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4762U -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4762U
CN204774762U CN201520524658.2U CN201520524658U CN204774762U CN 204774762 U CN204774762 U CN 204774762U CN 201520524658 U CN201520524658 U CN 201520524658U CN 204774762 U CN204774762 U CN 204774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ushion frame
head rest
headrest
rest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46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洪波
曹国洋
韩峰
岳国辉
陈现岭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246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4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4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47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椅骨架、连杆机构和触发头枕杆,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相对于座椅骨架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朝向座椅骨架的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朝向座椅骨架的后上方倾斜延伸;连杆机构连接有弹性件,触发头枕杆与连杆机构传动连接,在连杆机构受力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展开时能够带动触发头枕杆通过座椅骨架向上运动以能够带动头枕向上向前运动,并能够使弹性件进行储能,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之间的间隙,显著减轻鞭打伤害,以对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Description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结构,一种具有这种座椅结构的车辆座椅,以及一种具有这种车辆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越来越得到普及,相应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相应地提高。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追尾碰撞时,驾驶员和乘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伤害,这种伤害主要由鞭打效应造成。鞭打伤害是指在追尾碰撞中,被碰撞车辆的驾驶员、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会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从而给驾驶员和乘员颈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大多数情况下虽不致命,但是伤后康复的过程较复杂、漫长,有些情况下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
另外,为更好地对驾驶员或乘员进行保护,世界上各国家新车评价体系对鞭打伤害的考察也越来越严格。例如在E-NCAP(欧盟新车认证程序/中心)评价体系中,前排座椅鞭打得1.5分才可考虑城市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得分;同时,C-NCAP评价体系中对鞭打评价也更加严格。因此,对鞭打伤害进行有效防护,既可以降低驾驶员或乘员的伤害、提升车辆在车辆评价体系中得分能力,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座椅结构,以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之间的间隙,显著减轻鞭打伤害,以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结构,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椅骨架、连杆机构和用于连接头枕的触发头枕杆,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座椅骨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座椅骨架的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座椅骨架的后上方倾斜延伸;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有弹性件,所述触发头枕杆与所述连杆机构传动连接,在所述连杆机构受力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展开时能够带动所述触发头枕杆通过所述座椅骨架向上运动以能够带动所述头枕向上向前运动,并能够使所述弹性件进行储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结构中,由于连杆机构的第一连杆朝向座椅骨架的前上方倾斜延伸,第二连杆朝向座椅骨架的后上方倾斜延伸,并且连杆机构连接有弹性件,同时,触发头枕杆与连杆机构传动连接,这样,正常情况下,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人体背靠座椅并不会使连杆机构触发,当车辆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在碰撞加速度及人体惯性作用下,人体会紧贴座椅靠背且接触力加大,从而对连杆机构施加作用力,连杆机构受力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上运动展开并带动触发头枕杆通过座椅骨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头枕向上向前运动,以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之间的间隙,显著减轻鞭打伤害,以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头枕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弹性件形成为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骨架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座椅骨架包括有靠背板,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靠背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头枕杆包括触发杆和连接有头枕的头枕杆,所述触发杆形成为U型杆,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头枕杆的数量同时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布置在所述座椅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杆的两个侧杆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杆,两个所述头枕杆间隔设置在所述U型杆的底杆部上。
优选地,所述U型杆的两个所述侧杆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板。
优选地,所述U型杆的两个所述侧杆部朝向所述座椅骨架的后上方延伸并和所述头枕杆之间成钝角布置。
优选地,所述座椅骨架包括有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座椅骨架前方延伸的通孔,所述头枕杆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设置有以上所述的座椅结构。
这样,由于座椅结构的连杆机构受力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上运动展开并带动触发头枕杆通过座椅骨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头枕向上向前运动,以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之间的间隙,从而该车辆座椅可以显著减轻鞭打伤害,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并提升车辆碰撞的安全星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车辆座椅。
