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2574U - 新型升温箱 - Google Patents

新型升温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2574U
CN205002574U CN201520685222.1U CN201520685222U CN205002574U CN 205002574 U CN205002574 U CN 205002574U CN 201520685222 U CN201520685222 U CN 201520685222U CN 205002574 U CN205002574 U CN 205002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material
warming box
dehumidification portion
dehumidification
ded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52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yu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yu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yur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yur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52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2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2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25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升温箱,包括升温箱和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个除湿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个所述除湿部内设有吸水材料,当M个除湿部在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时,M为小于N的整数,N减M个除湿部被设置为对其内的吸水材料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使用吸水材料来对箱内空气进行吸水后,对吸水材料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除水,避免损失热能,且除湿效果好,提高升温效率;采用若干个除湿部交替进行除湿,能实现连续除湿,提高除湿速率;采用除尘装置,能进一步净化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沾到锂离子电池或电池极片上而影响性能。

Description

新型升温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电子器件烘烤的新型升温箱。
背景技术
在电子器件烘烤工艺中,潮湿的物料被输送至升温箱进行升温,物料中的水分在温度升高至沸点时蒸发,造成箱内水蒸气增多,湿度升高,不利于器械的运作与保护,待升温箱停止工作后,水蒸气降温液化为液体,水分增加到一定程度会积聚成一股水流,不利于后期清洁处理。目前的隧道式真空烘烤线对箱体的密封程度要求高,若在升温箱积聚大量的水蒸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紧随其后的干燥工艺,降低了生产效率,甚至增加由于水分导致的器械损坏的维修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也存在利用除湿装置来对箱内空气进行干燥的烘烤装置。比如公开号为20406387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除湿热泵烘烤装置,其烘烤箱体包括物料烘烤区、除湿加热功能区、隔板,除湿加热功能区装设热泵组件、空气除湿加热组件;热泵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热交换器,空气除湿加热组件包括回热器、进风管、风机,回热器热侧出风口、冷侧入风口分别连接蒸发器,风机入风口、回热器冷侧出风口分别连接冷凝器,风机入风口与冷凝器之间安装辅助加热器。工作时,辅助加热器对空气加热以实现快速升温;回风口出来的湿热空气依次经回风口、进风管、回热器热侧、蒸发器、回热器冷侧、冷凝器、辅助加热器、风机、送风口而回流至物料烘烤区。该现有技术是采用冷凝的方式来实现空气除湿,但是这种除湿方式会损失一部分热能,导致升温装置的效率降低。再者,这些烘烤装置还普遍存在除湿速率低,除湿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速率高且除湿效果好的新型升温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升温箱,包括升温箱,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个除湿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个所述除湿部内设有吸水材料,当M个除湿部在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时,M为小于N的整数,N减M个除湿部被设置为对其内的吸水材料进行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密闭的圆筒状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一轴,所述轴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除湿部的隔板,与所述隔板连接的驱动源驱动所述隔板转动所述吸水材料在两个除湿部间反复切换,所述外壳上部设有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除水装置,所述外壳下部设有与所述升温箱连通的入风管道与回风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除湿部是密闭的罐,每个罐设有入风管道、回风管道、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及入风管道阀门和回风管道阀门,所述除湿部通过控制入风管道阀门和回风管道阀门来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或处理所述吸水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是吸水材料输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包括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将水分排出大气的排