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7891U -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7891U
CN204807891U CN201520551280.5U CN201520551280U CN204807891U CN 204807891 U CN204807891 U CN 204807891U CN 201520551280 U CN201520551280 U CN 201520551280U CN 204807891 U CN204807891 U CN 204807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urbine
camera lens
rotation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12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512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7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7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78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滑动座、第一驱动机构、转动座、第二驱动机构、旋转座及第三驱动机构。滑动座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动座在底座上滑动;转动座可沿横向轴线转动设置于的滑动座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座在滑动座上沿横向轴线转动;旋转座可沿竖向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座在转动座上绕竖向轴线旋转。本实用新型可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转动,实现在拍照过程中进行各种技术调整,例如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通过移轴实现对透视变形校正,通过焦距调节实现微缩景观效果。

Description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相机,尤其涉及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技术相机是一种通过镜头及焦平面各种动作(例如偏离光轴、俯仰旋转、左右摆动及上下、左右移动等)进而作出各种技术调整,最终实现透视校正、微缩景观、景深控制等效果。
一般的,技术相机包括镜头调节装置和相机焦平面调节装置,相机的镜头安装于镜头调节装置上,相机本身则安装于焦平面调节装置上,通过镜头调节装置先实现镜头倾斜、摇摆等动作,通过焦平面调节装置实现焦平面的平移。然而,现有的技术相机中的镜头调节装置,由于结构的限制,不能同时实现前后移动、上下摆动和水平转动等,如此,导致技术相机可调节的技术手段减少,不能适应不同画幅的镜头,难以真正有效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及微缩景观、垂直透视校正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
底座;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第一调节旋钮,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内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旋钮与所述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齿轮旋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沿一横向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的滑动座上;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和滑动座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旋钮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转动座绕所述横向轴线旋转;
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可沿一竖向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三调节旋钮,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和转动座之间,所述第三调节旋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旋转座绕所述竖向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滑动座具有一凹弧形顶面,所述凹弧形顶面设有一弧形滑轨;
所述转动座具有与所述凹弧形顶面相适配的凸弧形底面,所述凸弧形底面设有与所述弧形滑轨配合的弧形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一蜗杆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凹槽底部的涡轮齿,所述第一涡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内且与所述涡轮齿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二蜗杆及第二涡轮,所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旋转座内,所述第二涡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座的顶面,且所述第二涡轮位于所述旋转内与所述第二蜗杆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旋转座的顶面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具有一枢转孔;
所述转动座的顶面形成有一转动配合在所述枢转孔内的圆台,所述圆台自所述枢转孔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涡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圆台周向固定,所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涡轮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具有一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旋转座上且盖合于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动座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直线滑轨配合的直线滑槽。
优选地,所述直线滑轨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弧形滑轨及直线滑轨为燕尾滑轨,所述弧形滑槽及直线滑槽为燕尾槽。
优选地,所述齿轮为斜齿轮,所述齿条为斜齿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滑动座可以在底座上沿纵向滑动,可以调节焦距,转动座可以沿横向轴线转动,可以调节镜头上下倾斜,旋转座可以在转动座上沿竖向轴线旋转,可以其调节左右转动,如此,结合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转动等动作,可以实现在拍照过程中进行各种技术调整,例如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通过移轴实现对透视变形校正,通过焦距调节实现微缩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底座10;
直线滑轨11;
滑动座20;
直线滑槽201;
凹弧形顶面202;
弧形滑轨21;
齿条30;
齿轮31;
第一调节旋钮32;
第一轴套33;
第一挡边部331;
紧固螺钉34;
转动座40;
凸弧形底面401;
弧形滑槽4011;
