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6608U - 一种踏板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踏板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6608U
CN204726608U CN201520466415.8U CN201520466415U CN204726608U CN 204726608 U CN204726608 U CN 204726608U CN 201520466415 U CN201520466415 U CN 201520466415U CN 204726608 U CN204726608 U CN 204726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pedal
vehicle frame
power transmission
stre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64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艾军
贾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Rizhang
Original Assignee
周艾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艾军 filed Critical 周艾军
Priority to CN2015204664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6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6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66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踏板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上设有踏板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及电动助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具备电动助力功能,在踏板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动力,从而降低使用者的踩踏力度,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疲惫感,同时,增加辅助动力后,可以确保踏板自行车的行进速度,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踏板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踏板自行车。
背景技术
踏板自行车是一种功能介于踏板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车辆,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踏至相应的踏板上,通过双脚反复的踩踏踏板产生动力,最终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在驱动轮的带动下,可以实现行进。踏板自行车属于代步工具,也属于健身器材。
但是,目前常见的踏板自行车,其动力方面完全依靠脚踏的方式得到,此种方式较为的浪费体力,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机会感到疲惫,同时,仅为人工踩踏动力较弱,直接影响踏板自行车的速度,影响只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板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浪费体力,动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上设有踏板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及电动助力装置;
所述踏板装置包括两块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通过踏杆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盘,所述动力传输盘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动力传输盘设于所述脚踏板的下方,所述动力传输盘连接有从动轮盘,所述动力传输盘与所述从动轮盘上通过链条连接,位于下方的链条上连接有动力传输轴,所述车架上设有五通,所述动力传输轴穿过所述五通,所述动力传输轴上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链条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驱动轮的轮盘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电动助力装置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蓄电池连接有触发开关和启动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五通内,所述蓄电池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梁,所述加固横梁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间隙内。
加固横梁的长度贯穿车头至车尾方向,其作用是对车架起到进一步支撑的作用,增加车载的强度,从而避免车架出现变形、断裂的现象,使得整个车身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传输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轮盘分别设于所述车架的两侧。
将动力传输装置分为两部分,分别这设置在车架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车架两侧的重量相近,不易发生重心不稳而出现的歪倒,偏离的现象,使得踏板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衡,更易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启动开关设于所述车架的操作杆上。
蓄电池具有一定的重量,将其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更有利于重心的稳定,同时,充电或拆装也不受其他部件的影响,较为方便。将启动开关设置在操作杆上便于使用者的手动操作,直接用手操作,开启方式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动力传输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动力传输盘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刹车把,所述刹车把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刹车把通过刹车线连接所述刹车器,所述刹车器与所述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的表面上设有凹凸纹路。
凹凸纹路的作用是增加脚踏板与使用者脚部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等现象,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摩擦力增加更利于使用者施力,操控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为折叠杆。
为了便于踏板自行车的存放运输,尽可能的将其体积设置的更小,其中操作杆为可折叠式,通过折叠的方式,使踏板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变小便于存储、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为折叠板。
