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3571U - 回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3571U
CN204703571U CN201520315904.3U CN201520315904U CN204703571U CN 204703571 U CN204703571 U CN 204703571U CN 201520315904 U CN201520315904 U CN 201520315904U CN 204703571 U CN204703571 U CN 204703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otation
drive source
possesses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59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笠原和也
田中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3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3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抑制结构大型化的回转装置。该回转装置具备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具备支承旋转驱动部的升降可动部、及支承升降可动部且使其升降的升降驱动部。升降驱动部具备:基体;第一臂及第二臂,以旋转轴为支点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基体,且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升降可动部;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固定于基体;具备第一传递单元及第二传递单元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传递单元与驱动源及第一臂连结,将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第一臂传递,使第一臂与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该第二传递单元与驱动源及第二臂连结,将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第二臂传递,使第二臂与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

Description

回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式停车装置的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机械式停车装置,有例如在停车塔的中央配置有升降机,在升降机的左右两侧配置有存放架的电梯式的机械式停车装置。此类机械式停车装置具备使托盘旋转来改变托盘的朝向的回转装置。回转装置具备使托盘旋转的旋转机构、和升降旋转机构以使在与托盘接触的状态和不接触的状态间进行切换的升降机构。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是具备升降盘、车辆载置板及旋转机构的垂直升降停车场的旋转机构。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旋转机构驱动车辆载置板并与其连接,车辆载置板设置于升降盘,旋转机构包含减速电动机、小齿轮和大齿轮,减速电动机通过小齿轮来驱动大齿轮。
另外,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专利文献2也记载有这种构造,即,车辆载置板设置于升降盘,旋转机构包含减速电动机、小齿轮和大齿轮,减速电动机通过小齿轮来驱动大齿轮。
专利文献3记载的是具备基座、升降系统、旋转系统的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专用旋转台。升降系统连结于基座上,旋转系统连结于升降系统上。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在驱动源和使旋转系统升降的齿轮齿条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上使用链条的构造。
另外,专利文献4记载的是使用每隔规定间隔跨设悬挂于两条链条之间的多个搬运器、和配设于汽车出入库口附近的回转装置,可使汽车回转的停车装置,该两条链条环状链接循环在枢设于上下位置的链轮之间。另外,专利文献4也记载有升降系统连结于基座上,且旋转系统连结于升降系统上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314553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052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68724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54929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专利文献3记载的装置因为是由链条传递动力的构造,所以升降机构成为复杂的结构,导致装置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结构大型化的回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回转装置,其使机械式停车装置的搭载车辆的托盘旋转,该回转装置具有:旋转机构,具备与所述托盘接触的旋转可动部及支承所述旋转可动部且使其旋转的旋转驱动部;升降机构,具备支承所述旋转驱动部的升降可动部及支承所述升降可动部且使其升降的升降驱动部,所述升降驱动部具备:基体;第一臂及第二臂,以旋转轴为支点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基体,且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所述升降可动部;进行旋转的驱动源,被固定于所述基体;具备第一传递单