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1698U - 吸能盒 - Google Patents

吸能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1698U
CN204801698U CN201390000932.5U CN201390000932U CN204801698U CN 204801698 U CN204801698 U CN 204801698U CN 201390000932 U CN201390000932 U CN 201390000932U CN 204801698 U CN204801698 U CN 204801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recess
face
main part
fi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9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子孝信
高桥克
北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Aisin Keikinzo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1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16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吸能盒具有在车辆的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形成为筒状的主体部。主体部通过将具有形成了凸部的第一端部、和形成了能够与凸部嵌合的凹部的第二端部的毛坯(金属板),成形为在内部形成有空间,并且凸部与凹部靠近,并使凸部与凹部嵌合,将凸部以及凹部以从上述筒状部的内侧以及外侧夹住的方式按压并敛缝,从而将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接合而形成。

Description

吸能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的吸能盒(CrushBox)。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公知有设置于车辆的保险杠加强件(bumperreinforcement)与纵梁之间,在车辆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吸能盒。该吸能盒具有形成为筒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由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构成。上侧部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和从上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壁。即,上侧部件朝下方敞开。另一方面,下侧部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和从底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一对侧壁。即,下侧部件朝上方敞开。通过使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上侧部件的侧壁的下端部和下侧部件的侧壁的上端部重叠并焊接而形成主体部。
另外,例如公知有如下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通过使两个金属板的端部彼此嵌合并敛缝,来将两者接合的接合方法。根据该接合方法,沿两个金属板的接合面交替地形成凹部以及凸部,并且沿上述凹部以及凸部形成向与板面垂直的方向膨胀伸出的隆起部,使一方的金属板的凹部以及凸部与另一方的金属板的凸部以及凹部分别嵌合的状态下,将上述隆起部压扁,由此使凹部以及凸部分别放大以及缩小。由此,能够提高两个金属板的端部彼此的接合力,并且能够尽可能地使形成于接合部的缝隙变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3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43901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能盒,在形成主体部时,焊接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的工序耗费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记载的金属板的接合方法,不仅需要用于形成凹部以及凸部的冲裁工序,还需要形成隆起部的工序,制造部件(被接合的金属板)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处理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并且高效地制造的吸能盒。此外,在下述本发明的各构成要件的记载中,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在括弧内记载了实施方式的对应位置的附图标记,本发明的各构成要件并未被限定解释为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对应位置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涉及吸能盒(20),其设置于车辆,具有在上述车辆的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21),筒状部由一片金属板(21a)构成,上述金属板具有形成了第一嵌合部(P)的第一端部(SL)、和形成了第二嵌合部(C)的第二端部(SR),将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实施敛缝而接合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来形成筒状部。
另外,本发明的吸能盒的特征在于,涉及吸能盒(30),其设置于车辆,具有在上述车辆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31),筒状部由多片金属板(311a、312a)构成,上述多片金属板中的第一金属板(311a)具有形成了第一嵌合部(P)的第一端部,上述多片金属板中的与第一金属板相邻的第二金属板(312a),具有形成了能够与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C)的第二端部,将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实施敛缝而接合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来形成筒状部。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嵌合部形成为从第一端部的端面向外侧突出,第二嵌合部形成为从第二端部的端面向内侧伸入。此外,在筒状部由一片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上述的“外侧”以及“内侧”意味着该金属板的外侧以及内侧。另外,在筒状部由多片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上述的“外侧”意味着第一金属板的外侧,并且“内侧”意味着第二金属板的内侧。
