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1750U -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1750U CN204621750U CN201520181641.1U CN201520181641U CN204621750U CN 204621750 U CN204621750 U CN 204621750U CN 201520181641 U CN201520181641 U CN 201520181641U CN 204621750 U CN204621750 U CN 2046217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bot
- conveying device
- feeding
- workpiece
- mach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上下料机器人、间歇打磨装置、工作转台、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其中,上料输送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相对的两侧,上下料机器人能够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移动以将工件在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间歇打磨装置和工作转台之间转运,工作转台靠近加工机器人设置且能够转动以将工件转动到加工机器人的加工工位,上下料机器人将上料输送装置上的工件抓放到间歇打磨装置处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将工件放到工作转台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既节约了设备成本,也能满足上下料的效率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械加工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中,切割、打磨是一道关键的工序,其质量往往决定了产品的档次,但目前打磨的人工作业存在着对人员危害性大、打磨精度低、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目前关节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也不断降低,在打磨应用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现有的一些应用中,会应用机器人进行打磨、搬运,比如专利(公告号CN203853522U)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利用机器人实现了整个工件上下料、搬运、打磨等工作无人化操作,但它在工件打磨过程中只是等待,而没有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工作,降低了工具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包括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上下料机器人、间歇打磨装置、工作转台、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其中,上料输送装置和下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相对的两侧,上下料机器人能够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移动以将工件在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间歇打磨装置和工作转台之间转运,间歇打磨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固定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处,工作转台靠近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设置且能够转动以将工件转动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的加工工位,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上下料机器人、间歇打磨装置、工作转台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相连接,控制上下料机器人从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取放工件,控制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控制上下料机器人将上料输送装置上的工件抓放到间歇打磨装置处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将工件放到工作转台上。
进一步地,上料输送装置为上料输送辊道,下料输送装置为下料输送辊道。
进一步地,本系统还包括刀库,用以更换所述加工机器人所用的刀具。
本系统还可以封闭在工作间内,以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既实现无人化和托盘化打磨工作,也通过最大限度的使用机器人来提高打磨的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间歇打磨,缩短了生产线的打磨周期,还有利于延长加工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清楚呈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不同的方面,然而,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仅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或者全部结构或者流程来实施本实用新型。为了解释的明确性而言,阐述了特定的数目、配置和顺序,但是很明显,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其他情况下,为了不混淆本实用新型,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结构图,该系统包括上料输送装置1、下料输送装置2、上下料机器人3、间歇打磨装置4、工作转台5、控制系统6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图1例示性地显示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具有两个加工机器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此仅为例示性说明,加工机器人的数量不限于此,而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任何数量。
具体地,上料输送装置1和下料输送装置2分别设置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相对的两侧,上下料机器人3能够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移动以将工件在上料输送装置1、下料输送装置2、间歇打磨装置4和工作转台5之间转运。间歇打磨装置4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固定在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处。工作转台5靠近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设置且能够转动以将工件转动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的加工工位。控制系统6分别与上料输送装置1、下料输送装置2、上下料机器人3、间歇打磨装置4、工作转台5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相连接,控制上下料机器人3从上料输送装置1、下料输送装置2取放工件,控制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7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控制上下料机器人3将上料输送装置1上的工件抓放到间歇打磨装置4处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将工件放到工作转台5中。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上料输送装置1和下料输送装置2可以分别为上料输送辊道和下料输送辊道。采用辊道的方案,可以提高上料输送装置1和下料输送装置2的输送能力。然而,上料输送装置1和下料输送装置2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传送带或者本领域常用的任何形式的工件运送装置。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操作。步骤1:控制系统6控制上料输送装置1将工件输送到入口位置,控制系统6控制上下料机器人3夹持工件到间歇打磨装置4上进行打磨加工,打磨完成后将工件放到工作转台5上等待加工,之后,上下料机器人3重复此步骤。步骤2:工作转台5带动工件一起旋转到加工位置,然后控制系统6控制加工机器人7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加工机器人7可以有多个,以对工件同时进行多部位打磨加工。步骤3:打磨完成后,控制系统6控制工作转台5旋转,将工件带出加工位置,同时将待加工工件带入加工位置进行打磨加工。步骤4:控制系统6控制上下料机器人3将完成打磨加工的工件搬运到下料输送装置2上。依此循环。
进一步地,本系统还包括刀库9,用以更换加工机器人所用的刀具,刀库可以放置在机器人相对于工作转台的另一侧。
