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4833U -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4833U
CN204574833U CN201520090776.7U CN201520090776U CN204574833U CN 204574833 U CN204574833 U CN 204574833U CN 201520090776 U CN201520090776 U CN 201520090776U CN 204574833 U CN204574833 U CN 204574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kiln
waste gas
air
drying uni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07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才芳
李乾华
李奇厚
吴朝琴
侯国盛
杨雪芹
李乾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YI SINT MIN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YI SINT MIN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YI SINT MIN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XIAOYI SINT MIN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07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4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4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4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包括管道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通过所述管道与回转窑窑尾烟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管道将烘干装置连接到回转窑窑尾烟道,实现对煅烧回转窑窑尾高温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与现有技术将400-600℃高温气体除尘净化后直接排放大气相比,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可将排放废气的温度降低至40-50℃再行排放,有效地回收利用了废弃的热能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回转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煅烧回转窑的窑尾废气主要依靠窑尾大型脉冲布袋除尘器经粉尘回收、气体脱硫后向大气排放,也有尝试回收二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硫的工艺设备。但是,由于煅烧回转窑窑尾废气的温度非常高,可达400-600℃,所以这种对废气除尘净化后直接排放处理的办法仍然较为浪费。现有技术中也有利用回转窑窑尾废气的高温进行发电的装置,但是这仅限于干法回转窑,湿法回转窑的发电技术尚未达到成熟利用的阶段。即使是利用干法回转窑窑尾废气发电的装置,也常常由于发电设备过于庞大繁杂,而限于厂区环境条件,无法得到实际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窑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因其简便易行且高效,可以对煅烧回转窑窑尾高温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转窑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管道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通过所述管道与回转窑窑尾烟道连接。
其中,所述烘干装置为回转式滚筒烘干机。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回转式滚筒烘干机有高效、平稳、均匀地烘干等性能,有助于热能的回收利用。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重力除尘器,所述重力除尘器位于所述烘干装置的上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重力除尘器适用于除去较大颗粒的灰尘,达到初级除尘净化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管道在所述重力除尘器下游设置有斜管,所述斜管的底端与所述重力除尘器连接,所述斜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斜管通过压缩空气进气孔,使用压缩空气清理斜管内部沉积下的粉尘,可以保障管道的畅通,保证对烘干装置的热能输送。同时,斜管将清理的灰尘存放至位于其底端的重力除尘器。
进一步,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孔沿所述斜管的轴向等距排列。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沿斜管的轴向等距离间隔排列的压缩空气进气孔,有利于使斜管引入的压缩空气均匀喷射,有利于提高斜管的清灰效果。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位于所述斜管与所述烘干装置之间。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引风机用以抽取来自回转窑窑尾烟道的废气,实现热能的输送;同时,设置于斜管的下游而非上游,可以减少第一引风机受废气和粉尘污染的机会,降低清洗第一引风机的频率。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式除尘装置,所述过滤式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装置的下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过滤式除尘装置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放置于烘 干装置的下游特别是重力除尘器的下游,可以对烘干装置下游的废气进行二级除尘净化,以减少回转窑窑尾废气对环境的危害。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位于所述过滤式除尘装置的下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引风机用以抽取来自烘干装置利用了热能之后排放的废气,使降温后的废气进入后续净化处理的装置:过滤式除尘装置和第二引风机下游的脱硫装置。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引风机的下游。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脱硫装置可以对回转窑窑尾废气中最主要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处理。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保温层。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保温层的保温隔热性能,能使回转窑窑尾废气的大量热能通过管道输送到烘干装置,而不产生额外的热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通过管道将烘干装置连接到回转窑窑尾烟道,实现对煅烧回转窑窑尾高温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与现有技术将400-600℃高温气体除尘净化后直接排放大气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可将排放废气的温度降低至40-50℃再行排放,有效地回收利用了废弃的热能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管道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回转窑窑尾烟道;    2-管道;              3-重力除尘器;
