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7024U -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7024U
CN204587024U CN201520122211.2U CN201520122211U CN204587024U CN 204587024 U CN204587024 U CN 204587024U CN 201520122211 U CN201520122211 U CN 201520122211U CN 204587024 U CN204587024 U CN 204587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drip
reinforced support
automobile engine
drip
engine nac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22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勇
何益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Liuzhou Wuling Motors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Guang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Wuling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222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7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7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7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汽车发动机舱包括发动机罩盖、设置在发动机罩盖两侧的翼子板以及设置在前风窗总成前端的流水槽;还包括能够托起流水槽的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固定设置在发动机罩盖上并具有托槽,流水槽位于托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支架对流水槽进行支撑,增加了流水槽的强度和流水槽弧形面的形状刚度,在焊接流水槽时,由于流水槽底部受到加强支架的支撑力,能够防止流水槽在焊接或物流过程中发生变形,所以流水槽的弧度不易发生变化,能够避免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出现缝隙,提高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舱上均设置有流水槽,便于在雨水天气或冲刷车辆时排水。汽车发动机舱顶部由发动机罩盖和设置在其两侧的翼子板构成,流水槽设置在汽车的前风窗总成前端并与发动机罩盖密封连接,以避免发动机舱漏水。目前,常用的流水槽为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上述流水槽的槽底面从中部分别向两侧逐渐降低,也就是说流水槽的槽底面中部高于槽底面两侧,利于将水流从流水槽的槽底面中部最高点向槽底面两侧的最低点导流,使水流从流水槽两侧流出并沿翼子板排出。
焊接车架时,流水槽的顶端与前风窗总成的前横梁搭接焊接相连,两侧与翼子板焊接相连,且需要保证流水槽弧形型面的弧度与发动机罩盖弧形面的弧度保持一致,但是,流水槽在焊接或物流过程中较易发生变形,导致流水槽弧形型面的弧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出现缝隙,影响了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使发动机舱较易出现漏水问题,大大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以提高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减少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舱,以提高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减少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汽车发动机舱的汽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包括发动机罩盖、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罩盖两侧的翼子板以及设置在前风窗总成前端的流水槽;还包括:
能够托起所述流水槽的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风窗总成上并具有托槽,所述流水槽位于所述托槽内。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加强支架靠近所述流水槽的表面与所述流水槽焊接相连。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加强支架远离所述流水槽的表面与所述前风窗总成的前横梁相连。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加强支架为弓形支架并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加强弓形支架、第二加强弓形支架和第三加强弓形支架,所述第一加强弓形支架和所述第三加强弓形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流水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弓形支架位于所述流水槽的中部最高点。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加强支架为方管支架,该方管支架的顶部端面与所述前风窗总成焊接贴合。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流水槽为钣金冲压件,其壁厚为1mm-1.5mm。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流水槽为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且所述流水槽中部的槽底面的最高点与两侧的槽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13mm。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流水槽的挡水翻边上并向上延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高度为6mm-8mm,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挡水翻边焊接相连。
优选的,上述汽车发动机舱中,所述发动机罩盖与所述流水槽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舱包括发动机罩盖、设置在发动机罩盖两侧的翼子板以及设置在前风窗总成前端的流水槽;还包括能够托起流水槽的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固定设置在前风窗总成上并具有托槽,流水槽位于上述托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支架对流水槽进行支撑,增加了流水槽的强度和流水槽弧形面的形状刚度,在焊接流水槽时,由于流水槽底部受到加强支架的支撑力,能够很好地锁定流水槽的弧形型面数据,防止流水槽在焊接或物流过程中发生变形,所以流水槽的弧度不易发生变化,流水槽的弧形型面曲线与发动机罩盖型面曲线能够保持一致,避免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出现缝隙,提高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由于上述汽车发动机舱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汽车发动机舱的汽车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提高了流水槽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了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舱包括发动机罩盖、设置在发动机罩盖两侧的翼子板以及设置在前风窗总成1前端的流水槽2;还包括能够托起流水槽2的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固定设置在前风窗总成1上并具有托槽,流水槽2位于上述托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支架对流水槽2进行支撑,增加了流水槽2的强度和流水槽2弧形面的形状刚度,在焊接流水槽2时,由于流水槽2底部受到加强支架的支撑力,能够很好地锁定流水槽2的弧形型面数据,防止流水槽2在焊接或物流过程中发生变形,所以流水槽2的弧度不易发生变化,流水槽2的弧形型面曲线与发动机罩盖型面曲线能够保持一致,避免流水槽2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出现缝隙,提高流水槽2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较好,且结构简单。
优选的,上述加强支架靠近流水槽2的表面与流水槽2焊接相连。本实施例使加强支架与流水槽2固定连接,能够保证流水槽2始终位于加强支架的托槽内,从而保证了加强支架对流水槽2的支撑效果。当然,上述流水槽2也可以不与加强支架焊接,使流水槽2直接放置在上述托槽内,优选的使托槽的形状为围绕流水槽2的整个底面的U型等。