这样,由于以上所述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在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能够显著减轻鞭打伤害,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结构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结构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第四连杆,5-座椅骨架,6-连杆机构,7-头枕,8-触发头枕杆,9-弹性件,10-弹簧,11-靠背板,12-触发杆,13-头枕杆,14-U型杆,15-侧杆部,16-底杆部,17-触发板,18-导向支架,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提到的任何方位词,例如向上,向前等都以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正常使用时的状态为准,例如,向前即为车辆的前方,向上即为车辆的上方。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座椅结构包括座椅骨架5、连杆机构6和触发头枕杆8,触发头枕杆8用于连接头枕7,其中,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第一连杆1的一端相对于座椅骨架5铰接,例如可以直接铰接于座椅骨架5,或者在具有以下第三连杆3的情形下,第三连杆3固定连接于座椅骨架5,而第一连杆1的一端可以与第三连杆3铰接,同时,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朝向座椅骨架5的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与第二连杆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朝向座椅骨架5的后上方倾斜延伸,此时,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于横跨在座椅骨架5上并能够沿着座椅骨架5滑动调整位置的横杆,或者可以选择地,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可以与座椅骨架5之间设置有以下所述的弹性件9,或者可以选择地,以下所述的弹性件9可以连接在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杆1的一端之间,具体如图2所示;同时,连杆机构6连接有弹性件9,例如,第一连杆1和座椅骨架5之间可以连接有弹性件9,或者可选择地,如上所述的,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可以与座椅骨架5之间连接有弹性件9,或者弹性件9连接在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之间,触发头枕杆8与连杆机构6传动连接,例如触发头枕杆8可以与第一连杆1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使得在连杆机构6受力使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展开时能够带动触发头枕杆8通过座椅骨架5向上运动以能够带动头枕7向上运动,并同时通过座椅骨架5的阻挡,使得触发头枕杆8的部分杆段绕其与座椅骨架5的接触点转动,最终使得头枕7向前运动,同时,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展开时能够使弹性件9进行储能,以便人体离开座椅靠背后,连杆机构6能够通过弹性件9的释能回到初始状态。
这样,通过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由于连杆机构6的第一连杆1朝向座椅骨架5的前上方倾斜延伸,第二连杆2朝向座椅骨架5的后上方倾斜延伸,使得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处于收缩的初始状态,并且连杆机构6连接有弹性件9,同时,触发头枕杆8与连杆机构6传动连接,这样,正常情况下,由于弹性件9的作用,人体背靠座椅并不会使连杆机构6触发,当车辆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在碰撞加速度及人体惯性作用下,人体会紧贴座椅靠背且接触力加大,从而对连杆机构6施加作用力,连杆机构6受力使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向上运动展开并带动触发头枕杆8通过座椅骨架5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头枕7向上向前运动,以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7之间的间隙,显著减轻鞭打伤害,以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结构由于力能够直接作用于连杆机构6,从而触发灵敏,时效性高,并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
如上所述,优选地,如图2所示,在优选结构形式中,触发头枕杆8与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并且弹性件9形成为弹簧10,弹簧10连接在第一连杆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之间。这样,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第二连杆2受到人体背部施加的撞击力后向上运动以带动触发头枕杆8向上运动,触发头枕杆8向上运动的同时绕其与座椅骨架5的接触点转动,最终使得头枕7向上向前运动,同时,弹簧10被拉伸进行储能,便于第二连杆2和第一连杆1回到初始状态。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座椅结构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6还包括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4,其中,第三连杆3固定设置在座椅骨架5上,并且第三连杆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例如四个连杆可通过相应的轴进行铰接。这样,四个连杆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在受到撞击力时,能够可靠稳定地带动触发头枕杆8向上运动,以最终实现头枕7的向上向前运动。同时,弹簧10位于该四连杆机构的内部,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四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2和第四连杆4展开和回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如图2所示,座椅骨架5包括有靠背板11,而第三连杆3固定设置在靠背板11上。这样,通过靠背板11,可以显著地提高第三连杆3相对于座椅骨架5固定连接的可靠性。例如,如图3所示,靠背板11可以连接在座椅骨架5的两个腿部之间,此时,连杆机构6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连杆3都可以在靠背板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安装在靠背板11上。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结构中,如图1、2和3所示,触发头枕杆8包括触发杆12和头枕杆13,头枕杆13连接有头枕7,触发杆12形成为U型杆14,连杆机构6和头枕杆13的数量同时为两个,两个连杆机构6布置在座椅骨架5的左右两侧,例如在具有第三连杆3和靠背板11的情形下,两个第三连杆3间隔布置在靠背板11上,U型杆14的两个侧杆部15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对应的第二连杆2,两个头枕杆13间隔设置在U型杆14的底杆部16上以共同支撑头枕7,这样,人体的背部可以同时向左右两侧的第二连杆2同时施加力,随后U型杆14通过其底杆部16带动头枕杆13向上运动,同时头枕杆13与座椅骨架5的上端相接触并绕该接触点转动,以使头枕7向上向前运动。
更优选地,为了实现人体背部能够对U型杆14施加均匀的力,如图1和3所示,U型杆14的两个侧杆部15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板17,这样,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人体背部向触发板17的中部施加力,以通过触发板17可以向两侧的侧杆部15和第二连杆2施加相同的力,以稳定快速地带动U型杆14向上运动。
更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头枕7尽快朝向人体头后部运动,优选地,如图1所示,U型杆14的两个侧杆部15朝向座椅骨架5的后上方延伸并和头枕杆13之间成钝角布置,优选地,头枕杆13垂直布置,这样,在U型杆14通过第二连杆2向上运动的同时,通过该钝角,头枕杆13能够绕其与座椅骨架5的接触点更快地转动,以使头枕7更快靠近人体的头后部。
另外,为了提高头枕杆13运动的可靠性,优选地,如图1所示,座椅骨架5包括有导向支架18,导向支架18上形成有朝向座椅骨架5前方延伸的通孔19,头枕杆13设置在通孔19内,这样,头枕杆13配合在通孔19内并能够沿着通孔19向上运动,同时绕其与通孔19内壁面的接触点转动,以使头枕7稳定可靠地向上先前运动,并与人体头后部实现进一步稳定的接触。
另外,在以上所述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设置有以上所示的座椅结构,例如,该座椅结构包括四连杆机构、U型杆14和导向支架18等等,从而四连杆机构受力时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以及第四连杆4向上运动展开并带动U型杆14向上,以带动头枕杆13在导向支架18的通孔19内向上运动,同时绕其与通孔19内壁面的接触点转动,从而带动头枕7向上向前运动,以在碰撞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有效快速地提升头枕7的高度,减小人员头后部和头枕之间的间隙,从而该车辆座椅可以显著减轻鞭打伤害,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并提升车辆碰撞的安全星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车辆座椅。如以上对车辆座椅和座椅结构的详细说明的,所述车辆在发生例如追尾碰撞时,能够显著减轻鞭打伤害,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结构,包括座椅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结构还包括连杆机构(6)和用于连接头枕(7)的触发头枕杆(8),其中,