4-斜管;              5-压缩空气进气孔;    6-第一引风机;
7-烘干装置;          8-过滤式除尘装置;    9-第二引风机;
10-脱硫装置;         1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通过与回转窑窑尾烟道1连接的管道2,将高温的回转窑窑尾废气输送到位于管道2下游的烘干装置7。
其中,烘干装置7可以为多种,例如:带式烘干机、滚筒烘干机、箱式烘干机,塔式烘干机等几种型式。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装置7使用回转式滚筒烘干机,此类型烘干机处理量大,操作简便,同时被烘干处理的物料在烘干机内均匀分散地与热风直接接触,烘干效果好;并且由于采用了套筒套列结构使烘干机长度成倍缩短,所以其散热面得以大幅减少,降低了热能耗费,提高了对废气热能的回收利用率。在实际工程中,煅烧回转窑窑尾的废气主要依靠设置于窑尾的大型脉冲布袋除尘器,经过粉尘回收、气体脱硫后排放到大气中,而该窑尾废气的温度一般不低于400℃,甚至高达600℃,以这样的方式排放是对窑尾废气中大 量热能的严重浪费;目前,也有不少大型企业利用回转窑窑尾废气的高温进行发电,但是这仅限于干法回转窑,湿法回转窑的发电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即使是利用干法回转窑窑尾废气发电的装置,也常常由于发电设备过于庞大繁杂,而限于企业厂区环境条件,无法得到实际的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利用烘干装置7有效地回收利用回转窑窑尾废气中的热能资源,对刚开采的矿石、煤泥、湿石膏等物料进行烘干,可将废气的温度降低至40℃-50℃再行排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管道2上设置有重力除尘器3,该重力除尘器3安装在烘干装置7的上游。如图1所示,重力除尘器3的上游通过管道2直接连接到回转窑窑尾烟道1。
其中,重力除尘器3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除尘装置,例如:惯性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等。
本实施例选用重力除尘器3,因为此类型除尘器的除尘原理是突然降低气流流速和改变流向,使较大颗粒的灰尘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与气流分离,沉降到重力除尘器3的锥底部位。所以,设置重力除尘器3达到了清除废气中较大颗粒灰尘的效果,完成对管道2中废气进行初级除尘净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重力除尘器3下游设置有斜管4,斜管4以一定的倾斜角度竖立在重力除尘器3上,斜管4的底端直接连接重力除尘器3的出口,斜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孔5。
其中,斜管4也可以设置为水平或垂直安装,因为水平安装不利于斜管4上灰尘沉降到底端的重力除尘器3,垂直安装不利于废气在管道2内的流通,故本实施例的斜管4以稍微倾斜的角度竖立在重力除尘器3上。通过压缩空气进气孔5,来自压缩机等外联设备的高压气体可以及时清理斜管4内壁上的灰尘,保障了管道2的畅通和高温废气的输送。而重力除尘器3与斜管4底端连接,可以存储斜管4上清理掉的灰尘,避免灰尘再次飘扬或者进入下游管道2的空间。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压缩空气进气孔5沿斜管4的轴向方向,在斜管4侧壁上等距排列。其中,压缩空气进气孔5也可以不按照特定规律布置,一般不宜在管壁上相对的位置设置,以免消除了压缩空气的清灰效果。而沿轴向等距排列布置的压缩空气进气孔5,有利于使引入的压缩空气在斜管4内平均分布、均匀施力,有利于提高斜管4内部的清灰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斜管4与烘干装置7之间的管道2位置,设置有第一引风机6。
其中,第一引风机6也可以设置于烘干装置7下游位置。考虑到烘干装置7本身内部容积较大,并且物料本身也很大地影响了气体的流动,故本实施例选择将第一引风机6设置于烘干装置7的上游,加强引风效果。第一引风机6的作用是抽取来自回转窑窑尾烟道1的废气,使高温的废气进入上述的重力除尘器3和斜管4,进而输送到第一引风机6下游的烘干装置7,实现废气热能的输送。同时,斜管4下游废气中的灰尘比其上游的灰尘少,第一引风机6 设置于斜管4下游,可以相应减少清灰的次数。由于设置第一引风机6的位置处,废气的温度仍然高达400-500℃,所以第一引风机6应该选用耐高温风机。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烘干装置7的下游,设置有过滤式除尘装置8。
其中,过滤式除尘装置8可以选用布袋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塑烧板除尘器等。本实例选用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其滤袋一般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灰尘的气体进行过滤,当含灰尘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布袋除尘器更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故设置在重力除尘器3的下游,对回转窑窑尾废气进行二级除尘净化,以使废气的颗粒含量达到排放大气的标准。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过滤式除尘装置8下游设置有第二引风机9。出于对第二引风机9的除尘卫生、以及引风效果考虑,第二引风机9设置于过滤式除尘装置8和下游的脱硫装置10之间。该第二引风机9主要用于抽取来自过滤式除尘装置8的废气,辅助过滤式除尘装置8完成废气的二级除尘净化。由于回转窑窑尾经过烘干装置7进行余热回收后,温度有所降低,所以第二引风机9可以选用非耐高温的一般引风机。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第一引风机6和第二引风机9均使用变频器控制。这是由于受到回转窑内部复杂情况的影响,回转窑窑尾烟道1废气的温度、压力和通风量会有不规则变化,因而第一引风机6采用变频调速控制,通过改变风机的转速,能够改变风机风量以适应烘干装置7不同运行状况的需要,第二引风机9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可以根据过滤式除尘装置8和脱硫装置10的实际工作情况,调节送风速度和流量。同时,使用变频器控制的引风机运行能耗最省,综合效益最高。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第二引风机9的下游,设置有脱硫装置10。
