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6601U - 储液罐 - Google Patents

储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6601U
CN204776601U CN201520150083.2U CN201520150083U CN204776601U CN 204776601 U CN204776601 U CN 204776601U CN 201520150083 U CN201520150083 U CN 201520150083U CN 204776601 U CN204776601 U CN 204776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reservoir
slit
cap
ju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00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久保勋
大久保槙史
今井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6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6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储液罐,其能够用较小尺寸的入口阻止储备在其中的液体泄漏。一种储液罐,包括:罐主体,由用于在其中储备液体的储液室以及连接到储液室的上部的筒形液体引入部构成;帽,由具有突起部的盖部和从盖部的后侧表面向下形成的筒部构成,其中,通风端口使形成在突起部与筒部之间的通风道和大气之间建立连通,帽附接到液体引入部,密封构件形成有狭缝,狭缝使储液室和通风道之间建立连通,密封构件附接到突起部的下端,外边缘部密封接触液体引入部的内周面,其中,分隔壁设置在筒部和突起部之间,用于阻塞通风道,分隔壁的下端密封接触密封构件的上表面;其中通风端口和狭缝邻近地位于分隔壁的两侧。

Description

储液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其中储备液体的储液罐。
背景技术
储液罐中储备液体(例如工作油),帽附接到该储液罐的液体入口端口,使得液体不会从该入口端口漏出。该帽形成有通风端口,使得储液罐的内部变为大气压水平。根据专利文献1,已经提出一种储液罐,其中形成有狭缝的密封构件附接到帽的后侧表面,使得防止储备在储液罐之内的液体通过通风端口漏出罐,但是允许罐的外部和储液罐之间的空气连通。
更详细地,向储液罐的内部突出的凹部形成在帽的后侧,密封构件附接到凹部的下表面。而且,连通通风端口的通风道形成在帽的凹部的外周面侧和入口端口的内周面侧之间,且密封构件附接到凹部的下表面,以便狭缝位于通风端口的相对侧。
通过这样构造储液罐,当储液罐内部的气压相对于大气压改变时,储液罐和通风端口之间通过通风道建立空气连通,狭缝允许储液罐和外部空气之间的空气流动。甚至当储液罐之内的液体由于振动跳起时,这样跳起的液体冲撞密封构件并回到储液罐之内。由于狭缝位于通风端口的相对拐角,所以在狭缝和通风端口之间可设置一定距离。因此,即使液体经过狭缝,液体仍难以漏出通风端口。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4820399B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车辆生产线中,在液体供应装置的供应端口连接到储液罐的入口端口的情况下,液体从液体供应装置注入储液罐。因此,液体供应装置的供应端口的形状适合储液罐的入口端口的形状,且如果入口端口尺寸大,那么供应端口的尺寸也必须增大以与其适合。近年来,车辆的发动机室安装有各种部件和配件,如果供应端口的尺寸大,则供应端口可能干涉部件。因此,储液罐的入口端口的尺寸减小是期望的,以便缩小液体供应装置的供应端口的尺寸。
然而,如果入口端口的尺寸变小,则通风端口和狭缝之间的距离变短,这可能使已经过狭缝的液体能够从通风端口漏出。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液罐,其可用较小尺寸的入口端口防止储备的液体泄漏出罐。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一种储液罐,具有:罐主体,该罐主体由用于在其中储备液体的储液室以及连接到储液室的筒形液体引入部构成;帽,由在其后侧表面形成有突起部且向下突出的盖部和从盖部的后侧表面向下形成在突起部的外周侧并附接到液体引入部的圆柱形筒部形成,其中,形成通风端口使形成在突起部和筒部之间的通风道和外部空气之间建立连通,且筒部插入液体引入部,以关闭液体引入部的开口部,密封构件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使储液室和通风道之间通过其前侧和后侧建立连通,该密封构件附接到突起部的下端,其中,外边缘部密封接触筒部的内周面,分隔壁设置在筒部和突起部之间,以阻塞通风道,分隔壁的下端密封接触密封构件的上表面,以及其中通风端口和狭缝紧密地位于分隔壁的两侧。