另外,在该情况下,上述金属板也可以通过冲裁加工形成。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能盒,第一嵌合部以及第二嵌合部在相互嵌合的状态被敛缝而接合。即,不需要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将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的端部彼此焊接的工序。因此,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能盒相比,能够简单并且高效地制造。另外,将第一嵌合部以及第二嵌合部直接敛缝接合。即,因为不设置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的隆起部,所以能够简单地制造用于形成筒状部的金属板。另外,如果在冲裁金属板时将第一嵌合部以及第二嵌合部与其他部分一体形成的话,能够进一步使生产效率提高。另外,在对一片金属板进行成形(弯折加工)来形成筒状部的情况下,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能盒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吸能盒的特征在于,第一嵌合部具有位于第一端部的端面侧的第一凸部(P1)、和位于比第一凸部靠上述金属板的外侧的位置的第二凸部(P2),第二凸部的在第一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P2),形成为比第一凸部的在第一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P1)长,第二嵌合部具有位于第二端部的端面侧的第一凹部(C1)、和位于比第一凹部靠上述金属板的内侧的位置的第二凹部(C2),第二凹部的在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C2),形成为比第一凹部的在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LC1)长,构成为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嵌合、并且第二凸部与第二凹部嵌合。
此外,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也可以在第一端部的端面以及第二端部的端面对接的状态接合。而且,第一端部的端面以及第二端部的端面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接合的状态下以两者的延伸方向与筒状部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配置也可以,以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筒状部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延伸配置也可以。另外,第一端部的端面以及第二端部的端面在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接合的状态下以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筒状部的轴线方向弯曲的方式延伸配置也可以。
据此,在使凸部与凹部嵌合的状态下,对第一端部或者第二端部施加向与第一端部或者上述第二端部的端面垂直的方向的外力,亦即使上述第一端部与上述第二端部分离的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因为第二凸部的前端部(形成为与第一凸部相比更向第一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突出的部分)与第二凹部的前端部(形成为与第一凹部相比更向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伸入的部分)抵接,所以能够提高筒状部相对于上述那样的外力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能盒的车辆的前部的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吸能盒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主体部与其轴线方向垂直地切断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形成于毛坯的端部的凸部的放大图。
图5是形成于毛坯的端部的凹部的放大图。
图6A是在第一弯折工序被弯折的状态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6B是在第二弯折工序进一步被弯折的状态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6C是在第三弯折工序进一步被弯折的状态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6D是表示敛缝嵌合部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6E是经过敛缝工序以及拉深筋成形工序而完成的状态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7是比较冲击吸收特性的对象的吸能盒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冲击吸收特性的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能盒的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10A是使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凸部以及凹部嵌合并且敛缝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0B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凸部以及凹部嵌合并且敛缝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0C是表示使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凸部以及凹部嵌合并且敛缝的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能盒2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吸能盒20组装于构成车身的一对纵梁10与在纵梁10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加强件11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保险杠加强件11以及吸能盒20,作为设置于车室的前方的部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它们设置于车室的后方的情况。
如图2所示,吸能盒20具备主体部21、和分别组装于主体部21的前端以及后端的前侧托架22以及后侧托架23。主体部21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如图3所示,主体部21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呈八边形。主体部21的后端部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剖面积,比主体部21的前端部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剖面积稍微大一些。随着从主体部21的前端靠近后端,主体部21的与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积逐渐变大。主体部21如后述那样,将一片金属板弯折加工而成形为筒状,使金属板的两端面彼此抵接的状态接合而形成。在吸能盒20组装于纵梁10与保险杠加强件11之间的状态下,主体部21的轴线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主体部21的侧面部中包含金属板的两端部的面称作侧面部S1,将与侧面部S1对置的面称作侧面部S5。将位于侧面部S1与侧面部S5之间的侧面部,从侧面部S1侧起依次称为侧面部S2、侧面部S3、侧面部S4。
接下来,对主体部21的形成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对带状的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毛坯21a。毛坯21a相当于将主体部21展开的形状。在毛坯21a的短边SL侧沿其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如图4所示的凸部P。在将毛坯21a弯折加工为筒状时在与短边SL对置的短边SR侧,沿其延伸方向并列设置有如图5所示的凹部C。凸部P和凹部C具有能够相互嵌合的形状。