其中,脱硫装置10可以选用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玻璃钢脱硫塔等。本实施例中,脱硫装置10选用玻璃钢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的优点是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可以在瞬时内连续不断地高效净化烟气,净化吸收气流中的二氧化硫。经过初级、二级的两次除尘净化,以及玻璃钢脱硫塔的脱硫处理,从回转窑窑尾烟道1的废气最终可以达到排放大气的环保标准。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管道2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11。管道2的材料为热传导率较高的钢材,回转窑窑尾废气经由管道2输送到烘干装置7前,需要通过重力除尘器3、斜管4和第一引风机6,以及各装置之间的管道2,而回转窑窑尾烟道1的废气温度高达600℃,和环境气温之间有很大的温差,故在该热能输送通道上 设置保温层11能减少热量的流失,保证废气中热能的高效输送。更进一步地,在重力除尘器3、斜管4和第一引风机6等装置的外壳上也安装保温层11,则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1使用的是保温棉。该保温棉是由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制成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新型高效绝热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通过所述管道与回转窑窑尾烟道连接;
所述烘干装置为回转式滚筒烘干机;
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重力除尘器,所述重力除尘器位于所述烘干装置的上游;
所述管道在所述重力除尘器下游设置有斜管,所述斜管的底端与所述重力除尘器连接;
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一引风机位于所述斜管与所述烘干装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孔沿所述斜管的轴向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式除尘装置,所述过滤式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烘干装置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位于所述过滤式除尘装置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引风机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设置有保温层。
CN201520090776.7U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04574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0776.7U CN204574833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0776.7U CN204574833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4833U true CN204574833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7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0776.7U Active CN204574833U (zh) 2015-02-09 2015-02-09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48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5237A (zh) * 2017-05-17 2018-12-07 赫章县黎明矿业有限公司 菱铁矿回转窑无氧磁化还原焙烧系统及其焙烧工艺
CN109847508A (zh) * 2018-11-21 2019-06-07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高效烘干的烘干窑-主窑联动配套设备组
WO2023016057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干燥设备及正极材料干燥生产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5237A (zh) * 2017-05-17 2018-12-07 赫章县黎明矿业有限公司 菱铁矿回转窑无氧磁化还原焙烧系统及其焙烧工艺
CN108955237B (zh) * 2017-05-17 2020-06-12 赫章县黎明矿业有限公司 菱铁矿回转窑无氧磁化还原焙烧系统及其焙烧工艺
CN109847508A (zh) * 2018-11-21 2019-06-07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高效烘干的烘干窑-主窑联动配套设备组
WO2023016057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正极材料干燥设备及正极材料干燥生产线
GB2617022A (en) * 2021-08-09 2023-09-27 Guangdong Brunp Recycling Technology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drying apparatus and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drying production l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2382U (zh) 混合式除尘器
WO2009100621A1 (zh) 大型水泥窑烟气治理工艺及装置
CN101185929A (zh) 吸嘴清灰的旋转滤筒除尘器
KR101035729B1 (ko) 미분탄 복합 집진 장치
CN204574833U (zh)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CN103463886B (zh)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202289850U (zh) 污泥的烟气焚烧处理系统
CN201195093Y (zh) 可同步烟气脱硫的旋转除尘除雾器
CN202126190U (zh) 铁合金“工业硅、75硅”矿热炉烟尘处理装置
CN203540242U (zh) 一种高浓度粉尘分离脉冲除尘器
CN105126552A (zh) 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
CN106268100B (zh) 一种改进式颗粒层除尘器
CN105157411A (zh) 新型升温箱
CN110975504A (zh) 一种圆筒式旋风布袋除尘器
CN206755745U (zh) 螺旋管式气流干燥机
CN202648450U (zh) 一种带有无尘排放系统的铝锭熔炼炉
CN206168118U (zh) 混凝土搅拌站库顶除尘设备
CN213965796U (zh) 一种石膏粉煅烧回转窑烟气除尘脱硫系统
CN201157744Y (zh) 涡旋式增湿预除尘装置
CN205002574U (zh) 新型升温箱
CN209885497U (zh) 一种井下基于循环气流的干选系统
CN2230615Y (zh) 湿式脱硫除尘器
CN105858699A (zh) 利用高温热烟气碳化干燥合成碳酸钙的生产工艺和装置
CN207546121U (zh) 一种螺旋微孔式多级连续除尘装置
CN207471918U (zh) 旋转沸腾闪蒸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