圆台402;
第一蜗杆50;
涡轮齿51;
第二调节旋钮52;
第二轴套53;
第二挡边部531;
旋转座60;
容纳腔601;
枢转孔602;
第二蜗杆70;
第二涡轮71;
第三调节旋钮72;
第三轴套73;
第三挡边部731;
镜头支架80;
盖板80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0、滑动座20、第一驱动机构、转动座40、第二驱动机构、旋转座60及第三驱动机构。
底座10可以构造成板状结构形式。滑动座20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也就是,滑动座20可以在底座10上沿纵向前后滑动。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条30、齿轮及第一调节旋钮32,所述齿条30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20内且与所述齿条30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旋钮32与所述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齿轮旋转。当对第一调节旋钮32施加旋转作用力时,第一调节旋转可以带动齿轮旋转,由于齿轮与齿条30啮合,而齿条30又是固定在底座10上的,底座10是不动的,所以齿轮则在齿条30上滚动,如此,齿条30即可带动整个滑动座20在底座10上沿纵向前后滑动。
转动座40可沿一横向轴线转动设置于的滑动座20上,也即是说,一方面,由于转动座40是设置在滑动座20上的,所以,转动座40可以随滑动座20的纵向滑动而在纵向上移动的。另一方面,转动座40本身相对于滑动座20可以沿横向轴线转动一定角度。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二调节旋钮52,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座40和滑动座20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旋钮52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转动座40绕横向轴线旋转。当对第二调节旋钮52施加旋转作用力时,第二调节旋钮52可以带动第一涡轮蜗杆组件旋转,第一涡轮蜗杆组件进一步带动的转动座40在滑动座20上沿横向轴线转动。
旋转座60可沿一竖向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40上。一方面,由于旋转座60是设置在转动座40上的,转动座40又是设置在滑动座20上的,而滑动座20可以沿纵向滑动,所以,旋转座60可以与转动座40一同随滑动座20在纵向上运动。另一方面,旋转座60可以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轴线转动,也即是可以水平旋转。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三调节旋钮72,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60和转动座40之间,所述第三调节旋钮72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旋转座60绕竖向轴线旋转。当对第三调节旋转施加旋转作用力时,第三调节旋钮72可以带动第二涡轮蜗杆组件旋转,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再进一步带动旋转座60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的竖向轴线旋转(即水平旋转)。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将相机镜头通过对应的固定圈固定旋转座60上即可,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旋钮32即可驱动滑动座20、转动座40、旋转座60及相机镜头整体前后移动。通过转动第二调节旋钮52即可驱动转动座40、旋转座60及相机镜头整体上下倾斜。而通过转动第三调节旋转即可驱动旋转座60及相机镜头整体水平旋转,如此,实现了相机镜头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水平转动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滑动座20可以在底座10上沿纵向滑动,可以调节焦距,转动座40可以沿横向轴线转动,可以调节镜头上下倾斜,旋转座60可以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轴线旋转,可以其调节左右转动,如此,结合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转动等动作,可以实现在拍照过程中进行各种技术调整,例如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通过移轴实现对透视变形校正,通过焦距调节实现微缩景观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滑动座20具有一凹弧形顶面202,所述凹弧形顶面202设有一弧形滑轨21。对应的,转动座40具有与所述凹弧形顶面202相适配的凸弧形底面401,凸弧形底面401设有与所述弧形滑轨21配合的弧形滑槽4011。如此,转动座40即可以弧形导轨作为弧形路劲,在弧形导轨上前后滑动。也就是说,转动座40与滑动座20之间是通过弧形滑轨21和弧形凹槽配合实现转动座40在滑动座20上绕横向轴线转动的。
本实施例中,采用弧形滑轨21和弧形凹槽的配合方式,一方面,可以确保可转动座40能够顺利地在滑动座20上沿横向轴线转动,而且运动平稳可靠。另一方面,可以简化转动座40与滑动座20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示例,弧形滑轨21一体成型于所述滑动座20上,如此,可以简化滑动座20的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滑轨21也可以是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滑动座20的凹弧形顶面202上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一蜗杆50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凹槽底部的涡轮齿51,所述第一涡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20内且与所述涡轮齿51相啮合。
也就是说,通过在转动座40底部弧形凹槽底部设置涡轮齿51,在滑动座20内装设第一涡杆与转动座40内的涡轮齿51进行配合,如此,在第二调节旋钮52驱动第一蜗杆50旋转时,由于第一蜗杆50与转动座40上的涡轮齿51是啮合的,且转动座40是可以相对于滑动座20转动的,所以第一蜗杆50旋转时,利用第一蜗杆50与涡轮齿51的作用即可迫使转动座40在滑动座20上沿横向轴线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涡杆与转动座40内的涡轮齿51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转动座40的转动驱动,同时,其结构简单,配合紧密可靠,通过第二调节旋钮52旋转即可驱动,调节方便,转动精度高。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滑动座20内设有一安装腔,滑动座20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安装腔相通的通孔。
齿轮形成于一连接轴上,连接轴的一端自滑动座20一个侧面的通孔穿入安装腔且与安装腔的一个侧壁转动连接,齿轮位于安装腔内,连接轴的另一端套设一第一轴套33,第一轴套33穿设于所述一个侧面的通孔内,且第一轴套33的外圆周面上凸出形成有第一挡边部331,第一挡边部331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一个侧面。
而第一蜗杆50的一端自滑动座20另一个侧面的通孔穿入安装腔且与安装腔的另一个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套设一第二轴套53,第二轴套53穿设于所述另一个侧面的通孔内,且第二轴套53的外圆周面上凸出形成有第二挡边部531,第二挡边部531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另一个侧面。
