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7042U -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7042U
CN204587042U CN201520192812.0U CN201520192812U CN204587042U CN 204587042 U CN204587042 U CN 204587042U CN 201520192812 U CN201520192812 U CN 201520192812U CN 204587042 U CN204587042 U CN 204587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le
concave surface
platform body
body platform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28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928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7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7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70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车身地板本体,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凸台,沿第一方向设置;位于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凸台两侧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凹面筋和长筋,凹面筋和长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依次排列,其中凹面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凹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下方凸起的圆弧面;长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凸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上方凸起的方形面。通过在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凹面筋和长筋,成型简单易实现,可有效提高车身地板本体的刚性、减少震动,并能够减少阻尼垫的使用,从而达到减重降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各大汽车制造厂也越来越重视汽车质量及乘客乘坐舒适性,尤其重视车内噪音及车身震动方面。因此,在车身设计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影响车身震动的因素并加强车身自身的刚性,从而保证乘客舒适性,提高车型市场份额及消费者口碑。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轿车都是承载式车身,其车身地板料厚为0.7mm-0.9mm不等,因地板尺寸较大,仅靠纵梁及座椅横梁骨架支撑,其自身的刚性并不是太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自身颤动,产生异响。因此目前的最有效解决方式为在地板面增加长方形加强筋,并贴阻尼垫,提高整车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性能及地板刚性。但此方式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不利于轻量化及车身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可以有效提高地板刚性,并能够减少阻尼垫的使用,从而达到减重降本的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包括:
车身地板本体,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凸台,沿第一方向设置;
位于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凸台两侧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凹面筋和长筋,凹面筋和长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依次排列,其中凹面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凹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下方凸起的圆弧面;长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凸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上方凸起的方形面。
可选的,圆弧面设置有通孔。
可选的,凹面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凹面筋和第二凹面筋;长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长筋和第二长筋;第一凹面筋的尺寸大于第二凹面筋的尺寸,第一长筋的尺寸大于第二长筋的尺寸,三个第一凹面筋结合两个第一长筋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与第一方向相平行边缘的两侧,三个第二长筋结合三个第二凹面筋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上凸台的两侧。
可选的,三个第一凹面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两个第一长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三个第二凹面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三个第二长筋在车身地板本体上沿第一方向设置。
可选的,第一凹面筋、第一长筋、第二凹面筋和第二长筋沿车身地板本体的第二方向从车身地板本体的第二方向的边缘向凸台的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的,圆弧面的最低点与车身地板本体的高度差为12.7mm。
可选的,方形面与车身地板本体的高度差为5.6mm。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地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车身地板本体上采用凹面筋和长筋相结合的设置方式,可有效提高车身地板本体的刚性,同时减少震动。
在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凹面筋和长筋,成型简单易实现,并能够减少阻尼垫的使用,在减轻车身重量的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身地板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身地板本体上凹面筋和长筋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表示图2中车身地板本体上凹面筋和长筋布置方式A-A断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1、车身地板本体;2、凸台;31、第一凹面筋;32、第二凹面筋;33、凹面;41、第一长筋;42、第二长筋;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包括:车身地板本体1,车身地板本体1上设置有凸台2,沿第一方向设置;位于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凸台2两侧的加强筋,加强筋包括:凹面筋和长筋,凹面筋和长筋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依次排列,其中凹面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凹面33为向车身地板本体1下方凸起的圆弧面;长筋包括: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凸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1上方凸起的方形面。
具体的,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设置依次排列的凹面筋和长筋。其中,凹面筋的具体结构为:在车身地板本体1的凹陷部内设置向车身地板本体1下方凸起的圆弧面;长筋的结构为:设置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凸面为向车身地板本体1上方凸起的方形面。设置圆弧面最低点与车身地板本体1之间10-15mm的高度差范围,可以有效拉伸地板材料,从而提高刚性。圆弧面最底端为水平结构,通过圆弧过渡,可以保证凹面筋最低点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差变大。需要说明的是,凹面筋最低点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范围差不局限于10-15mm,仅需要可以有效拉伸地板材料即可。凹面筋因过渡平缓,且拉伸面较大,能够拉伸冲压深度,从而提高地板刚度。从冲压工艺考虑长筋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差不宜过大,长筋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差范围保持在3-6mm,可以保证冲压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采用凹面筋匹配长筋的方式进行布置,可有效降低车身震动,因此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粘贴的阻尼垫可减薄,实现车身轻量化,同时也节约了成本,达到减重降本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圆弧面设置有通孔6。由于凹面筋面积较大,在圆弧面处设置通孔6,此种结构有利于电泳液更好地快速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凹面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凹面筋31和第二凹面筋32;长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长筋41和第二长筋42;第一凹面筋31的尺寸大于第二凹面筋32的尺寸,第一长筋41的尺寸大于第二长筋42的尺寸,三个第一凹面筋31结合两个第一长筋41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1与第一方向相平行边缘的两侧,三个第二长筋42结合三个第二凹面筋32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1上凸台2的两侧。
