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2612U -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2612U
CN204862612U CN201520615500.6U CN201520615500U CN204862612U CN 204862612 U CN204862612 U CN 204862612U CN 201520615500 U CN201520615500 U CN 201520615500U CN 204862612 U CN204862612 U CN 204862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wall
interior pot
pot wall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55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155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2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2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26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一种煮饭器,所述内锅包括具有底壁和侧壁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的底壁和侧壁均包括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空腔,封闭空腔中设置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侧壁包括位于侧壁的上部的节能区和位于侧壁的下部的均温区;其中,节能区仅包括单层锅壁;或者,节能区包括双层锅壁,并且节能区的双层锅壁之间的封闭空腔的厚度远小于均温区的封闭空腔的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可以有效地利用热量加热食物,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加热体的负荷,从而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均温效果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具有其的煮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均温内锅大部分采用了双层中空的结构,中空结构内部填充传热介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传热介质的相变,将锅底部的热量不断的传递到锅体的侧壁,使锅体的底部和侧壁温度差值减少,以达到均温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均温内锅相对于单层内锅,锅体的厚度增加,在侧壁温度的升高的过程中,散热表面积增大,相应的热能损失也会增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锅及包含内锅的煮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均包括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所述外层锅壁和所述内层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中设置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所述侧壁包括位于所述侧壁的上部的节能区和位于所述侧壁的下部的均温区;其中,所述节能区仅包括单层锅壁;或者,所述节能区包括双层锅壁,并且所述节能区的所述双层锅壁之间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均温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在内锅的侧壁的下部的均温区设置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内锅加热食物的最大总容量位于均温区内,且小于内锅的最大容量。这样,当传热介质相变时,将底壁的热量仅传递到均温区内,并不传递到节能区内(或者仅仅有微量传递至节能区),从而使得均温区的侧壁与底壁的温度差值减小,达到均温的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相对于现有的均温内锅而言,既可以有效地利用热量加热食物,又因为减少了散热面积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也延长了内锅的利用率。同时,在同等加热条件下也能降低加热体的负荷,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所述节能区的高度H2小于所述侧壁的整体高度H1的1/2。这样可以较为有效地利用内锅的容积。
可选地,所述均温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D1为2-8mm。由此,在使用过程中,传递的热量可以最大程度的集中在均温区。
可选地,所述单层锅壁为所述内层锅壁或者所述外层锅壁。这样的结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所述节能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小于1mm。这样的结构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相变的传热介质进入到节能区的封闭空腔内,减少内锅的散热面积。
可选地,所述侧壁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由所述外层锅壁或者所述内层锅壁形成,或者由所述外层锅壁和所述内层锅壁共同形成。这样,在采用单层锅壁形成翻边时可以节约材料,而采用双层锅壁形成翻边时可以增加翻边的强度,不易变形。
可选地,所述节能区与所述均温区的交界处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和降低均温区的热量通过传热介质传递到节能区内。
可选地,所述均温区的高度稍大于所述内锅的最大工作高度。这样使得热量仅在内锅的工作高度范围内传递,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本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相应内锅的煮饭器,所述煮饭器还包括用于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体。这样的煮饭器能够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可选地,所述加热体用于对所述内锅的所述底壁进行加热。这样,煮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热能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容器本体110、外层锅壁
120、内层锅壁130、第一封闭空腔
140、传热介质150、加热体
160、侧壁170、底壁
111、节能区121、均温区
180、翻边131、第二封闭空腔
122、内层锅壁的顶端200、容器本体
210、外层锅壁220、内层锅壁
211、节能区260、侧壁
280、翻边212、外层锅壁的顶端
300、容器本体310、外层锅壁
320、内层锅壁330、第一封闭空腔
331、第二封闭空腔332、第三封闭空腔
360、侧壁311、节能区
321、均温区380、翻边
312、外层锅壁的顶端322、内层锅壁的顶端
340、传热介质460、侧壁
410、外层锅壁420、内层锅壁
480、翻边422、内层锅壁的顶端
512、外层锅壁的顶端560、侧壁
580、翻边520、内层锅壁
510、外层锅壁640、传热介质
621、均温区611、节能区