凸部P具有以从短边SL的端面SL1向外侧(与端面SL1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凸部P1。第一凸部P1形成为沿与短边SL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一凸部P1以其宽度方向(与第一凸部P1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中央部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最短的方式,并且以长边方向端部P11、P11在俯视时呈半圆状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凸部P1的宽度方向端部亦即与端面SL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P2。第二凸部P2也形成为沿与短边SL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二凸部P2形成为比第一凸部P1长。第一凸部P1的长边方向中心轴线(将第一凸部P1在长边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轴线)与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中心轴线(将第二凸部P2在长边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轴线)一致。第二凸部P2以其宽度方向(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中央部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最长的方式,并且以长边方向端部P21、P21在俯视时呈半圆状的方式形成。
凹部C具有形成为从短边SR的端面SR1向毛坯21a的内侧(与端面SR1垂直的方向)伸入的第一凹部C1。第一凹部C1形成为沿与短边SR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一凹部C1以其宽度方向(与第一凹部C1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中央部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最短的方式,并且以长边方向端部C11、C11在俯视时呈半圆状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凹部C1的宽度方向端部亦即与端面SR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凹部C2。第二凹部C2也形成为沿与短边SR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二凹部C2形成为比第一凹部C1长。第一凹部C1的长边方向中心轴线(将第一凹部C1在长边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轴线)与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中心轴线(将第二凹部C2在长边方向上进行二等分的轴线)一致。第二凹部C2以其宽度方向(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中央部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最长的方式,并且以长边方向端部C21、C21在俯视时呈半圆形的方式形成。
第一凸部P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P1与第一凹部C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C1相同。第一凸部P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1与第一凹部C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C1相同。另外,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P2与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C2相同。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2与第二凹部C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C2相同。另外,第一凸部P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1与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2相同,第一凹部C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C1与第二凹部C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C2相同。长边方向端部P11、P11、长边方向端部P21、P21、长边方向端部C11、C11以及长边方向端部C21、C21的半径R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相邻的两个凸部P中对置的第二凸部P2彼此的间隔,与第一凸部P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P1一致的方式配置上述两个凸部P。因此,能够视为在设置于短边SL侧的相邻的两个凸部P之间形成有凹部C,并且能够视为在设置于短边SR侧的相邻的两个凹部C之间形成有凸部P。
接下来,将毛坯21a弯折为筒状。在毛坯21a设置有作为弯折位置的弯折线F1、F1、弯折线F2、F2、弯折线F3、F3以及弯折线F4、F4(参照图6A至图6E)。在相当于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的边界部的位置设定有弯折线F1、F1,在相当于侧面部S2与侧面部S3的边界部的位置设定有弯折线F2、F2。在相当于侧面部S3与侧面部S4的边界部的位置设定有弯折线F3、F3,在相当于侧面部S4与侧面部S5的边界部的位置设定有弯折线F4、F4。
(第一弯折工序)
首先,将毛坯21a沿弯折线F1以及弯折线F2弯折(参照图6A)。在该阶段,将毛坯21a弯折为下述程度,即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以及侧面部S2与侧面部S3所成的角度分别比135°稍大的角度。但是,以短边SL侧的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比短边SR侧的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稍大的方式弯折毛坯21a。
(第二弯折工序)
接下来,沿弯折线F3以及弯折线F4弯折毛坯21a(参照图6B)。在该阶段,将毛坯21a弯折为下述程度,即侧面部S3与侧面部S4所成的角度,以及侧面部S4与侧面部S5所成的角度分别比135°稍大的角度。由此,毛坯21a如图6B所示形成为大致筒状,由于在第一弯折工序中以短边SL侧的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比短边SR侧的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稍大的方式折弯毛坯21a,所以从主体部21的中心轴观察时短边SL位于比短边SR稍微靠外侧的位置。
(第三弯折工序)
接下来,将形成在短边SL侧的凸部P从与侧面部S1的上表面(或者下面)大致垂直的方向插入到形成在短边SR侧的凹部C,同时以使侧面部S1与侧面部S2所成的角度、侧面部S2与侧面部S3所成的角度、侧面部S3与侧面部S4所成的角度以及侧面部S4与侧面部S5所成的角度分别成为135°(参照图6C)的方式沿弯折线F1至F4弯折毛坯21a。由此,毛坯21a成形为筒状。在该状态下,第一凸部P1以及第二凸部P2分别被收容于第一凹部C1以及第二凹部C2内。
(敛缝工序以及拉深筋成形工序)