具体的,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设置有尺寸不同的第一凹面筋31、第二凹面筋32和第一长筋41、第二长筋42,其中第一凹面筋31、第二凹面筋32、第一长筋41、第二长筋42的尺寸根据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空余位置决定。三个第一凹面筋31结合两个第一长筋41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1与第一方向相平行边缘的两侧,其中第一凹面筋31位于第一长筋41的外侧,靠近车身地板本体1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边缘,三个第二长筋42结合三个第二凹面筋32设置于车身地板本体1上凸台2的两侧,其中,第二长筋42靠近车身地板本体1上的凸台2。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三个第一凹面筋31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两个第一长筋41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三个第二凹面筋32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三个第二长筋42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
具体的,在车身地板本体1的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三个第一凹面筋31、两个第一长筋41、三个第二凹面筋32和三个第二长筋42。第一凹面筋31、第二凹面筋32匹配第一长筋41和第二长筋42布置在车身地板本体1上,可有效降低车身震动。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凹面筋31、第一长筋41、第二凹面筋32和第二长筋42沿车身地板本体1的第二方向从车身地板本体1的第二方向的边缘向凸台2的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具体的,凸台2位于车身地板本体1第二方向的中部位置,在车身地板本体1的第二方向的两个边缘位置向凸台2延伸的方向,第一凹面筋31、第一长筋41、第二凹面筋32和第二长筋42依次排列,采用凹面筋和长筋结合的形式,不仅可提高整车NVH性能和车身地板本体1的刚性,同时可减少阻尼垫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圆弧面的最低点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差为12.7mm;方形面与车身地板本体1的高度差为5.6mm。此种设计不但可以有效拉伸地板材料,提高地板刚性,而且可以保证冲压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地板结构。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地板本体,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设置有凸台,沿第一方向设置;
位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的所述凸台两侧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凹面筋和长筋,所述凹面筋和所述长筋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依次排列,其中所述凹面筋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面为向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下方凸起的圆弧面;所述长筋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凸面为向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方凸起的方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设置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凹面筋和第二凹面筋;所述长筋包括尺寸不同的第一长筋和第二长筋;所述第一凹面筋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凹面筋的尺寸,所述第一长筋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长筋的尺寸,三个所述第一凹面筋结合两个所述第一长筋设置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边缘的两侧,三个所述第二长筋结合三个所述第二凹面筋设置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所述凸台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第一凹面筋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长筋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三个所述第二凹面筋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三个所述第二长筋在所述车身地板本体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面筋、所述第一长筋、所述第二凹面筋和所述第二长筋沿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第二方向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边缘向所述凸台的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的最低点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高度差为12.7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面与所述车身地板本体的高度差为5.6mm。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地板结构。
CN201520192812.0U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7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2812.0U CN204587042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2812.0U CN204587042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7042U true CN204587042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281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7042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7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614A (zh) * 2019-06-03 2019-09-24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地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614A (zh) * 2019-06-03 2019-09-24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地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7042U (zh) 一种车身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02987294U (zh) 前地板加强板及具有该加强板的汽车
CN201235858Y (zh) 一种汽车车身翼子板结构
CN201971548U (zh) 起重机及其横截面变化的车架
CN205345069U (zh) 汽车前围加强板和汽车前围结构
CN20390224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04432349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3844600U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2368682U (zh) 汽车车身的连接结构、汽车车身和汽车
CN202557311U (zh) 一种车用仪表台
CN20149433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座盆的加强结构
CN205469275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的安装结构
CN204368271U (zh) 车用缓冲块及汽车
CN203172402U (zh) 一种加强板及具有加强板的车门
CN214523655U (zh) 通风盖板安装结构
CN203727151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1923144U (zh) 动车组地板减振器
CN202630777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
CN203766507U (zh) 变速箱悬置横梁及具有该横梁的变速箱悬置系统
CN202966026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3902693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内饰板安装支架
CN202413932U (zh) 天窗骨架连接支架及天窗骨架与车身侧围的连接结构
CN102275549A (zh) 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
CN206678997U (zh) 一种高铁动车用隔音地板
CN202156492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