元及第二传递单元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传递单元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第一臂连结,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所述第一臂传递,使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该第二传递单元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第二臂连结,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所述第二臂传递,使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连结的小齿轮、和与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驱动源的进行旋转的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连结的小齿轮、和与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驱动源的进行旋转的齿轮啮合的齿条。
另外,优选具备:第一辅助臂及第二辅助臂,以旋转轴为支点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基体,且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所述升降可动部;第一连结轴,与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一辅助臂的旋转轴连结;第二连结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辅助臂的旋转轴连结。
另外,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具备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具有:固定于所述基体并沿所述旋转机构进行升降的方向延伸的导杆、和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源且所述导杆插入的导向板。
另外,优选地,所述驱动源具备进行旋转的电动机、和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向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减速器。
另外,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部具备: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和具备多个齿轮且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向所述旋转可动部传递的传递机构。
另外,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部具备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在由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托盘旋转的方向上的所述托盘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抑制结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机械式停车装置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机械式停车装置的乘入室的立体透视图;
图3是表示乘入室中升降机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回转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回转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传感器部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传感器部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   车辆
4   基座
10   停车塔
13   乘入室
15   坑
16   回转装置
20   升降机
21   底座部
22   钢丝绳
23   开口部
24   升降通道
30   存放部
31   存放架
40   控制部
50   托盘
52   旋转机构
54   升降机构
60   旋转可动部
60a   缓冲材料
62   旋转驱动部
64   旋转基体
66、82   驱动源
66a、82a   电动机
66b、82b   减速器
67、84   动力传递机构
67a   第一齿轮
67b   第二齿轮
68   轴承
69   传感器
70   升降可动部
72   升降驱动部
74   导向机构
76a、76b   传感器
80   基体
86   第一臂
88   第二臂
86a、88a   旋转轴
89a、89b、89c、89d   轨道
90   齿轮
92   第一传递单元
94   第二传递单元
92a、94a   连结部
92b、94b   小齿轮
92c、94c   齿条
92d、94d   支承部
96   第一辅助臂
97   第二辅助臂
98   第一连结轴
99   第二连结轴
102   导杆
104   导向板
120   轴承
200   机械式停车装置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制。另外,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替换且容易替换的结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机械式停车装置200的概要结构图。机械式停车装置200例如是电梯式的塔式立体停车装置,可收纳多个车辆2。机械式停车装置200具备设有出入库口11及出入库门12的停车塔10。停车塔10的底层成为使车辆2出入库的乘入室13。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机械式停车装置200是90°回转型的机械式停车装置,但其回转角度不限于90°,也可以是例如30°或180°。90°回转型是指,使车辆2入库于使车辆2出入库的乘入室(出入库口)13的朝向和被存放于存放架31的朝向相差90°,在存放于存放架31的情况下,使乘入室13的车辆2回转90°的方式。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机械式停车装置200、乘入室13设置于一层,但乘入层的配设位置没有特别限定。
