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3223U -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3223U
CN215633223U CN202022822095.9U CN202022822095U CN215633223U CN 215633223 U CN215633223 U CN 215633223U CN 202022822095 U CN202022822095 U CN 202022822095U CN 215633223 U CN215633223 U CN 215633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return
breather
return
respi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20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武
宋路平
张振平
朱雄
磨小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20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3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3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3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包括:呼吸器、回油管道和飞轮壳;所述飞轮壳开设有油槽通道,所述油槽通道与曲轴箱连通;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口与呼吸器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油槽通道用于将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曲轴箱下侧的油底壳连通,以使所述呼吸器分离的油回到油底壳中,完成回油。本方案用于缩短发动机呼吸器的回油管路,从而避免回油管路易与其他管路发生干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回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含有机油颗粒的活塞漏气,通过呼吸系统的过滤后,会分离出来一部分机油。这部分机油会通过一根连接呼吸系统及油底壳的管,即呼吸器回油管,流回油底壳。
通常,呼吸器回油管上端接口连接呼吸器底部,呼吸器回油管下端接口连接机体或油底壳。除了呼吸器回油管,在发动机上也会存在多条其他部件的管路,呼吸器回油管容易与这些管路发生干涉,在对发动机的维修或拆装造成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用于缩短发动机呼吸器的回油管路,从而避免回油管路易与其他管路发生干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包括:呼吸器、回油管道和飞轮壳;
所述飞轮壳开设有油槽通道,所述油槽通道与曲轴箱连通;
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
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口与呼吸器的回油口连通;
所述油槽通道用于将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曲轴箱下侧的油底壳连通,以使所述呼吸器分离的油回到油底壳中,完成回油。
可选的,所述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呼吸器中的油气进入曲轴箱。
可选的,所述油槽通道进油槽口设置于所述飞轮壳的顶端。
可选的,所述回油管道为回油胶管。
可选的,所述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回油管道的接头处。
可选的,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包括: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处设置有螺母接头,所述回油管道通过所述螺母接头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在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可选的,所述螺母接头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件材质为PP塑料。
可选的,所述密封垫为橡胶O型圈。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发动机的飞轮壳上开设与曲轴箱连通的油槽通道,直接将呼吸器中分离出的机油通过回油管道与油槽通道连通,实现回油效果。有效的缩短发动机呼吸器的回油管路,从而避免回油管路易与其他管路发生干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用于缩短发动机呼吸器的回油管路,从而避免回油管路易与其他管路发生干涉的问题。
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包括:呼吸器101、回油管道102和飞轮壳103;飞轮壳103开设有油槽通道,油槽通道与曲轴箱连通;回油管道102的出油口与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连通;回油管道102的进油口与呼吸器101的回油口连通;所述油槽通道用于将所述回油管道102与所述曲轴箱下侧的油底壳连通,以使所述呼吸器101分离的油回到油底壳中,完成回油。具体的,呼吸器系统将气缸盖罩中存在的油气混合物通过呼吸器101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机油通过呼吸器101的回油口流出,进入回油管道102中,通过回油管道102后又进入到飞轮壳103上开设的油槽通道,通过该油槽通道进入曲轴箱,最后回到发动机的油底壳中,实现回油效果。
通过在发动机的飞轮壳103上开设与曲轴箱连通的油槽通道,直接将呼吸器101中分离出的机油通过回油管道102与油槽通道连通,实现回油效果。有效的缩短发动机呼吸器的回油管道,从而避免回油管道102易与其他管路发生干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回油管道102上设置有单向阀1021,该单向阀1021用于控制呼吸器101中的油气进入曲轴箱。通过该单向阀1021控制油气的走向,从而使呼吸器102分离出来的油气进入曲轴箱,但曲轴箱中的油气不会反冲进入呼吸器101中,保证呼吸器回油系统安全稳定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设置于飞轮壳103的顶端,使得分离出来的机油所通过的回油管道102更接近于曲轴箱位置,并且不用回到发动机机油液面以下,有效的缩短回油管道的路径长度,回油路线布置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回油管道102为回油胶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回油管道102上设置有固定部件1022,固定部件1022用于固定回油管道102的接头处,防止发生机油渗漏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回油管道102的出油口处设置有螺母接头1023,回油管道102通过螺母接头1023与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连通。实现回油通道102与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连通,将螺母接头1023旋在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处,与进油槽口104密封,安装方便,不漏油,系统维修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固定部件10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在回油管道10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固定部件1022使得发动机装配或发动机运行过程中,能够可靠地固定呼吸器的回油管道102,防止发生漏油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螺母接头1023与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10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为橡胶O型圈。防止机油从接头处的渗漏问题,同时增大了螺母接头1023与油槽通道的拉脱力,进而提高了回油管道的耐高压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固定部件材质为PP塑料,通过吹塑工艺制作。需要指出的是,固定部件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材料制造,只要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固定效果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中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器、回油管道和飞轮壳;
所述飞轮壳开设有油槽通道,所述油槽通道与曲轴箱连通;
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
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口与呼吸器的回油口连通;
所述油槽通道用于将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曲轴箱下侧的油底壳连通,以使所述呼吸器分离的油回到油底壳中,完成回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呼吸器中的油气进入曲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通道进油槽口设置于所述飞轮壳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道为回油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道上设置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回油管道的接头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包括:所述回油管道的出油口处设置有螺母接头,所述回油管道通过所述螺母接头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套接在所述回油管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接头与所述油槽通道的进油槽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材质为PP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器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为橡胶O型圈。
CN202022822095.9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Active CN215633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2095.9U CN21563322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2095.9U CN21563322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3223U true CN21563322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8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2095.9U Active CN215633223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3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0088A1 (en) Lubr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vortex flow separator for use therewith
CN110067613B (zh) 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
CN112431651A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215633223U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113482819A (zh) 带近远端引射的燃油泵总成
CN110593984B (zh) 一种滤清器
CN211624808U (zh) 一种润滑油定量加注装置
CN104234779A (zh) 多功能机油润滑模块装置
CN215208449U (zh) 一种真空加注机用定量控制机构
CN109751160A (zh) 用于具有转移排出口的箱的箱管支架
CN209781090U (zh) 燃油动力系统及其中的外置式燃油泵总成
CN206608259U (zh) 引射泵
CN211733842U (zh) 一种高效冷却液加注机
CN104153845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4098986U (zh) 整体式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CN103352783B (zh) 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
CN110714837B (zh) 一种涡喷发动机滑油系统
CN211116179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发动机
CN205744116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模块
CN208948841U (zh) 真空活塞式储水装置
CN202789184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罩及具有该发动机正时罩的发动机
CN208950989U (zh) 一种封闭油箱
CN204098984U (zh) 整合型机油润滑模块总成
CN220622046U (zh) 用于柴油发电机的储油装置及柴油发电机燃油系统
CN206957778U (zh) 具有冷却水道接头的机油滤清器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