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3842U - 压盖填料 - Google Patents

压盖填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3842U
CN204553842U CN201420760588.6U CN201420760588U CN204553842U CN 204553842 U CN204553842 U CN 204553842U CN 201420760588 U CN201420760588 U CN 201420760588U CN 204553842 U CN204553842 U CN 20455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land packing
shoestring
hosiery
wee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05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崎贵士
林洋树
片冈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384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18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tuffing-boxes for elastic or plastic packings
    • F16J15/18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tuffing-boxes for elastic or plastic packings with lubricating, cooling or drain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18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tuffing-boxes for elastic or plastic packings
    • F16J15/20Packing materials therefor
    • F16J15/22Packing materials therefor shaped as strands, ropes, threads, ribbons, or the like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 D04C1/12Cords, lines, or tow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6Packings, gaskets, se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构成,并且被设定成具有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其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为更不易泄漏的结构改善了密封性。压盖填料G被编织成在带状体(2)的侧面(2a~2d)上露出的纱线(1)的交叉角度(α)在四个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上不同的状态,以四个侧面(2a~2d)中的成为内周面的侧面(2c)的交叉角度(α)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2b、2d)的交叉角度(α)大的方式将带状体(2)卷曲。

Description

压盖填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为泵或阀等流体设备的密封部件而使用的压盖填料。
背景技术
作为为了防止来自旋转轴的泄漏而被使用的压盖填料,大多使用带状的所谓的编织填料,该编织填料通过各种的织法编织石棉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无机纤维并使其含浸润滑剂等或者进行了表面处理。
另外,将碳纤维或者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作为原材料的编织填料也被大量地生产,压盖填料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耐磨损性等特性也大幅度提高。作为这样的以往例,公知专利文献1或2的实用新型。
在这种压盖填料中,存在纱线的移动路径数(针织纱路径数)为4的压盖填料,详细来说,该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形成,被设定成具有方形截面且截面上的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纱线的移动路径数被设定为4(参照专利文献3)。
在这样的编织填料中,通常,在将所述带状体装填到泵的底部的情况下,在切断成带状体规定的长度之后,以使其端部和端部结合的环状(圆环状的形状)的状态,即作为压盖填料插入。在进行该插入时,在带状体的4个侧面中的成为被插入的压盖填料的内周面的侧面上,纱线向内径中心侧(径内侧)挠曲并突出的倾向较多。
该突出成为内周面的凹凸部分,给作为与杆(轴)接触的面的平面度带来不良影响,其结果是,还存在由于泄漏而导致对密封性能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36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5-039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63-06757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构成,并且设定成具有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其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为更不易泄漏的结构改善了密封性。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是一种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1而成的带状体2构成,并且被设定成具有方形的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1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
其特征在于,被编织成在所述带状体2的侧面2a~2d上露出的所述纱线1的交叉角度α在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上不同的状态。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将所述带状体2卷曲,以使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成为内周面的侧面2c的所述交叉角度α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2b、2d的所述交叉角度α大。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在四个所述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对的侧面彼此上,所述纱线的交叉角度α被设定成相互相同。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压盖填料中,在所述带状体2中的相邻的所述侧面彼此上形成的角部13上,配置有从所述相邻的侧面彼此中的一个所述侧面2c向另一个所述侧面2d连续的纱线1。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记载的压盖填料中,所述纱线1含浸有润滑剂。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在带状体的侧 面上,纱线的交叉角度大时,露出纱线长变短,纱线的交叉角度小时,露出纱线长变长(参照图3)。因此,在将带状体卷曲作为压盖填料时,若使交叉角度大的侧面成为内周面,则能够使由卷曲带状体产生的内周面上的向径内侧的挠曲带来的突出小到能够忽略的程度。
