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9879U -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9879U
CN204559879U CN201520300001.8U CN201520300001U CN204559879U CN 204559879 U CN204559879 U CN 204559879U CN 201520300001 U CN201520300001 U CN 201520300001U CN 204559879 U CN204559879 U CN 20455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on passage
damping layer
cavity
sound stream
stream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0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春璐
屈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Micr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520300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包括由封装壳体、腔体共同围成的密闭容腔,还包括设置在容腔内的背极、振膜,所述背极、振膜构成电容结构;振膜将容腔分为第一声腔、第二声腔;封装壳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声腔的第一声孔;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连通第二声腔的声音流通通道,所述封装壳体上设置有连通声音流通通道的第二声孔;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声音流通通道的阻尼层。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相对于传统而言,增大了第二声腔的体积,提高了麦克风的灵敏度;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简化了麦克风的内部结构,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工艺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电转换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尤其涉及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趋于小型化发展,同时,人们对这类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与之配套的电子零件的体积也必须不断减小、性能不断地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电子产品厂商对麦克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常规的驻极体麦克风包括由线路板和外壳组成的封装结构,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设有由膜片、垫片、极板组成的平板式电容器,所述平板式电容器通过绝缘腔实现与线路板之间的支撑,所述绝缘腔内部设有电连接所述平板式电容器与线路板的导电环。为了提高麦克风的指向性,通常会在极板的下端设置一栅壳,在栅壳的下端设置声阻材料,这种结构设计,不但增加了工艺的难度,同时,设置的栅壳、声阻材料占用了腔体的空间,降低了麦克风的灵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包括由封装壳体、腔体共同围成的密闭容腔,还包括设置在容腔内的背极、振膜,所述背极、振膜构成电容结构;所述振膜将容腔分为第一声腔、第二声腔;所述封装壳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声腔的第一声孔;所述腔体的侧壁设有连通第二声腔的声音流通通道,所述封装壳体上设置有连通声音流通通道的第二声孔;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声音流通通道的阻尼层。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自由端头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通过镶嵌或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注塑在声音流通通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为多孔金属网。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为单孔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为粘接的PET网布。
优选地,所述阻尼层覆盖在所述封装壳体的第二声孔位置。
优选地,在封装壳体与腔体远离振膜、背极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线路板,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背极、线路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连接线路板、背极的导电部。
优选地,所述导电部为预压在通孔内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设置有两个声孔和两个声腔,其中第一声腔、第一声孔作为主声音接收部,第二声腔、第二声孔作为次声音接收部;同时,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相对于传统而言,增大了第二声腔的体积,提高了麦克风的灵敏度;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也简化了麦克风的内部结构,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工艺的难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麦克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包括具有中空腔的腔体1,以及位于腔体1外部的封装壳体2,封装壳体2与腔体1共同形成了密闭的容腔。在所述腔体1上部设置有背极4、振膜10,可在腔体上设置用来搭载所述背极4、振膜10的台阶,并通过封装壳体2将背极4、振膜10进行固定。其中,背极4和振膜10之间还设置有垫片,使得背极4和振膜1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二者构成了声电转换的电容结构。
固定在密封容腔中的振膜10将该容腔分为第一声腔5、第二声腔6。其中,在所述封装壳体2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声腔5的第一声孔20,使得声音可以从该第一声孔20进入第一声腔5内,驱动振膜10振动,振膜振动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腔体1的侧壁设有连通第二声腔6的声音流通通道8,所述封装壳体2上设置有连通声音流通通道8的第二声孔,以便声音可以从该第二声孔、声音流通通道8流入至第二声腔6内,驱动振膜10振动,振膜振动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中,所述背极4上还设置有导通孔40,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的技术,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声音流通通道8的阻尼层7。该阻尼层7可以是多孔的金属网或单孔的金属片或粘接的PET网布。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7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8自由端头的侧壁上;例如可以通过镶嵌或者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7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8的内部。例如可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阻尼层7固定在声音流通通道8的内部,参考图2。当然,可选择地,也可以将阻尼层7覆盖在所述封装壳体2的第二声孔位置,同样实现了覆盖声音流通通道8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设置有两个声孔和两个声腔,其中第一声腔、第一声孔作为主声音接收部,第二声腔、第二声孔作为次声音接收部;同时,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相对于传统而言,增大了第二声腔的体积,提高了麦克风的灵敏度;将阻尼层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的位置,也简化了麦克风的内部结构,同时大大降低了制造工艺的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设置有线路板3,参考图1,该线路板3位于封装壳体2与腔体4下端(远离振膜10、背极4的一端)之间;在所述腔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背极4、线路板3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连接线路板3、背极4的导电部。该导电部优选为被背极4预压在通孔内的弹簧9。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封装壳体(2)、腔体(1)共同围成的密闭容腔;还包括设置在容腔内的背极(4)、振膜(10),所述背极(4)、振膜(10)构成电容结构;所述振膜(10)将容腔分为第一声腔(5)、第二声腔(6);所述封装壳体(2)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声腔(5)的第一声孔(20);所述腔体(1)的侧壁设有连通第二声腔(6)的声音流通通道(8),所述封装壳体(2)上设置有连通声音流通通道(8)的第二声孔;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声音流通通道(8)的阻尼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8)自由端头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通过镶嵌或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设置在声音流通通道(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注塑在声音流通通道(8)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为多孔金属网或单孔金属片或粘接的PET网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层(7)覆盖在所述封装壳体(2)的第二声孔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在封装壳体(7)与腔体(1)远离振膜(10)、背极(4)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线路板(3),所述腔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背极(4)、线路板(3)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电连接线路板(3)、背极(4)的导电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为预压在通孔内的弹簧(9)。
CN201520300001.8U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Active CN20455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001.8U CN204559879U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001.8U CN204559879U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9879U true CN204559879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0001.8U Active CN204559879U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9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0425A (zh) * 2020-06-24 2020-10-1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换能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0425A (zh) * 2020-06-24 2020-10-1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换能器
CN111770425B (zh) * 2020-06-24 2021-09-07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换能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2664B2 (en) Speaker
CN204408623U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06100450U (zh) 一种mems麦克风的封装结构
CN103747398A (zh) 扬声器模组及其包含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7070324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5320275U (zh) 双向微型扬声器
CN203851284U (zh) 扬声器模组及其包含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CN204948344U (zh) 扬声器振膜及扬声器
CN205051866U (zh) 发声装置
US8411881B2 (en) Electret capacitor microphone with one-piece vocal cavity component
CN202435605U (zh) 发声器
CN209448890U (zh) 振动扬声器
CN205545904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040024U (zh) 双向微型扬声器
CN203708467U (zh) 扬声器装置
CN204559879U (zh) 一种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US20180367905A1 (en) Vibration Diaphragm and MEMS Microphone Using Same
CN204442659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WO2019228295A1 (zh) 移动终端的盖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1118978Y (zh) 驻极体麦克风
CN202085303U (zh) 一种硅麦克风
CN204616092U (zh) 一种驻极体麦克风
CN201138858Y (zh) 单指向微型麦克风
CN204206460U (zh) 一种mems麦克风
CN203352791U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6

Address after: 266104 room 103, 396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o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