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7864U -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864U
CN204547864U CN201520271315.XU CN201520271315U CN204547864U CN 204547864 U CN204547864 U CN 204547864U CN 201520271315 U CN201520271315 U CN 201520271315U CN 204547864 U CN204547864 U CN 204547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lateral
tube
pipe assembly
lateral tube
backrest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13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学梅
徐洪峰
刘慧�
潘华
居成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Adient Yantai Se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13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7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包括:上横管;与所述上横管相对设置的下管总成;以及沿后排靠背主受力方向支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之间的支撑管,所述上横管的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一端之间以及所述上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另一端之间为开口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轻量化、低成本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采用开口式的骨架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后排靠背骨架的重量,且装车简单,提高了整车试装的人工效率。

Description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特指一种轻量化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了现有的两种后排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这两种后排靠背骨架均采用封闭式的钢管结构,包括方框结构11、支设于方框结构11内的支撑杆12、固设于方框结构11的上固定件13、下固定件14、以及固定于方框结构11上部的头枕导管15,通过上固定件13和下固定件14将后排靠背骨架固定连接于车身。图1和图2中的两种方框结构11均为封闭式的钢管,只是在形状上略有不同,两者的上固定件13的结构也相同,如图3所示,其通过上固定件13与车身固定连接,两者的下固定件14的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显示了图1中的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有连接件141、套管142、以及螺栓143,通过螺栓143与车身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显示了图2中的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该下固定件14的底部设有弯折的安装板,上部套设在方框结构11上,下部通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连接在车身上。
上述两种采用封闭式的钢管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两种结构在装车时,其操作难度大,且为封闭的钢管结构,增加了骨架的重量以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解决现有的封闭式钢管结构的骨架存在操作难度大、重量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包括:
上横管;
与所述上横管相对设置的下管总成;以及
沿后排靠背主受力方向支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之间的支撑管,所述上横管的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一端之间以及所述上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另一端之间为开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轻量化、低成本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采用开口式的骨架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后排靠背骨架的重量,且装车简单,提高了整车试装的人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为两根,以一固定间距支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的中部,且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支撑管的连接处,且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支撑管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靠近所述支撑管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靠近所述上横管的顶边、以及与顶边相对的底边;
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且贴合所述支撑管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端部向所述支撑管弯折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固定;
设于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的端部对应所述上横管设有适配的弧形卡槽;以及
呈倾斜状态设于所述顶边的翼边,所述翼边位于所述上横管之上并与所述上横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于所述下管总成和所述支撑管的连接处,并与所述下管总成和所述支撑管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支架包括适配于所述下管总成的管体弧度的第一弧形片体和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体的第二弧形片体,所述第二弧形片体适配于所述支撑管的管体弧度。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管总成包括下横管、于所述下横管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圆角部、以及于所述圆角部的末端弯折形成垂直于所述圆角部且呈扁平状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圆角部设有防扭钢丝,所述防扭钢丝的两端向上翘起形成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与所述圆角部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横管为方管,所述上横管上间隔固设有头枕导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后排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的上固定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下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下固定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下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连接支架连接上横管和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加强支架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焊接点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焊接点示意图;以及
