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7702U - 车门 - Google Patents

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702U
CN204547702U CN201520120100.8U CN201520120100U CN204547702U CN 204547702 U CN204547702 U CN 204547702U CN 201520120100 U CN201520120100 U CN 201520120100U CN 204547702 U CN204547702 U CN 204547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car door
arm
outsid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201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梶谷直树
石田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7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31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at the hinge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5/048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last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5/00Construction of single parts, e.g. the parts for attachment
    • E05D5/02Parts for attachment, e.g. flaps
    • E05D5/04Flat flaps
    • E05D5/043Flat fl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2Hinges with pins with one 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能够充分地减少重量,并且具有充分的刚性。车门(1)具备:内板(2);外部加强件(4),其配设于比内板(2)更靠外侧的位置;以及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它们具有第一臂(51)、第二臂(52)以及铰链销(33),该铰链销(33)将第一臂(51)与第二臂(52)以能够绕其轴摆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臂(51)安装于车体,第二臂(52)经由紧固部件紧固于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双方。

Description

车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
背景技术
车门具备车门铰链,通过车门铰链将车门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专利文献1公开有如下车门铰链,即具有第一臂、第二臂以及铰链销,第一臂安装于车体侧,第二臂安装于车门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71770号公报
当在车门打开时对车门作用外部应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车门中的安装有车门铰链的部分。另外,车门铰链通常安装于车门的内板。因此,上述的外部应力作用于内板。因此,为了避免内板因外部应力而变形,通常由刚性较高的金属材料形成内板。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近年来,推进车辆的轻型化,从而期望由比金属材料轻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形成内板。然而,树脂制的内板的刚性比金属制的内板的刚性小,因此存在因上述的外部应力而变形的担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减少重量,并且相对于外部应力具有充分的刚性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其能够摆动地安装于车体,上述车门的特征在于具备:内板;外侧加强部件,其配设于比内板更靠外侧的位置;以及车门铰链,其具有第一臂、第二臂以及铰链销,该铰链销将第一臂与第二臂以能够绕该铰链销的轴摆动的方式连接,第一臂安装于车体,第二臂经由紧固部件紧固于内板以及外侧加强部件双方。在该情况下,内板以及外侧加强部件也可以由树脂或者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另外,优选,在上述第二臂形成有多个孔,上述多个孔在与上述铰链销的轴向即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上述第二臂借助分别插入于上述多个孔的上述紧固部件而紧固于上述内板以及上述外侧加强部件双方。
另外,优选,上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
另外,优选,上述紧固部件插入于上述多个孔的插入方向为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
另外,优选,上述内板以及上述外侧加强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将车门铰链的第二臂紧固于内板以及外侧加强部件双方。换句话说,通过车门铰链共同紧固内板与外侧加强部件。因此,作用于车门的外部应力作用于内板与外侧加强部件。由此,外部应力被分散,从而能够减少作用于内板的外部应力。其结果,即便在使用由比金属材料轻且刚性比金属材料低的材料、例如树脂、优选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的内板以及外部加强部件作为车门的构成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外部应力而导致的内板的变形。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重量充分降低并且相对于外部应力具有充分的刚性的车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外侧”是指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的方向。例如在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门设置于车体的侧面的情况下,所谓“外侧”是车宽方向的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的方向。另外,在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门设置于车体的后方的情况下,所谓“外侧”是车辆前后方向的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的方向。