为了防止尘屑飞扬,可以将此系统封闭成工作间10,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既实现无人化和托盘化打磨工作,也通过最大限度的使用机器人来大大提高打磨的生产效率,不仅帮助客户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也提高生产效率和打磨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方法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上可以延伸为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并且因此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教导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装置、下料输送装置、上下料机器人、间歇打磨装置、工作转台、控制装置和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其中,所述上料输送装置和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的相对的两侧,所述上下料机器人能够在所述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移动以将工件在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下料输送装置、所述间歇打磨装置和所述工作转台之间转运,所述间歇打磨装置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固定在所述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处,所述工作转台靠近所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设置且能够转动以将工件转动到所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的加工工位,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下料输送装置、所述上下料机器人、所述间歇打磨装置、所述工作转台和所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相连接,控制所述上下料机器人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取放工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加工机器人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控制所述上下料机器人将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上的工件抓放到所述间歇打磨装置处进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将工件放到所述工作转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为上料输送辊道,所述下料输送装置为下料输送辊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库,用以更换所述加工机器人的刀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封闭的工作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1641.1U CN204621750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1641.1U CN204621750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1750U true CN204621750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81641.1U Active CN204621750U (zh) | 2015-03-27 | 2015-03-27 |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1750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4775A (zh) * | 2015-09-29 | 2016-01-13 | 芜湖汉峰科技有限公司 | 储液器容器口打磨装置 |
CN105598793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广东华科环龙智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木家具表面全自动打磨机器人工作站 |
CN105643636A (zh) * | 2016-04-13 | 2016-06-08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机器人打磨装置 |
CN106392794A (zh) * | 2016-11-11 | 2017-02-15 | 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 |
CN106736947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铸造工件毛刺打磨自动化装置 |
CN106891228A (zh) * | 2017-01-19 | 2017-06-27 | 昆山斯比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多功能自动打磨设备 |
CN108326873A (zh) * | 2018-03-20 | 2018-07-27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清理曲轴的系统 |
CN109877666A (zh) * | 2019-03-22 | 2019-06-14 | 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械臂多工位高效打磨设备 |
CN113618576A (zh) * | 2021-07-23 | 2021-11-09 |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导向臂自动打磨系统及自动打磨方法 |
-
2015
- 2015-03-27 CN CN201520181641.1U patent/CN2046217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4775A (zh) * | 2015-09-29 | 2016-01-13 | 芜湖汉峰科技有限公司 | 储液器容器口打磨装置 |
CN105598793A (zh) * | 2016-02-02 | 2016-05-25 | 广东华科环龙智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木家具表面全自动打磨机器人工作站 |
CN105643636A (zh) * | 2016-04-13 | 2016-06-08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机器人打磨装置 |
CN106392794A (zh) * | 2016-11-11 | 2017-02-15 | 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水槽打磨系统及使用其的方法 |
CN106736947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安徽海拓志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铸造工件毛刺打磨自动化装置 |
CN106891228A (zh) * | 2017-01-19 | 2017-06-27 | 昆山斯比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产品多功能自动打磨设备 |
CN108326873A (zh) * | 2018-03-20 | 2018-07-27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机器人清理曲轴的系统 |
CN109877666A (zh) * | 2019-03-22 | 2019-06-14 | 安徽新境界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械臂多工位高效打磨设备 |
CN113618576A (zh) * | 2021-07-23 | 2021-11-09 |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导向臂自动打磨系统及自动打磨方法 |
CN113618576B (zh) * | 2021-07-23 | 2022-08-05 | 东风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导向臂自动打磨系统及自动打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21750U (zh) | 一种机器人联合打磨系统 | |
CN205346296U (zh) | 一种机床自动化上下料系统 | |
CN203542031U (zh) | 刹车盘直线形自动加工生产线 | |
CN205817479U (zh) | 一种旋转体自动打磨系统 | |
CN204321445U (zh) | 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焊接系统 | |
CN108190462B (zh) | 带缓存功能的工件柔性化移送系统 | |
CN204736078U (zh) | 一种基于滑台的机器人打磨系统 | |
CN107553198A (zh) | 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上下料生产系统 | |
CN203853843U (zh) | 一种柔性上料结构及加工中心 | |
CN206123290U (zh) | 一种刀具一体化的阀体类产品加工设备 | |
CN204603781U (zh) | 切割及加工系统 | |
CN205437980U (zh) | 桁架式自动机械手 | |
CN104476332B (zh) | 一种加工自动线 | |
CN206253974U (zh) | 汽车发动机缸盖的柔性生产线控制装置 | |
CN104192523A (zh) | 高效石材板材智能控制生产系统 | |
CN104175194A (zh) |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自动磨削生产线及其方法 | |
CN203938152U (zh) | 一种流水线精密移动平台输送系统 | |
CN105855997B (zh) | 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3738030U (zh) | 一种气动传送机械手 | |
CN108202964B (zh) | 工件移送系统 | |
CN206123334U (zh) | 一种自动化多工位精密加工系统 | |
CN205218655U (zh) | 一种全自动数控机床物料台 | |
CN210499756U (zh) | 一种集装箱门柱自动搬运打磨流水线 | |
CN210060412U (zh) | 一种阳极板焊接自动生产线 | |
CN210451767U (zh) | 适用于窄长厂房的电池托盘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obot combined grind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Dalian branch Pledgor: DALIAN YUYANG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21000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