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8703U - 端子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8703U
CN204558703U CN201390000333.3U CN201390000333U CN204558703U CN 204558703 U CN204558703 U CN 204558703U CN 201390000333 U CN201390000333 U CN 201390000333U CN 204558703 U CN204558703 U CN 204558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connector
protuberance
fram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野洸
新津俊博
铃木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8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87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端子及连接器,其中端子包括:一基部,由一端子保持元件保持;以及一接触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端子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一连接框部,将所述第一框部的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框部的一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部;以及一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突出部。而且,当所述接触臂部通过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而被弹性变形时,所述接触面沿一平行方向移动并维持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一接触面接触。连接器包括本申请的端子和一基座,该基座包括所述端子保持元件,所述连接器对接具有另一端子的另一连接器。

Description

端子及连接器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1月1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题为“端子及连接器”的在先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08626的优先权。前述专利申请的内容其整体合并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概括而言涉及一种端子及一种连接器,而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子及一种连接器,所述端子具有位于一接触臂部上的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能够随动(follow)并维持与另一端子的接触面接触。
背景技术
为了将布线(诸如一线缆)连接于一电路基板(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采用线对板连接器。日本专利申请JP2003-324071中公开了一个例子,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援引其整体合并于本文。当采用线对板连接器,一个连接器安装于一电路基板,并随后与一线缆的端部所连接的另一连接器对接。
图8A和图8B为示出一采用一常规连接器的一端子的一示意图。在该图中,863为附接于一连接器(未示出)的端子的本体部。一接触部864连接于所述连接器的自由端,接触部864与附接于另一连接器(也未示出)的一端子接触。一薄的金片材871固定于接触部864的弯曲表面,以与另一端子的凹凸表面一致。为了改善与凹凸表面的一致性(顺应性,conformity),一凹部869压制成型(press-molded)于接触部864的表面,且凹部869卷绕填充(crimp-filled)有多层金箔872。这样,薄的金片材871能够根据另一端子的表面凹凸程度而变形,并能够确保与另一端子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常规的端子中,薄的金片材871连同金箔872必须固定于接触部864的表面。这增加了成本。此外,细长的板状的本体部863不具有足够的弹性作用能力,且难以增加接触部864和另一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因为为了增 加接触部864与另一端子之间的接触压力,本体部863的厚度和宽度不得不加大,这使得端子的整个尺寸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前述与常规端子相关的不足,这通过提供一种低成本、小型化、以及可靠的端子及连接器来解决,所述端子具有位于一接触臂部上的一接触面,所述接触面能够随动(follow)并维持与另一端子的接触面接触。
本申请的端子包括:一基部,由一端子保持元件保持;以及一接触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在所述端子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一连接框部,将所述第一框部的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框部的一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部;以及一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突出部。而且,当所述接触臂部通过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而被弹性变形时,所述接触面沿一平行方向移动并维持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一接触面接触。
本申请的另一端子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周边由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框部、所述第二框部、以及所述连接框部限定。在本申请的另一端子中,所述接触突出部比所述第一框部厚。在本申请的另一端子中,一对左右的接触臂部从一单个基部延伸,并设置成使两个接触突出部的接触面彼此面向。在本申请的另一端子中,所述接触面为平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一基部,由一端子保持元件保持;以及一接触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一连接框部,将所述第一框部的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框部的一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部;以及一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突出部;当所述接触臂部通过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而被弹性变形时,所述接触面沿一平行方向移动并维持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另一接触面接触;以及一基座,包括所述端子保持元件,所述连接器对接具有另一端子的另一连接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本申请的一端子以及一基座, 所述基座包括所述端子保持元件。所述连接器对接具有一端子的另一连接器。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另一端子具有一板状的导电图案,所述接触部是从所述另一端子的表面突出的一矩形实体元件,且另一接触面是所述接触部的一平的侧面。