优选,在车门铰链的第二臂形成有多个孔,上述多个孔在与铰链销的轴向即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换句话说,优选在车门铰链的第二臂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形成有多个孔。例如,优选,在铰链销的轴向(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在车门铰链的第二臂以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孔。而且,优选,借助分别插入于多个孔的紧固部件将第二臂紧固于内板以及外侧加强部件双方。据此,能够将内板以及外侧加强部件在沿着与铰链轴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多个位置连接于车门铰链。因此,能够提高车门铰链相对于对全开状态的车门的后端朝向铰链轴向(例如从上方朝向下方)作用一定的载荷时所施加的转矩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对车门施加具有与铰链轴平行的方向成分的外力时的车门的刚性。即,根据本实用新型,设法将车门铰链安装于内板以及外部加强部件,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车门的刚性。
在该情况下,优选,紧固部件插入于形成于第二臂的多个孔的插入方向为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例如在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门设置于车辆的侧面的情况下,在将第一方向(铰链销的轴向)设为上下方向,将第二方向(形成于第二臂的孔的排列方向)设为车辆前后方向的情况下,第三方向为车宽方向。设置于车辆的侧面的车门的外部加强部件与内板沿车宽方向并排,因此通过沿第三方向(车宽方向)插入紧固部件,由此能够对内板与外部加强部件进行结合。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内板以及外部加强部件分别形成有与形成于第二臂的多个孔轴对齐的多个孔。而且,紧固部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穿过轴对齐的第二臂的孔、外部加强部件的孔、以及内板的孔,从而车门铰链将内板与外部加强部件同时紧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的车辆V的图。
图2是安装于车体B的车门的侧视图。
图3是从外侧观察车门的立体图。
图4是从内侧观察车门的立体图。
图5是从外侧观察的内板的侧视图。
图6是内板的俯视图。
图7是内板的后视图。
图8是表示车窗调节装置的主要的结构的图。
图9是从外侧观察的外部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外部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11是外部加强件的后视图。
图12是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车门而得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从外侧表示将上侧铰链安装于上侧铰链安装凹部的状态的图。
图14是从内侧表示将上侧铰链安装于上侧铰链安装凹部的状态的图。
图15是以通过上侧铰链的方式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车门的情况下的车门的局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车门;2…内板;21…主体部;21a…外侧面;21b…内侧面;211…肋;212a…前侧导轨部(导轨部);212b…后侧导轨部(导轨部);217…门锁安装凹部(门锁安装部);218a、218b…上侧铰链安装孔(铰链安装部);219a、219b…下侧铰链安装孔(铰链安装部);22…框部;221…立柱部;222…上部;3…防撞梁(インパクトビーム);4…外部加强件(外侧加强部件);4a…外侧面;4b…内侧面;41…后侧加强部(第一加强部);42…带线加强部(第二加强部);43…前侧加强部(第三加强部);44…肋;45…门锁安装托架;46a…上侧铰链固定部;46b…下侧铰链固定部;47…侧壁;48…底壁;48a、48b…孔;49、49…把手安装孔(把手支承部);5a…上侧铰链;5b…下侧铰链;51…第一臂;51a、51b…插通孔;52…第二臂;52a、52b…插通孔;53…铰链销(铰链轴);8…外板;BT…螺栓(紧固部件);DH…外侧车门把手;DL…门锁装置;FE…前缘;NT…螺母;OP…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1的车辆V的图。车门1安装于车辆V的右侧面的前侧、即右驾驶车型的驾驶席侧。然而,能够对安装于其他部位的车门应用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车体B的侧面形成有乘降用的开口OP。在开口OP的前缘FE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安装有车门1的构成部件即两个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上侧车门铰链5a设置于下侧车门铰链5b的上方。上侧车门铰链5a的铰链轴(铰链销)以及下侧车门铰链Sb的铰链轴(铰链销)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车门1经由上侧车门铰链5a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以能够对开口OP进行开闭并且能够绕铰链轴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B。此外,严格来说,上侧车门铰链5a的铰链轴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的铰链轴相对于上下方向稍微倾斜。