如此,可以方便于第一蜗杆50及齿轮与滑动座20的装配,同时,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确保第一蜗杆50及齿轮与滑动座20装配牢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二蜗杆70及第二涡轮71,所述第二蜗杆70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旋转座60内,所述第二涡轮71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座40的顶面,且所述第二涡轮71位于所述旋转内与所述第二蜗杆70相啮合。如此,由于第二涡轮71是固定在转动座40上的,而第二蜗杆70是设置在旋转座60内的,而旋转座60又是可以转动座40上可沿竖向轴线旋转的,所以,当对第三调节旋钮72施加旋转作用力时,第二蜗杆70顺着第二涡轮71的轮面运动,进而带动整个旋转座60绕第二涡轮71的中心轴线转动,该中心轴线即是所述的竖向轴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蜗杆70和第二涡轮71配合的方式实现旋转座60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轴线转动,其结构简单牢固,配合精密可靠,通过第三调节旋钮72旋转即可驱动,调节方便,转动的精度高。
更为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座60的顶面具有一容纳腔601,所述容纳腔601的底部具有一枢转孔602。
转动座40的顶面形成有一转动配合在所述枢转孔602内的圆台402,所述圆台402自所述枢转孔602延伸至所述容纳腔601内;所述第二涡轮71位于所述容纳腔601内且与所述圆台402周向固定,所述第二蜗杆70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容纳腔601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涡轮的一侧。
也就是说,旋转座60通过容纳腔601底部的枢转孔602与转动座40顶面上的圆台402配合实现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轴线转动的。同时,第二蜗杆70与第二涡轮71位于旋转座60内部的。如此,可以使得旋转座60与转动座40之间装配更加方便,而且可简化整体结构,还能使得第二蜗杆70与第二涡轮71配合更加精密可靠。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座60的一个侧面设有一与所述容纳腔601相通的通孔,第二蜗杆70的一端自该通孔伸入至容纳腔601内且与容纳腔601的一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套设一第三轴套73,第三轴套73穿设于该通孔内,且第三轴套73的外圆周上凸出形成有第三挡边部731,第三挡边部73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旋转座60的所述一个侧面上。如此,可以方便于第二蜗杆70的装配,同时,在简化结构的基础上,确保第二蜗杆70与旋转座60之间装配牢固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镜头支架80,镜头支架80具有一盖板801,所述盖板801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旋转座60上且盖合于所述容纳腔601。
如此,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在旋转座60底部的枢转孔602套设在转动作顶面的圆台402上之后,即可将第二涡轮71从旋转座60顶部放入容纳腔601内,并与圆台402周向固定安装,且和第二蜗杆70啮合,最后,将镜头支架80上的盖板801通过螺钉等固定安装在安装腔上方即可,也就是说,可以方便于第二涡轮71的安装。另一方方面,镜头支架80可以方便于将相机镜头与旋转座60相对固定,也即是便于相机镜头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0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滑轨11,所述滑动座20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直线滑轨11配合的直线滑槽201。
也就是说,滑动座20与底座10之间是通过直线滑轨11和直线滑槽201滑动配合,进而实现滑动座20可以在底座10上沿纵向前后运动的。本实施例中,通过直线滑轨11和直线滑槽201的配合可以使得滑动座20纵向运动更加可靠稳定。
可以理解的是,直线滑轨11与底座10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例如图1所示)。
更为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直线滑轨11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齿条30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内。例如图1示例中,凹槽为矩形槽,齿条30刚好位于凹槽内,且其两端分别通过一紧固螺钉34与直线滑轨11固定锁紧。
本实施例,齿条30安装在凹槽内可以与直线滑轨11形成类似镶嵌结构,可以简化整体结构,缩小体积,同时,也确保齿条30与直线滑轨11之间固定更加牢固可靠,提高该调节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滑轨21及直线滑轨11为燕尾滑轨,弧形滑槽4011及直线滑槽201为燕尾槽。如此,通过燕尾槽与燕尾滑轨的配合可以使得滑动配合更加可靠,结构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齿轮为斜齿轮,所述齿条30为斜齿条。
采用斜齿轮与斜齿条配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移动距离控制更加精确,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调节第一调节旋钮32更加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滑动座20可以在底座10上沿纵向滑动,可以调节焦距,转动座40可以沿横向轴线转动,可以调节镜头上下倾斜,旋转座60可以在转动座40上沿竖向轴线旋转,可以其调节左右转动,如此,结合纵向滑动、上下倾斜、左右转动等动作,可以实现在拍照过程中进行各种技术调整,例如实现沙姆定律的景深控制,通过移轴实现对透视变形校正,通过焦距调节实现微缩景观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可沿纵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及第一调节旋钮,所述齿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内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调节旋钮与所述齿轮相连,以驱动所述齿轮旋转;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可沿一横向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的滑动座上;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二调节旋钮,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和滑动座之间,所述第二调节旋钮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转动座绕所述横向轴线旋转;
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可沿一竖向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及第三调节旋钮,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座和转动座之间,所述第三调节旋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驱动所述旋转座绕所述竖向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具有一凹弧形顶面,所述凹弧形顶面设有一弧形滑轨;