因为本申请的端子的接触臂部的接触面能够与另一端子的接触面随动且维持接触,所以与另一端子的电连接能够牢固地建立,且可靠性提高。此外,因为结构简单,所以端子的成本和尺寸均能够减小。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说明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运作的组成和方式以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且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连接器的一示意图,其中,图1A是一立体图而图1B是一俯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安装于一基板的一示意图,其中,图2A是从后方看到的一立体图而图2B是从前方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连接器的一示意图,其中,图3A是一立体图而图3B是一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1A的连接器对接于图3A的另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端子的一示意图,其中,图5A是一俯视图而图5B是一侧视图;
图6A至图6D是示出图5A和图5B的端子的多个基本(essential)部分的一示意图,其中,图6A是一俯视图,图6B是一仰视图,图6C是从后方看到的一立体图,而图6D是从前方看到的一立体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端子的多个基本部分的变形的一示意图,其中,图7A示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端子的多个基本部分的变形,而图7B示出根据一对比示例的一端子的多个基本部分的变形;
图8A和图8B是示出采用现有技术的一常规的连接器的一端子的一示意图,其中,图8A是一平面图而图8B是一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示出在附图中且在本文中将详细说明的是具体实施例,同时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申请原理的示范性说明且并非旨在将本申请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参照的一个特征或方案旨在说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或方案,而不是暗示本申请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该特征或方案。此外,应注意的是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已被组合在一起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性的。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的有关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合适的。然而,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改变,则这些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参照整个附图,并具体参照图1A-图4,1是一第一连接器。这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多个连接器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器是一线对板连接器,且安装于一基板91(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此外,101是一第二连接器。这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于一线缆191的端部,线缆191包含多条电导线192。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如图4所示对接。
基板91可以是在用于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车辆导航系统)中以及用于电子设备(诸如数字电视以及DVD播放器)的电子器件中的任何类型的基板。这些基板包括印刷电路基板及柔性印刷电路基板、以及扁平线缆(诸如柔性扁平线缆)。在本说明中,一印刷电路基板被用于一移动电话内。
线缆191可以是用于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车辆导航系统)中以及用于电子设备(诸如数字电视以及DVD播放器)的电子器件中的任何类型的线缆。这些线缆包括绞合线缆(twisted cable)、同轴线缆、以及扁平线 缆。在本说明中,一柔性电路基板或柔性扁平线缆被用于一移动电话内。
这里,第二连接器101是由一绝缘材料(诸如树脂)制成的一插头连接器,且具有:一板状的第二本体部111,具有一矩形平面形状;以及一板状的导电部160,设置于第二本体部111的表面(在对接侧)。导电部160通过从第二本体部111的表面突出的图案分隔部112被分成多个导电图案161(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例子中为四个)。
所述多个导电图案161用作另一端子,且例如通过采用蚀刻工艺图案化铜箔来形成。这些导电图案在第二连接器101中沿第二本体部111的短轴方向纵向延伸,且在第二连接器101中沿第二本体部111的长轴方向彼此平行地横向设置。相邻的导电图案161由一图案分隔部112分隔开。
各导电图案161用作平行布置的多条导线。各导电图案露出于第二本体部111的表面,且具有用作接触部的一单个突出部164。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例子中,沿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二连接器101的内侧的两个导电图案161窄且被认为是连接于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线。沿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二连接器101的外侧的两个导电图案161较宽且被认为是连接于用于提供电流的一电源线和用于接地的一接地线。然而,各导电图案161的宽度不限于图3A和图3B所示的例子。所述多个导电图案161可以具有任意宽度。例如,沿宽度方向设置于内侧的导电图案161可以较宽,或者所有导电图案161的宽度均相同。此外,导电图案161的数量不限于图3A和图3B所示的例子。可形成任意数量的导电图案161。