出入库口11形成为可使车辆2通过的尺寸。出入库门12设置为可将出入库口11开闭。乘入室13收纳出入库的车辆2。下面,将车辆2在出入库口11和乘入室13之间进行出入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D1。另外,将在水平面上与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D2。
在乘入室13的地板部形成有坑15。在坑15内设有回转装置16。回转装置16使托盘50旋转,将托盘5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从第一方向D1切换到第二方向D2或从第二方向D2切换到第一方向D1。后面对回转装置16进行描述。
在出入库口11的外部设有操作盘14。操作盘14用于机械式停车装置200的利用者进行入库或出库等各种操作。操作盘14配置于停车塔10的外侧。操作盘14具有例如开关、触摸面板、IC卡、遥控装置等输入装置。操作盘14的输入装置接受机械式停车装置200的利用者的入库操作及出库操作等各种操作。另外,操作盘14具有输出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输出装置。作为这种输出装置,可举出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灯等显示装置、或扬声器等声音输出装置等。另外,作为输出装置,也可以设置声音合成装置。操作盘14经由输出装置向利用者提供各种信息。
机械式停车装置200在停车塔10的内部具有升降机(升降装置)20、存放部30、控制部40。另外,在停车塔10的中央设有升降通道24。升降通道24例如设置成从乘入室13贯通到停车塔10的顶棚部分。
升降机20设置为可在升降通道24升降,在乘入室13和存放部30之间搬运车辆2。升降机20具备底座部21及钢丝绳22。底座部21形成为矩形状,与车辆2及后述的托盘50一同进行升降。在底座部21设有开口部23。开口部23为使上述回转装置16的一部分沿上下方向通过而设置。钢丝绳22连接于底座部21的四角,悬挂支承底座部21。各钢丝绳22卷绕于未图示的绞车,该绞车设置于存放部30的顶棚部等。例如,通过由该绞车卷取钢丝绳22,底座部21上升,通过由绞车送出钢丝绳22,底座部21下降。
存放部30配置于乘入层13的上层。存放部30具有可收纳车辆2的多个存放架31。存放架31在存放部30的上下方向上形成多层。在各层中,存放架31在第一方向D1上配置于隔着升降机20的位置。同一层的存放架31设置于相等的高度位置。在各存放架31上配置有托盘50。
托盘50形成为板状,载置车辆2。托盘50可载置1台车辆2,且形成为被容纳于一个存放架31的尺寸。托盘50在多个存放架31间沿第一方向D1移动。在存放部30例如配置有未载置车辆2的托盘(空托盘)50、载置有车辆2的托盘(有车托盘)50。
图2是表示乘入室13的立体透视图。如图2所示,在出入库门12的左侧设有非常用出入口11a。在出入库门12的上侧设有入库管制灯11b。另外,在操作盘14的上部设有表示机械式停车装置200的控制状态的三色灯11c。
乘入室13设有停车位置指示灯17、镜子18、多个传感器19。停车位置指示灯17为电光式,进行“前进”、“停车”、“后退”的引导。镜子18用于使车辆2的驾驶员确认车辆2的位置。多个传感器19检测乘入室13中车辆2及人等的存在、车辆2的大小、停车位置等。
图3是表示乘入室13中升降机20的配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乘入室13内,升降机20配置于与车辆2的进退方向(第一方向D1)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D2)上。通过由上述的回转装置16使托盘50旋转,托盘50的长度方向和升降机20的长度方向在第二方向D2上对齐。
在升降机20上设有后述的臂61、62。该臂61、62在存放部30中使托盘50在升降机20和存放架31之间移动时使用。在乘入室13内,沿地板面配置有供车辆2的驾驶员等通行的未图示的甲板等。臂61、62配置于例如该甲板的下方。
接着,利用图4~图10对回转装置1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回转装置的概要结构的侧视图。图7及图8是表示回转装置的升降机构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图9及图10是表示传感器部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回转装置16具备:与托盘50接触且使托盘50旋转的旋转机构52、使旋转机构52沿与托盘50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54。
旋转机构52具备可动侧部分即旋转可动部60、固定侧部分即旋转驱动部62、传感器69,使旋转可动部60相对于旋转驱动部62旋转。旋转可动部60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旋转驱动部62。旋转可动部60是将多个梁组合而成的框架。旋转可动部60在竖直方向上侧的端面上配置有缓冲材料60a。缓冲材料60a配置于四处。缓冲材料60a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旋转可动部60的缓冲材料60a与托盘50接触。旋转可动部60在竖直方向下侧的端上配置有梁60b。梁60b固定有旋转驱动部62的旋转侧的部件。
旋转驱动部62被升降机构54支承,使旋转可动部60绕与包含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平面正交的轴旋转。旋转驱动部62具备旋转基体64、驱动源66、动力传递机构67、轴承68。
旋转基体64是旋转机构52的基座,被升降机构54支承。旋转基体64通过升降机构54进行升降。驱动源66具备动力机即电动机66a、传递电动机66a的旋转的减速器66b。电动机66a被固定于旋转基体64。驱动源66通过使电动机66a旋转,来使减速器66b旋转。此外,驱动源66也可以使用将动力机即电动机66a和减速器66b一体化而成的减速电动机。