图2是安装于车体B的车门1的侧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车门1内配设有门锁装置DL。门锁装置DL为用于将车门1卡止于车体的装置。门锁装置DL在关闭车门1时卡合于设置于开口OP的后缘RE的撞针ST。通过门锁装置DL卡合于撞针ST,从而能够将车门1卡止于车体B并且对开口OP进行关闭。
在构成车门1的部件中的最外侧配设有外板8。在该外板8安装有外侧车门把手DH。对外侧车门把手DH进行操作,从而能够解除门锁装置DL与撞针ST的卡合。因此能够打开车门1。
图3是从外侧观察车门1的立体图,图4是从内侧观察车门1的立体图。在图3、图4中,省略外板8。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车门1具有:内板2、防撞梁3、作为外部加强部件的外部加强件4、以及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外部加强件4配设于比内板2更靠外侧的位置。防撞梁3为对侧面冲撞时的冲击进行吸收的部件,配设于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之间。
图5至图7是表示内板2的图,图5是从外侧观察的内板2的侧视图,图6是内板2的俯视图,图7是内板2的后视图。在图5中,右方为前方(车辆前方),左方为后方(车辆后方)。“前方”意味着从车辆的后部朝向前部的方向,“后方”意味着从车辆的前部朝向后部的方向。如图5所示,内板2具有主体部21以及设置于主体部21的上部的框部22。内板2通过对含有碳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碳纤维强化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门1的构成部件能够使用纤维强化树脂制造的内板。
如图5所示,主体部21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在其中央形成有较大的孔21c。另外,框部22具有立柱部221以及上部222。立柱部221从主体部21的上端的后侧朝向上方立设。上部222形成为以将立柱部221的上端与主体部21的上端的前侧连结的方式弯曲。被立柱部221、上部222以及主体部21的上端边围起的空间S被车窗玻璃封闭。
主体部21具有朝向外侧的外侧面21a以及朝向内侧的内侧面21b(参照图6、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意味着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的方向,“内侧”意味着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的方向。
在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立设有多个肋。多个肋包括从图5所示的侧面方向观察沿倾斜方向、亦即伴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上下位置线性地变化的方向延设的多个肋211。通过沿上述的倾斜方向延设的多个肋211对内板2进行加强。多个肋211形成“桁架构造”。即,多个肋211呈桁架状配设于外侧面21a。所谓“桁架状”意味着沿着轴向承受作用于内板2的外力的肋211的配置方式。
另外,在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形成有一对导轨部(前侧导轨部212a以及后侧导轨部212b)。一对导轨部从主体部21的上端朝向下端侧向斜前方延设。前侧导轨212a设置于比后侧导轨部212b更靠前方的位置。一对导轨部(前侧导轨部212a以及后侧导轨部212b)相互平行。
另外,在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有第一前侧带轮213a、第二前侧带轮213b、第一后侧带轮214a、以及第二后侧带轮214b。并且,在外侧面21a安装有滚筒215。第一前侧带轮213a设置于前侧导轨部212a的上端部附近,第二前侧带轮213b设置于前侧导轨部212a的下端部附近。第一后侧带轮214a设置于后侧导轨部212b的上端部附近,第二后侧带轮214b设置于后侧导轨部212b的下端部附近。滚筒215设置于形成于主体部21的中央的孔21c的前缘与前侧导轨部212a之间的部分。
前侧导轨部212a以及后侧导轨部212b为用于对车窗玻璃的升降进行引导的部件,即为车窗调节装置的构成部件。图8是表示车窗调节装置WR的主要的结构的图。如图8所示,车窗调节装置WR具备:前侧导轨部212a、后侧导轨部212b、第一前侧带轮213a、第二前侧带轮213b、第一后侧带轮214a、第二后侧带轮214b、滚筒215、前侧嵌合部216a、后侧嵌合部216b、第一缆绳C1、第二缆绳C2、第三缆绳C3以及未图示的驱动装置。
前侧嵌合部216a嵌合于前侧导轨部212a,后侧嵌合部216b嵌合于后侧导轨部212b。前侧嵌合部216a以能够沿着前侧导轨部212a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合于前侧导轨部212a。后侧嵌合部216b以能够沿着后侧导轨部212b的长边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合于后侧导轨部212b。车窗玻璃W的下端边固定在前侧嵌合部216a以及后侧嵌合部216b。
第一缆绳C1的一端卡止于滚筒215,另一端卡止于前侧嵌合部216a,中间部分卷绕于第二前侧带轮213b。第二缆绳C2的一端卡止于滚筒215,另一端卡止于后侧嵌合部216b,中间部分卷绕于第一后侧带轮214a。第三缆绳C3的一端卡止于前侧嵌合部216a,另一端卡止于后侧嵌合部216b,中间部分卷绕于第一前侧带轮213a以及第二后侧带轮214b。
在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使滚筒215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第一缆绳C1被卷绕于滚筒215,并且第二缆绳C2从滚筒215被导出。因此前侧嵌合部216a以及后侧嵌合部216b分别沿着导轨部212a、212b的长边方向同时地向下方移动。其结果,车窗玻璃W下降。另一方面,在滚筒215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第二缆绳C2被卷绕于滚筒215,并且第一缆绳C1从滚筒215被导出。因此前侧嵌合部216a以及后侧嵌合部216b分别沿着导轨部212a、212b的长边方向同时地向上方移动。其结果,车窗玻璃W上升。车窗玻璃W上升,由此能够封闭形成于内板2的空间S。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的后端部形成有门锁安装凹部217。在门锁安装凹部217配设有门锁装置DL。门锁装置DL配设于门锁安装凹部217并且固定于内板2。