各突出部164是从一导电图案161的表面突出的一元件。这些突出部164可采用一诸如利用一光刻技术进行的蚀刻方法而与所述多个导电图案161一体成型。所述多个突出部161为沿第二本体部111的短轴方向(其为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矩形实体元件。面向彼此的成对的侧面164a为平的,且作为用于接触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61的接触面。这些侧面164a沿第二连接器101的纵向方向延伸并正交导电图案161的表面。侧面164a的上端处的拐角部可呈斜角或倾斜。此外,突出部164的尺寸可变化。在该例子中,宽度约为0.5mm,高度约为0.5mm,而长度约为1.5mm。
用作带状端子保持元件的一第二保持部113由一绝缘材料(诸如树脂)制成,并沿第二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其为第二保持部113的长轴方向) 在导电图案161的上表面上方延伸。导电图案161被第二保持部113和第二本体部111从上方和下方夹持(pinch)并固定于第二本体部111。
各导电图案161具有沿第二本体部111的短轴方向延伸的一尾部162。各尾部162向后方并向外侧突出超出第二本体部111和第二保持部113。线缆191的端部通过焊接线缆191中的各扁平电导线192而被连接。各电导线192的宽度与对应的导电图案161和尾部162的宽度一致。如在多个导电图案161的情况下,电导线192的宽度和数量不限于图3A和图3B所示的例子。可以选择任意的宽度和数量。
扁平的线缆191具有形成于同一面(对接第二连接器101的面)上的一绝缘层195。然而,在所述线缆191的端部处一开口195a形成于绝缘层195,以将各电导线192的一部分暴露于开口195a并能连接尾部162。一平的薄的加强板193设置于线缆191的端部处的另一面(对接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相反侧的面)。加强板193可由任意材料制成。例子包括金属片材(诸如不锈钢板)、树脂片材、或者包含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复合片材。
一锁定突出部118形成于第二本体部111的侧面,用作向外侧突出的另一锁定部。锁定突出部118接合第一连接器1的锁定片18,以锁定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
第一连接器1是一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基座11,其采用一绝缘材料(诸如树脂)模制成型为一大体矩形实体形状;以及多个第一端子61,其为附接于第一基座11的金属端子。
在本实施例中,如下所述,各第一端子61具有一音叉平面形状,且包括:一单个基部63;一对接触臂部64,从基部63向前延伸;接触突出部64d,形成于接触臂部64;以及一单个尾部62,从基部63向后方延伸。
此外,第一基座11包括:一第一保持部13,其为一端子保持元件,具有沿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矩形实体形状;以及一第一本体部15,其为从第一保持部13向第一连接器1的前方延伸的本体部。第一本体部15具有:一平的底板部14;以及一对接突出部12,具有一细长矩形实体形状,连接于底板部14的表面并从第一保持部13向第一连接器1的前方延伸。具有超过一个的对接突出部12(在图1A-图2B所示的例子中为五个),且这些对接突出部12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方向延伸并在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 向上彼此平行。相邻的对接突出部12由一对接凹部12a分隔开。换句话说,所述多个对接突出部12设置成梳齿形状。各对接凹部12a的宽度相同,但是各对接突出部12的宽度不一定要相同。
各第一端子61附接于第一基座11,使得基部63被保持于第一保持部13内,接触臂部64由对接突出部12收容,接触突出部64d的一部分突伸到对接凹部12a中,而尾部62向外延伸到第一保持部13的后方。
在图1A-图2B所示的例子中,沿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内侧的两个第一端子61用于连接于用于传输信号的信号线,并具有窄的基部63和尾部62;而沿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外侧的两个第一端子61用于连接于用于提供电流的一电源线和用于接地的一接地线,并具有较宽的基部63和尾部62。然而,各第一端子61的基部63和尾部62的宽度不限于图1A-图2B所示的例子。这些第一端子61可以具有任意的宽度。例如,沿宽度方向设置于内侧的第一端子61的基部63和尾部62的宽度可较宽,或者所有第一端子61的基部63和尾部62的宽度可以均相同。此外,第一端子61的数量不限于图1A-图2B所示的例子。可以形成任意数量的第一端子61。
各尾部62采用例如焊接而连接于基板91的表面上形成的一连接垫92。这与连接于连接垫92的导电迹线建立电连接。基板91中的导电迹线未在图中示出。各连接垫92的宽度与对应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的宽度一致。连接垫92的宽度和数量不限于图2A所示的例子。可以采用任意的宽度和数量。
如图2B所示,槽部12b在对接凹部12a的两侧形成于对接突出部12的相对底板部14的边界部分处的侧面。槽部12b形成在对接突出部12内并沿第一连接器1的纵向方向延伸,以用作接触臂部收容槽。第一端子61的一接触臂部64被收容于每个槽部12b内,且一接触突出部64d的一部分从对接突出部12的在对接凹部12a内的侧面突出。如图1B所示,各对接凹部12a相对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应于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相对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各对接凹部12a相对第一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也对应于与第一连接器1对接的第二连接器101上的各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相对第二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各第一端子61的一对接触臂部64位于对接凹部12a的两侧的相应位置。
