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5652U -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5652U
CN204775652U CN201520494564.5U CN201520494564U CN204775652U CN 204775652 U CN204775652 U CN 204775652U CN 201520494564 U CN201520494564 U CN 201520494564U CN 204775652 U CN204775652 U CN 204775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 end
head rod
fixed
pipe link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45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毅
李域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ai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a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ai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a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45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5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5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56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包括车架(1),在所述车架(1)后端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向后伸出的固定板(5),在所述车架(1)的后端的上部设有后货架组合(2),所述后货架组合(2)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开口端与车架(1)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该第一连接杆(21)的非开口端与第二连接杆(22)的非开口端螺接固定,该第二连接杆(22)的开口端与对应位置的固定板(5)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运用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等形成后货架组合,不仅结构简单,耐久可靠,也使两轮车后货架在使用上更多样性,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车,特别涉及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背景技术
两轮车作为一种使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便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行,两轮车的制造水平、性能、质量都在不断提高,然而,随之带来的是两轮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两轮车使用的单一性仍十分普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使用多样性的两轮车后货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轮车的后货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由两根一杆成型的撑杆构成,在两根所述撑杆后端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向后伸出的固定板,在所述车架的后端设有后货架组合,所述后货架组合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为开口端并与车架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该第一连接杆的非开口端端与第二连接杆的非开口端螺接固定,该第二连接杆开口端的两侧与对应位置的固定板连接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在车架的后端设置后货架组合,后货架组合的设置可以方便骑乘者摆放物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搭人乘坐;为了使后货架组合受力均匀,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采用“U”形结构,可提高承载量,第一连接杆与车架后端的上部连接固定,第二连接杆与车架后端的下部连接固定,可以起到分散受力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
为了便于拆换后货架组合,同时减少第一连接杆与车架之间连接部位的应力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开口端的两侧均斜向下伸出,其伸出端均设有扁平结构,该扁平结构的中部均设有通孔,该第一连接杆的开口端两侧与车架对应侧的连接处均设有卡环,每个所述卡环由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组成,所述第一卡片的一侧设有固定片,另一侧设有凸块,所述第二卡片的一侧也设有固定片,另一侧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缺口;两个所述固定片相对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杆伸出端的扁平结构螺接固定,所述凸块与第二卡片的缺口卡接固定所形成的孔状结构与车架的对应位置套接紧箍固定。
为了便于拆换后货架组合,稳定后座,提高装载稳定性和乘坐的的舒适性,同时,减少第二连接杆与车架以及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部位的应力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非开口端水平向后伸出,其伸出端方向上平行设有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上均对称设有两个通孔,该第一连接杆非开口端的上部设有后座,所述后座的下端对应通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非开口端的前端对应后固定块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两个支架,每个所述导向杆均从上往下穿设过两个固定块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前固定块与对应位置的导向杆螺接固定,穿设过后固定块的两个所述导向杆与对应位置的支架螺接固定。
为了防止货物掉落,同时提高安装稳定性,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非开口端的后端设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杆非开口端的后端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螺接固定。
为了便于拆换后货架组合,同时给第二连接杆的受力提供让位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杆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条形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杆对应侧的条形槽处均螺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运用一杆成型的车架结构并设有后货架组合,不仅结构简单,耐久可靠,也使两轮车在使用上更多样性,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车架1等组成,所述车架1由两根撑杆构成,每根所述撑杆后端的下部对称均设有一个向后伸出的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对称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货架组合2,所述后货架组合2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均为“U”形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21开口端的两侧均斜向下伸出,其伸出端均设有扁平结构,该扁平结构的中部均设有通孔,该第一连接杆21的开口端两侧与车架1对应侧的连接处均设有卡环6,每个所述卡环6由第一卡片62和第二卡片63组成,所述第一卡片62的一侧设有固定片61,另一侧设有凸块64,所述第二卡片62的一侧也设有固定片61,另一侧设有与凸块64相适配的缺口;两个所述固定片61相对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杆21伸出端的扁平结构螺接固定,所述凸块64与第二卡片62的缺口卡接固定后所形成的