并且,在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的前端部形成有两个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两个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形成于比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更靠上方的位置。两个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设置为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相同地,两个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也设置为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
图9至图11是表示外部加强件4的图,图9是从外侧观察的外部加强件4的侧视图,图10是外部加强件4的俯视图,图11是外部加强件4的后视图。在图9中,右方为前方,左方为后方。外部加强件4发挥作为内板2的加强部件乃至车门1的加强部件的作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加强件4通过对含有碳纤维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碳纤维强化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车门的构成部件能够使用纤维强化树脂制造的外部加强件。
外部加强件4具有朝向外侧的外侧面4a以及朝向与外侧相反的一侧的内侧的内侧面4b(参照图10、图11)。以内侧面4b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面对的方式将外部加强件4配设于比内板2更靠外侧的位置。外部加强件4结合于内板2。
如图9所示,外部加强件4具有:后侧加强部41(第一加强部)、带线加强部42(第二加强部)、以及前侧加强部43(第三加强部)。后侧加强部41形成外部加强件4的后方部分。带线加强部42形成为与后侧加强部41连续,并且从后侧加强部41朝向前方沿前后方向延设。前侧加强部43形成外部加强件4的前方部分。前侧加强部43形成为与带线加强部42连续,并且朝向下方沿上下方向延设。如图9所示,如上构成的外部加强件4在侧视观察时大致呈L字形状。
后侧加强部41与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后端侧的门锁安装凹部217面对。此外,如图11清楚地表示的那样,外部加强件4具有从后侧加强部41向内侧延设的门锁安装托架45。在该门锁安装托架45组装有配设于内板2的门锁安装凹部217的门锁装置DL。因此,能够经由门锁安装托架45以及门锁装置DL将外部加强件4结合于内板2。后侧加强部41特别地在车门1关闭的情况下,对内板2的主体部21中的安装有门锁装置DL的附近、即门锁安装凹部217附近进行加强。
另外,前侧加强部43与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前侧形成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面对。前侧加强部43特别地在车门1打开的情况下,对内板2的主体部21中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附近进行加强。并且,后侧加强部41与前侧加强部43之间的带线加强部42,与内板2的主体部21中的带线附近、即孔21c的上部附近面对。带线加强部42特别地在车门1侧面被冲撞时,对车门1(内板2)的带线附近进行加强。
图12是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1剖切而得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2所示,在车门1的最外侧配设有外板8。在比外板8更靠内侧配设有外部加强件4。外板8的内壁面与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面对。在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之间配置车窗玻璃W。
另外,在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以及内侧面4b、即外部加强件4的两侧面形成有多个肋44。此外,如根据图12明确的那样,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以及内侧面21b也形成有多个肋211。
如图9所示,设置于外部加强件4的多个肋44沿着伴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使上下位置线性地变化的方向延设。能够通过沿上述的倾斜方向延设的多个肋44对外部加强件4进行加强。多个肋44形成“桁架构造”。即,多个肋44呈桁架状配设于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以及内侧面4b。
另外,如图12所示,形成于外部加强件4的内侧面4b的多个肋44的配设位置与形成于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的多个肋44的配设位置一致。因此,多个肋44设置为从外部加强件4的内侧面4b侧朝向外侧面4a侧贯通。相同地,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内侧面21b的多个肋211的配设位置与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的多个肋211的配设位置一致。因此,多个肋211设置为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内侧面21b侧朝向外侧面21a侧贯通。
另外,如图9所示,在外部加强件4的后侧加强部41形成有一对把手安装孔49、49。在一对把手安装孔49、49安装有车辆的外侧车门把手DH(参照图2)。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加强件4兼用外侧车门把手DH的支承部(框架部)。