第一连接器1还具有一对金属辅助支架81。各辅助支架81设置于第一 本体部15的左右侧的外侧,并由第一基座11保持。各辅助支架81的前端在第一本体部15的外侧向前突出,并作为一前连接部83。这个前连接部83通过采用例如焊接而固定于在基板91的表面上形成的一固定垫93。此外,各辅助支架81的后端在第一保持部13的外侧向后突出,并作为一后连接部82。这个后连接部82通过采用例如焊接而固定于与相邻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的一连接垫92。后连接部82不是必须固定于与相邻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的一连接垫92。它也可以固定于与连接垫92分离的一固定垫93。通过将辅助支架81的前连接垫83固定于基板91上的固定垫93或连接垫92,第一连接器1可靠地固定于基板91的表面。
第一基座11具有:一侧壁部17,其位于辅助支架81的外侧并形成在第一本体部15上。侧壁部17包括:一锁定片18,其接合第二连接器101的锁定突出部118。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要对接时,操作人员使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面(图1B所示的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面(图3B所示的面)对准,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朝向彼此移动而更靠近,第二连接器101的各突出部164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对接凹部12a中,且突出部164被挤压在接触臂部64的在对接凹部12a的两侧从对接突出部12的侧面突伸到对接凹部12a中的接触突出部64d之间。这样,第一端子61的接触臂部64的接触突出部64d接触从导电图案161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且在对应的导电图案161和第一端子61之间建立电连接。
这里,相对的接触突出部64d之间的间隔被突出部164推挤张大,且接触臂部64弹性变形。因为接触突出部64d被弹性变形的接触臂部64产生的弹性作用推挤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所以接触突出部64d和侧面164a之间的接触能够被可靠地维持。
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如图4所示对接时,第一连接器1的锁定片18与第二连接器101的锁定突出部118彼此接合。这样,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被锁定在一起,并被阻止意外地解除接合。
参照图5A-图7B,如图5A所示,一第一端子61是具有一大体音叉形平面轮廓的一金属板。这个第一端子61具有:一单个基部63;一对接触臂部64,从基部63向前延伸;以及一单个尾部62,从基部63向后延伸。
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尾部62和基部63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一曲轴形状的侧轮廓。然而,这个侧轮廓也可以是线性的。此外,一接合突出部63a和一接合凹凸部63b形成于基部63的顶面和侧面,以保持接合的第一基座11的第一保持部13。然而,接合突出部63a和接合凹凸部63b可以被省略。
不是必须是如图5A所示的一对左右接触臂部64。也可是如图6A至图6D所示的一单个接触臂部。这里,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接触臂部64的接触突出部64d接触从导电图案161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部164的左侧面或右侧面164a,而接触臂部64的接触突出部64d不接触突出部164的另一侧面164a。在图6A至图6D所示的例子,尾部62的图示被省略。
各接触臂部64是采用诸如一光刻技术进行的蚀刻的方法而一体形成的一元件,且与基部63成为一体。各接触臂部64的尺寸可以变化。在该例子中,各接触臂部64的宽度为约0.5mm,高度为约0.3mm,而长度为约2.5mm。
接触臂部64是从基部63向前延伸的一细长的大体矩形板状的元件,而一细长的狭缝状的开口部64e形成于该板的宽度方向(在图6A-6B中为纵向)的中央并沿长度方向(在图6A-6B中为横向)延伸。开口部64e沿该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接触臂部64。开口部64e的一侧是一第一框部64a,第一框部64a用作从基部63向前延伸的一细长杆状框部,而开口部64e的另一侧是一第二框部64b,第二框部64b用作从基部63向前延伸的一细长杆状框部。开口部64e的末端(tip)处于第一框部64a的自由端和第二框部64b的自由端。换句话说,连接框部64c被用作了连接末端的细长杆状框部。换言之,从基部63向前延伸的悬臂式的接触臂部64包括:一第一框部64a和一第二框部64b,它们是从基部63向前延伸的两个细长悬臂式元件;以及一连接框部64c,连接第一框部64a的自由端和第二框部64b的自由端。狭缝状的开口部64e由基部63、第一框部64a、第二框部64b、以及连接框部64c限定。
一接触突出部64d形成于第一框部64a的自由端附近。接触突出部64d比第一框部64a厚,就是说,接触突出部64d具有比第一框部64a更大的厚度。它具有梯形平面轮廓,且比第一框部64a更进一步向外侧突出。接触突出部64d的突出部分的侧面64f为平的且作为与突出部164的用作相对侧面的侧面164a接触的接触面。因为如图6D所示,接触突出部64d比第一框部64a厚,所以侧面64f也比第一框部64a的侧面厚。结果,侧面64f的接触面 积更大。这加大了相对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接触面积,且能够减少接触突出部64d与突出部164之间的接触阻力。如果需要,接触突出部64d和第一框部64a二者的厚度可以相同。
如图7A所示,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对接且在第一端子61与对应的导电图案161之间已建立电连接时,第一端子61的接触臂部64的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接触从导电图案161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这里,接触突出部64d被突出部164沿与突出部164相对的方向(在图中向右)位移。结果,悬臂式的接触臂部64弹性变形,从而自由端沿与突出部164相对的方向位移。接触臂部64的变形能够通过图7A与图6A的对比更容易地理解。
当更细致地观察一已变形的接触臂部64时,显而易见的是,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的延伸方向几乎与变形前的延伸方向相同。换句话说,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在变形之前和变形之后依然几乎平行。在变形之前,如图5A和图6A所示,接触臂部64的纵向正交于在基端处连接的基部63的宽度方向,而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的延伸方向几乎平行于接触臂部64的纵向轴并正交于基部63的宽度方向。在变形之后,如图7A所示,接触臂部64的纵向轴沿与突出部164相对于基部63的宽度方向的反方向(在该图中向右)倾斜且弯曲。然而,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的延伸方向依然几乎正交基部63的宽度方向。换句话说,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在维持相同方位(orientation)的同时被沿平行方向移动。
