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5025U - 一种汽车扭力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扭力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95025U CN204895025U CN201520428325.XU CN201520428325U CN204895025U CN 204895025 U CN204895025 U CN 204895025U CN 201520428325 U CN201520428325 U CN 201520428325U CN 204895025 U CN204895025 U CN 2048950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iling arm
- crossbeam
- bearing plate
- side wall
- stay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扭力梁,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用于解决横梁和纵臂的焊缝会断裂,横梁边沿处会出现开裂的问题。它包括横置于车宽方向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有左纵臂和右纵臂,所述横梁横向设有U形断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的左加强板,用于连接右纵臂的右加强板。通过优化扭力梁结构,提升扭力梁的扭转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扭力梁。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挂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其工作原理是将非独立悬挂的车轮装在一个扭力梁的两端,当一边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扭力梁跳动,从而带动另一侧车轮也相应地跳动,减小整个车身的倾斜或摇晃,提高车辆的侧倾稳定性。为了提高车辆抗震性,扭力梁两侧一般设置有减震器。
现有的扭力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纵臂直接焊接在横梁两端,当悬架的两侧变形不等时,扭力梁发生扭转变形,例如车辆转弯的时候。如果扭力梁长期发生扭转变形,当扭力梁的扭转刚度不足以承受扭转变形,横梁和纵臂的焊缝会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扭力梁为一根V型或U型断面的横梁,横梁长期受力扭转,横梁边沿处会出现开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优化扭力梁结构,提升扭力梁的扭转刚度的汽车扭力梁。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扭力梁,包括横置于车宽方向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有左纵臂和右纵臂,所述横梁横向设有U形断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的左加强板,用于连接右纵臂的右加强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的第一凹槽内增设左、右加强板,横梁与左纵臂和右纵臂焊接位置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焊接位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加强板包括上侧壁、支撑板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的缺口;所述右加强板包括上侧壁、支撑板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右纵臂的缺口。
由于左、右加强板的结构简单,制造及焊接方便,只需适当调整两侧翼的外廓长度尺寸和焊接在横梁上的位置,即可达到调节扭力梁扭转刚度的目的,从而更适应底盘调校阶段,避免对扭力梁整体进行调整。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下边的边沿设有向外翻的翻边,所述翻边为2-5mm。
为了降低了扭力梁本体开裂的几率,提高了其疲劳寿命,设有2-5mm的翻边。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纵臂呈C形,其开口背离右纵臂,所述左纵臂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所述左纵臂尾部连接有左弹簧支架,所述左弹簧支架左侧壁和左纵臂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连接的沉孔,所述左弹簧支架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左减震器的左减震器支架;所述右纵臂呈C形,其开口背离左纵臂,所述右纵臂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所述右纵臂尾部连接有右弹簧支架,所述右弹簧支架右侧壁和右纵臂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连接的沉孔,所述右弹簧支架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右减震器的右减震器支架。
通过沉孔把横梁左端与左纵臂和左弹簧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样的,通过沉孔把横梁右端与右纵臂和右弹簧支架连接成一个整体,使结构紧凑,进而提高扭力梁扭转刚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强度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扭力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扭力梁正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横梁1,左纵臂2,右纵臂3,第一凹槽4,左加强板5,右加强板6,上侧壁7,支撑板8,下侧壁9,螺纹孔10,翻边11,前衬套套管12,左弹簧支架13,左减震器支架14,右弹簧支架15,右减震器支架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汽车扭力梁,包括横置于车宽方向的横梁1,横梁1两端分别连接有左纵臂2和右纵臂3,横梁1横向设有U形断面的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内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2的左加强板5,用于连接右纵臂3的右加强板6。
左加强板5包括上侧壁7、支撑板8和下侧壁9,支撑板8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7和下侧壁9,支撑板8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1的螺纹孔10,支撑板8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2的缺口;右加强板6包括上侧壁7、支撑板8和下侧壁9,支撑板8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7和下侧壁9,支撑板8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1的螺纹孔10,支撑板8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右纵臂3的缺口。
第一凹槽4的上边的边沿设有向外翻的2mm的翻边11,下边的边沿设有向外翻的2mm的翻边11。