如上所述,分隔壁设置在筒部和突起部之间,以阻塞通风道,通风端口和狭缝紧密地位于分隔壁的两侧。因此,在通风道处可确保通风端口和狭缝之间的一定距离。通过该结构,即使储液室中的液体经过狭缝并进入通风道,液体也必须流经在通风端口与狭缝之间设有距离的通风道,而到达通风端口。因此,可防止液体从通风端口泄漏到罐外。提出一种储液罐,其中,用较小尺寸的入口端口防止储备在罐中的液体泄漏。
根据权优选实施例,定位凹部设置在密封构件的外边缘部,接合定位凹部的定位突起设置在筒部的内周面。因此,狭缝能够确保相对于分隔壁定位。
根据优选实施例,狭缝形成在邻近定位凹部的位置。因此,即使密封构件附接到帽而不考虑在附接时的前侧或后侧,该狭缝能够位于邻近分隔壁的位置。这可防止狭缝没有邻近分隔壁定位的任何错误附接,这最终提高了密封构件与帽的附接的可使用性。
根据优选实施例,密封构件形成有穿透其前侧和后侧的附接孔,突起部的下端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附接突起,其中,附接突起的下端低于筒部的下端放置,附接突起插入附接孔,从而使密封构件附接到帽。因此,由于附接突起的下端低于筒部的下端放置,所以能够易于进行附接突起插入密封构件的附接孔,这提高了密封构件与帽的附接的可使用性。
根据优选实施例,储液罐附接到车辆变速器,使车辆离合器运转的工作油储备于储液罐中。变速器安装在下端开放的发动机室中,因此附接到变速器的储液罐易于暴露在从开放的下端进入发动机室的水中。即使水从通风端口进入通风道,由于确保通风端口和狭缝之间的距离,进入通风道的水必须经过通风道的距离才能到达狭缝。因此,阻止水进入储液室。
根据优选实施例,狭缝设置在附接孔和定位凹部之间。
根据优选实施例,狭缝更加设置在定位凹部侧而不是附接孔侧,且沿径向竖直形成。
根据优选实施例,狭缝线性地形成且当储液室中的气压变成大气压时轻微地打开。因此,即使当储液室中的气压从大气压水平变化时,狭缝轻微地打开以阻止储液室中的液体从狭缝泄漏到通风道。
根据优选实施例,通风道形成为通过分隔壁在通风端口和狭缝之间绕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储液罐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沿图1和图4中的直线A-A截取的示出储液罐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在后侧表面的帽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帽的后侧表面的视图,并用点划线示出在密封构件上形成的狭缝;
图5是示出密封构件的前侧表面的视图;以及
图6是安装有根据本实施例的储液罐的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储液罐的结构)
下文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储液罐10由罐主体1、帽2、密封构件3、固定构件4、收集罐(catchtank)5(参见图2)、连接管6、密封圈7和通风管8构成。罐主体1、帽2和收集罐5由硬质材料的合成树脂制成。密封构件3、连接管6、密封圈7和通风管由软质材料(例如橡胶或弹性体)制成。
罐主体1由储液室1a和液体引入部1b构成。储液室1a为箱形,且液体(例如工作油)被储备在其内部。如图2所示,用于与储液室1a的内部连通的连接端口1f形成在储液室1a的上部。液体连通管21的一端连接到连接端口1f。如图6所示,液体连通管21的另一端连接到主缸95,该主缸操作离合器92。在主缸95和储液室1a之间通过液体连通管21建立液体流动。
如图2所示,圆形开口部1d形成在储液室1a的顶壁1c上。液体引入部1b为筒形且其下端连接到储液室1a的开口部1d。如图2所示,接合突起部1g形成在液体引入部1b的内周面。如图1所示,液体引入部1b的上部的开口部用作入口端口1e。
如图2所示,箱形的收集罐5附接到罐主体1的下部。收集罐5设有与收集罐5的内部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口5a和第二连接端口5b。第一连接端口5a连接到通风管8,而带有第一连接端口5a的通风管8的连接部的相对侧向大气开放。在收集罐5内设置分隔壁5c,并确保一定距离的流体通道,空气通过该流体通道在第一连接端口5a和第二连接端口5b之间流动。
现将参照图2到图4说明帽2。帽2由盖部2a和筒部2b构成。盖部2a为近似圆板形,具有底部的筒形的突起部2h形成在盖部2a的后侧表面的中心且向下突出。突起部2h的底部2p形成在下侧。应注意的是,突起部2h的形状可为柱状。
筒部2b为近似筒形,且从盖部2a的后侧表面向下形成在突起部2h的外周面侧上。筒部2b的外径小于罐主体1的液体引入部1b的内径(入口端口1e)。因此,筒部2b能够被插入液体引入部1b。