孔状结构与车架1的对应位置套接紧箍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非开口端水平向后伸出,其伸出端方向上平行设有前固定块25和后固定块27,两个固定块上均对称设有两个通孔,该第一连接杆21非开口端的上部设有后座3,所述后座3的下端对应通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2非开口端的前端对应后固定块27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两个支架23,每个所述导向杆26均从上往下穿设过两个固定块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前固定块25与对应位置的导向杆26螺接固定,穿设过后固定块27的两个所述导向杆26与对应位置的支架23螺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22非开口端的后端设有第一固定板24,所述靠背4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杆41,两个所述固定杆41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二固定板42与第一固定板24螺接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杆22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条形槽,两个所述固定板5与第二连接杆22对应侧的条形槽处均螺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2所示,在车架1的后端设置后货架组合2,后货架组合2的后端设有一个靠背4,这样,在满足人们骑乘需要的同时,后货架组合2的设置可以方便骑乘者摆放物品,靠背4还可以阻挡所摆物品掉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后货架组合2的第一连接杆21上设置后座3,能提高载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为了使后货架组合2受力均匀,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采用“U”形结构,可提高承载量,第一连接杆21与车架1后端的上部通过两个卡环6套接固定,每个卡环6由第一卡片61和第二卡片卡扣形成,并与第一连接杆21开口端对应侧的扁平结构螺接固定,同时,第二连接杆22开口端的条形槽与车架1后端下部对应位置的固定板5分别螺接固定,可以起到分散受力的作用,能减少车架1或后货架组合2受力变形量,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在不使用后货架组合2的时候,同时松开卡环6以及第二连接杆22与固定板5之间的螺接连接即可,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需要更换时,由于是螺接连接也能方便拆取,使用灵活,操作便捷。
本实施例在附图中所展示第二连接杆22上的条形槽样式不具有唯一性,根据车型设计或使用情况都能适当予以调整,以便生产和加工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由两根一杆成型的撑杆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两根所述撑杆后端的下部对称设有两个向后伸出的固定板(5),在所述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货架组合(2),所述后货架组合(2)包括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2)均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前端为开口端并与车架(1)的对应位置连接固定,该第一连接杆(21)的非开口端端与第二连接杆(22)的非开口端螺接固定,该第二连接杆(22)开口端的两侧与对应位置的固定板(5)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开口端的两侧均斜向下伸出,其伸出端均设有扁平结构,该扁平结构的中部均设有通孔,该第一连接杆(21)开口端的两侧与车架(1)对应侧的连接处均设有卡环(6),每个所述卡环(6)由第一卡片(62)和第二卡片(63)组成,所述第一卡片(62)的一侧设有固定片(61),另一侧设有凸块(64),所述第二卡片(62)的一侧也设有固定片(61),另一侧设有与凸块(64)相适配的缺口;两个所述固定片(61)相对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杆(21)伸出端的扁平结构螺接固定,所述凸块(64)与第二卡片(62)的缺口卡接固定后所形成的孔状结构与车架(1)的对应位置套接紧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非开口端水平向后伸出,其伸出端方向上平行设有前固定块(25)和后固定块(27),两个固定块上均对称设有两个通孔,该第一连接杆(21)非开口端的上部设有后座(3),所述后座(3)的下端对应通孔的位置均设有导向杆(26),所述第二连接杆(22)非开口端的前端对应后固定块(27)上通孔的位置设有两个支架(23),每个所述导向杆(26)均从上往下穿设过两个固定块上对应位置的通孔,前固定块(25)与对应位置的导向杆(26)螺接固定,穿设过后固定块(27)的两个所述导向杆(26)与对应位置的支架(23)螺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非开口端的后端设有靠背(4),所述靠背(4)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杆(41),两个所述固定杆(41)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42),所述第二连接杆(22)非开口端的后端设有第一固定板(24),所述第一固定板(24)与第二固定板(42)螺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轮车后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2)开口端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条形槽,两个所述固定板(5)与第二连接杆(22)对应侧的条形槽处均螺接固定。
CN201520494564.5U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5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4564.5U CN204775652U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4564.5U CN204775652U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5652U true CN204775652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45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5652U (zh) 2015-07-09 2015-07-09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5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4825A3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and link arranging method
CN204775652U (zh) 一种两轮车后货架
CN203854803U (zh) 一种折叠平地自行车
CN205136285U (zh) 用于搬运车上的销轴固定机构
CN203876884U (zh) 一种摩托车后货架
CN202573883U (zh) 通用型汽车后排座椅铰链
US20150173512A1 (en) Chair assembly
CN204296969U (zh) 摩托车及其摩托车车架
CN205149435U (zh) 一种客车用推力杆组合支架
CN204587184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
CN211417397U (zh) 基于可拆卸式抬升杆的方程式赛车车架
CN201951522U (zh) 双人儿童推车
CN202481202U (zh) 单叉臂独轮车
CN202491653U (zh) 一种带有新型横向稳定装置的空气悬架
CN202378656U (zh) 一种运输半挂车的加宽板簧悬挂系统
CN204210540U (zh)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20487139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6589586U (zh) 折腰式拖拉机的双牵引装置
CN104828145B (zh) 一种汽车管式车架
CN208647041U (zh) 一种带有缩短功能的摩托车后车架
CN204932828U (zh) 一种圆木秋千
CN203739820U (zh) 载货车可调式后防护装置
CN204037659U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03697899U (zh) 汽车空气悬架系统
CN201367080Y (zh) 可转变为座椅式多功能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