接下来,如图6D所示,将凹部C以及凸部P以从主体部21的内侧以及外侧夹住的方式按压来将两者敛缝。即,通过按压凸部P以及凹部C分别使凸部P以及凹部C放大以及缩小,从而使凸部P的端面与凹部C的端面紧贴。由此,短边SL与短边SR接合。并且,在从侧面部S1跨到侧面部S2的部分、和从侧面部S5跨到侧面部S4的部分,通过冲压加工而形成与主体部21的轴线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凹槽状的拉深筋21b(参照图6E)。拉深筋21b在主体部21被施加冲击时,减少主体部21开始压缩变形时的轴向压缩负载。
在如上述那样形成的主体部21的轴线方向两端部,分别焊接有形成为板状的前侧托架22以及后侧托架23。在前侧托架22以及后侧托架23分别设置有从它们的前面贯通至后面的贯通孔22a以及贯通孔23a。在这些贯通孔22a以及贯通孔23a插入螺栓,分别被固定于保险杠加强件11以及纵梁10。由此,吸能盒20被组装于纵梁10与保险杠加强件11之间。
比较了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能盒20的冲击吸收特性(变形量以及轴向压缩负载的变化)、和图7所示的以往的制法制造所制造的吸能盒20A的冲击吸收特性。吸能盒20A与吸能盒20的主体部21一样,具有将板状的毛坯成形为筒状而形成的主体部21A。但是,在将上述毛坯成形为筒状时在对置的端面彼此未设置凹部以及凸部。即,上述毛坯的端面形成为平面状,使上述端面彼此抵接的状态下对两者实施弧焊。如上述那样,吸能盒20A的毛坯的端面的接合方法与吸能盒20不同,吸能盒20A的其他部分的构成与吸能盒20相同。如图8所示,吸能盒20的冲击吸收特性E1(图8中用实线表示的曲线)与吸能盒20A的冲击吸收特性E2(图8中用虚线表示的曲线)几乎没有差异。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能盒20,因为通过对毛坯21a进行弯折加工来形成主体部21,所以与上述以往的吸能盒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不需要像上述以往的吸能盒那样将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的端部彼此焊接的工序。形成主体部21时的敛缝工序所花费的时间,比如吸能盒20A那样将金属板的端面彼此弧焊的工序所花费的时间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如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的隆起部,直接按压凸部P以及凹部C来敛缝。因此,在制造毛坯21a时,不需要形成隆起部的工序。因此,能够简单地制造毛坯21a。此外,根据吸能盒20,即使不设置上述隆起部,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冲击吸收特性。另外,因为凸部P以及凹部C的形状比较简单,所以通过冲裁加工形成毛坯21a时,能够将凸部P以及凹部C与毛坯21a的其他部分一体形成。因此,所以与另行形成凸部P以及凹部C的情况相比,生产效率高。因此,与以往的吸能盒相比,能够使吸能盒20的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的状态下,施加与端面SL1或者端面SR1垂直的方向的外力、也就是使短边SL侧的侧面部S1或者短边SR侧的侧面部S1分离的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因为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形成为比第一凸部P1沿长边方向更突出的部分)与第二凹部C2的前端部(形成为比第一凹部相比沿长边方向更伸入的部分)抵接,所以能够提高主体部21相对于如上述那样的外力的强度。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能盒30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吸能盒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21不同,具备将两片金属板分别弯折加工并接合而形成的主体部31。主体部31的形状与主体部21相同。吸能盒30中除主体部31以外的部分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由对两片金属板分别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的两个部件(第一主体部311以及第二主体部312)构成,主体部31也可以由对三片以上的金属板分别进行弯折加工而形成的三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主体部31由第一主体部311以及第二主体部312构成。第一主体部311以及第二主体部312相当于将侧面部S1以及侧面部S5以沿它们的长边方向进行二等分的方式断开而形成的两个部分。以下,对主体部31的形成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对带状的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分别形成毛坯311a、312a。毛坯311a、312a相当于将第一主体部311以及第二主体部312分别展开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毛坯311a、312a各自的短边SL、SR沿它们的延伸方向交替地设置有凸部P以及凹部C。但是,以第一主体部311的凸部P以及凹部C与第二主体部312的凹部C以及凸部P分别嵌合的方式,使凸部P以及凹部C的位置在毛坯311a和毛坯312a错开。另外,在毛坯311a、312a分别设定有作为弯折位置的弯折线F1、弯折线F2、弯折线F3以及弯折线F4(参照图9)。此外,也可以第一主体部311仅具有凸部P,第二主体部312仅具有凹部C。
(弯折工序)
将毛坯311a、312a沿弯折线F1、弯折线F2、弯折线F3以及弯折线F4弯折。此时,以使相邻的侧面部彼此所成的角度分别为135°的方式对毛坯311a、312a进行弯折。由此,形成第一主体部311以及第二主体部312。
(嵌合工序、敛缝工序以及拉深筋成形工序)
接下来,将第一主体部311和第二主体部312以沿与侧面部S1以及侧面部S5的外侧面(内侧面)垂直的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接近,并使第一主体部311的凸部P以及凹部C与第二主体部312的凹部C以及凸部P嵌合。然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将凸部P以及凹部C进行敛缝,并形成拉深筋21b。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吸能盒30,除了减少部件数量这一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时,第二凸部P2被收容于第二凹部C2内。但是,也可以使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P2形成得长,以使得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时,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端部P21登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凹部C的各第二凹部C2之间的部分(第一凹部C1以及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端部C11以及长边方向端部C21的周边部(参照图5))。在该情况下,如图10A所示,在凸部P与凹部C嵌合之前,将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暂时向主体部21、31的外侧折弯,以使得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端部P21不登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凹部C的各第二凹部C2之间的部分,在将凸部P插入凹部C之后,使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恢复原状并将两者敛缝也可以。据此,因为以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端部P21从主体部21、31的外侧登上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端部C21的周边部的状态被敛缝,所以抑制主体部21、31以主体部21、31的短边SL、SR向主体部21、31的内侧伸入的方式变形。