此外,当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纵向轴与所述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基本平行于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凹部12a的纵向轴。由此,当突出部164使接触突出部64d沿与突出部164相对的方向位移时,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在维持相对于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同一方位的同时在大体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结果,与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良好接触能够得以维持。因为,如上所述,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和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均是平的,所以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在更大的面积上维持与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良好的接触。由此,如图7A所示,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维持与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良好接触并能够维持低的接触阻力。
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在平行方向上移动,因为其上已形成接触突出部64d的第一框部64a为整体上比接触臂部64窄的一悬臂式元件。这赋予了它更大的柔性以及更大的变形自由度。结果,它能够在与基部63的连接部分附近或在与接触突出部64d的基部63的侧端的连接部分附近(图7A中的下端)自由变形。这使得接触突出部64d在除了第一框部64a位移的整体(overall)方向之外的方向上位移。此外,第二框部64b作为一备件,其从第一框部64a的后侧即从与突出部164相对的一侧(图7A的右侧)支撑第一框部64a。因为阻力经由连接框部64c施加于第一框部64a的自由端(即朝向突出部164),所以基部63的相对于接触突出部64d的相对端(图7A的上端)在突出部164的方向上(在图7A中向左)被推挤。
第二框部64b的功能可参照图7B所示的对比例更容易理解。在图7B所示的对比例中,连接框部64c和第二框部64b已省略。换句话说,在对比例中,接触臂部264是具有与第一框部64a相同的宽度的一悬臂式元件,且基端连接于等同于基部63的基部263。等同于接触突出部64d的一接触突出部264d形成于接触臂部264的自由端附近。在对比例中,当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在图7B的左方推挤且接触突出部264d向右方位移时,接触突出部264d的侧面264f变得相对于突出部164的相对侧面164a显著地倾斜,它的大部分移动离开侧面164a。结果,不能维持足够的接触面积,且接触阻力增加。
在图7B所示的对比例中,通过减少接触突出部264d向右侧的位移量,侧面164a相对于另一侧面264f的倾斜能够减小且能够被阻止侧面164a与另一侧面264f一定程度的脱开。然而,因为接触臂部264的位移量减少,所以变形赋予接触臂部264更小的弹性作用,且由侧面264f作用在另一侧面164a上的接触压力减小。结果,难于维持侧面264f与侧面164a之间的接触。
相比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接触臂部64具有如图5A-图6D所示的结构,所以甚至当接触臂部64显著变形且接触突出部64d也显著位移时,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维持与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在大接触面积上的接触。由此,足够的接触压力能够得以维持,同时可靠地维持大接触面积上的接触。结果,能够维持低的接触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一第一端子61具有:一基部63,由一第一 保持部13保持;以及一接触臂部64,从基部63延伸并接触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接触臂部64包括:从基部63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64a和第二框部64b;一连接部64c,将第一框部64a的自由端和第二框部64b的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64d,形成于第一框部64a上;以及一侧面64f,形成于接触突出部64d。当接触臂部64通过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接触而被弹性位移时,侧面64f平行移动并维持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接触。
因为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随动并维持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接触,所以一第一端子61与一导电图案161之间的电连接能够得以可靠地维持。此外,因为第一端子61的结构简单,所以它的成本和尺寸均能够减小。
此外,接触臂部64具有一开口部64e,开口部64e的周边由基部63、第一框部64a、第二框部64b、以及连接部64c来限定。因为这提高了第一框部64a的柔性,所以形成于第一框部64a的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能够可靠地维持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接触。
接触突出部64d比第一框部64厚。这维持了第一框部64a的柔性以及接触突出部64d的刚性。它由此维持与侧面64f的平接触。此外,侧面64f的面积可以加大。结果,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接触面积可被加大,且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的侧面164a的低的接触阻力能够得以维持。
此外,一对左右的接触臂部64从一单个基部63延伸,且设置成使得两个接触突出部64d的接触面64f彼此面向。这样,一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164能够从两侧被弹性夹持,且与导电图案161的接触突出部164的接触能够得以可靠地维持。
此外,第一连接器1具有一第一端子61以及包括一第一保持部13的一第一基座11,且第一连接器1对接具有一导电图案161的一第二连接器101。这样,第一连接器1能够可靠地对接第二连接器101,以建立电连接。