进一步的,加强支架远离流水槽2的表面与前风窗总成1的前横梁相连。此时加强支架分别与前风窗总成1和车架前边梁连接,能够提高加强支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加强支架对流水槽2的支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加强支架为弓形支架并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和第三加强弓形支架5,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和第三加强弓形支架5分别位于流水槽2的两侧(该两侧是指沿行走方向的左右两侧),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位于流水槽2的中部最高点。如图2所示,流水槽2的弧形型面底部由三个加强支架支撑,流水槽2的中部槽底面的最高点下方设有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的顶部与前风窗总成1的前横梁连接,托槽的上表面拖起流水槽2的中部槽底面;通过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与流水槽2的中部槽底面相抵,可以增加流水槽2的中部槽底面顶高的强度。流水槽2的一侧槽底面的下方设有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另一侧槽底面的下方设有第三加强弓形支架5,两个加强支架的顶部均与前风窗总成的前横梁连接,两者的托槽上表面与流水槽2的两侧槽底面相抵,下表面与发动机舱下方的车架前边梁相连。通过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第三加强弓形支架5与流水槽2的两侧槽底面相抵,可以增加流水槽2的两侧槽底面的强度,在焊接流水槽2时,能够确保流水槽2在向下压装不易变形,同时在焊接中就能够实现流水槽2弧形型面曲线与发动机罩盖型面曲线一致的控制,使流水槽2的弧形型面曲线与发动机罩盖的型面曲线一致,两者高度间隙稳定在10mm-11mm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长度的流水槽2以及不同尺寸的加强支架,上述加强支架还可以为其他个数,如4个、5个等。
上述弓形支架的托槽为与流水槽2的弧形型面相匹配的弧形,此时弓形支架与流水槽2的接触面面积较大,能够对流水槽2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当然,上述加强支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条形或L形等能够实现支撑流水槽2的形状。
加强支架优选为方管支架,该方管支架的顶部端面与前风窗总成1焊接贴合。本实施例采用方管作为加强支架,通过弯曲方管即可形成上述托槽,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制造。当然,上述加强支架还可以为支撑板或者其他能够对流水槽2进行支撑的结构。
流水槽2为钣金冲压件,其壁厚为1mm-1.5mm。在加强支架的支撑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较薄的钣金冲压件作为流水槽2,能够在避免流水槽2变形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了便于排水,流水槽2优选为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且流水槽2中部的槽底面的最高点与两侧的槽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13mm。具体的,流水槽2中部的槽底面的最高点与两侧的槽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1mm;这样一来,流水槽2的中部槽底面的最高点与两侧槽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较大,水流将会从流水槽2的槽底面中部最高点向底面两侧的最低点导流,并从流水槽2两侧沿翼子板排出,提高了车辆的快速导水功能。
上述汽车发动机舱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流水槽2的挡水翻边上并向上延伸的挡水板6,挡水板6的高度为6mm-8mm。上述挡水板6增加了流水槽2翻边的高度,可以使流水槽2的深度增大,容水量增加,减少了从流水槽2的翻边溢出的水量。
具体的,挡水板6与挡水翻边焊接相连。挡水板6通过焊接固定于流水槽2的翻边上,便于在原有的流水槽2上进行改装。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罩盖与流水槽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本实施例利用密封胶条使发动机罩盖与前风窗总成1前端的流水槽2组合形成对发动机舱的密封,提高了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舱,提高了流水槽2与发动机罩盖以及翼子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减少了发动机舱出现漏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其优点是由汽车发动机舱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包括发动机罩盖、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罩盖两侧的翼子板以及设置在前风窗总成(1)前端的流水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能够托起所述流水槽(2)的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风窗总成(1)上并具有托槽,所述流水槽(2)位于所述托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靠近所述流水槽(2)的表面与所述流水槽(2)焊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远离所述流水槽(2)的表面与所述前风窗总成(1)的前横梁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为弓形支架并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和第三弓形加强支架(5),所述第一加强弓形支架(3)和所述第三弓形加强支架(5)分别位于所述流水槽(2)的两侧,所述第二加强弓形支架(4)位于所述流水槽(2)的中部最高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为方管支架,该方管支架的顶部端面与所述前风窗总成(1)焊接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2)为钣金冲压件,其壁厚为1mm-1.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2)为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拱起的弧形,且所述流水槽(2)中部的槽底面的最高点与两侧的槽底面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10mm-13m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流水槽(2)的挡水翻边上并向上延伸的挡水板(6),所述挡水板(6)的高度为6mm-8mm,所述挡水板(6)与所述挡水翻边焊接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盖与所述流水槽(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胶条。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
CN201520122211.2U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Active CN204587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2211.2U CN204587024U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22211.2U CN204587024U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7024U true CN204587024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2211.2U Active CN204587024U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7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154A (zh) * 2017-12-1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154A (zh) * 2017-12-11 2019-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9987154B (zh) * 2017-12-11 2021-08-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4644B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03552445B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CN204587024U (zh) 一种汽车及其发动机舱
CN105313978A (zh) 汽车前舱上边梁组件
CN202879500U (zh) 轨道车辆车顶和侧墙连接结构
EP3517394B9 (en) Air conditioner platform structure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CN104973137B (zh) 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04736936U (zh) 一种车架防水装置
CN201834061U (zh) 一种汽车a柱
CN202284877U (zh) 车用空调冷凝器的堵帽与边板总成
CN204526828U (zh) 换挡机构支架、汽车中央通道安装总成以及汽车
CN202295003U (zh) 一种上导轨加强结构
CN203344876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04341058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的平台式车顶结构
CN202272055U (zh) 加强装置及车辆
US11091204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roof panel and side panel that are joined
CN204937244U (zh) 一种分区隔离装置及使用该分区隔离装置的车辆
CN207311453U (zh) 轨道车辆排水导流组件及轨道车辆
CN105291780A (zh) 一种窗框上加强板的安装结构
CN102762461B (zh) 设有透明全景天窗和密封后车身顶蓬的车辆
CN105365895A (zh) 背门铰链加强件上用于与背门排水槽的搭接结构
CN215043132U (zh) 箱体导水装置
CN107415887B (zh) 一种安全带安装组件
KR101316460B1 (ko) 센터 필러 보강 구조
CN102416982B (zh) 一种上导轨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