因此,在装填到泵的底部的情况下,与杆(轴)接触的面即内周面的平面度与以往相比被改善,能够提高密封性能。也就是说,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为更不易泄漏的结构,能够改善密封性。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由于成为内周面的侧面的交叉角度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的交叉角度大,所以具有能够可靠地发挥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所述效果的优点。
而且,压盖填料的侧周面由带状体上的交叉角度小的侧面形成,因此侧周面上的露出纱线长度长,在卷曲带状体作为压盖填料时,通过侧周面上的向径内侧的挠曲产生成为较明显的凹凸状的突出。该凹凸状的突出与相邻的压盖填料的侧周面咬合,还能够发挥产生相互止转作用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卷曲带状体作为压盖填料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内周面和外周面的交叉角度而缩短露出纱线长,能够在两侧周面上减小交叉角度而增长露出纱线长,因此具有与相邻的压盖填料或填料挤压部等的相对的止转作用在任意的侧周面上都能够可靠发挥的优点。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连续的纱线被配置在角部,因此能够得到保护角部和防止纱线解开的效果。另外,例如,在泵的底部作为密封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卷曲带状体作为环状形状的压盖填料插入,此时,还能够得到防止由角部的挠曲导致的变形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纱线含浸有润滑剂,所以与杆(轴)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变少,能够对密封性能带来良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压盖填料的剖切截面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2表示填料侧面,(a)是第1、3侧面,(b)是第2、4侧面。
图3是相邻的填料侧面的展开图,(a)是以往产品,(b)是本实用新型产品。
图4是表示将压盖填料向实机的安装例的关键部位的剖视图。
图5是针织纱路径的模型图。
图6是表示编织状态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压盖填料的以往产品和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泄漏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8表示时间和泄漏量的关系曲线,(a)是以往产品,(b)是本实用新型产品。
图9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位置,(b)是第2位置。
图10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3位置,(b)是第4位置。
图11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5位置,(b)是第6位置。
图12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7位置,(b)是第8位置。
图13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9位置,(b)是第10位置。
图14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1位置,(b)是第12位置。
图15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3位置,(b)是第14位置。
图16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5位置,(b)是第16位置。
图17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7位置,(b)是第18位置。
图18表示第3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9位置,(b)是第20位置。
图19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位置,(b)是第2位置。
图20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3位置,(b)是第4位置。
图21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5位置,(b)是第6位置。
图22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7位置,(b)是第8位置。
图23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9位置,(b)是第10位置。
图24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1位置,(b)是第12位置。
图25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3位置,(b)是第14位置。
图26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5位置,(b)是第16位置。
图27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7位置,(b)是第18位置。
图28表示第4侧面的针织纱状况,(a)是第19位置,(b)是第20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填料的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为方便,将带状体2卷曲成为环状的结构定义为压盖填料G。
〔实施方式1〕
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填料G如图1~图3所示,由编织多个纱线1而成的带状体2构成,并且设定成具有方形截面,截面上的纱线1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且纱线1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而且,在带状体2的侧面2a、2b、2c、2d上露出的纱线1的交叉角度α被编织成四个 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不同的角度a≠b。
这种压盖填料G(带状体2)的构造及截面如图1所示。即,在沿着正方形的对角线平行地延伸、且相互交叉地设定的四个纱线(针织纱)路径w1~w4(参照图5、6)上,各个路径上的多条纱线1以与其他路径上的各纱线1交替地重合交叉的方式依次移动的同时被编织,由此,得到截面为正方形的带状体2。
作为纱线1,可以列举腈纶类纤维,优选对由丙烯腈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构成的纤维进行捻线而成的纤维,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纱线。另外,也可以使PTFE等固态润滑剂或液体润滑剂含浸于纱线1。
作为压盖填料G的带状体2是使直径小的36条纱线(针织纱)1在图5那样地模型化地表示的4个移动路径w1~w4上分别沿箭头方向依次移动,由此交替地重合交叉而编织得到的带状结构,截面形状呈正方形。纱线1是将合成纤维等纤维集束而成的。
该带状体2的制造是使用如下编织机(省略图示)进行的,所述编织机由36条针织纱线轴(缠绕有纱线1的线轴)3~6通过多个棘轮(省略图示)等在为形成图5所示的移动路径w1~w4而设定的多个规定路径上依次移动地构成。
在该编织机中,如图5所示地配置为,在位于对角线上的各移动路径w1、w4上,在使各8条的纱线1即各8个第1、第4针织纱线轴3、6移动的同时,在其他的移动路径w2、w3上,使各10条的纱线1即各10个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移动。也就是说,编织成这样的结构的带状体2的纱线1的移动路径w1~w4数为4,纱线1的条数为36条。