帽2附接到液体引入部1b,使得筒部2b插入液体引入部1b,以由盖部2a覆盖入口端口1e。接合突起部2c形成在筒部2b的外周面的下端,且接合突起部2c接合形成在液体引入部1b的内周面上的接合突起部1g,以防止帽与液体引入部1b脱离。
如图2所示,附接凹部2g形成在筒部2b的整个外周上,密封圈7附接到附接凹部2g。在帽2与罐主体1的组装状态下,密封圈7与液体引入部1b的整个内周面的密封接触,以防止罐主体1中的液体泄漏。
如图2所示,筒部2b的上部2i的内径被设置为小于筒部2b的下部2j的内径。如图2和图3所示,阶梯面2k设在筒部2b的上部2i和下部2j之间。
向下突出的筒形或柱形附接突起部2r形成在突起部2r的底部2p的中心。如图2所示,附接突起部2r的下端低于筒部2b的下端放置。
通风道2m形成在突起部2h的外周面和筒部2b的上部2i的内周面之间。如图2到图4所示,筒形接头2f形成在盖部2a。接头2f的基部端形成通风端口2n,该通风端口向通风道2m的内部开放。连接管6的一端连接到接头2f,而连接管6的另一端连接到收集罐5的第二连接端口5b。因此,通风道2m通过接头2f(通风端口2n)、连接管6、收集罐5和通风管8暴露在大气中。
如图2到图4所示,分隔壁2q在筒部2b的上部2i的内周面与突起部2h的外周面之间横跨通风道2m形成。换言之,分隔壁2q阻塞通风道2m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通风端口2n接近(邻近)分隔壁2q定位。定位突起2s形成在筒部2b的上部2i的内周面。根据本实施例,定位突起2s在通风端口2n的相对侧接近(邻近)分隔壁2q的位置形成。
如图5所示,密封构件3为近似圆板形,且附接孔3a形成在密封构件3的中心,使得密封构件3的前侧和后侧连通。定位凹部3b形成在密封构件3的外边缘部。定位凹部3b接合形成在帽2的定位突起2s。狭缝3c形成在接近(邻近)密封构件3的定位凹部3b的位置。狭缝3c连接密封构件3的前侧和后侧。
通过定位凹部3b与定位突起2s的接合并将帽2的附接突起2r插入密封构件3的附接孔3a,密封构件3附接到突起部2h的下端。围绕附接孔3a的密封构件3的上表面密封接触突起部2h的底部2p。密封构件3的上表面的外边缘部密封接触形成在筒部2b的内周面的阶梯面2k。因此,防止储备在罐主体1的储液室1a中的液体漏出罐。
如图2所示,分隔壁2q的下端密封接触密封构件3的上表面。密封构件3沿帽2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由定位凹部3b与定位突起2s之间的接合确定。因此,如图4所示,狭缝3c能够接近分隔壁2q定位。如说明的,由于通风端口2n和狭缝3c接近分隔壁2q定位,而从两侧夹着分隔壁2q,所以能够确保通风道2m处通风端口2n和狭缝3c之间的距离“a”。
根据由此说明的结构,罐主体1的储液室1a通过密封构件3的狭缝3c、通风道2m、通风端口2n、连接管6、收集罐5和通风管8暴露于大气中。
如图1所示,固定构件4由中心形成插入孔4c的环状部4a和形成在插入孔4c中的多个固定件4b构成。固定构件4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形成,因此,固定件4b抵抗环状部4a弹性变形。如图2所示,通过将帽2的附接突起2r插入固定构件4的插入孔4c,使固定构件4附接到附接突起2r,使得环状部4a接触密封构件3的下表面。多个固定件4b的每个尖端接触附接突起2r的外周面,以阻止固定构件4与附接突起2r脱离。借助固定构件4阻止密封构件3与帽2脱离。
通常,狭缝3c闭合,并且阻塞储液室1a和通风道2m之间的连通。因此,借助密封构件3阻止储备在储液室1a中的液体泄漏。另一方面,当储液室1a中的气压由于主缸95(参见图6)和储液室1a之间通过液体连通管21的液体流动连通而改变时,以及当储液室1a中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不同时,狭缝3c轻微打开,储液室1a和通风道2m之间的连通建立,外部空气被引入储液室1a或储液室1a中的空气向外排出。然而,由于狭缝3c仅为轻微打开,因此能够阻止储液室1a中的液体从狭缝3c泄漏到通风道2m。
(安装有储液罐的车辆)
现将参照图6说明安装有根据本实施例的储液罐10的车辆100。车辆100的发动机室安装有串联布置的发动机91、离合器92和变速器93。储液罐10安装在变速器93侧。根据本实施例,变速器93和离合器92是自动变速型。储液罐10向由离合器致动器94运转的主缸95供应工作液体,同时从主缸返回被供应到主缸95的液体。换言之,储液罐10用于储备使离合器92运转的工作液。主缸95和离合器92通过导管96连接。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如图4所示,从上述说明显而易见的,分隔壁2q设置在筒部2b和突起部2h之间,用于阻塞通风道2m,通风端口2n和狭缝3c紧密地位于分隔壁2q的两侧。因此,如果储液室1a中的液体经过狭缝3c并进入通风道2m,那么液体必须流经通风道2m,而该通风道在通风端口2n与狭缝3c之间具有一定距离“a”。因此,防止通风端口2n漏出液体。因此,能够提出带有较小尺寸的入口端口1e的储液罐10,其能够阻止储液罐中储备的液体漏出。