另外,在该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之前,将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向主体部21、31的内侧暂时弯曲,将凸部P插入凹部C之后,使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恢复原状并将两者敛缝也可以。据此,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端部P21从主体部21、31的内侧登上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端部C21的周边部的状态被敛缝,所以抑制主体部21、31以主体部21、31的短边SL、SR向主体部21、31的外侧伸出的方式变形。另外,在该情况下,如图10C所示,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之前,将短边SL(SR)侧的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暂时向主体部21的内侧弯折,将短边SR(SL)侧的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暂时向主体部21的外侧弯折,在将凸部P插入凹部之后,使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恢复原状并将两者敛缝也可以。据此,因为在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端部P21从主体部21、31的外侧以及内侧登上第二凹部C2的长边方向端部C21的周边部的状态被敛缝,所以抑制主体部21、31以主体部21、31的短边SL、SR伸入主体部21、31的内侧的方式变形、以及主体部21、31以主体部21、31的短边SL、SR向主体部21、31的外侧伸出的方式变形。
另外,因为将短边SL的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弯折,所以短边SL的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实际上变短,并且短边SL的第一凹部C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实际上变长。另外,通过将短边SR的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弯折,从而短边SR的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变短,并且短边SR的第一凹部C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实际上变长。因此,可以以使短边SL的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短边SR的第一凹部SR的第一凹部C1的长度短、并且短边SR的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短边SL的第一凹部C1的长度短的方式将短边SL以及短边SR的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进行弯折。由此,能够以短边SL的端面与短边SR的端面对接的方式将凸部P插入凹部C。此时,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作为将凸部P插入凹部C时的引导部起作用。因此,容易将凸部P插入凹部C。
另外,在上述的图10A至图10C所示的例子中,以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时,使第二凸部P2的前端部登上位于相邻的两个凹部C的各第二凹部C2之间的部分的方式,将第二凸部P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P2形成地长。替代其,或者除此之外,也可以以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时使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端部登上第二凹部C2的周边部的方式,将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P2形成得长。在该情况下,在使凸部P与凹部C嵌合之前,以使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端部不登上凹部C的周边部,暂时将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端部向主体部21的内侧或者外侧折弯,在将凸部P插入凹部C之后,使第二凸部P2的宽度方向端部恢复原状并将两者敛缝也可以。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31由三片以上的金属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分别对这些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是保持板状原样设置于各自的端部的凸部以及凹部嵌合并且敛缝而形成筒状。

Claims (5)

1.一种吸能盒,其设置于车辆,具有在所述车辆的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由一片金属板构成,
所述金属板具有形成了第一嵌合部的第一端部、和形成了第二嵌合部的第二端部,将所述第一嵌合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实施敛缝而接合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来形成所述筒状部。
2.一种吸能盒,其设置于车辆,具有在所述车辆的碰撞时通过变形而吸收冲击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由多片金属板构成,
所述多片金属板中的第一金属板具有形成了第一嵌合部的第一端部,所述多片金属板中的与所述第一金属板相邻的第二金属板,具有形成了能够与所述第一嵌合部嵌合的第二嵌合部的第二端部,将所述第一嵌合部与所述第二嵌合部在相互嵌合的状态下实施敛缝而接合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来形成所述筒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吸能盒,其中,
所述第一嵌合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二嵌合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向内侧伸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盒,其中,
所述第一嵌合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侧的第一凸部、和从所述第一凸部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的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一凸部的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
所述第二嵌合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侧的第一凹部、和从所述第一凹部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在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一凹部的在所述第二端部的端面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
构成为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嵌合、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