另外,外部加强件4的前侧加强部43具有设置为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的一对铰链固定部(上侧铰链固定部46a、下侧铰链固定部46b)。上侧铰链固定部46a形成于下侧铰链固定部46b的上方。上侧铰链固定部46a从外侧与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一对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的附近的部位面对。下侧铰链固定部46b从外侧与形成于主体部21的一对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的附近的部位面对。在上侧铰链固定部46a固定有上侧车门铰链5a,在下侧铰链固定部46b固定有下侧车门铰链5b。通过上侧车门铰链5a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对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进行总体紧固。
图13是从外侧表示上侧车门铰链5a固定于上侧铰链固定部46a的状态的图,图14是从内侧表示上侧车门铰链5a安装于上侧铰链固定部46a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5是以通过上侧车门铰链5a的方式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对车门1剖切的情况下的车门1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3以及图15所示,上侧车门铰链5a具备第一臂51、第二臂52以及铰链销53(参照图15),第一臂51以及第二臂52的各自的一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于铰链销53。因此,第一臂51以及第二臂52连接为能够相互绕铰链轴(铰链销53)摆动。第一臂51以及第二臂52以沿与铰链销5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细长状。在第一臂51,以沿其长边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两个插通孔51a、51b。相同地,在第二臂52以沿其长边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两个插通孔52a、52b。换句话说,插通孔51a、51b形成为沿与铰链销53的轴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相同地,插通孔52a、52b也形成为沿与铰链销53的轴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第一臂51载置于形成于车体B的乘降用的开口OP的前缘FE。在载置于前缘FE的第一臂51的插通孔51a、51b插入有紧固部件,将被插入的紧固部件固定于前缘FE,从而能够将第一臂51安装于车体B。
上侧车门铰链5a的第二臂52固定于外部加强件4的上侧铰链固定部46a。如图13所示,上侧铰链固定部46a以从前侧加强部43的前端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细长状。如图15所示,上侧铰链固定部46a具有从外部加强件4(前侧加强部43)的外侧面4a的前端向后方延伸的底壁48、以及从底壁48的缘部分向外侧立设的侧壁47。在底壁48上载置有第二臂52。此时,以形成于第二臂52的插通孔52a、52b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的方式将第二臂52载置于底壁48上。
如图15所示,在底壁48沿着前后方向(即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两个上侧铰链安装孔48a、48b。两个上侧铰链安装孔48a、48b分别同心地重叠于以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前方部分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另外,载置于底壁48的第二臂52的插通孔52a、52b分别同心地重叠于以沿着前后方向(即,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的方式形成于底壁48的两个上侧铰链安装孔48a、48b。在同心地重叠的上述孔插入有螺栓部件BT、BT。而且,螺栓部件BT、BT被螺母部件NT、NT紧固,从而能够将上侧车门铰链5a(第二臂52)固定于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此外,下侧车门铰链5b的构造与上侧车门铰链5a的构造相同,下侧车门铰链5b向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固定构造与上侧车门铰链5a向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固定构造相同。因此,省略针对下侧车门铰链5b的构造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向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固定构造的说明。
如上,上侧车门铰链5a的第二臂52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的第二臂52经由外部加强件4的上侧铰链固定部46a以及下侧铰链固定部46b安装于内板2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因此,能够经由上侧车门铰链5a以及下侧车门铰链5b将车门1(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B。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门1具备热塑性碳纤维强化树脂制造的内板2与热塑性碳纤维强化树脂制造的外部加强件4。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由比金属轻的树脂形成,因此能够充分地减少车门1的重量。另外,使用的树脂为热塑性,从而与热固化性树脂相比较廉价。因此,与使用热固化性树脂制造车门的情况进行比较,较廉价。此外,也可以通过玻璃纤维强化树脂(GFRP)或者超级工程塑料形成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
另外,内板2的主体部21具有朝向外侧的外侧面21a以及朝向内侧的内侧面21b。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前方部位以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铰链安装部)与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铰链安装部)。在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安装有上侧铰链5a,在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安装有下侧铰链5b。另外,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后方部位形成有门锁安装凹部217(门锁安装部)。在门锁安装凹部217安装有门锁装置DL。