而且,如图5所示,定位凹部3b设置在密封构件3的外边缘。而且,如图4所示,与定位凹部3b接合的定位突起2s形成在筒部2b的内周面。根据该结构,如图4所示,狭缝3c能够准确地被放置到相对于分隔壁2q的确定位置。
根据通过偏心地布置密封构件3的附接孔3a和附接突起2r来相对于分隔壁2q放置狭缝3c的结构,当入口端口1e为较小尺寸时,将难以保证密封构件3的附接孔3a和附接突起2r之间充足的偏心量。然而,根据通过定位凹部3b和定位突起2s的接合来相对于分隔壁2q放置狭缝3c的实施例,当入口端口1e为较小尺寸时,狭缝3c能够准确地放置到相对于分隔壁2q的确定位置。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狭缝3c位于邻近定位凹部3b的位置,因此,甚至当密封构件3被附接到帽2而不考虑供附接密封构件3的前侧或后侧时,狭缝3c仍能够接近分隔壁2q定位。因此,能够避免狭缝3c未附接到接近分隔壁2q的位置的错误附接,这导致密封构件3与帽2的附接的可使用性得到改善。
而且,如图2所示,附接突起2r的下端低于筒部2b的下端放置。该结构能够有利于附接突起2r进入密封构件3的附接孔3a的插入作业,且能够改善密封构件3与帽2的附接的可使用性。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储液罐10安装到车辆100的变速器93,且储备使车辆100的离合器92运转的工作油。变速器93安装到发动机室,该发动机室的下侧向下开放。根据该结构,水容易从开口进入发动机室,进入的水可附着在储液罐10之上。然而,如果水从通风端口2n进入通风道2m,则水必须流经在通风端口2n与狭缝3c之间具有距离“a”的通风道2m,以便到达狭缝3c。因此,阻止水进入储液室1a。
更进一步地,通风端口2n通过连接管6、收集罐5和通风管8连通外部空气。因此,如果水进入通风管8,那么这样的水会被储备在收集罐5中,而不会进入连接管6侧。因此,确保阻止水进入储液室1a。
(其他实施例)
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储液罐10储备使离合器92运转的工作液。然而,储液罐10也可用于储备例如制动液或冷却水等的液体。
附图标记列表
1:罐主体,
1a:储液室,
1b:液体引入部,
2:帽,
2a:盖部,
2b:筒部,
2h:突起部,
2m:通风道,
2n:通风端口,
2q:分隔壁,
2r:附接突起,
2s:定位突起,
3:密封构件,
3a:附接孔,
3b:定位凹部,
3c:狭缝,
10:储液罐,
92:离合器,
93:变速器,
100:车辆。

Claims (9)

1.一种储液罐,包括:
罐主体,由用于在其中储备液体的储液室以及连接到所述储液室的筒形液体引入部构成;
帽,由盖部和筒形筒部构成,所述盖部在其后侧表面形成有突起部且向下突出,所述筒部从所述盖部的后侧表面向下形成在所述突起部的外周侧并附接到所述液体引入部,其中,在所述突起部和所述筒部之间形成通风道,且所述通风道形成有使所述通风道和外部空气之间建立连通的通风端口,且所述筒部插入所述液体引入部,以关闭所述液体引入部的开口部;以及
密封构件,形成有狭缝,所述狭缝使所述储液室和所述通风道之间通过其前侧和后侧建立连通,该密封构件附接到所述突起部的下端,其中,外边缘部密封接触所述筒部的内周面,其特征在于:
分隔壁设置在所述筒部和所述突起部之间,以阻塞所述通风道;
所述分隔壁的下端密封接触所述密封构件的上表面;以及
所述通风端口和所述狭缝紧密地位于所述分隔壁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定位凹部设置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外边缘部,而接合所述定位凹部的定位突起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形成在邻近所述定位凹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形成有穿透其前侧和后侧的附接孔,所述突起部的下端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附接突起,其中,所述附接突起的下端低于所述筒部的下端定位,所述附接突起插入所述附接孔,从而所述密封构件被附接到所述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附接到车辆变速器,致动车辆离合器的工作油储备于所述储液罐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设置在所述附接孔和所述定位凹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设置在定位凹部侧而不是附接孔侧,且沿径向竖直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线性地形成且当所述储液室中的气压变成大气压时轻微地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形成为通过所述分隔壁在所述通风端口和所述狭缝之间绕行。