进一步的将脚踏板设置为折叠板,可以进一步的缩小踏板自行车的占用空间,将脚踏板设置为可沿其宽度方向折叠,能够缩短这个踏板自行车宽度方向的占用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踏杆包括与所述脚踏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向下折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踏在脚踏板上,通过反复的脚踏的动作使踏板自行车前进。此时,可以通过两种模式实现踏板自行车的前进,一种为只靠脚踏的方式行进,此种为最原始的行进方式,另一种为开启电动助力装置,开启启动开关,踩踏脚踏板在踏板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动力传输轴转动,此时感应器检测到转动的信号,此时,触发电动助力装置,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此时,使用者仍然踩踏脚踏板,但是,在电动助力传输转轴的作用下,使用者可以更省力。
该踏板自行车,具备电动助力功能,在踏板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动力,从而降低使用者的踩踏力度,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疲惫感,同时,增加辅助动力后,可以确保踏板自行车的行进速度,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车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动力传输装置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装置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踏杆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车架;      2-脚踏板;    3-动力传输盘;
4-从动轮盘;  5-五通;      6-主动链轮;
7-从动链轮;  8-轮盘;      9-蓄电池;
10-启动开关; 11-触发开关; 12-驱动电机;
13-加固横梁; 14-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车架1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动力传输装置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装置的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踏杆的主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架1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车架1上设有踏板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及电动助力装置;
踏板装置包括两块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脚踏板2,脚踏板2的前端通过踏杆14与车架1转动连接;
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盘3,动力传输盘3与车架1连接,动力传输盘3设于脚踏板2的下方,动力传输盘3连接有从动轮盘4,动力传输盘3与从动轮盘4上通过链条连接,位于下方的链条上连接有动力传输轴,车架1上设有五通5,动力传输轴穿过五通5,动力传输轴上设有主动链轮6和从动链轮7,主动链轮6与链条连接,从动链轮7与驱动轮的轮盘8通过链条连接;
电动助力装置包括蓄电池9,蓄电池9设于车架1上,蓄电池9连接有触发开关11和启动开关10,触发开关11包括感应器,感应器设于五通5内,蓄电池9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与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踏在脚踏板2上,通过反复的脚踏的动作使踏板自行车前进。此时,可以通过两种模式实现踏板自行车的前进,一种为只靠脚踏的方式行进,此种为最原始的行进方式,另一种为开启电动助力装置,开启启动开关10,踩踏脚踏板2在踏板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动力传输轴转动,此时感应器检测到转动的信号,此时,触发电动助力装置,驱动电机12带动驱动轮转动,此时,使用者仍然踩踏脚踏板2,但是,在电动助力传输转轴的作用下,使用者可以更省力。
该踏板自行车,具备电动助力功能,在踏板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动力,从而降低使用者的踩踏力度,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疲惫感,同时,增加辅助动力后,可以确保踏板自行车的行进速度,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实施例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车架1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动力传输装置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电动助力装置的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的踏杆的主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架1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车架1上设有踏板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及电动助力装置;
踏板装置包括两块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脚踏板2,脚踏板2的前端通过踏杆14与车架1转动连接;
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盘3,动力传输盘3与车架1连接,动力传输盘3设于脚踏板2的下方,动力传输盘3连接有从动轮盘4,动力传输盘3与从动轮盘4上通过链条连接,位于下方的链条上连接有动力传输轴,车架1上设有五通5,动力传输轴穿过五通5,动力传输轴上设有主动链轮6和从动链轮7,主动链轮6与链条连接,从动链轮7与驱动轮的轮盘8通过链条连接;
电动助力装置包括蓄电池9,蓄电池9设于车架1上,蓄电池9连接有触发开关11和启动开关10,触发开关11包括感应器,感应器设于五通5内,蓄电池9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与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梁13,加固横梁13与车架1之间设有间隙,蓄电池9设于间隙内。
加固横梁13的长度贯穿车头至车尾方向,其作用是对车架1起到进一步支撑的作用,增加车载的强度,从而避免车架1出现变形、断裂的现象,使得整个车身更加稳定。
动力传输盘3,从动轮盘4与主动链轮6、从动链轮7与轮盘8分别设于车架1的两侧。
将动力传输装置分为两部分,分别这设置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车架1两侧的重量相近,不易发生重心不稳而出现的歪倒,偏离的现象,使得踏板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衡,更易操作。
蓄电池9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启动开关10设于车架1的操作杆上。
蓄电池9具有一定的重量,将其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更有利于重心的稳定,同时,充电或拆装也不受其他部件的影响,较为方便。将启动开关10设置在操作杆上便于使用者的手动操作,直接用手操作,开启方式便捷。
踏板靠近动力传输盘3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动力传输盘3的直径。
还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刹车把,刹车把设于操作杆上,刹车把通过刹车线连接刹车器,刹车器与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脚踏板2的表面上设有凹凸纹路。
凹凸纹路的作用是增加脚踏板2与使用者脚部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等现象,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摩擦力增加更利于使用者施力,操控更加便捷。
操作杆为折叠杆。
为了便于踏板自行车的存放运输,尽可能的将其体积设置的更小,其中操作杆为可折叠式,通过折叠的方式,使踏板自行车占用的空间变小便于存储、运输。
脚踏板2为折叠板。
进一步的将脚踏板2设置为折叠板,可以进一步的缩小踏板自行车的占用空间,将脚踏板2设置为可沿其宽度方向折叠,能够缩短这个踏板自行车宽度方向的占用面积。