另外,外部加强件4配设于比内板2更靠外侧的位置。外部加强件4具有朝向外侧的外侧面4a以及朝向内侧的内侧画4b,并结合于内板2。外部加强件4具备:后侧加强部41(第一加强部)、带线加强部42(第二加强部)、以及前侧加强部43(第三加强部)。后侧加强部41形成外部加强件4的后方部分,并且与门锁安装凹部217面对。带线加强部42形成为与后侧加强部41连续,并且从后侧加强部41朝向前方延设,从而与内板2的带线部面对。前侧加强部43形成为与带线加强部42连续,并形成外部加强件4的前方部分,并且以与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前方部位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的附近的部位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的附近的部位面对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设。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外部加强件4的后侧加强部41,对内板2中的门锁安装凹部217附近进行加强。能够通过带线加强部42,对车门(内板2)的带线附近进行加强。能够通过前侧加强部43,对内板2中的形成有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的附近进行加强。
通常,在车门的内板中的安装有门锁装置的附近,在关闭车门时作用较大的应力。另外,在内板向车体安装的安装部分(安装有铰链的部分),在打开车门时作用较大的应力。并且,在车门(内板)的带线附近,在车门从外侧受到冲击力时(侧面冲撞时)作用较大的应力。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加强件4相对于上述的各应力对内板2进行加强。因此,能够提高车门1的刚性。另外,以连接上述的应力的集中位置(门锁安装凹部217附近、带线附近、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附近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附近)的方式形成有外部加强件4,因此与在各个应力集中位置分别配设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应力更加分散。其结果,能够更加提高车门的刚性。另外,与在各个应力集中位置分别配设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车门的组装工时以及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加强件4的形状大致呈L字形状,前侧与后侧相比较大,并且覆盖形成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上侧铰链安装孔218a、218b以及下侧铰链安装孔219a、219b。在使用上述的形状的外部加强件4而制造车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表示车门的刚性的指标亦即“车门下倾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外部加强件4呈桁架状配设有多个肋44。通过呈桁架状配设的多个肋44来提高外部加强件4的刚性,其结果,也能够提高车门的刚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板2的主体部21呈桁架状配设有多个肋211。通过呈桁架状配设的多个肋211来提高内板2的刚性,其结果,也能够提高车门1的刚性,如上,车门1的刚性提高的结果是,能够同时减小作为表示车门的刚性的指标的“车门下倾量”以及“车门过开量”。
此外,所谓“车门下倾量”是在对全开状态的车门的后端从上方朝向下方作用一定的载荷时车门向下方位移的量。另外,所谓“车门过开量”是在对全开状态的车门朝向进一步打开的方向作用一定的载荷时车门向进一步打开的方向位移的量。“车门下倾量”以及“车门过开量”越小,表示车门的刚性越高。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外部加强件4的形状设计和桁架状的肋在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布置,能够充分地提高车门的刚性。因此,即便在由树脂成形内板以及外部加强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车门的刚性所涉及的要求,并且能够实现车门的轻量化。
呈桁架状配设于内板2的多个肋211只要设置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以及内侧面21b的任意一面即可,相同地,呈桁架状配设于外部加强件4的多个肋44只要设置于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以及内侧面4b的任意一面即可。那是因为只要在单面设置肋便能够充分地提高车门的刚性。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两侧面(外侧面21a以及内侧面21b)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两侧面(外侧面4a以及内侧面4b)设置有多个肋211、44。如上在两侧面设置肋,从而也能够提高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扭曲刚性。
通常,车门的摆动轴方向(铰链轴的轴向)并非为相对于车体严密地铅垂的铅垂方向,而从铅垂方向稍微倾斜。因此,在对全开状态的车门从上方朝向下方作用一定的载荷的情况下,以及在对全开状态的车门进一步朝向车门打开的方向作用一定的载荷的情况下,车门扭曲。关于该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的两侧面形成有肋,因此能够提高扭曲刚性。因此,车门的扭曲量减少,由此能够更加减少车门下倾量以及车门过开量。其结果,能够更加提高车门的刚性。