CN201520150083.2U 2014-03-17 2015-03-17 储液罐 Active CN2047766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3954 2014-03-17
JP2014053954A JP6331530B2 (ja) 2014-03-17 2014-03-17 リザーバタン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6601U true CN204776601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25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0083.2U Active CN204776601U (zh) 2014-03-17 2015-03-17 储液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31530B2 (zh)
CN (1) CN20477660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34571Y1 (zh) * 1967-11-21 1971-11-30
JPS54159629U (zh) * 1978-04-28 1979-11-07
JPH0157957U (zh) * 1987-10-08 1989-04-11
US4896789A (en) * 1989-02-17 1990-01-3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Anti-leak fuel cap liner
JP4820399B2 (ja) * 2008-10-28 2011-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リザーバタンクとキャップ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5486A (ja) 2015-10-05
JP6331530B2 (ja)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645B (zh) 具有低剖面燃料储罐的燃料箱
CN101245846B (zh) 流体存储设备及变速器
CN104303610A (zh) 用于包含电气、机械或机电构件的壳体的通风元件
CN101743154A (zh) 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补给容器
CN204776601U (zh) 储液罐
US20070080106A1 (en) Oil filter housing
CN205781601U (zh) 汽车燃油系统管件快速连接装置
CN102498020A (zh) 特别是用于液压式车辆制动系统的容器
CN100404300C (zh) 树脂制燃料箱中部件的连接结构
CN204985647U (zh) 变速器和用于形成在变速器中的端口的装运塞
CN205315071U (zh) 环保旋装机油滤清器
CN204434309U (zh) 一种净水机
CN211819559U (zh) 机油加注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12431651A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206247433U (zh) 油杯组件和油烟机
JP6722524B2 (ja) センサ付きコネクタ
JP4688274B2 (ja) 燃料タンク用コネクタ
CN202057139U (zh) 一种排水漏斗固定组件及冰箱
CN104512612A (zh) 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
CN215048630U (zh) 一种油箱接口装置、油箱及加油系统
CN211599496U (zh) 齿轮箱结构
CN204476507U (zh)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和一种汽车
CN215633223U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218646535U (zh) 一种基于液压站用漏油检测机构
CN103574195A (zh) 液压吸引管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