此外,导电图案161为一板状,接触部164是从另一导电图案161的表面突出的一矩形实体元件,且侧面164a是接触部164的一平的侧面。这样,能够在第一端子61的接触突出部64d的侧面64f与导电图案161的突出部 164的侧面164a之间大的接触面积上维持接触,且能够维持第一端子61与导电图案161之间的低的接触阻力。
尽管示出并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在不脱离前述说明书和随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

Claims (7)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
一基部,由一端子保持元件保持;以及
一接触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一连接框部,将所述第一框部的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框部的一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部;以及一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突出部;
其中,当所述接触臂部通过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接触而被弹性变形时,所述接触面沿一平行方向移动并维持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一接触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臂部还包括一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周边由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框部、所述第二框部、以及所述连接框部限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突出部比所述第一框部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一对左右的接触臂部从一单个基部延伸,并设置成使得两个接触突出部的接触面彼此面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为平的。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端子,所述端子包括:
一基部,由一端子保持元件保持;以及
一接触臂部,从所述基部延伸并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所述接触臂部包括: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悬臂式的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一连接框部,将所述第一框部的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框部的一自由端连接;一接触突出部,形成于所述第一框部;以及一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接触突出部;
当所述接触臂部通过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而被弹性变形时,所述接触面沿一平行方向移动并维持与所述另一端子的接触部的另一接触面接触;以及
一基座,包括所述端子保持元件,所述连接器对接具有另一端子的另一 连接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端子具有一板状的导电图案,所述接触部是从所述另一端子的表面突出的一矩形实体元件,且另一接触面是所述接触部的一平的侧面。
CN201390000333.3U 2012-01-19 2013-01-21 端子及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87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8626A JP2013149454A (ja) 2012-01-19 2012-01-19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2012-008626 2012-01-19
PCT/US2013/022369 WO2014158124A2 (en) 2012-01-19 2013-01-21 Terminal an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8703U true CN204558703U (zh) 2015-08-12

Family

ID=4904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33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8703U (zh) 2012-01-19 2013-01-21 端子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68895B2 (zh)
JP (1) JP2013149454A (zh)
CN (1) CN204558703U (zh)
WO (1) WO201415812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9454A (ja) * 2012-01-19 2013-08-01 Molex Inc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9923292B2 (en) 2013-08-07 2018-03-20 Molex, Llc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closed loop terminals
JP6342139B2 (ja) * 2013-10-30 2018-06-1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平型電線用コネクタ及び平型電線用コネクタと平型電線の接続構造
DE102016208728B4 (de) * 2016-05-20 2020-02-13 Leoni Bordnetz-Systeme Gmbh Gabelkontakt