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吸水材料为分子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容器内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对所述升温箱内的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所述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带电荷的粉尘颗粒运动到集尘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下部设有灰斗的除尘容器,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用于清除粉尘的阀门,所述除尘容器内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对所述升温箱内的空气进行除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电晕极板、集尘板、振打装置及电源,所述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带电荷的粉尘颗粒运动到集尘板上,并由所述振打装置将所述集尘板上的粉尘颗粒振落至所述灰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滤袋,每个所述滤袋敞开的一侧设有喷吹管,所述喷吹管连接脉冲阀,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粘附于所述滤袋上,高压气体经过脉冲阀和喷吹管把所述滤袋中的粉尘喷落至所述灰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吸水材料来对箱内空气进行吸水后,将吸水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使水分蒸发,对比现有技术中使用冷凝方式来处理吸水材料而言,可避免损失热能,且除湿效果好,提高升温效率;采用若干个除湿部交替进行除湿,能实现连续除湿,提高除湿速度;采用除尘装置,能进一步净化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沾到电子器件而影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增加驱动源)。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除尘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除尘装置的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请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新型升温箱,包括升温箱100和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个除湿部310,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个所述除湿部310内设有吸水材料220,当M个除湿部在对所述升温箱100除水时,M为小于N的整数,N减M个除湿部310被设置为对其内的吸水材料220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除湿部310是密闭的罐,每个罐设有吸水材料220、入风管道280、回风管道290、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及入风管道阀门321和回风管道阀门331,所述除湿部310通过控制入风管道阀门321和回风管道阀门331来对所述升温箱310除水或处理所述吸水材料220。在所述回风管道290处设有风机281,也可以在所述入风管道280处设置所述风机281。所述吸水材料220是分子筛。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220的装置包括加热组件271,所述加热组件271是电加热器,以及用于将水分排出大气的排气口272,所述排气口272上设有阀门273。用于处理吸水材料220的装置还可以是吸水材料输送管道,处理方法是通过吸水材料输送管道将所述吸水材料220卸料,再把新的所述吸水材料220装进所述除湿部310内。
以其中一个所述除湿部310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打开所述入风管道阀门321,所述风机281将所述升温箱100内的潮湿空气通过所述入风管道阀门321抽进所述除湿部310内。所述吸水材料220吸附潮湿空气中的水分。打开所述回风管道阀门331,被吸附水分后的干燥空气通过所述回风管道290回到所述升温箱100内。吸附水分后的所述吸水材料200不能再使用,需要对其进行除水。在除水前,关闭所述入风管道阀门321和所述回风管道阀门331。所述加热组件271对所述吸水材料220进行加热,使附于所述吸水材料220的水分吸热气化为水蒸气。打开所述阀门273,将带有水蒸气的空气排出。所述吸水材料220恢复吸水功能。在该所述除湿部310工作的同时,其他两个所述除湿部310也在交替进行吸水或除水工作,因此能实现不间断除湿,提高了除湿的速度。由于所述除湿部310是独立的密封罐,相互之间无干扰,能加强除湿的效果。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升温箱100和除湿装置200。所述除湿装置200包括密闭的圆筒状外壳230,所述外壳230内设有一轴240,所述轴240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壳230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除湿部210的隔板250,与所述隔板250连接的驱动源260驱动所述隔板250转动所述吸水材料220在两个除湿部210间反复切换,所述外壳230上部设有用于处理吸水材料220的除水装置。所述驱动源260是电机。所述吸水材料220为分子筛。常见的分子筛如交联葡聚糖、沸石等。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220的装置包括加热组件271,所述加热组件271是电加热器,以及用于将水分排出至大气的排气口272,所述排气口272上设有第一阀门273。用于处理吸水材料220的装置还可以是吸水材料输送管道,处理方法是通过吸水材料输送管道将所述吸水材料220卸料,再把新的所述吸水材料220装进所述除湿部210内。所述外壳230下部设有与所述升温箱100连通的入风管道280与回风管道290。在所述入风管道280处设有风机281,也可以在所述回风管道290处设置风机281。