CN201390000932.5U 2012-11-30 2013-09-26 吸能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6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2092A JP2014104963A (ja) 2012-11-30 2012-11-30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JP2012-262092 2012-11-30
PCT/JP2013/076042 WO2014083926A1 (ja) 2012-11-30 2013-09-26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1698U true CN204801698U (zh) 2015-11-25

Family

ID=50827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93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698U (zh) 2012-11-30 2013-09-26 吸能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04963A (zh)
CN (1) CN204801698U (zh)
WO (1) WO2014083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8224B1 (ko) * 2017-12-20 2022-08-02 주식회사 성우하이텍 차량용 범퍼 빔
DE102019200073A1 (de) * 2019-01-07 2020-07-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formationselement für eine Stoßfängeranordnung eines Fahrzeugs sowie entsprechend ausgestattete Stoßfängeranordnung
FR3122376A1 (fr) * 2021-04-29 2022-11-04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bsorption à compression augmentée, pour un véhicule terrest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5934B2 (ja) * 1976-12-22 1983-12-1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装置
US4190276A (en) * 1976-12-22 1980-02-26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formable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4272114A (en) * 1976-12-22 1981-06-09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JPH01140704A (ja) * 1987-11-27 1989-06-01 Tokyo Electric Co Ltd 安定器ケース
JP2000334529A (ja) * 1999-03-19 2000-12-05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オフセット衝突に対し有効なバンパーリィンホース
JP3912422B2 (ja) * 2003-07-28 2007-05-09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JP4036234B2 (ja) * 2003-07-28 2008-01-23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JP5034793B2 (ja) * 2003-07-28 2012-09-26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方法
JP4643901B2 (ja) * 2003-11-10 2011-03-02 株式会社新鋭産業 金属製板材の接合方法並びにこの接合方法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シールド用フレーム並びにこのシールド用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4723942B2 (ja) * 2004-09-28 2011-07-1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衝撃吸収具及び車両の衝撃吸収構造
US20070257497A1 (en) * 2005-12-27 2007-11-08 Heatherington David W Vehicle bumper beam constructed of metal and plastic
CN101346259A (zh) * 2005-12-27 2009-01-14 沙普公司 由金属和塑料构成的车辆保险杠梁
JP5600420B2 (ja) * 2009-11-30 2014-10-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衝撃吸収具及び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JP2012162108A (ja) * 2011-02-03 2012-08-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04963A (ja) 2014-06-09
WO2014083926A1 (ja)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1490B2 (ja) 衝撃吸収部材
US9290140B2 (en) Vehicle end section structure
US9828032B2 (en)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104284814B (zh) 车辆用冲击吸收部件
US9539967B2 (en) Vehicle body impact absorption structure
KR102197807B1 (ko) 차량 범퍼
JP6913029B2 (ja) エネルギー吸収部材
US20150151792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member
CN204801698U (zh) 吸能盒
US20110049916A1 (en) Impact absorbing member for vehicle
WO2016035501A1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ビーム
JP7052459B2 (ja) 車両骨格構造
WO2015145835A1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
JP6254448B2 (ja) 車両用バンパビーム
EP2666675B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KR20160106585A (ko) 제한된 굽힘각을 갖는 금속 빔
JP5729864B2 (ja) バンパステー
JP6361489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KR101903481B1 (ko) 차량용 크래시 박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552994B2 (ja) サイドメンバ構造
JP5638969B2 (ja) バンパステー
JP6277966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4760782B2 (ja) エネルギ吸収部材
KR101396143B1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과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