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7781U -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67781U CN204567781U CN201520262737.0U CN201520262737U CN204567781U CN 204567781 U CN204567781 U CN 204567781U CN 201520262737 U CN201520262737 U CN 201520262737U CN 204567781 U CN204567781 U CN 204567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
- strength
- automobile
- beam body
- strength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5126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因顶盖横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外板和支撑顶盖外板的顶盖横梁,顶盖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加强梁,其中,横梁本体通过设于横梁本体的上边缘的连接部与顶盖外板固定连接;加强梁设置在横梁本体上,且横梁本体和加强梁横跨汽车的车身。通过在横梁本体上设置加强梁,增加了顶盖横梁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增强了顶盖横梁对顶盖外板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从而提高了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应用于汽车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日益受到关注。汽车顶盖是汽车车厢顶部的盖板,是形成驾驶舱的关键部件,也是关系到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安全的重要部件。其中,汽车顶盖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是关系到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安全的重要指标。
汽车顶盖通常为薄壁件,且面积通常比较大,容易出现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不足的现象,因此,为了提升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通常横跨汽车的车身设置顶盖横梁,顶盖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汽车顶盖的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以提高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然而,传统的顶盖横梁为薄壁件,且传统的顶盖横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传统的顶盖横梁对改善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的效果不佳,从而使得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顶盖组件,以解决因顶盖横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外板和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加强梁,其中,
所述横梁本体通过设于所述横梁本体的上边缘的连接部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上,且所述横梁本体和所述加强梁横跨汽车的车身。
进一步地,沿所述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横梁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通槽,所述连接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部均匀分布在所述通槽的两个槽壁的上边缘。
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的连接部与所述顶盖外板之间通过胶片粘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横梁本体的下方,所述加强梁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梁本体的下表面贴合,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横梁本体固定连接。
较佳地,沿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梁的下表面设有U型槽,且在所述U型槽的底部沿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焊接工艺孔。
优选地,所述加强梁为等直梁,且所述加强梁为辊压件。
较佳地,所述加强梁为高强钢加强梁或超高强钢加强梁。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的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或,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车身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中,支撑顶盖外板的顶盖横梁包括横梁本体,横梁本体上设有加强梁,且横梁本体和加强梁横跨汽车的车身,因此,加强梁对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位均起到加强作用,使得横梁本体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增加。与现有技术中顶盖横梁为薄壁件相比,增加了顶盖横梁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即增强了顶盖横梁对顶盖外板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从而提高了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另外,由于在横梁本体上设有横跨汽车的车身的加强梁,增加了顶盖横梁的强度以及汽车顶盖的强度,因此,增强了行车过程中顶盖横梁以及汽车顶盖的抗振动性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汽车的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解决因顶盖横梁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
所述汽车与上述汽车顶盖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渡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过渡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外板, 2-顶盖横梁,
21-横梁本体, 22-加强梁,
211-通槽, 212-连接部,
221-U型槽, 222-焊接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或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外板1和支撑顶盖外板1的顶盖横梁2,顶盖横梁2包括横梁本体21和加强梁22,其中,横梁本体21通过设于横梁本体21的上边缘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固定连接;加强梁22设置在横梁本体21上,且横梁本体21和加强梁22横跨汽车的车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中,支撑顶盖外板1的顶盖横梁2包括横梁本体21,横梁本体21上设有加强梁22,且横梁本体21和加强梁22横跨汽车的车身,因此,加强梁22对横梁本体21的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位均起到加强作用,使得横梁本体21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增加。与现有技术中顶盖横梁2为薄壁件相比,增加了顶盖横梁2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即增强了顶盖横梁2对顶盖外板1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从而提高了汽车顶盖的整体强度和整体刚度。另外,由于在横梁本体21上设有横跨汽车的车身的加强梁22,增加了顶盖横梁2的强度以及汽车顶盖的强度,因此,增加了行车过程中顶盖横梁2及汽车顶盖的抗振动性能,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汽车的NVH(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贴合且固定连接,以实现横梁本体21与顶盖外板1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可以防止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之间出现间隙,因而可以防止因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之间出现间隙而引起在行车过程中横梁本体21和顶盖外板1的抖动,避免产生颤音。