优选实施方案中,左纵臂2呈C形,其开口背离右纵臂3,左纵臂2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12,左纵臂2尾部连接有左弹簧支架13,左弹簧支架13左侧壁和左纵臂2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1连接的沉孔,左弹簧支架13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左减震器的左减震器支架14;右纵臂3呈C形,其开口背离左纵臂2,右纵臂3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12,右纵臂3尾部连接有右弹簧支架15,右弹簧支架15右侧壁和右纵臂3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1连接的沉孔,右弹簧支架15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右减震器的右减震器支架1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扭力梁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汽车扭力梁,包括横置于车宽方向的横梁,所述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有左纵臂和右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横向设有U形断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的左加强板,用于连接右纵臂的右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强板包括上侧壁、支撑板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左纵臂的缺口;所述右加强板包括上侧壁、支撑板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两侧翼分别连接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支撑板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横梁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尾部设有用于连接右纵臂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下边的边沿设有向外翻的翻边,所述翻边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扭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臂呈C形,其开口背离右纵臂,所述左纵臂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所述左纵臂尾部连接有左弹簧支架,所述左弹簧支架左侧壁和左纵臂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连接的沉孔,所述左弹簧支架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左减震器的左减震器支架;所述右纵臂呈C形,其开口背离左纵臂,所述右纵臂前端设有前衬套套管,所述右纵臂尾部连接有右弹簧支架,所述右弹簧支架右侧壁和右纵臂尾部连接,其前侧壁设有和横梁连接的沉孔,所述右弹簧支架后侧壁设有用于连接右减震器的右减震器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8325.XU CN204895025U (zh) | 2015-06-22 | 2015-06-22 | 一种汽车扭力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8325.XU CN204895025U (zh) | 2015-06-22 | 2015-06-22 | 一种汽车扭力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95025U true CN204895025U (zh) | 2015-12-23 |
Family
ID=5491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28325.XU Active CN204895025U (zh) | 2015-06-22 | 2015-06-22 | 一种汽车扭力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9502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882A (zh) * | 2017-09-26 | 2018-03-13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列车及其走行部 |
CN107914533A (zh) * | 2017-11-02 | 2018-04-17 | 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u型变截面后扭力梁总成 |
CN111619302A (zh) * | 2020-06-01 | 2020-09-0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扭力梁结构 |
-
2015
- 2015-06-22 CN CN201520428325.XU patent/CN2048950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1882A (zh) * | 2017-09-26 | 2018-03-13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列车及其走行部 |
US11554675B2 (en) | 2017-09-26 | 2023-01-17 |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 Maglev train and moving part thereof |
CN107914533A (zh) * | 2017-11-02 | 2018-04-17 | 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u型变截面后扭力梁总成 |
CN111619302A (zh) * | 2020-06-01 | 2020-09-0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扭力梁结构 |
CN111619302B (zh) * | 2020-06-01 | 2022-06-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扭力梁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9951A (zh) | 一种多连杆悬架结构 | |
CN204895025U (zh) | 一种汽车扭力梁 | |
CN103935209B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悬架 | |
CN103818209A (zh) | 汽车、汽车的后扭力梁总成及其加工工艺 | |
CN208558933U (zh) | 一种汽车的后扭力梁 | |
CN104290816A (zh) | 一种前轴焊合件结构 | |
CN102218981B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1970825U (zh) | 一种扭力梁加强结构 | |
CN105128940A (zh) | 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 | |
CN103625231B (zh) | 一种摆臂安装结构 | |
JP2014144715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CN20468778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扭力梁总成 | |
CN205930086U (zh) | 汽车后扭力梁 | |
CN105291751A (zh) | 一种新型扭转梁总成 | |
CN205059112U (zh) | 一种汽车悬架系统及纵臂总成 | |
CN204821708U (zh) | 电动汽车副车架 | |
CN103979015A (zh) | 一种副车架 | |
CN107539055A (zh) | 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
CN203713467U (zh) | 汽车的后扭力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2782550U (zh) | 扭力梁后桥结构 | |
CN204197026U (zh) | 一种前轴焊合件结构 | |
CN204020466U (zh) | 车辆用后减震器安装支架以及车辆 | |
CN102717857A (zh)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
CN204110154U (zh) | 汽车前副车架 | |
CN103434360B (zh) | 汽车横向稳定杆的纵向支撑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02247 Industrial Park of Shuangfu New District,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Sinotruk (Chongqing) Light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284 new industry zone,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WEICHAI (CHONGQING) AUTOMOBIL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