所述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座椅骨架(5)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座椅骨架(5)的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连杆(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座椅骨架(5)的后上方倾斜延伸;
所述连杆机构(6)连接有弹性件(9),所述触发头枕杆(8)与所述连杆机构(6)传动连接,在所述连杆机构(6)受力使所述第一连杆(1)和所述第二连杆(2)展开时能够带动所述触发头枕杆(8)通过所述座椅骨架(5)向上运动以能够带动所述头枕(7)向上向前运动,并能够使所述弹性件(9)进行储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头枕杆(8)与所述第二连杆(2)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弹性件(9)形成为弹簧(10),所述弹簧(1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6)还包括第三连杆(3)和第四连杆(4),其中,
所述第三连杆(3)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椅骨架(5)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5)包括有靠背板(11),所述第三连杆(3)固定设置在所述靠背板(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头枕杆(8)包括触发杆(12)和连接有头枕(7)的头枕杆(13),所述触发杆(12)形成为U型杆(14),所述连杆机构(6)和所述头枕杆(13)的数量同时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6)布置在所述座椅骨架(5)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杆(14)的两个侧杆部(15)分别固定连接于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杆(2),两个所述头枕杆(13)间隔设置在所述U型杆(14)的底杆部(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14)的两个所述侧杆部(15)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14)的两个所述侧杆部(15)朝向所述座椅骨架(5)的后上方延伸并和所述头枕杆(13)之间成钝角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5)包括有导向支架(18),所述导向支架(18)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座椅骨架(5)前方延伸的通孔(19),所述头枕杆(13)设置在所述通孔(19)内。
9.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
CN201520524658.2U 2015-07-20 2015-07-20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4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4658.2U CN204774762U (zh) 2015-07-20 2015-07-20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4658.2U CN204774762U (zh) 2015-07-20 2015-07-20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4762U true CN204774762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465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4762U (zh) 2015-07-20 2015-07-20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476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888A (zh) * 2017-03-17 2018-10-0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靠背结构
CN110843625A (zh) * 2018-08-20 2020-02-28 温泽机械和制模(2009)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自动展开的四向电力致动头枕
CN114407745A (zh) * 2022-01-18 2022-04-29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枕可自动调节的安全座椅及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7360345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浙江嘉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支撑头枕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1888A (zh) * 2017-03-17 2018-10-09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靠背结构
CN108621888B (zh) * 2017-03-17 2020-10-16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靠背结构
CN110843625A (zh) * 2018-08-20 2020-02-28 温泽机械和制模(2009)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自动展开的四向电力致动头枕
CN114407745A (zh) * 2022-01-18 2022-04-29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枕可自动调节的安全座椅及自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7360345A (zh) * 2023-12-07 2024-01-09 浙江嘉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支撑头枕结构
CN117360345B (zh) * 2023-12-07 2024-03-26 浙江嘉丰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的支撑头枕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4762U (zh) 车辆和车辆座椅以及座椅结构
CN110775085B (zh) 具有滚珠解锁机构的安全座椅
US6435592B2 (en) Device for avoiding whiplash injuries
CN105691260B (zh)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KR101252201B1 (ko) 차량 시트의 목상해 방지장치
CN205185914U (zh)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105799560A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6476735B (zh) 车辆后防护
CN205632188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4553913B (zh) 带有泄力机构的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2030637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防下潜连杆结构
CN205468670U (zh) 一种功能性座椅头枕
CN204340768U (zh) 一种能够防止挥鞭伤的车辆座椅
CN201338547Y (zh) 防撞缓冲式座椅头枕
ES2392568T3 (es) Reposacabezas activo para bancos traseros de automóviles de turismo
CN108790976B (zh) 汽车座椅主动式防潜装置
CN208842269U (zh) 一种乘用车座椅及采用其的乘用车
CN104494483A (zh) 一种能够防止挥鞭伤的车辆座椅
CN103568900A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8452847U (zh)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CN207311212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结构
CN204415196U (zh) 带有泄力机构的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109130976A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RU2620145C1 (ru) Адаптив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кресло с активными спинкой и подголовником
CN204586574U (zh) 一种新型防挥鞭伤的车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