工作时,所述风机281转动,把所述升温箱100内的潮湿空气通过所述入风管道280抽进位于所述除湿装置200的下部的除湿部210内。所述除湿部210内的所述吸水材料220吸附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水分后的干燥空气通过所述回风管道290回到所述升温箱100内。吸附水分后的所述吸水材料不能再使用,需要对其进行除水。所述隔板250在所述驱动源260的驱动下带动位于所述除湿装置200下部所述吸水材料220旋转至上部,其旋转角度一般为180度。为了防止所述吸水材料掉落到所述入风管道280或回风管道290或排气口272,在上述三处可以增加防掉落装置,例如网板。所述吸水材料220旋转至上部后,所述加热组件271对其进行加热,在所述吸水材料220内的水分吸热至气化为水蒸气,通过所述排气口272将带有水蒸气的空气排出,所述吸水材料220便可再使用。在第一排风口272处,为了加快水蒸气排出的速度,可以添加风机。为了让所述升温箱100保持密闭的状态,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73进行控制。潮湿的所述吸水材料220从所述除湿装置200下部旋转至其上部的同时,在所述隔板250另一面的干燥的所述吸水材料220从所述除湿装置200的上部转至下部,对所述风机281抽进的潮湿空气进行吸水。因此,所述除湿装置200的一个除湿部在进行吸水,另一个在进行除水,同时作业,提高除湿的速度。且两个所述除湿部210是独立工作的,互不干扰,加强除湿效果。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容器400,在所述除尘容器400上设有入口420和出口430。在所述出口430处设有风机281,也可以在所述入口420出设置所述风机281。所述除尘容器400内设有除尘组件410,所述除尘组件410对所述升温箱100内的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尘组件410包括电晕极板412、集尘板411及电源413。工作时,所述风机281将所述升温箱100内的含尘空气抽进所述除尘容器400中,所述电晕极板412、集尘板411及电源413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空气中带电荷的粉尘颗粒定向运动到所述集尘板411上。被过滤后的空气经过所述出口430回到所述升温箱100内。所述集尘板411上积累较多灰尘时,将其拆卸下来并进行清洗,便可重复利用。
所述除尘装置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5)。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下部设有灰斗510的除尘容器500。在所述除尘容器500上设有入口420和出口430。在所述出口430处设有风机281,也可以在所述入口420出设置所述风机281。所述灰斗510的底部设有用于清除粉尘的阀门511,所述除尘容器500内设有除尘组件520,所述除尘组件520对从所述升温箱经所述入口420进入所述除尘容器500的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尘组件520包括电晕极板412、集尘板411、振打装置523及电源413。所述振打装置523可以设置于所述电晕极板412与集尘板411的顶部,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振打装置523振动,从而振落附着于所述集尘板411上的灰尘。所述振打装置523还可以添加毛刷,把灰尘刷下来。所述电晕极板412、集尘板411及电源413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空气中带电荷的粉尘颗粒运动到所述集尘板411上,并由所述振打装置523将所述集尘板411上的粉尘颗粒振落至所述灰斗510。被过滤后的空气经过所述出口430回到所述升温箱内。当所述灰斗积累较多灰尘时,打开所述阀门511,将积累的灰尘清除,便可继续使用。
所述除尘装置还有另一种的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下部设有灰斗510的除尘容器500。在所述除尘容器500上设有入口420和出口430。在所述出口430处设有风机281,也可以在所述入口420出设置所述风机281。所述灰斗510的底部设有用于清除粉尘的阀门511,所述除尘容器500内设有除尘组件620,所述除尘组件620对从所述升温箱经所述入口420进入所述除尘容器500的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尘组件620包括至少一个滤袋621,每个所述滤袋621敞开的一侧设有喷吹管622,所述喷吹管622连接脉冲阀623,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粘附于所述滤袋621上,被过滤后的空气经过所述出口430回到所述升温箱内。还设有空气压缩机624,所述空气压缩机624与所述脉冲阀623连接。清洁所述滤袋621时,经所述空气压缩机624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脉冲阀623和喷吹管622后把所述滤袋621中的粉尘喷落至所述灰斗510。当所述灰斗积累较多灰尘时,打开所述阀门511,将积累的灰尘清除,便可继续使用。
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结构的除尘装置,都能进一步净化空气,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沾到电子器件上而影响性能。
显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升温箱,包括升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个除湿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个所述除湿部内设有吸水材料,当M个除湿部在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时,M为小于N的整数,N减M个除湿部被设置为对其内的吸水材料进行处理;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密闭的圆筒状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一轴,所述轴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外壳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除湿部的隔板,与所述隔板连接的驱动源驱动所述隔板转动所述吸水材料在两个除湿部间反复切换,所述外壳上部设有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除水装置,所述外壳下部设有与所述升温箱连通的入风管道与回风管道。