动力传递机构67将驱动源66的旋转向旋转可动部60传递,使旋转可动部60旋转。动力传递机构67具备第一齿轮67a、第二齿轮67b,第一齿轮67a是齿数小于第二齿轮67b的齿轮。即,动力传递机构67的第一齿轮67a为小齿轮,第二齿轮67b为大齿轮。第一齿轮67a与减速器66b的齿轮啮合,从而与减速器66b的齿轮连动旋转。第二齿轮67b与第一齿轮67a啮合,与第一齿轮67a连动旋转。
轴承68配置于第二齿轮67b和旋转基体64之间。轴承68相对于旋转基体64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第二齿轮67b。轴承68将作用于第二齿轮67b和旋转基体64之间的竖直方向的力从第二齿轮67b向旋转基体64传递或从旋转基体64向第二齿轮67b传递。即,轴承68一边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第二齿轮67b,一边在竖直方向上使第二齿轮67b处于被支承在旋转基体64的状态。
另外,旋转机构52具有多个掣子110。传感器69固定于旋转基体64。掣子110与旋转可动部60一同旋转。掣子110以90°间隔配置在经过传感器69的路径即同心圆上。传感器69通过检测掣子110,来检测旋转方向的位置。旋转机构52基于传感器69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旋转机构52的旋转。本实施方式的90°回转型的旋转机构52以90°间隔在四处配置有掣子110,但在180°回转型的机械式停车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在180°间隔的两处。
升降机构54具备可动侧部分即升降可动部70、固定侧部分即升降驱动部72、两个导向机构74、传感器部76,由导向机构74抑制升降驱动部72相对于升降可动部70的水平方向移动,并使升降可动部70相对于升降驱动部72进行升降。
升降可动部70支承着旋转驱动部62。升降可动部70以可升降的状态支承于升降驱动部72,即,以可沿与旋转机构52的旋转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状态支承于升降驱动部72。升降可动部70也可以是与旋转基体64设为一体的部件。
升降驱动部72被支承于基座4,使升降可动部70沿与包含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移动。升降驱动部72具有基体80、驱动源82、动力传递机构84、第一臂86、第二臂88、第一辅助臂96、第二辅助臂97、第一连结轴98、第二连结轴99。
基体80固定于基座4。驱动源82具备动力机即电动机82a、和传递电动机82a的旋转的减速器82b。电动机82a固定于旋转基体80。驱动源82通过使电动机82a旋转来使减速器82b旋转。此外,驱动源82也可以使用将动力机即电动机82a和减速器82b一体化而成的减速电动机。另外,驱动源82进行双向旋转。
动力传递机构84将驱动源82的旋转向第一臂86及第二臂88传递,使第一臂86及第二臂88旋转。如图7及图8所示,动力传递机构84具有齿轮90、第一传递单元92、第二动力传递单元94。齿轮90与驱动源82的减速器82b的齿轮啮合。齿轮90与驱动源82的旋转连动而旋转。
第一传递单元92将齿轮90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然后变换成旋转运动向第一臂86传递,使第一臂86旋转。第一传递单元92是使用齿轮齿条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具有:连结部92a、小齿轮92b、齿条92c、支承部92d。连结部92a是旋转的轴,连结第一臂86和小齿轮92b。连结部92a由轴承120旋转自如地支承。小齿轮92b经由连结部92a固定于第一臂86,与连结部92a一体地旋转。齿条92c在杆状部件上形成有齿。齿条92c的形成有齿的部分的一部分与齿轮90的齿啮合,另一部分与小齿轮92b啮合。齿条92c的形成于同一面的齿与齿轮90及小齿轮92b啮合。当齿轮90向一方向旋转时,齿条92c就沿一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小齿轮92b与齿条92c的直线移动同步地,其啮合的齿进行移动而旋转。当齿轮90向另一方向旋转时,齿条92c就沿另一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小齿轮92b与齿条92c的直线移动同步地,其啮合的齿进行移动而旋转。当齿条92c移动时,齿轮90及小齿轮92b向同一方向旋转。支承部92d固定于基体80,以可滑动的状态支承齿条92c。支承部92d配置于面对齿轮90的位置及面对小齿轮92b的位置。由此,齿条92c由支承部92d和齿轮90夹着,且由支承部92d和小齿轮92b夹着,维持与齿轮90及小齿轮92b的齿啮合的状态。
第二传递单元94将齿轮90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然后变换成旋转运动向第二臂88传递,使第二臂88旋转。第二传递单元94是使用齿轮齿条机构的动力传递机构,具有:连结部94a、小齿轮94b、齿条94c、支承部94d。连结部94a是旋转的轴,连结第二臂88和小齿轮94b。连结部94a由轴承120旋转自如地支承。小齿轮94b经由连结部94a固定于第二臂88,与连结部94a一体地旋转。齿条94c在杆状部件上形成有齿。齿条94c在将长度方向包括在边的相对的两个面形成有齿。齿条94c的形成于一面侧的齿与齿轮90的齿啮合,形成于另一面的齿与小齿轮94b啮合。这样,齿条94c的形成于不同面的齿与齿轮90及小齿轮94b啮合。当齿轮90向一方向旋转时,齿条94c就沿一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小齿轮94b与齿条94c的直线移动同步地,其啮合的齿进行移动而旋转。当齿轮90向另一方向旋转时,齿条94c就向另一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小齿轮94b与齿条94c的直线移动同步地,其啮合的齿进行移动而旋转。当齿条94c移动时,齿轮90及小齿轮94b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支承部94d固定于基体80,以可滑动的状态支承齿条94c。支承部94d配置于面对齿轮90的位置及面对小齿轮94b的位置。由此,齿条94c由支承部94d和齿轮90夹着,且由支承部94d和小齿轮94b夹着,维持与齿轮90及小齿轮94b的齿啮合的状态。
