所述吸能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一卡接台,所述卡接台上与弹性臂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模具成本,且不受装配空间的限制,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汽车的保护不再局限于保护车内的乘客,而是扩大到与汽车发生碰撞的行人,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通常都是车身直接与行人小腿部发生接触,从而对行人小腿部直接造成伤害,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时对行车人造成伤害,汽车保险杠上需要安装小腿支撑吸能盒,但是由于装配空间有限,保险杠上的组件很多,装配起来比较困难,故这一结构增加了汽车保险杠装配成本和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减少了模具成本,且不受装配空间的限制,便于装配。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格栅本体和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设于格栅本体下方并通过铰链结构与格栅本体连接,所述格栅本体下部向内退让形成一让位部,所述吸能装置可绕所述铰链结构向上翻转、并与所述让位部配合形成吸能空腔,所述让位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所述吸能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一卡接台,所述卡接台上与弹性臂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卡接槽使弹性臂上的勾状结构卡接在所述卡接台上。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让位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弹性臂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两侧。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吸能装置的截面形状呈阶梯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吸能空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让位部的上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配合的限位翻边。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让位部的下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配合的支撑翻边。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让位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吸能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与所述固定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穿过所述固定槽使固定块上的勾状结构与固定台配合。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吸能装置设于格栅本体下方并通过铰链结构与格栅本体连接,一体成型,减少了模具成本,且安全系数高;吸能装置可绕所述铰链结构向上翻转、并与让位部配合即可形成吸能空腔,不受装配空间的限制,装配简单;格栅本体和吸能装置通过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连接,连接牢固可靠,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能装置未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能装置未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能装置已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截面图;
图7为图5的D-D截面图;
其中:1-格栅本体(101-让位部(101a-通孔、101b-限位翻边、101c-支撑翻边)、102-第一卡接件(102a-弹性臂)、103-第一固定件(103a-固定块))、2-吸能装置(201-第二卡接件(201a-卡接台、201b-卡接槽)、202-第二固定件(202a-固定台))、3-铰链结构、4-吸能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格栅本体1和吸能装置2,所述吸能装置2设于格栅本体1下方并通过铰链结构3与格栅本体1连接,所述格栅本体1下部向内退让形成一让位部101,所述吸能装置2可绕所述铰链结构3向上翻转、并与所述让位部101配合形成吸能空腔4,所述让位部101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102,所述吸能装置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102配合的第二卡接件201;所述第一卡接件102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弹性臂102a,所述弹性臂102a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件201包括一卡接台201a,所述卡接台201a上与弹性臂102a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201b,所述弹性臂102a穿过所述卡接槽201b使弹性臂102a上的勾状结构卡接在所述卡接台201a上。
优选的,所述让位部10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01a,所述弹性臂102a设置在所述通孔101a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吸能装置2的截面形状呈阶梯状。
优选的,所述吸能空腔4内填充有弹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让位部101的上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2配合的限位翻边101b。
优选的,所述让位部101的下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2配合的支撑翻边101c。
优选的,所述让位部10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03,所述吸能装置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03配合的第二固定件202。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03包括固定块103a,所述固定块103a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202包括一固定台202a,所述固定台202a上与所述固定块103a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103a穿过所述固定槽使固定块103a上的勾状结构与固定台202a配合。
请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装置2设于格栅本体1下方并通过铰链结构3与格栅本体1连接,一体成型,减少了模具成本、总成装配工序以及包装物流成本,且安全系数高;吸能装置2可绕所述铰链结构3向上翻转、并与让位部101配合即可形成吸能空腔4,不受装配空间的限制,装配简单;格栅本体1和吸能装置2通过第一卡接件102和第二卡接件201连接,连接牢固可靠,便于装配;让位部10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01a,弹性臂102a设置在通孔101a的两侧,增加了弹性臂102a的弹力;吸能装置2的截面形状呈阶梯状,提高了吸能效果;吸能空腔4内填充有弹性材料,提高了吸能效果;让位部101的上边缘弯折形成限位翻边101b,与吸能装置2配合,提高了装配效率;让位部101的下边缘弯折形成支撑翻边101c,与吸能装置2配合,防止行车过程中,吸能装置2从格栅本体1上脱落;让位部10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03,吸能装置2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103配合的第二固定件202,进一步提高了格栅本体1和吸能装置2的连接牢固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格栅本体和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设于格栅本体下方并通过铰链结构与格栅本体连接,所述格栅本体下部向内退让形成一让位部,所述吸能装置可绕所述铰链结构向上翻转、并与所述让位部配合形成吸能空腔,所述让位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接件,所述吸能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两个对称间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一卡接台,所述卡接台上与弹性臂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弹性臂穿过所述卡接槽使弹性臂上的勾状结构卡接在所述卡接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弹性臂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的上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配合的限位翻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的下边缘弯折形成与吸能装置配合的支撑翻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吸能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自由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一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与所述固定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穿过所述固定槽使固定块上的勾状结构与固定台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的截面形状呈阶梯状。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空腔内填充有弹性材料。
CN201520633429.4U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Active CN204937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3429.4U CN204937053U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3429.4U CN204937053U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7053U true CN204937053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3429.4U Active CN204937053U (zh) 2015-08-21 2015-08-21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7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988A (zh) * 2016-04-18 2017-08-04 江阴伊克赛特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汽车散热前格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9988A (zh) * 2016-04-18 2017-08-04 江阴伊克赛特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汽车散热前格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26976U (zh) 汽车发动机罩内板
CN205239661U (zh) 车用集成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937053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下格栅结构
WO2016008331A1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
CN202243325U (zh)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JP2010149547A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部構造
CN109987148A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03651916U (zh) 一种发动机罩
CN204196824U (zh) 集成式格栅结构
CN203819360U (zh) 用于安装发动机罩缓冲块的安装支架及发动机罩缓冲装置
CN202358187U (zh) 汽车翼子板支架结构
CN202783072U (zh) 一种汽车油冷器的安装支架
CN104832020A (zh)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
CN102897137B (zh) 汽车的行人保护装置
CN204488708U (zh) 折叠式汽车保险杠
CN212148755U (zh) 有利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盖及车辆
CN203996096U (zh) 一种集成行人保护梁
CN203126978U (zh) 一种发动机罩锁扣固定板
CN202827434U (zh) 一种汽车用右吸能盒
CN202806656U (zh)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CN202213556U (zh) 一种行人保护用发动机底部护板加强板
CN205524484U (zh) 风窗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01961267U (zh)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的柔性防护装置
CN206797177U (zh) 一种用于安装座椅的前横梁总成
CN201597545U (zh) 一种卡车前下防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