图15为图1中下固定件的焊接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按照后排强度设计要求,经过理论分析和实物验证,力的传递方向主要是经过靠背骨架的中间竖向的支撑管向上传递,还有沿上横管和下横管横向传递,靠背骨架的主受力方向是位于中部从下横管向上横管方向传递的,本发明依据该主受力方向简化了现有结构中的封闭式外框结构,摒弃了方框结构两侧的侧管,形成了由上横管、下管总成、以及支设于中部的支撑管组成的两侧为开口的骨架结构,经验证满足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强度要求,取得了降低骨架重量和成本的效果,且焊接数量明显减少,使得装配效率提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6,对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包括上横管21、下管总成22、支撑管23、连接支架24、加强支架25、以及头枕导管26,上横管21与下管总成22相对设置,且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均沿横向设置,支撑管23沿后排靠背主受力方向支设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之间,且上横管21的两端与下管总成22上相对的两端之间为开口结构,也就是上横管21的一端与下管总成22上的一端之间、和上横管21的另一端与下管总成22上的另一端之间为开口结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主受力方向位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的中部,且从下管总成22向上横管21的方向传递,支撑管23支设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的中部,且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均固定连接。较佳地,本是实用新型中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包括两根支撑管23,该两根支撑管23以一固定间距支设固定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相对于现有的封闭式的钢管结构,节省了方框两侧的钢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的两端部之间为开口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排靠背骨架的重量,并能够满足强度的要求,这样的简化结构也方便装车操作,可以提高整车试装的人工效率。
如图7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的分解图,其中的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相对设置,支撑管23支设于上横管21和下管总成22之间,支撑管23通过连接支架24与上横管21固定连接,支撑管23通过加强支架25与下管总成22固定连接,在上横管21上间隔固设了多个头枕导管26,用于安装头枕。较佳地,上横管21为方管,可以更好的配合头枕导管26以及连接支架24的有效焊接,并且可以减少方管壁厚,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骨架重量和成本。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中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显示了下管总成22的结构示意图,该下管总成22包括下横管221、于下横管221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圆角部2221、以及于圆角部2221的末端弯折形成垂直于圆角部2221且呈扁平状的安装部2222,通过安装部2222安装于车身。在安装部2222上设有安装孔2223,通过安装孔2223配合螺钉将下管总成22与车身固定连接。该扁平的安装部2222由下横管221的末端打扁形成的,采用安装部2222与车身连接,取消了现有结构中连接车身的下固定件以及相关的焊接,简化了连接结构,提高了骨架制造率,并保证装车时又足够开阔的安装空间,提高了装车的便捷性和装车速度。
在圆角部2221处设有防扭钢丝223,防扭钢丝223的两端翘起形成了折弯段2231,该折弯段2231与圆角部2221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该防扭钢丝223的一个折弯段2231固定于圆角部2221与下横管221的连接处,另一个折弯段2231固定于圆角部2221与安装部2222的连接处,防扭钢丝223中弯折段2231的弯折的角度适配于圆角部2221的弯角弧度。该防扭钢丝有效防止了折弯的圆角处发生扭转变形,由于在受力情况下,下横管的扭力集中在折弯的圆角部2221,通过防扭钢丝增加了圆角部的受力强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接支架24设于上横管21和支撑管23的连接处,并与上横管21和支撑管23均固定连接,该连接支架24还用于连接车身,将上横管21和支撑管23与车身固定连接。该连接支架24包括连接板241、第一折边242、第二折边243、以及翼边244,其中的连接板241包括四个边,分别是靠近支撑管23的第一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靠近上横管21的顶边、以及与顶边相对的底边,第一折边242设于连接板241的第一侧边上,较佳地,第一折边242垂直设于第一侧边上,该第一折边242贴合支撑管23,且第一折边242的端部向支撑管23弯折形成了弯折部2421,该弯折部2421与支撑管23固定连接。第二折边243设于连接板241的第二侧边,较佳地,第二折边243垂直设于第二侧边上,该第二折边243的端部的上方对应上横管21设有适配的弧形卡槽2431,该弧形卡槽2431卡套在上横管21上,翼边244呈倾斜状态设于连接板241的顶边,该翼边位于上横管21之上,并与上横管21固定连接,较佳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41上设有安装孔,通过穿设安装孔的螺栓将连接支架24连接于车身上。通过连接支架24,实现了上横管21、支撑管23、以及骨架与车身支架的有效连接,且满足强度要求。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增加支撑管23和下管总成22支架连接强度,设置了加强支架25,通过加强支架25将支撑管23和下管总成22连接固定,该加强支架25设于下管总成22和支撑管23的连接处,并与下管总成22和支撑管23均固定连接。加强支架25包括适配于下管总成22的管体弧度的第一弧形片体251和连接第一弧形片体251的第二弧形片体252,该第二弧形片体252适配于支撑管23的管体弧度。第一弧形片体251和第二弧形片体252为半圆形结构,第一弧形片体251的弧度半径R1略大于下管总成22中的下横管221的半径。较佳地,第一弧形片体251和第二弧形片体252呈垂直状态设置。
如图13至图15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后排靠背结构的焊接数量,以及现有结构中的焊接数量,图15中显示为图14中下横管两端的安装部的焊接数量,一端的安装部有三个焊接点,在销钉处有一个焊接点,在安装孔处有两个焊接点,另一个安装部同样也有三个焊接点,所以,两个安装部的焊接点总数量为六个,也就是图15中的焊接点35至40。从图13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满足GB15083行李箱碰撞试验条件下,与现有结构相比降低了焊接数量,减少约20%左右。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横管;