第一臂86固定于第一传递单元92的连结部92a。第一臂86经由连结部92a、轴承120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于基体80。第一臂86以与连结部92a的旋转轴位于同轴上的旋转轴86a为轴,与连结部92a一体地旋转。在第一臂86,从旋转轴86a向一方向延伸的前端以可滑动的状态被支承在轨道89a。轨道89a固定于升降可动部70,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臂86与连结部92a的旋转同步旋转。第一臂86通过进行旋转,前端部的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第一臂86的前端部插入的轨道89a一边使前端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一边与前端部一体地沿垂直方向移动。
第二臂88固定于第二传递单元94的连结部94a。第二臂88经由连结部94a、轴承120以旋转自如的状态支承于基体80。第二臂88以与连结部94a的旋转轴位于同轴上的旋转轴88a为轴,与连结部94a一体地旋转。在第二臂88,从旋转轴88a向一方向延伸的前端以可滑动的状态被支承在轨道89b。轨道89b固定于升降可动部70,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臂88与连结部94a的旋转同步旋转。第二臂88通过进行旋转,前端部的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第二臂88的前端部插入的轨道89b一边使前端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一边与前端部一体地沿垂直方向移动。
第一辅助臂96配置成第一臂86的旋转轴86a的延长线状。第一辅助臂96通过第一连结轴98与第一臂86的旋转轴86a连结。第一连结轴98由轴承120旋转自如地支承。轴承120固定于基体80。在第一辅助臂96,从旋转轴向一方向延伸的前端以可滑动的状态被支承在轨道89c。轨道89c为与轨道89a同样的结构。第一辅助臂96与由第一连结轴98连结的第一臂86同步旋转。第一辅助臂96通过进行旋转,前端部的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第一辅助臂96的前端部插入的轨道89c一边使前端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一边与前端部一体地沿垂直方向移动。
第二辅助臂97配置成第二臂88的旋转轴88a的延长线状。第二辅助臂97通过第二连结轴99与第二臂88的旋转轴88a连结。第二连结轴99由轴承120旋转自如地支承。轴承120固定于基体80。在第二辅助臂97,从旋转轴向一方向延伸的前端以可滑动的状态被支承在轨道89d。轨道89d为与轨道89b同样的结构。第二辅助臂97与由第二连结轴99连结的第二臂88同步旋转。第二辅助臂97通过进行旋转,前端部的竖直方向的位置移动。第二辅助臂97的前端部插入的轨道89d一边使前端部沿水平方向滑动,一边与前端部一体地沿垂直方向移动。
在图7所示的升降机构54的动力传递机构84,第一臂86及第二臂88的前端配置于比旋转轴86a、88a高的位置。在图7所示的升降装置54,当齿轮90从动于驱动源82的旋转而向箭头130的方向(图7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齿条92c向箭头132的方向即小齿轮92b侧的齿条92c的端部远离齿轮90的方向移动。当齿条92c沿箭头132的方向移动时,小齿轮92b、第一臂86及第一辅助臂96就向箭头134的方向(图7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在动力传递机构84,当齿轮90从动于驱动源82的旋转而向箭头130的方向(图7中,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齿条94c就向箭头136的方向即小齿轮94b侧的齿条94c的端部远离齿轮90的方向移动。当齿条94c向箭头136的方向移动时,小齿轮94b、第二臂88及第二辅助臂97就向箭头138的方向(图7中,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动力传递机构84通过齿轮90的旋转使第一臂86、第二臂88、第一辅助臂96、第二辅助臂97连动旋转,由此,插入在轨道89a、89b、89c、89d的前端部向竖直方向下侧移动,从而,轨道89a、89b、89c、89d固定着的升降可动部70向箭头139所示的竖直方向下侧移动。
在图8所示的升降机构54的动力传递机构84,第一臂86及第二臂88的前端配置于比旋转轴86a、88a低的位置。在图8所示的升降装置54,当齿轮90从动于驱动源82的旋转而向箭头140的方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条92c就向箭头142的方向即小齿轮92b侧的齿条92c的端部接近齿轮90的方向移动。当齿条92c向箭头142的方向移动时,小齿轮92b、第一臂86及第一辅助臂96就向箭头144的方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在动力传递机构84,当齿轮90从动于驱动源82的旋转而向箭头140的方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条94c就向箭头146的方向即小齿轮94b侧的齿条94c的端部接近齿轮90的方向移动。当齿条94c向箭头146的方向移动时,小齿轮94b、第二臂88及第二辅助臂97就向箭头148的方向(图8中,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动力传递机构84通过齿轮90的旋转使第一臂86、第二臂88、第一辅助臂96、第二辅助臂97连动旋转,由此,插入在轨道89a、89b、89c、89d的前端部向竖直方向上侧移动,从而,使轨道89a、89b、89c、89d固定着的升降可动部70向箭头149所示的竖直方向上侧移动。
导向机构74配置于彼此分开的两处。导向机构74限制升降可动部70和升降驱动部72在水平面上的相对移动。导向机构74具有导杆102和导向板104。导杆102是固定于基体80的杆状部件,向竖直方向延伸。导向板104固定于升降可动部70,导杆102插入导向板104。导向机构74通过使导向板104沿导杆102移动,来限制升降可动部70和升降驱动部72在水平面上的相对移动。抑制升降可动部70相对于升降驱动部72沿水平方向移动。