69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煮饭器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它用于煮饭的烹饪器具。除了具有煮饭的功能,其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其它功能。煮饭器可以包括锅体、盖体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内锅以及加热体等部件。为简明起见,附图中仅示出内锅以及加热体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内锅包括容器本体100,用于盛放待加热的食物。容器本体100包括底壁170和侧壁160。侧壁160的顶部开放,优选为圆筒形。侧壁160沿底壁170向上延伸,其中,侧壁与底壁的连接部分为曲面。底壁170底壁170可以如图1所示为圆形且在中部稍向内凹的表面,当然,其也可形成为部分外凸等其他形式的表面。这样,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使传热介质积聚于容器的下部从而充分接受外部热源(如煮饭器的加热体)的热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60可以划分为位于上部的节能区111和位于下部的均温区121,其中,节能区111仅包括单层锅壁(即外层锅壁110),而在均温区121,侧壁160包括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底壁170也包括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如图1所示,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具有一定间隔(例如为2-8mm),两者通过诸如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空腔。具体地,封闭空腔包括位于底壁区域的第一封闭空腔130以及位于均温区121内的第二封闭空腔131,第一封闭空腔130与第二封闭空腔131完全相通,封闭空腔中容置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使得传热介质在相变传热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从第一封闭空腔130内流动到第二封闭空腔131内,或者使得传热介质在冷却时能够很好的从第二封闭空腔131内流回到第一封闭空腔130内,以减少相变传热的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当底壁170(特别是外层锅壁110的底部)受加热体150加热时,传热介质140蒸发,形成气体,形成的气体在压力差下流向第二封闭空腔131,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传热介质140,传热介质140靠重力的作用流回第一封闭空腔130内,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外层锅壁110传递至内层锅壁120,再由内层锅壁120传递给锅内的食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侧壁160分成两个部分,上部的节能区111仅包括单层锅壁(外层锅壁110)而不包括封闭空腔,因而热量仅在均温区的高度范围内传递,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优选地,内层锅壁120的顶端12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外层锅壁110。当然,内层锅壁与外层锅壁的连接方式并不仅局限于焊接,内层锅壁与外层锅壁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合适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侧壁160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翻边180,翻边180由外层锅壁110向外延伸形成,这样,用户可以直接从翻边处端起内锅,便于操作。
优选地,节能区111的高度H2小于侧壁160的整体高度H1的1/2,或者,均温区121的高度稍大于内锅的最大工作高度(即内锅中加热食物的最大总容量所对应的高度)。这样,使用内锅加热食物的最大总容量位于均温区内,且小于内锅的最大容量。这样,当传热介质相变时,将底壁的热量仅传递到均温区内,并不传递到节能区内,从而使得均温区的侧壁与底壁的温度差值减小,达到均温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体150设置在内锅的底壁170的下方,用于对底壁进行加热。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加热体显然也可以设置在煮饭器的其它位置,例如当内锅为近似球形结构时,加热体也可以设置在内锅的侧方或者侧下方等。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1”变成“2”。
该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在于,如图2所示,容器本体200的侧壁260的上部的节能区211仅包括单层锅壁,该单层锅壁由内层锅壁220向上延伸形成。外层锅壁210的顶端212焊接至内层锅壁220,并且仍然使得该容器本体200的侧壁260的表面为基本光滑的曲面。侧壁260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翻边280,该翻边280由内层锅壁220向外延伸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2”变成“3”。
该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在于,如图3所示,容器本体300的侧壁360的上部的节能区311包括双层锅壁,即内层锅壁320和外层锅壁310。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之间的封闭空腔包括第一封闭空腔330、第二封闭空腔331和第三封闭空腔332。第三封闭空腔332即位于节能区311的双层锅壁之间。但是,第三封闭空腔332的厚度远小于均温区321的第二封闭空腔331的厚度,例如,小于1mm。换句话说,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封闭空腔330、331的容积,第三封闭空腔332的容积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强内锅的侧壁的上部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传热介质340在相变传热的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从第一封闭空腔330传递到第二封闭空腔331,由于第三封闭空腔332的厚度远小于第二封闭空腔331的厚度,所以,仅有很少的气体进入到第三封闭空腔内,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由此,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虽然该内锅的热能利用率稍低,但是其具有较好的强度。
优选地,侧壁360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翻边380,翻边380由内层锅壁320和外层锅壁310共同向外延伸形成,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外层锅壁310的顶端312与内层锅壁320的顶端32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在其间形成封闭空腔。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3”变成“4”。
该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在于,如图4所示,侧壁460的顶部的翻边480仅由外层锅壁410向外延伸形成,内层锅壁420的顶端422与翻边480的内侧焊接。这样的结构,既可以增强侧壁的结构强度,又可以节约成本。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4”变成5”。
该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在于,如图5所示,侧壁560的顶部的翻边580由内层锅壁520向外延伸形成,外层锅壁510的顶端512与翻边580的下表面焊接。这样的结构,便于内锅的加工,也可以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焊点的损坏。
第六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3”变成6”。
该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在于,如图6所示,均温区621与节能区611的交界处设置有密封圈690。传热介质640在相变传热的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传递到均温区621内,由于均温区621与节能区611的交界处设置有密封圈690,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和降低均温区621的热量通过传热介质640传递到节能区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均包括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所述外层锅壁和所述内层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中设置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所述侧壁包括位于所述侧壁的上部的节能区和位于所述侧壁的下部的均温区;