编织机如图6所示地构成为,8个第1针织纱线轴3、各10个第2及第3针织纱线轴4、5和8个第4针织纱线轴6(在图3中,仅示出了各一个线轴)沿着图5所示的4个移动路径w1~w4分别移动。
在以往的带状体22中,如图3(a)所示,在侧面上露出的纱线21的交叉角度α在四个侧面22a~22d上完全相等。因此,他们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的交叉角度(α)也相互相同,露出纱线长L也 构成为相互相等。而且,通常,各侧面22a~22d上的纱线21的交叉角度α被设定成90度的情况较多。
另外,四个侧面22a~22d中的相互相对的2个侧面彼此(第1侧面22a和第3侧面22c、第2侧面22b和第4侧面22d)成为相互相同的图案(形状),相互相邻的2个侧面(例:第1侧面22a和第2侧面22b)成为相互不同的图案(形状)。
通常,在将上述带状体22装填到泵的底部的情况下,在将带状体22切断成规定的长度之后,以将其端部和端部连结的环状形状(圆环状的形状)的状态,即作为压盖填料G插入。在进行该插入时,4个侧面22a~22d中的成为内周面的侧面(例:第2侧面22b)具有向内径中心侧挠曲地突出的倾向。以往,该突出成为内周面的凹凸状,对密封性能带来不良影响。
与此相对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填料G中,如图1、2及图3(b)所示,纱线的交叉角度α在带状体2的4个侧面2a~2d中的相互相邻的侧面彼此(例:第3侧面2c和第4侧面2d)上,成为相互不同的角度a和角度b(a≠b)。
在图3(b)中,交叉角度α为角度c>角度d,在第3侧面2c和第4侧面2d上,关于相互重合交叉的位置彼此之间的纱线1的长度L(以下称为露出纱线长L),第4侧面2d的长度Ld明显比第3侧面2c的长度Lc长(Lc<Ld)。
即,如图3(b)所示,例如,在第4侧面2d上,若设露出纱线长L交叉的两个宽度尺寸为W,则
sin(d/2)=(W/2)/L
也就是说,L=W/{2sin(d/2)}
由此可知,若角度d(纱线的交叉角度α)小,则露出纱线长L变大。
关于将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填料G组装到实机而成为密封装置S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如图4所示,在装填到泵的底部8的情况下,带状体2以其第3侧面2c成为内周面的方式,成为将端部和端部连结并 卷曲的环状形状的结构,即,成为压盖填料G,以与填料箱11的内周面11a及杆(轴)9接触的状态被插入。此外,11b表示承接填料的阶梯部,14表示接合环。
在该情况下,第2侧面2b或第4侧面2d成为朝向杆9的轴心P方向的状态,即,与接地挤压部10的端面10a或相邻的压盖填料G的第2侧面2b或第4侧面2d接触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露出纱线长L成为第1侧面2a的长度=第3侧面2c的长度<第2侧面2b的长度=第4侧面2d的长度。
在以第3侧面2c为内周面的情况下,第3侧面2c的露出纱线长L短(比第2、4侧面2b、2d的露出纱线长L短),所以,在将带状体2卷曲成为压盖填料G时,第3侧面2c上的由向径内侧的挠曲而产生的突出小到能够忽略的程度。因此,与杆9接触的面即第3侧面2c的平面度与以往产品〔参照图3(a)〕相比被改善,能够得到密封性能提高的效果。该优良的效果在以下的压盖填料G中也能够同样得到,该压盖填料G以具有与第3侧面2c相同的交叉角度α的第1侧面2a成为内周面的方式将带状体2卷曲而形成。
另外,在上述压盖填料G的情况下,其侧周面(连接内周面和外周面的圆环状的面)由作为带状体2的第2、第4侧面2b、2d形成。这些第2、第4侧面2b、2d中的露出纱线长L长(比第1、3侧面2a、2c的露出纱线长L长),因此,在将带状体2卷曲成压盖填料G时,通过第2、第4侧面2b、2d上的向径内侧的挠曲而产生成为较明显的凹凸状的突出。该凹凸状的突出与相邻的压盖填料G的第4、第2侧面2d、2b的凹凸状的突出咬合,能够得到相互产生止转作用的效果。
而且,如图1~图3所示,在压盖填料G中,在由带状体2中的相邻的侧面2c、d彼此形成的角部13上,配置有从相邻的侧面彼此中的一个侧面2c向另一个侧面2d连续的纱线1。这在其他的相邻的侧面彼此2a、2b(2b、2c;2d、2a)中也同样地构成。
像这样连续的纱线1被配置在角部13,由此,能够得到角部13被保护和防止纱线1解开这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如图4所示,在泵 的底部8处作为密封装置S使用的情况下,将带状体2卷曲作为环状形状的压盖填料G插入,此时,还能够得到防止由角部13的挠曲产生的变形的作用效果。
为验证与上述密封相关的作用效果,对于以往产品和本实用新型产品进行了压盖填料G的泄漏试验。其结果分别如图7及图8(a)、(b)所示。无论以往产品还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如下的倾向方面大致相同,即:从试验开始几小时内,泄漏量都大幅度减少,之后逐渐减小。但是,其绝对值大不相同,在刚刚开始之后,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泄漏量(单位时间的泄漏量)是以往产品的1/3~1/2左右,并且在几小时以后,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泄漏量为以往产品的1/4左右,可以看出大幅改善。
然后,从制造方面来讨论能够使第3侧面2c上的交叉角度α比以往大〔角度c:参照图3(b)〕(还能够使露出纱线长L比以往长)的情况。图9~图18表示标记了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的位置的针织纱状况的作用图,所述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在第3侧面2c上伴随时间经过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移动。
此外,在图5或图6中,各移动路径w1~w4简单地描绘了直线移动和半圆移动的组合,但实际上,如图9~图18所示,是由多个齿轮列12、7的组合产生的路径,各移动路径w1~w4分别成为交替反复进行圆弧移动的移动路径(移动轨迹)。在图9~图18中,用实线表示第2移动路径w2,并且用虚线表示第3移动路径w3。
首先,将图9(a)所示的状态作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自的开始位置即第1位置,从它们开始分别旋转移动1/5周的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自的第2位置如图9(b)所示。此外,16个齿轮组12、13中的四角的角齿轮7的直径被设定成其他的12个普通齿轮12的4/5,构成为普通齿轮12旋转4/5周时,角齿轮7旋转1周的状态。
图10(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9(b)所示的第2位置移动了角 齿轮7的1/4周的第3位置。
图10(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0(a)所示的第3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4位置。
图11(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0(b)所示的第4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5位置。
图11(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1(a)所示的第5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6位置。通过从该第5位置向第6位置的移动,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相互交叉。
图12(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11(b)所示的第6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7位置。
图12(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2(a)所示的第7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8位置。