请参与图4和图5,横梁本体21的上表面沿横梁本体21的长度方向设有通槽211,连接部2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部212均匀分布在通槽211的两个槽壁的上边缘沿。举例来说,横梁本体21采用冲压成型,通槽211的两个槽壁的上边缘呈弧形,通槽211的底面和横梁本体21的下表面为平面,通槽211的一个槽壁的上边缘的多个连接部212与另一个槽壁的上边缘的多个连接部212一一对应,其中,连接部212可以为翻边,翻边与顶盖外板21贴合且固定连接。通过横梁本体21上的多个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的贴合且固定连接,实现横梁本体21与顶盖外板1的固定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部212的数量为多个,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12的数量设为八个,通槽211的两个槽壁的上边缘分别设置四个连接部212,且通槽211的一个槽壁的上边缘的连接部212与另一个槽壁的上边缘的连接部212一一对应。将连接部212的数量设置为八个,在保证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的贴合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减轻横梁本体21的重量。横梁本体21可以采用机加工成型,也可采用冲压工艺成型,且横梁本体21可以为一次成型形成的整体结构,也可以由多段拼接形成的整体结构,横梁本体21的结构可以根据汽车的宽度、对横梁本体21的加工能力等进行设置。
为了改善横梁本体21与顶盖外板1之间通过胶粘结的粘接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之间通过胶片粘接。相比于膨胀胶,胶片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因而通过胶片将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粘接在一起,以实现横梁本体21与顶盖外板1的固定连接,防止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之间因胶的粘结性能不好而产生间隙,引起横梁本体21的脱落;另外,在行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防止因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顶盖外板1之间可能产生的间隙,造成顶盖外板1和顶盖横梁2的抖动,从而产生颤音。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强梁22可以设置在横梁本体21的通槽211内部,也可以设置在横梁本体21的通槽211的外部。为了改善加强梁22对横梁本体21的加强效果,请继续参阅图1、图2或图3,加强梁22设于横梁本体21的下方,加强梁22的上表面与横梁本体21的下表面贴合,且加强梁22与横梁本体21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可以使得加强梁22对横梁本体21在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位进行支撑,防止横梁本体21因受重力影响而产生弯曲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中,加强梁22与横梁本体2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螺栓连接、铆接或焊接,为了避免因螺栓连接和铆接时可能产生安装间隙而导致横梁本体21和加强梁22在行车过程中发生抖动,加强梁22与横梁本体21之间的固定连接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点焊的方式来实现加强梁22与横梁本体21之间的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因加强梁22和横梁本体21的厚度较厚而引起焊接效果较差的问题,请参阅图6和图7,加强梁22的下表面沿加强梁22的长度方向设有U型槽221,并在U型槽221的底部沿加强梁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焊接工艺孔222。安装时,加强梁22的U型槽221的开口与横梁本体21的通槽211的开口背对,加强梁22的上表面与横梁本体21的下表面贴合,过渡梁21与加强梁22之间通过点焊固定连接,加强梁22的焊接工艺孔222和横梁本体21与焊接工艺孔222对应的位置为点焊的位置。焊接工艺孔222的设置,可以防止因加强梁22和横梁本体21的厚度较厚造成焊接效果不好;另外,在对加强梁22和横梁本体21进行焊接时,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对加强梁22和横梁本体21进行焊接时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中,加强梁22为等直梁,且加强梁22为辊压件。加强梁22为等直梁,使得加强梁22的结构简单,且容易成型;与采用冲压工艺制备加强梁22相比,采用辊压工艺制备加强梁22时,所使用的模具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且制备得到的加强梁22的一致性较好,且更适用于制备等直梁;另外,采用辊压工艺制备加强梁22所采用的坯料为带料,与采用冲压工艺制备加强梁22时所采用的坯料为板料相比,采用辊压工艺制备得到的加强梁22无需进行边角料切割的工艺,提高了制备加强梁22的效率,减少了坯料的损失,从而节约了成本。
为了进一步增加顶盖横梁2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优选地,加强梁22为高强钢加强梁或超高强钢加强梁。加强梁22的材料选为高强钢或超高强钢,使得加强梁22的强度和刚度增加,提高了加强梁22对横梁本体21的支撑强度和支撑刚度,进一步增加了顶盖横梁2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汽车顶盖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另外,在相同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采用高强钢或超高强钢作加强梁22的材料,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减轻加强梁22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外板1的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或,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其中,B柱为位于汽车的前门和后门之间的柱子,也称为中柱。如此设计,可以改善加强梁22对横梁本体21的支撑刚度和支撑强度,以增强顶盖横梁2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改善顶盖横梁2对顶盖外板1的支撑刚度和支撑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顶盖的整体刚度和整体强度;另外,还可以防止因加强梁22的两端悬空而引起在行车过程中加强梁22发生抖动的现象,进一步改善整车的NVH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使得加强梁22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以及汽车的底板共同围成一个环状,当汽车发生侧翻时,加强梁22、和汽车的两侧的B柱可以相互支撑,以抵抗汽车侧翻时施加在汽车两侧以及汽车顶盖上的外力,因而增加了汽车的侧翻刚度,从而减小对驾驶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性的影响。
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顶盖外板1的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顶盖组件中,请参阅图6,在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设置多个螺栓孔,并在汽车的两侧的B柱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多个螺孔,将螺栓穿过加强梁22的螺栓孔,与B柱的螺孔通过螺纹连接,以实现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之间的固定连接。相比于采用焊接的方式,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当需要对汽车顶盖进行维护时,只需将螺栓拆卸,即可将汽车顶盖从车身拆卸下来,实现对汽车顶盖的维护,从而方便对汽车顶盖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