另外,在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设置多个肋44,由此如图12所示,肋44的前端面与外板8的内壁面面对。因此通过多个肋44的前端面从内侧支承外板8,外板8的凹陷被肋44抑制。即,多个肋44发挥作为外板8的凹槽加强件的功能。其结果,不需要另外设置外板8专用的凹槽加强件。因此,能够减少车门的部件件数。另外,也可以不将用于防止外板8的凹陷的凸模形成于外板8的外侧面。因此,能够抑制因凸模的形成而带来的外板8的外观设计性的自由度的减少。另外,能够通过多个肋44的前端面在较宽的范围内支承外板8,因此能够遍布更宽的范围,防止外板8的凹陷。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外部加强件4兼用于外侧车门把手DH的支承部(框架部),因此能够减少车门的构成部件件数。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外侧面21a形成有用于对车窗调节装置WR的导轨部(前侧导轨部212a、后侧导轨部212b)、即车窗玻璃W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导轨部,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导轨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车门的构成部件件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门1具备一对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一对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具有第一臂51、第二臂52、以及以能够绕其轴摆动的方式对第一臂51与第二臂52进行连接的铰链销53。而且,将第一臂51安装于车体B,将第二臂52经由螺栓BT紧固于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双方。换句话说,通过车门铰链,对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进行总体紧固。因此,作用于车门1的外部应力被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分散,从而能够分别减少作用于内板2的外部应力以及作用于外部加强件4的外部应力。其结果,即便在使用刚性较小的树脂制造、优选纤维强化树脂制造的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作为车门1的构成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因外部应力而带来的内板2的变形。
另外,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对外部加强件4与内板2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将外部加强件4固定于内板2的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车门1的构成部件件数。
另外,在车门铰链(上侧车门铰链5a、下侧车门铰链5b)的第二臂52以沿与铰链销53的轴向(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安装孔52a、52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清楚地表示的那样,安装孔52a、52b形成为沿与作为铰链销53的轴向的上下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而且,经由分别插入多个安装孔52a、52b的螺栓BT、BT将第二臂52紧固于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双方。
如上,在沿着与铰链轴的轴向正交的前后方向的多个位置,将车门铰链的第二臂52连接于内板2以及外部加强件4,因此能够提高车门铰链相对于在与铰链销53的轴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下方向)上受到外力时、例如在全开状态的车门的后端从上方朝向下方作用一定的载荷时产生的转矩的刚性。由此,能够减少例如作为车门的刚性的指标之一的车门下倾量。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设法将车门铰链安装于内板2以及向外部加强件4,由此能够提高车门1的刚性。
另外,如图15所示,螺栓BT、BT插入于第二臂52的多个安装孔52a、52b的插入方向为与第一方向(上下方向)以及第二方肉(前后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即从外侧朝向内侧的车宽方向。在第三方向(车宽方向)插入有螺栓BT、BT,由此能够对沿着第三方向并排地排列的内板2与外部加强件4进行结合。
另外,如图5所示,设置于内板2的主体部21的前方部分与框部22的上部222的前方部分的连接部分Q的肋的密度(各自的单位面积的肋的根数)比设置于其他部分的肋的密度高,因此,主体部21与框部22的连接部分的刚性提高。因此,通过车辆行驶时的吸出力,能够有效地防止框部22向外侧变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该解释为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两个铰链将车门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接于车体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三个以上的铰链将车门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接于车体B。另外,呈桁架状配设的多个肋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为15mm左右,但能够以与加强的程度对应的方式任意地设定肋的高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能够开闭形成于车体的侧面的乘降用的开口OP的车门进行了说明,但在通过铰链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的车门,例如后车门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夹持于设置于外部加强件4的外侧面4a的肋44的前端与外板8的内壁面之间的方式设置密封部件。如上,本实用新型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则能够适当地变形。

Claims (5)

1.一种车门,其构成为能够摆动地安装于车体,
所述车门的特征在于,具备:
内板;
外侧加强部件,其配设于比所述内板更靠外侧的位置;以及