图13(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2(b)所示的第8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9位置。
图13(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3(a)所示的第9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0位置。在第6位置交叉的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到达其第6位置的相反侧(里侧)即第10位置时,第6位置处的纱线1的交叉角度α变大〔例:图3(b)所示的角度c〕。第10位置是从第6位置移动了4步(转动4/5周)的位置,露出纱线长L较短。
图14(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13(b)所示的第10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1位置。
图14(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4(a)所示的第11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的第12位置。
图15(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4(b)所示的第12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3位置。
图15(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5(a)所 示的第13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4位置。
图16(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15(b)所示的第14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5位置。
图16(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6(a)所示的第15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的1/4周的第16位置。
图17(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6(b)所示的第16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7位置。
图17(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7(a)所示的第17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8位置。
图18(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17(b)所示的第18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9位置。
图18(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8(a)所示的第19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20位置。
而且,当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18(b)所示的第20位置移动普通齿轮12的1/5周时,则返回图9(a)所示的第1位置。该第1位置~第20位置的移动是第3侧面2c上的各移动路径w2、w3的1个循环。
以下,从制造方面讨论能够使第4侧面2d上的交叉角度α比以往小〔角度d:参照图3(b)〕(使露出纱线长L比以往短)的情况。图19~图28表示标记了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的位置的针织纱状况的作用图,所述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在第4侧面2d上伴随时间经过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移动。
在这些图19~图28中,也与图9~图18同样地,各移动路径w1~w4分别是交替反复进行圆弧移动的移动路径(移动轨迹),第2移动路径w2用实线表示,第3移动路径w3用虚线标示,这也与图9~图18相同。
首先,将图19(a)所示的状态作为第4侧面2d上的第2、第3 针织纱线轴4、5各自的开始位置即第1位置,从它们开始分别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后的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自的第2位置如图19(b)所示。此外,在图19~图28中,与图9~图18同样地,16个齿轮组12、13中的四角的角齿轮7的直径被设定成其他的12个普通齿轮12的4/5,构成为普通齿轮12旋转4/5周时,角齿轮7旋转1周的状态。
图20(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19(b)所示的第2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3位置。
图20(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0(a)所示的第3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4位置。通过从该第3位置向第4位置的移动,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相互交叉。
图21(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0(b)所示的第4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5位置。
图21(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1(a)所示的第5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6位置。
图22(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针织纱线轴4(纱线1)从图21(b)所示的第6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且第3针织纱线轴5(纱线1)从图21(b)所示的第6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7位置。
图22(b)表示第2针织纱线轴4从图22(a)所示的第7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且第3针织纱线轴5从图22(a)所示的第7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的第8位置。
图23(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2(b)所示的第8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9位置。
图23(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3(a)所示的第9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0位置。
图24(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23(b)所示的第10位置移动了 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1位置。
图24(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4(a)所示的第11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的第12位置。