与所述上横管相对设置的下管总成;以及
沿后排靠背主受力方向支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之间的支撑管,所述上横管的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一端之间以及所述上横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管总成的另一端之间为开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为两根,以一固定间距支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的中部,且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下管总成均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支撑管的连接处,且与所述上横管和所述支撑管均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靠近所述支撑管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靠近所述上横管的顶边、以及与顶边相对的底边;
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且贴合所述支撑管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的端部向所述支撑管弯折并与所述连接管连接固定;
设于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的端部对应所述上横管设有适配的弧形卡槽;以及
呈倾斜状态设于所述顶边的翼边,所述翼边位于所述上横管之上并与所述上横管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设于所述下管总成和所述支撑管的连接处,并与所述下管总成和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包括适配于所述下管总成的管体弧度的第一弧形片体和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体的第二弧形片体,所述第二弧形片体适配于所述支撑管的管体弧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总成包括下横管、于所述下横管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的圆角部、以及于所述圆角部的末端弯折形成垂直于所述圆角部且呈扁平状的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部设有防扭钢丝,所述防扭钢丝的两端翘起形成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与所述圆角部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管为方管,所述上横管上间隔固设有头枕导管。
CN201520271315.XU 2015-04-30 2015-04-30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Active CN204547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1315.XU CN204547864U (zh) 2015-04-30 2015-04-30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1315.XU CN204547864U (zh) 2015-04-30 2015-04-30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864U true CN204547864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1315.XU Active CN204547864U (zh) 2015-04-30 2015-04-30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78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8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背板组件、座椅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85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背板组件、座椅及车辆
CN108116285B (zh) * 2016-11-29 2020-07-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的背板组件、座椅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0419U (zh) 一种自卸汽车车架总成
CN202378655U (zh) 用于轿车悬架的后拖曳臂
CN213292296U (zh) 一种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底架及侧梁
CN205010322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CN204547864U (zh) 轻量化后排靠背骨架结构
CN208827940U (zh) 后副车架
CN111806574B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装配结构及具有该装配结构的汽车
CN212401352U (zh) 汽车后副车架
CN205574057U (zh)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横梁
CN201834061U (zh) 一种汽车a柱
CN215096860U (zh) 一种空气悬挂
CN20671894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后支架总成
CN103625231B (zh) 一种摆臂安装结构
CN206106856U (zh) 一种上摆臂安装总成
CN213921219U (zh)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01665139U (zh) 汽车前下控制臂
CN204936804U (zh) 燃油滤清器支架及燃油滤清器安装结构
CN204586592U (zh) 后排座椅靠背结构
CN213228874U (zh) 一种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独立后悬架安装的车身加强结构
CN201604694U (zh)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CN105711648A (zh) 汽车后副车架
CN104002866A (zh) 用于车辆的侧部构件的连接系统
CN110196170A (zh) 一种车辆防滚支架
CN205574056U (zh) 汽车的底盘骨架
CN204821011U (zh) 一种扭转梁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5505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gh-tech Zone Shangzhuang Industrial Park Peak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Yanfeng An Daotuo (Yantai) sea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5505 Shandong city of Yantai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dustrial Park, Fushan District, Yanfeng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Yant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