所述汽车与上述汽车顶盖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外板(1)和支撑所述顶盖外板的顶盖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横梁(2)包括横梁本体(21)和加强梁(22),其中,
所述横梁本体(21)通过设于所述横梁本体(21)的上边缘的连接部(212)与所述顶盖外板(1)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梁(22)设置在所述横梁本体(21)上,且所述横梁本体(21)和所述加强梁(22)横跨汽车的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横梁本体(21)的长度方向,所述横梁本体(21)的上表面设有通槽(211),所述连接部(212)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连接部(212)均匀分布在所述通槽(211)的两个槽壁的上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21)的连接部(212)与所述顶盖外板(1)之间通过胶片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位于所述横梁本体(21)的下方,所述加强梁(22)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梁本体(21)的下表面贴合,且所述加强梁(22)与所述横梁本体(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加强梁(22)的长度方向,所述加强梁(22)的下表面设有U型槽(221),且在所述U型槽(221)的底部沿所述加强梁(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焊接工艺孔(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为等直梁,且所述加强梁(22)为辊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为高强钢加强梁或超高强钢加强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外板(1)的相对的两侧固定连接,或,所述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车身的两侧的B柱固定连接。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汽车顶盖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2737.0U CN20456778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62737.0U CN20456778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67781U true CN204567781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6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6273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781U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6778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98408A (zh) * | 2017-10-26 | 2018-01-19 | 浙江戴德隆翠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侧窗厢式车侧围和顶盖的连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
CN108025770A (zh) * | 2015-09-18 | 2018-05-11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通过胶合组装的板材元件的车辆的车身 |
CN109969068A (zh) * | 2019-03-19 | 2019-07-05 | 襄阳豪聪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加工的顶盖第二加强梁 |
CN115158476A (zh) * | 2022-06-27 | 2022-10-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
CN116142317A (zh) * | 2023-01-06 | 2023-05-23 | 江苏富陶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 |
-
2015
- 2015-04-28 CN CN201520262737.0U patent/CN2045677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770A (zh) * | 2015-09-18 | 2018-05-11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通过胶合组装的板材元件的车辆的车身 |
CN107598408A (zh) * | 2017-10-26 | 2018-01-19 | 浙江戴德隆翠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无侧窗厢式车侧围和顶盖的连接结构和焊接方法 |
CN109969068A (zh) * | 2019-03-19 | 2019-07-05 | 襄阳豪聪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加工的顶盖第二加强梁 |
CN115158476A (zh) * | 2022-06-27 | 2022-10-11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
CN115158476B (zh) * | 2022-06-27 | 2023-11-14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顶盖后横梁、后横梁总成及汽车 |
CN116142317A (zh) * | 2023-01-06 | 2023-05-23 | 江苏富陶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 |
CN116142317B (zh) * | 2023-01-06 | 2023-11-10 | 江苏富陶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67781U (zh) | 一种汽车顶盖组件及汽车 | |
US9963172B2 (en) |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10196096B2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CN105593043A (zh) | 车体框架和车辆底板下侧结构 | |
CN103781697A (zh) | 复合部件和用于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 | |
CN101628590B (zh) | 榫接式车底板总成 | |
CN1966310A (zh) | 汽车前舱盖 | |
CN107804373A (zh) | 车体上部结构 | |
WO2015111754A1 (ja)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
CN207433631U (zh)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车辆 | |
CN105383562A (zh) | 一种车辆的前舱纵梁总成 | |
CN104477240A (zh) |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 |
CN206012718U (zh) | 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 | |
JP2009035244A (ja) | 自動車車体用ルーフ補強材 | |
CN103738152B (zh) | 一种汽车用悬置安装点加强结构 | |
JP2006347527A (ja) | バンパ装置およびバンパステイ | |
CN211167096U (zh) | 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 | |
CN209208878U (zh) | 一种汽车、后地板及其横梁结构 | |
CN204055351U (zh) | 一种变速箱悬置安装结构 | |
CN207984961U (zh) | 一种变速箱悬置横梁 | |
CN208559501U (zh) | 一种大梁盖板组件 | |
CN201580444U (zh) | 一种重型卡车白车身 | |
CN201666093U (zh) | 轿车车门内板 | |
CN205737717U (zh) | A柱加强组件、a柱加强结构和汽车 | |
CN220164002U (zh) | 减震塔、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