踏杆14包括与脚踏板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向下折弯的弯折部,弯折部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采用此种“三折”曲柄状的踏杆14,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降低使用者腿部的提升高度,适合人体踩踏,提高人体踩踏的舒适度。
蓄电池9为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重量轻、充电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时更加方便踏板自行车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踏在脚踏板2上,通过反复的脚踏的动作使踏板自行车前进。此时,可以通过两种模式实现踏板自行车的前进,一种为只靠脚踏的方式行进,此种为最原始的行进方式,另一种为开启电动助装置力,开启启动开关10,踩踏脚踏板2在踏板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动力传输轴转动,此时感应器检测到转动的信号,此时,触发电动助力装置,驱动电机12带动驱动轮转动,此时,使用者仍然踩踏脚踏板2,但是,在电动助力传输转轴的作用下,使用者可以更省力。
该踏板自行车,具备电动助力功能,在踏板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动力,从而降低使用者的踩踏力度,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疲惫感,同时,增加辅助动力后,可以确保踏板自行车的行进速度,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连接有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车架上设有踏板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及电动助力装置;
所述踏板装置包括两块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前端通过踏杆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盘,所述动力传输盘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动力传输盘设于所述脚踏板的下方,所述动力传输盘连接有从动轮盘,所述动力传输盘与所述从动轮盘上通过链条连接,位于下方的链条上连接有动力传输轴,所述车架上设有五通,所述动力传输轴穿过所述五通,所述动力传输轴上设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链条连接,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驱动轮的轮盘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电动助力装置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蓄电池连接有触发开关和启动开关,所述触发开关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于所述五通内,所述蓄电池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梁,所述加固横梁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盘,所述从动轮盘与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轮盘分别设于所述车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所述启动开关设于所述车架的操作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动力传输盘的一侧设有呈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动力传输盘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刹车把,所述刹车把设于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刹车把通过刹车线连接所述刹车器,所述刹车器与所述驱动轮的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的表面上设有凹凸纹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为折叠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为折叠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包括与所述脚踏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设有向下折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设有水平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CN201520466415.8U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踏板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6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415.8U CN204726608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踏板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415.8U CN204726608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踏板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6608U true CN204726608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641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6608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踏板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6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6176U (zh) 一种小型动力滑板车
CN206394801U (zh) 一种电助力自行车及其助力控制系统
CN101934847B (zh) 便携两轮电动踏溜车
CN103961860A (zh) 一种脚控式电动滑板车
CN202624503U (zh) 一种后轮驱动全足控三轮电动车
CN204726608U (zh) 一种踏板自行车
CN103111068A (zh) 电动滑板
CN200994867Y (zh) 电动-手动两用轻便轮椅
CN206781997U (zh) 自发电式动力自行车
CN106494549A (zh) 一种可充电的电池助力车
CN102670361B (zh) 电动轮椅
CN201872852U (zh) 便携两轮电动踏溜车
CN105946560B (zh) 一种可上台阶的电动车越障碍保持平衡的方法
CN203946215U (zh) 一种便携式两轮电动车
CN205469530U (zh) 电动助力滑板车
CN205499179U (zh) 智能四轮滑板车
CN103043155A (zh) 电动滑板自行车
CN201784784U (zh) 复合式驱动的三轮车构造
CN201721585U (zh) 一种两用保健自行车
CN201164697Y (zh) 具有刹车装置的高尔夫球车
CN101811552A (zh) 四轮电动脚踏两用车
CN201022968Y (zh) 一种机器人手拉车
CN202669994U (zh) 助力车脚踏装置
CN104709417B (zh) 便携式电动立行车
CN203829620U (zh) 脚控式电动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9

Address after: 325400, Zhejiang County, Pingyang province Ao Zhen Zhen Tun Village

Patentee after: Chen Rizhang

Address before: 223400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Ji Xiang Lianshui County Xu Xu Guan Ying Cun Zhou Yuan Group No. 22

Patentee before: Zhou Ai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