其中,所述节能区仅包括单层锅壁;或者,所述节能区包括双层锅壁,并且所述节能区的所述双层锅壁之间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远小于所述均温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区的高度H2小于所述侧壁的整体高度H1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D1为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锅壁为所述内层锅壁或者所述外层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区的所述封闭空腔的厚度小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由所述外层锅壁或者所述内层锅壁形成,或者由所述外层锅壁和所述内层锅壁共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区与所述均温区的交界处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区的高度稍大于所述内锅的最大工作高度。
9.一种煮饭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锅,以及用于加热所述内锅的加热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用于对所述内锅的所述底壁进行加热。
CN201520615500.6U 2015-08-14 2015-08-14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2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500.6U CN204862612U (zh) 2015-08-14 2015-08-14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500.6U CN204862612U (zh) 2015-08-14 2015-08-14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2612U true CN20486261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55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2612U (zh) 2015-08-14 2015-08-14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2612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6179A (zh) * 2016-01-25 2016-04-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加热的烹饪锅及其烹饪装置
CN105831941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林婷婷 一种恒温盒
CN106912513A (zh) * 2016-11-22 2017-07-04 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N10699392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7080450A (zh) * 2016-02-16 2017-08-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体和锅具
CN108601472A (zh) * 2016-01-22 2018-09-28 特励达科学与成像有限责任公司 振荡微通道厨具
CN108852012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锅及其制作方法和烹饪设备
CN109431230A (zh) * 2018-06-29 2019-03-0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25A (zh) * 2016-01-22 2017-08-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8601472A (zh) * 2016-01-22 2018-09-28 特励达科学与成像有限责任公司 振荡微通道厨具
CN105496179A (zh) * 2016-01-25 2016-04-2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加热的烹饪锅及其烹饪装置
CN105496179B (zh) * 2016-01-25 2017-12-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加热的烹饪锅及其烹饪装置
CN107080450A (zh) * 2016-02-16 2017-08-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体和锅具
CN105831941A (zh) * 2016-03-23 2016-08-10 林婷婷 一种恒温盒
CN106912513A (zh) * 2016-11-22 2017-07-04 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桶以及具有该油桶的电炸锅
CN108852012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锅及其制作方法和烹饪设备
CN109431230A (zh) * 2018-06-29 2019-03-0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电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2612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N205285980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和煮饭器
CN204813455U (zh) 食物容器及包含食物容器的烹饪器具
CN20510738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CN201422742Y (zh) 一种电磁加热式智能烹饪机
CN20535924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530677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608022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5306779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7428925U (zh)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CN204445315U (zh) 可控制油烟的炒锅
CN205053723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和煮饭器
CN103494507A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8463624U (zh) 一种焖锅
CN206507765U (zh) 内锅
CN20526787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6651692U (zh) 电炖锅
CN208081070U (zh) 新型电饭锅加热内胆
CN207270232U (zh) 热循环煮食器锅胆及采用该锅胆的电饭锅和煮食锅
CN201208158Y (zh) 一种储能式离火续煮锅
JP3148396U (ja) 内外二重鍋からなる熱エネルギー効率化調理鍋
CN201234915Y (zh) 少油烟不锈铁锅
CN101156744A (zh) 一种微波烹调器具
CN203088781U (zh) 蓄能导流内胆及采用该内胆的电饭煲
CN205285979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