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5107U -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5107U
CN204775107U CN201520420022.3U CN201520420022U CN204775107U CN 204775107 U CN204775107 U CN 204775107U CN 201520420022 U CN201520420022 U CN 201520420022U CN 204775107 U CN204775107 U CN 204775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post
backplate assembly
fixed block
transition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0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成
彭昌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20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5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5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5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该B柱护板总成包括:护板本体、B柱内板以及防护结构;防护结构为护板本体上的一凸起结构;防护结构包括:位于防护结构凸起的一端的气垫,用于连接气垫上方与护板本体的上过渡区域,用于连接气垫下方与护板本体的下过渡区域;气垫、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闭结构;封闭结构内部设有缓冲泡沫、弹簧与固定块;缓冲泡沫的一端与气垫相连,缓冲泡沫的另一端设有钢板;钢板通过弹簧与固定块相连;固定块固定在B柱内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柱护板总成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可对前排驾乘人员头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且该B柱护板总成装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汽车的研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汽车碰撞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大约有30%为侧面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侧面碰撞较正面碰撞,驾乘人员距离车体的保护结构更近,空间狭小,致使保护驾乘人员更加困难。我国道路交通较为复杂,车型混杂,这更容易发生车辆的侧面交叉碰撞。侧面碰撞安全技术通常采用在侧面安装气帘来实现,然而很多汽车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不安装侧面气帘,这样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对驾乘人员头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无侧面气帘的汽车在侧面碰撞中对前排驾乘人员头部带来伤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柱护板总成,包括:护板本体、B柱内板以及防护结构;
防护结构为护板本体上的一凸起结构;防护结构包括:位于防护结构凸起的一端的气垫,用于连接气垫上方与护板本体的上过渡区域,用于连接气垫下方与护板本体的下过渡区域;气垫、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闭结构;
封闭结构内部设有缓冲泡沫、弹簧与固定块;缓冲泡沫的一端与气垫相连,缓冲泡沫的另一端设有钢板;钢板通过弹簧与固定块相连;固定块固定在B柱内板上。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的材质为牛津布。
进一步地,护板本体上设有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位于防护结构的下方。
进一步地,弹簧设有三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B柱护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在B柱护板总成上设有防护结构,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前排驾乘人员头部挤压气垫,气垫带动缓冲泡沫挤压弹簧向撞击侧压缩,可对前排驾乘人员头部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且该B柱护板总成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费用低,便于量产,降低了汽车的研发成本,缩短了汽车的研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的压缩状态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护板本体;2、B柱内板;3、防护结构;4、气垫;5、上过渡区域;6、下过渡区域;7、封闭结构;8、缓冲泡沫;9、弹簧;10、固定块;11、钢板;12、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柱护板总成,包括:护板本体1、B柱内板2以及防护结构3;
防护结构3为护板本体1上的一凸起结构;防护结构3包括:位于防护结构3凸起的一端的气垫4,用于连接气垫4上方与护板本体1的上过渡区域5,用于连接气垫4下方与护板本体1的下过渡区域6;气垫4、上过渡区域5,下过渡区域6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闭结构7;优选的,气垫4由密闭不透气材质构成,内部充满气体,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对前排驾乘人员头部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上过渡区域5,下过渡区域6的材质为牛津布,牛津布结实耐用,可以压缩,牛津布的颜色与护板本体1的颜色一致,保持美观。
封闭结构7内部设有缓冲泡沫8、弹簧9与固定块10;缓冲泡沫8的一端与气垫4相连,缓冲泡沫8的另一端设有钢板11;钢板11通过弹簧9与固定块10相连;进一步地,弹簧9设有三根,与钢板11以及固定块10共同实现缓冲效果;固定块10的形状为矩形,固定在B柱内板2上,对整个防护结构3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护板本体1上设有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12,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12位于防护结构3的下方。
参见图2及图3,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排驾乘人员头部接触到气垫4,气垫4带动缓冲泡沫8挤压弹簧9,实现缓冲作用,减小因撞击产生的能量,对前排驾乘人员头部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柱护板总成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费用低,便于量产,降低了汽车的研发成本,缩短了汽车的研发周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B柱护板总成。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B柱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1)、B柱内板(2)以及防护结构(3);
所述防护结构(3)为护板本体(1)上的一凸起结构;所述防护结构(3)包括:位于所述防护结构(3)凸起的一端的气垫(4),用于连接所述气垫(4)上方与所述护板本体(1)的上过渡区域(5),用于连接所述气垫(4)下方与所述护板本体(1)的下过渡区域(6);所述气垫(4)、上过渡区域(5),下过渡区域(6)相互配合形成一封闭结构(7);
所述封闭结构(7)内部设有缓冲泡沫(8)、弹簧(9)与固定块(10);所述缓冲泡沫(8)的一端与所述气垫(4)相连,所述缓冲泡沫(8)的另一端设有钢板(11);所述钢板(11)通过所述弹簧(9)与所述固定块(10)相连;所述固定块(10)固定在所述B柱内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的形状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渡区域(5),下过渡区域(6)的材质为牛津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1)上设有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12),所述安全带调节器安装孔(12)位于所述防护结构(3)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9)设有三根。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B柱护板总成。
CN201520420022.3U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04775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022.3U CN204775107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022.3U CN204775107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5107U true CN204775107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5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0022.3U Active CN204775107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5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7613U (zh) 儿童汽车座吸能减震装置
EP1838567A4 (en) TRAILER MOUNTED DAMPER WITH REMOVABLE AXLE ASSEMBLY
CN201268243Y (zh) 汽车座椅底座
CN204870864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前防撞梁
CN204472733U (zh) 汽车保险杠
CN104709206A (zh) 一种双层式汽车防撞装置
CN204845821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104973002A (zh)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CN103640500B (zh) 汽车座减震装置
CN102897122B (zh) 一种带有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汽车保险杠
CN205220517U (zh) 防撞汽车
CN204775107U (zh) 一种b柱护板总成及汽车
CN104943635A (zh) 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吸能气囊
CN103640536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装置
CN213056969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汽车保险杠
CN105329319A (zh) 汽车前副车架
CN205098119U (zh) 一种缓冲保险杠
CN209258054U (zh) 一种卡车保险杠缓冲装置
CN204937059U (zh) 一种击打式玻璃破碎器
CN212022565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前唇
CN204726367U (zh)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CN1966301A (zh) 汽车新型安全保护装置
CN218431453U (zh) 一种吸能式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结构
CN204415197U (zh) 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218577653U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