车门铰链,其具有第一臂、第二臂以及铰链销,该铰链销将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以能够绕该铰链销的轴摆动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臂安装于车体,将所述第二臂经由紧固部件紧固于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外侧加强部件双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臂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在与所述铰链销的轴向即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
所述第二臂借助分别插入于所述多个孔的所述紧固部件而紧固于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外侧加强部件双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件插入于所述多个孔的插入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外侧加强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CN201520120100.8U 2014-02-28 2015-02-28 车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7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8316 2014-02-28
JP2014038316A JP2015160583A (ja) 2014-02-28 2014-02-28 車両ド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702U true CN204547702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01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2010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702U (zh) 2014-02-28 2015-02-28 车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46598A1 (zh)
JP (1) JP2015160583A (zh)
CN (1) CN204547702U (zh)
DE (1) DE1020151028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1864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总成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4008599U1 (de) * 2014-10-29 2016-0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tür mit Scharnierverstärkung
DE102016000606A1 (de) * 2016-01-21 2017-07-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ahrzeugtü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8532B2 (ja) 1998-08-31 2004-08-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1864A (zh) * 2016-02-29 2016-07-1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总成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46598A1 (en) 2015-09-03
JP2015160583A (ja) 2015-09-07
DE102015102821A1 (de) 2015-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5583A (zh) 车门
US8690220B2 (en) Structure of lift gate for vehicle
CN105292268B (zh) 带天窗汽车的上部车体构造
CN102133852B (zh) 车辆的背门结构
US8550536B2 (en) Tailgate from fibre-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lastic
CN106494513B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结构
CN103991368B (zh) 车门构造体
JP6304066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JP6594701B2 (ja) 車体後部の補強構造
US20100207428A1 (e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107848577A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N204547702U (zh) 车门
KR100867848B1 (ko) 승용 프레임을 이용한 저 지상고 확립 차량
CN109305225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US20220250452A1 (en) Opening and closing member
JP5708428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KR101734580B1 (ko) 자동차용 센터필러 패널
US20210107341A1 (en) Vehicle back door inner panel
CN104395543B (zh) 用于机动车辆车门的锁支撑加强件、装备有该加强件的车门以及装有该门的车辆
CN108569119A (zh) 一种车辆闭合构件的结构
CN202557624U (zh) 一种汽车背门锁扣安装板安装结构
CN104276009A (zh) 车辆的车门构造
JP6237669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208248306U (zh) 车辆车身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