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9863U -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9863U
CN204489863U CN201520044744.3U CN201520044744U CN204489863U CN 204489863 U CN204489863 U CN 204489863U CN 201520044744 U CN201520044744 U CN 201520044744U CN 204489863 U CN204489863 U CN 204489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skid
latching device
lock shaft
conve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47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447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9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9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98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包括滑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撬本体上的工件锁紧装置;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轴、锁紧解锁轮、弹簧夹、弹性圆柱销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滑撬本体上,锁紧轴外围设置有固定在固定座上的套筒,套筒的底端与锁紧解锁轮通过弹性圆柱销连接;锁紧轴穿过套筒中心及弹性圆柱销的内孔固定在锁紧解锁轮上;弹簧夹的一端设置在套筒的底端,另一端设置在弹性圆柱销外圈的键孔中;工件锁紧装置将工件固定于滑撬本体上,工件锁紧装置在工件随滑撬本体转动过程中处于锁紧状态。通过工件锁紧装置可将工件固定在工件滑撬上,通过车身在槽液中转动保证车身与槽液的充分接触,提高车身涂装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小车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背景技术
大规模的自动化智能输送系统现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汽车装配领域应用广泛。在汽车装配过程中,采用自动化输送系统可以节省人力和资金等。
而在汽车装配的涂装或者电泳的工艺过程中,可采用自动轨道运行小车输送系统(以下简称EMS)实现车身的涂装或电泳工艺,待涂装或者电泳的汽车车身设置于所述EMS小车输送系统上,利用小车输送系统可以使汽车车身浸入在电泳槽或者涂装槽(可统称为槽体)完成车身电泳或者涂装的工艺。所述EMS小车输送系统维护简单易行,并且故障率低,但该系统仅满足汽车车身浸入槽体中,但不能保证汽车车身与槽体中的槽液的充分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包括滑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撬本体上的工件锁紧装置;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轴、锁紧解锁轮、弹簧夹、弹性圆柱销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滑撬本体上,所述锁紧轴外围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锁紧解锁轮通过所述弹性圆柱销连接;所述锁紧轴穿过套筒中心及弹性圆柱销的内孔固定在所述锁紧解锁轮上;所述弹簧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弹性圆柱销外圈的键孔中;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将工件固定于所述滑撬本体上,且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在所述工件随滑撬本体转动过程中处于锁紧状态。
优选地,所述滑撬本体由两对平行设置的支架构成,分别为一对沿滑撬本体运行方向的主支架和一对连接所述主支架的辅支架,所述工件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工件锁紧装置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滑撬本体的中心为对称轴的相应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微调。
优选地,所述锁紧解锁轮为风叶轮。
优选地,所述锁紧轴为长圆孔锁紧轴。
可选地,所述锁紧轴的顶端设置有锁紧轴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包括滑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撬本体上的工件锁紧装置;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轴、锁紧解锁轮、弹簧夹、弹性圆柱销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滑撬本体上,所述锁紧轴外围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锁紧解锁轮通过所述弹性圆柱销连接;所述锁紧轴穿过套筒中心及弹性圆柱销的内孔固定在所述锁紧解锁轮上;所述弹簧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弹性圆柱销外圈的键孔中;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将工件固定于所述滑撬本体上,且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在所述工件随滑撬本体转动过程中处于锁紧状态。