所述转动座具有与所述凹弧形顶面相适配的凸弧形底面,所述凸弧形底面设有与所述弧形滑轨配合的弧形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一蜗杆及形成于所述弧形凹槽底部的涡轮齿,所述第一涡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滑动座内且与所述涡轮齿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涡轮蜗杆组件包括第二蜗杆及第二涡轮,所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旋转座内,所述第二涡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座的顶面,且所述第二涡轮位于所述旋转座内与所述第二蜗杆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的顶面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具有一枢转孔;
所述转动座的顶面形成有一转动配合在所述枢转孔内的圆台,所述圆台自所述枢转孔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涡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圆台周向固定,所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壁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涡轮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具有一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旋转座上且盖合于所述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动座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直线滑轨配合的直线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轨的上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及直线滑轨为燕尾滑轨,所述弧形滑槽及直线滑槽为燕尾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斜齿轮,所述齿条为斜齿条。
CN201520551280.5U 2015-07-27 2015-07-27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7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1280.5U CN204807891U (zh) 2015-07-27 2015-07-27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1280.5U CN204807891U (zh) 2015-07-27 2015-07-27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7891U true CN204807891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128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7891U (zh) 2015-07-27 2015-07-27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789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575A (zh) * 2017-07-28 2017-12-12 合肥捌零年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平移功能的单反三脚架
CN108626546A (zh) * 2018-08-10 2018-10-09 韶关旭日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旋转云台
CN108953905A (zh) * 2018-09-25 2018-12-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目视觉相机支撑结构及其位姿调整方法
CN110131538A (zh) * 2019-06-13 2019-08-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一种线阵相机多维调整装置
CN113731919A (zh) * 2021-09-16 2021-12-03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直升机的水冲洗设备
CN117255183A (zh) * 2023-11-13 2023-12-19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方法和投影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1575A (zh) * 2017-07-28 2017-12-12 合肥捌零年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平移功能的单反三脚架
CN108626546A (zh) * 2018-08-10 2018-10-09 韶关旭日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旋转云台
CN108953905A (zh) * 2018-09-25 2018-12-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目视觉相机支撑结构及其位姿调整方法
CN110131538A (zh) * 2019-06-13 2019-08-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一种线阵相机多维调整装置
CN113731919A (zh) * 2021-09-16 2021-12-03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直升机的水冲洗设备
CN117255183A (zh) * 2023-11-13 2023-12-19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方法和投影设备
CN117255183B (zh) * 2023-11-13 2024-03-29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 投影方法和投影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7891U (zh) 相机镜头俯仰旋转调节装置
CN104991404A (zh) 大、中画幅镜头移轴摇摆技术转接装置
CN204852808U (zh) 焦平面可上下左右移动的调节装置
CN204856011U (zh) 大、中画幅镜头移轴摇摆技术转接装置
US9976694B2 (en) Two-axis mounting base
US7457131B2 (en) Flat display driving apparatus
CN105720370A (zh) 一种天线方位角调节装置
CN205594292U (zh) 一种自由调节角度的投影设备
CN106439414A (zh) 一种3d影像拍摄装置
CN208331597U (zh) 三维可调物证拍照工作台
CN105655712A (zh) 天线调节装置
CN201368297Y (zh) 高精度电控位移平台
CA2829729C (en) Remote controlled moving platform for a camera
CN209305811U (zh) 一种用于船舶艉轴安装的轴向滚轮托架
CN206311814U (zh) 激光镜头上下调节机构
CN207281446U (zh) 一种投影仪
CN216202063U (zh) 一种基于市政工程用的户外激光测距装置
CN206299956U (zh) 一种3d影像拍摄装置
CN105149743A (zh) 管件焊接跟踪装置
CN111584997B (zh) 一种导航雷达天线多角度转动支架
CN204489868U (zh) 无人驾驶轨道车
CN204785388U (zh) 用于摄像机及激光照明器的电动调节机构
CN209503515U (zh) 一种全自动八轴自动调整平台装置
CN209962068U (zh) 视觉多功能调节机构
CN206131960U (zh) 轮廓仪多功能调整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