2.一种新型升温箱,包括升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N个除湿部,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在每个所述除湿部内设有吸水材料,当M个除湿部在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时,M为小于N的整数,N减M个除湿部被设置为对其内的吸水材料进行处理;所述除湿部是密闭的罐,每个罐设有入风管道、回风管道、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及入风管道阀门和回风管道阀门,所述除湿部通过控制入风管道阀门和回风管道阀门来对所述升温箱除水或处理所述吸水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是吸水材料输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处理吸水材料的装置包括加热组件,以及用于将水分排出大气的排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为分子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除尘容器内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对所述升温箱内的空气进行除尘;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所述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带电荷的粉尘颗粒运动到集尘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下部设有灰斗的除尘容器,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用于清除粉尘的阀门,所述除尘容器内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对所述升温箱内的空气进行除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电晕极板、集尘板、振打装置及电源,所述电晕极板、集尘板及电源形成回路并产生电场,使带电荷的粉尘颗粒运动到集尘板上,并由所述振打装置将所述集尘板上的粉尘颗粒振落至所述灰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升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滤袋,每个所述滤袋敞开的一侧设有喷吹管,所述喷吹管连接脉冲阀,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粘附于所述滤袋上,高压气体经过脉冲阀和喷吹管把所述滤袋中的粉尘喷落至所述灰斗。
CN201520685222.1U 2015-09-07 2015-09-07 新型升温箱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2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5222.1U CN205002574U (zh) 2015-09-07 2015-09-07 新型升温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5222.1U CN205002574U (zh) 2015-09-07 2015-09-07 新型升温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2574U true CN205002574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522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02574U (zh) 2015-09-07 2015-09-07 新型升温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25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411A (zh) * 2015-09-07 2015-12-16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升温箱
CN109499356A (zh) * 2018-12-10 2019-03-22 绍兴上虞复旦协创绿色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除臭装置及其除臭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411A (zh) * 2015-09-07 2015-12-16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升温箱
CN105157411B (zh) * 2015-09-07 2017-05-17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升温箱
CN109499356A (zh) * 2018-12-10 2019-03-22 绍兴上虞复旦协创绿色照明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线除臭装置及其除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4436A (zh) 一种高压柜低露点正压送风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CN105157411B (zh) 新型升温箱
CN205002574U (zh) 新型升温箱
CN105805869B (zh) 太阳能驱动的回热式固体干燥除湿空调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1059890A (zh) 一种物料干燥系统及方法
CN212158085U (zh) 一种干燥机循环干燥系统
CN103277854A (zh) 空压机用带有余热回收的蒸发冷却除湿空调机组
CN105742978A (zh) 一种配电箱柜用除尘除湿设备
CN210952279U (zh) 一种以热泵为热源并进行热回收的热风干燥系统
CN20190655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04574833U (zh) 一种回转窑窑尾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8583306U (zh) 一种自除湿转轮除湿机
CN109078347A (zh)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喷雾干燥设备
CN206531198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CN211025735U (zh) 无耗气吸附式干燥系统
CN104126660A (zh) 一种全天候流化床法谷物干燥机
CN211526965U (zh) 正压高效除湿干燥系统
CN215311349U (zh) 一种减少结露的布袋除尘设备
CN210320382U (zh) 一种快速除湿机
CN211261694U (zh) 一种风电精密仪器除湿机
CN210874702U (zh)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制氧机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09706241U (zh) 除湿机
CN203969080U (zh) 节能型流化床法谷物连续干燥机
CN203017960U (zh) 一种高湿含尘空气干式除尘器防结露装置
CN207667398U (zh) 一种低能耗电站除灰用气节能除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