传感器部76是检测升降机构54的升降可动部70的位置的装置。传感器部76基于齿条94c的位置来检测升降机构54的升降可动部70的位置。传感器部76具有传感器76a和传感器76b。传感器76a和传感器76b通过检测是否与设置在齿条94c的规定位置的撞针接触,来检测齿条94c的位置。传感器76a和传感器76b配置于在齿条94c移动到移动范围的两端时撞针与一传感器接触的位置。传感器76a在前端具有工作的检测端子150a。如图9所示,在接触端子150a位于实线位置的情况下,传感器76a不输出信号,撞针160与接触端子150a接触,当移动到虚线位置时,就输出检测信号。如图10所示,在接触端子150b位于实线位置的情况下,传感器76b不输出信号,撞针160与接触端子150b接触,当移到到虚线位置时,就输出检测信号。升降机构54基于传感器部76的检测结果控制升降驱动部72的动作,从而控制升降可动部70的位置。
在回转装置16,利用使用齿轮齿条机构的第一传递单元92和第二传递单元94,升降机构54将一个驱动源82的动力向第一臂86和第二臂88传递,使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升降可动部70的第一臂86和第二臂88转动,从而使升降可动部70升降。由此,能够一边由第一臂86和第二臂88支承升降可动部70,一边通过第一臂86和第二臂88的转动使升降可动部70升降。由此,因为能够支承旋转机构52的同时进行升降,所以能够使回转装置16变成简单的结构。即,通过使用传递动力的作为刚体的臂,无需设置用于支承载荷的其他机构就能够支承载荷,能够使结构简单。另外,通过由齿轮齿条机构传递动力,即使不处于像链条那样作用有张力的状态,也能够将臂的位置支承在规定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使用的是齿轮齿条机构,但如果能够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然后再传递到第一臂86、第二臂88,也可以使用其他机构。另外,回转装置16通过设置第一辅助臂96、第二辅助臂97、第一连结轴98及第二连结轴99,能够以四点支承升降可动部70。由此,能够更稳定地支承升降可动部70。

Claims (7)

1.一种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使机械式停车装置的搭载车辆的托盘旋转,所述回转装置具有:
旋转机构,具备与所述托盘接触的旋转可动部及支承所述旋转可动部且使其旋转的旋转驱动部;
升降机构,具备支承所述旋转驱动部的升降可动部及支承所述升降可动部且使其升降的升降驱动部,
所述升降驱动部具备:
基体;
第一臂及第二臂,以旋转轴为支点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基体,且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所述升降可动部;
进行旋转的驱动源,被固定于所述基体;
具备第一传递单元及第二传递单元的动力传递机构,该第一传递单元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第一臂连结,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所述第一臂传递,使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该第二传递单元与所述驱动源及所述第二臂连结,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变换为直线运动向所述第二臂传递,使所述第二臂与所述直线运动连动地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递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连结的小齿轮、和与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驱动源的进行旋转的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第二传递单元具有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连结的小齿轮、和与所述小齿轮及所述驱动源的进行旋转的齿轮啮合的齿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辅助臂及第二辅助臂,以旋转轴为支点以可旋转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基体,且以可滑动的状态连结于所述升降可动部;
第一连结轴,与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一辅助臂的旋转轴连结;
第二连结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及所述第二辅助臂的旋转轴连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具备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具有:固定于所述基体并沿所述旋转机构进行升降的方向延伸的导杆、和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部且所述导杆插入的导向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具备进行旋转的电动机、和将所述电动机的旋转向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传递的减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部具备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和具备多个齿轮且将所述驱动源的旋转向所述旋转可动部传递的传递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部具备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在由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托盘旋转的方向上的所述托盘的位置。
CN201520315904.3U 2015-03-19 2015-05-15 回转装置 Active CN2047035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6975 2015-03-19