当在第4位置交叉的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到达该第4位置的相反侧(里侧)即第12位置时,则成为朝向更内侧的姿势。即,第4位置处的纱线1的交叉角度α变小〔例:图3(b)所示的角度d〕。第12位置是从第4位置移动了8步(转动8/5周)的位置。该交叉角度d比第3侧面2c的第6位置的交叉角度c小,因此,露出纱线长L与第3侧面2c的情况相比明显变长。
图25(a)表示在第2、第3移动路径w2、w3上,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各纱线1)分别从图24(b)所示的第12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3位置。
图25(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5(a)所示的第13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4位置。
图26(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5(b)所示的第14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5位置。
图26(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6(a)所示的第15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6位置。
图27(a)表示第2针织纱线轴4(纱线1)从图26(b)所示的第16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且第3针织纱线轴5(纱线1)从图26(b)所示的第16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7位置。
图27(b)表示第2针织纱线轴4从图27(a)所示的第17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且第3针织纱线轴5从图27(a)所示的第17位置移动了角齿轮7的1/4周的第18位置。
图28(a)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7(b)所示的第18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19位置。
图28(b)表示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8(a)所示的第19位置移动了普通齿轮12的1/5周的第20位置。
而且,当第2、第3针织纱线轴4、5分别从图28(b)所示的第20位置移动普通齿轮12的1/5周时,则返回图19(a)所示的第1位置。该第1位置~第20位置的移动是第4侧面2d上的各移动路径w2、w3的1个循环。
通过使用图9~图28的以上的讨论,在制作带状体2时,如图9、图19所示地设定第3侧面2c和第4侧面2d各自的开始点(第1位置)。由此,在第3侧面2c上露出表面的纱线1的交叉角度α能够成为比以往的角度(90度)大的角度c(参照图3)。因此,露出纱线长L能够比以往短。第1侧面2a上的交叉角度α即角度a与第3侧面2c的角度c相同(a=c)。
另外,在与第3侧面2c相邻的第2及第4侧面2b、2d(侧周面)上,能够使交叉角度α成为比以往的角度(90度)小的角度b、d(参照图3),因此,能够使露出纱线长L比以往长。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纱线
2  带状体
2a~2d  第1~第4侧面
13 角部
α 纱线的交叉角度。

Claims (5)

1.一种压盖填料,由编织多个纱线而成的带状体构成,并且被设定成具有方形截面,所述截面上的所述纱线的方向与对角线平行,并且所述纱线的移动路径数为4个,其特征在于,
被编织成在所述带状体的侧面上露出的所述纱线的交叉角度在四个所述侧面中的相邻的侧面上彼此不同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填料,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带状体卷曲,以便使四个所述侧面中的成为内周面的侧面的所述交叉角度比成为与其相邻的侧周面的侧面的所述交叉角度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盖填料,其特征在于,在四个所述侧面中的相互相对的侧面彼此上,所述纱线的交叉角度设定成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盖填料,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带状体中的相邻的所述侧面彼此所形成的角部中,配置有从所述相邻的侧面彼此中的一个所述侧面向另一个所述侧面连续的纱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盖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含浸有润滑剂。
CN201420760588.6U 2013-12-05 2014-12-05 压盖填料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538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1775 2013-12-05
JP2013251775A JP5894977B2 (ja) 2013-12-05 2013-12-05 グランドパッキ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3842U true CN204553842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27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058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53842U (zh) 2013-12-05 2014-12-05 压盖填料
CN201410738668.6A Active CN10469652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压盖填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8668.6A Active CN104696528B (zh) 2013-12-05 2014-12-05 压盖填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230B2 (zh)
JP (1) JP5894977B2 (zh)
CN (2) CN204553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528A (zh) * 2013-12-05 2015-06-10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压盖填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8835B (zh) 2011-09-26 2018-06-05 彻斯特顿公司 用于制造编织的双面压紧填料密封件的方法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A2885540C (en) * 2012-09-26 2021-03-02 A.W. Chesterton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ducing a compression packing seal including a dual-sided braided jacke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P3222774B1 (en) * 2014-11-18 2019-09-18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Yarn and gland packing
CN108331543A (zh) * 2017-12-27 2018-07-27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导向钻井工具