CN205960252U (zh) * 2016-07-12 2017-02-1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DE102019131907A1 (de) * 2019-11-26 2021-05-27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Federkontak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3036A (en) * 1968-03-27 1970-03-24 Amp Inc Contact terminal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4043631A (en) * 1976-04-26 1977-08-23 Hollingsead-Pryor Enterprises Electrical terminal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US4354729A (en) * 1980-12-22 1982-10-19 Amp Incorporated Preloaded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FR2624311B1 (fr) * 1987-12-07 1990-05-04 Bonhomme F R Perfectionnements aux organes de contact electrique elastiquement deformables, a incorporer dans des connecteurs, et a leurs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US5004438A (en) * 1990-07-03 1991-04-02 Precision Interconnect Corporation Flexible pin type contact
JPH0743964Y2 (ja) * 1991-11-25 1995-10-0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H07123058B2 (ja) * 1992-03-02 1995-12-2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JP2004152594A (ja) * 2002-10-30 2004-05-27 Molex Inc 電気端子
JP4496426B2 (ja) 2003-09-17 2010-07-07 有限会社清田製作所 大電流電源電極プローブ若しくはコネクタ
TWM254771U (en) * 2003-12-12 2005-01-01 Top Yang Technology Entpr Co Terminal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zero insertion force
US6835080B1 (en) 2004-03-24 2004-12-28 Speed Tech Corp. Sound source connector with cutover switch
JP4526428B2 (ja) * 2005-04-18 2010-08-1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800518Y (zh) * 2005-05-20 2006-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JP2007328961A (ja) 2006-06-06 2007-12-20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装置
KR101524312B1 (ko) * 2008-11-28 2015-05-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용 접촉 단자
DE102008064590B3 (de) * 2008-12-19 2010-07-15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anordnung zur Verbindung mit einer polygonalen Buchse
US7771244B1 (en) * 2009-06-08 2010-08-10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2532422A (ja) 2009-06-29 2012-12-13 ヒューマ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基板対基板タイプのコネクタ
CN201639002U (zh) 2009-12-23 2010-11-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JP2013149454A (ja) * 2012-01-19 2013-08-01 Molex Inc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55907A1 (en) 2015-09-10
WO2014158124A3 (en) 2014-12-31
US9595781B2 (en) 2017-03-14
JP2013149454A (ja) 2013-08-01
WO2014158124A2 (en) 2014-10-02
US20170025777A1 (en) 2017-01-26
US9368895B2 (en) 201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8703U (zh) 端子及连接器
US20200235505A1 (en) Connector
KR100852713B1 (ko) 커넥터 및 이 커넥터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EP1628365B1 (e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CN2417605Y (zh) 电连接器
CN201097426Y (zh) 插座电连接器
JP2017204433A (ja) コネクタ
US8137134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an insulating member with a bendable section with a pair of projections
CN2749104Y (zh) 电连接器
JP2016095932A (ja) コネクタ
CN203574202U (zh) 电连接器与排线的组件及具有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687871Y (zh) 插座连接器
WO2010088580A1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KR101397437B1 (ko)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
JP6128696B2 (ja) コネクタ
JP6195861B2 (ja) コネクタ
CN2872673Y (zh) 电连接器
CN220544276U (zh) 连接器
CN208189867U (zh) 连接器及其加强框
US2008010552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7980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831530Y (zh) 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
JP2009016365A (ja)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WO2023248203A1 (en) Connector, connector pai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nector
CN203932571U (zh) 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