JP2015056975A JP6498002B2 (ja) 2015-03-19 2015-03-19 旋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3571U true CN204703571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5904.3U Active CN204703571U (zh) 2015-03-19 2015-05-15 回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98002B2 (zh)
CN (1) CN204703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2778A (zh) * 2018-03-29 2018-08-24 杨久峰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台的回转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8217A (zh) * 2019-11-19 2020-02-04 上海禾通涌源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式旋转机构、升降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15215063A (zh) * 2022-08-15 2022-10-21 安徽省中冶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装船机用的旋转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7419B2 (ja) * 1988-10-07 1998-02-18 日成ビルド工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式の立体駐車装置における作動監視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する異常監視システム
US6077017A (en) * 1997-06-06 2000-06-20 Park Plus, Inc.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JP2000120292A (ja) * 1999-11-26 2000-04-25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機械式駐車場
JP4961231B2 (ja) * 2007-03-13 2012-06-27 新明和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重量物用ターンテーブル装置
JP5351654B2 (ja) * 2009-08-18 2013-11-27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2778A (zh) * 2018-03-29 2018-08-24 杨久峰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台的回转结构
CN108442778B (zh) * 2018-03-29 2020-10-30 深圳美诺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台的回转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76242A (ja) 2016-10-06
JP6498002B2 (ja) 2019-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3571U (zh) 回转装置
CN205405702U (zh) 新型自助式智能存取装置存取小车及周转盒
US20170334643A1 (en) Article storage apparatus and article moving device
CA2364217A1 (en) Display case security apparatus
JP2010521390A (ja) リンク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リフト
CN107035190B (zh) 一种塔式停车库升降搬运装置
CN113415610A (zh) 一种用于平板电视在生产线中转位翻转斜靠的设备
CN204691352U (zh) 托板
CN207340067U (zh) 一种手机后置摄像头检测装置
CN109779336B (zh) 一种回转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KR100245114B1 (ko) 입체 제단 장치
CN217097780U (zh) 一种四轴摆臂机械手
CN115818085A (zh) 一种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储设备
CN208070617U (zh) 一种夹具智能储存装置
CN210834701U (zh) 移送翻转检测机构
CN207133631U (zh) 一种医用物流系统收发站点
CN209232180U (zh) 电气工程实验台
CN206801150U (zh) 一种塔式停车库升降搬运装置
CN207017722U (zh) 一种多层存储装置
CN113023278A (zh) 一种自动存取智能工具箱及倒闸操作的方法
CN111302053A (zh) 售卖机三轴抓取机构
CN213010531U (zh) 一种夹持组件和翻转机构
CN217780688U (zh) 核安全级电气控制机柜转运专设装置
CN204433571U (zh) 一种自动升降平移的仓储设备
CN220200586U (zh) 一种传感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yogo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Machinery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Hyogo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echatronics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