CN108301768A (zh) * 2017-12-27 2018-07-20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方向控制系统
CN111659149B (zh) * 2020-06-16 2021-10-08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精馏塔、精馏系统及其用途
CN115573094A (zh) * 2021-07-05 2023-01-06 陈明正 具四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
US20230007893A1 (en) * 2021-07-06 2023-01-12 Ming-Cheng Chen Brai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generating a four-point interweaving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1662B2 (ja) * 1985-12-23 1994-03-23 日本ピラ−工業株式会社 高弾性パツキン
JPS6367576A (ja) 1986-09-10 1988-03-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ペクトル分析器
US4949620A (en) * 1988-12-21 1990-08-21 New England Braiding Company, Inc. Edge-reinforced packing for use in steam service
IT1242251B (it) * 1990-10-23 1994-03-03 Sergio Carrara Composto per la costituzione di guarnizioni di tenuta a baderna
JPH0539871A (ja) 1991-08-02 1993-02-19 Nippon Valqua Ind Ltd 編組パツキン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US5419568A (en) * 1992-11-06 1995-05-30 Seal Company Of New Englan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acking ring spin for trapezoidally shaped mechanically braided packing
JP3944361B2 (ja) * 2001-05-17 2007-07-11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ンドパッキンの構成材
DE60315478T2 (de) * 2002-09-11 2008-04-24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Material für stopfbuchse und stopfbuchse
JP2004340285A (ja) * 2003-05-16 2004-12-02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高弾性パッキン
JP4058395B2 (ja) 2003-07-17 2008-03-05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パッキ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3998835B (zh) * 2011-09-26 2018-06-05 彻斯特顿公司 用于制造编织的双面压紧填料密封件的方法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2850345A4 (en) * 2012-05-15 2016-02-17 Teadit N A Inc COMPRESSIBLE PACKAGING
CA2885540C (en) * 2012-09-26 2021-03-02 A.W. Chesterton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ducing a compression packing seal including a dual-sided braided jacke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5894977B2 (ja) * 2013-12-05 2016-03-30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ンドパッキ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6528A (zh) * 2013-12-05 2015-06-10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压盖填料
CN104696528B (zh) * 2013-12-05 2018-09-28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压盖填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08413A (ja) 2015-06-11
CN104696528B (zh) 2018-09-28
US20150159757A1 (en) 2015-06-11
JP5894977B2 (ja) 2016-03-30
US9188230B2 (en) 2015-11-17
CN104696528A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3842U (zh) 压盖填料
JP6471195B2 (ja) 編組された両面圧縮パッキンシー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CN101300381B (zh) 纱线以及压盖填料
CN102870300A (zh) 保护管
CA2885540C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ducing a compression packing seal including a dual-sided braided jacke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5121726A (zh) 增强的编结套筒及其构造方法
ES244453U (es) Paquete de obturacion o empaquetadura trenzado.
US5794504A (en) Lubricated braided pack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6232886B (zh) 织物的制造方法和织物
JPH04228974A (ja) パッキンパッケージ用の編んだパッキン線材
EP2592309B1 (en) Gland packing and packing set
KR100931697B1 (ko) 패킹재료 및 이 재료를 사용한 그랜드 패킹
JP2015046293A (ja) 織布テープ、織布テープ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織布テープ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214354567U (zh) 一种双层热缩编织套管
CN205501580U (zh) 一种平织和绞织组合的编织结构和编织装置
JP6419751B2 (ja) ポンポンおよびポンポン製造方法
CN102686917B (zh) 压盖填料纱线
CN205954199U (zh) 经线正反捻纬线反捻白坯广角交织布
CN104514162A (zh) 一种加铅夹心绳索及其制作方法
JPH0340849A (ja) 袋編み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1375B2 (ja) グランドパッキン
JP2011144929A (ja) グランドパッキ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