该工件滑撬可以配合所述EMS小车输送系统中翻转机构在工作流程中转动,在该工件滑撬的转动过程中,通过其上设置的工件锁紧装置可将工件固定在该工件滑撬上,在实际应用中,该工件一般是汽车车身,因此,通过车身的转动可以增加车身与槽体中槽液的接触面积,保证车身与槽液的充分接触,提高车身电泳或者车身涂装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件滑撬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件滑撬上工件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电泳的取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其中,1、自行小车本体,2、翻转系统,2-1、固定端,2-2、翻转轴,2-3、翻折结构,2-3-1、主动端,2-3-2、被动挡板,2-3-3、连接板,2-4、支撑架,2-5、工件滑撬,2-5-1、主支架,2-5-2、辅支架,2-6、工件锁紧装置,2-6-1、固定座,2-6-2、锁紧轴,2-6-3、锁紧解锁轮,2-6-4、套筒,2-6-5、弹簧夹,2-6-6、弹性圆柱销,2-6-7、调整垫片,3、浮动系统,3-1、固定基座,3-2、浮动基座,3-3、转盘,3-4、旋转电机,3-5、主动齿轮,3-6、摆杆,4、驱动系统、5-1、集电器主体,5-1-1、导电电刷,5-1-2、电刷支架,5-1-3、导电杆,5-1-4、弹簧,5-1-5、限位板,5-1-6、卡簧,5-1-7、限位套,5-1-8、保护套,5-2、集电器支架,6、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由于该工件滑撬可以结合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应用,所以,再此可以先对自行小车输送系统进行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左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件滑撬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件滑撬上工件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电泳的取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包括自行小车本体1、供电系统、驱动系统4、翻转系统2和浮动系统3。
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该自行小车本体1通过其下设置的行走轮沿行走轨道运行,所述行走轨道可以有多种结构,一般情况下,所述运行轨道为工字钢结构,每组行走轮为两个走轮,分别设置在工字钢的内外两侧的凹槽中。
所述行走轮与行走轨道的配合完成行走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中运行即可,两者的结构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通过任何可行的结构或者方式完成上述行走功能。
单个自行小车本体1在其两端位置各设置一组行走轮,但由于自行小车本体1上需要设置其他的系统,一个自行小车本体1无法承载其上的其他相关系统,所以一般讲两个自行小车本体1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个自行小车车组,该自行小车车组相比于单个的自行小车本体1更稳定,且可以承载更多设置于其上的其他相关系统。
下述实例中所描述的自行小车本体1也可以替换为自行小车车组。
所述驱动系统4设置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驱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在其行走轨道上移动。
所述驱动系统4包括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设置于自行小车本体1的其中一组行走轮位置,驱动该组行走轮向前运动。
如上述自行小车车组,存在四组行走轮,则所述驱动电机可以设置其中一组行走轮位置驱动该组行走轮运行,该组行走轮可以当作是主动驱动轮,其他三组行走轮则为从动轮;或者,设置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位于每个自行小车本体1的其中一组行走轮的位置,两台驱动电机驱动自行小车使自行小车向前运动的驱动力大。
由于翻转系统2和浮动系统3两者结合紧密,且工作过程相互配合,所以,以下将所述翻转系统2与浮动系统3结合描述。
所述浮动系统3包括旋转电机3-4、转盘3-3、固定基座3-1、浮动基座3-2和摆杆3-6。
所述翻转系统2包括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包括固定端2-1和翻转轴2-2。
所述翻转臂的固定端2-1设置于所述转盘3-3的中心轴孔中,并可以随着转盘3-3的转动进行旋转运动,且所述固定端2-1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所述固定端2-1通过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浮动基座3-2上,该支撑装置可以轴承,通过轴承将所述转盘3-3中心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富带动基座上。另外,该支撑装置也可以是支架或者是支撑杆,该支架或者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端2-1,一端固定连接浮动基座3-2上,所以所述固定端2-1与所述浮动基座3-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固定端2-1沿轴向方向连接翻转轴2-2,该翻转轴2-2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固定端2-1的轴向方向一致,且该翻转轴2-2可以与所述固定端2-1连接为一体,也可以在所述翻转轴2-2与所述固定端2-1之间设置翻折结构2-3。
所述翻折结构2-3的设置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由于该翻折结构2-3的设置可以是所述翻转轴2-2具有两个状态,其中一个状态是该翻转轴2-2相对于固定端2-1翻折90度,另一个状态是该翻转轴2-2与所述固定端2-1的轴线方向一致。
所述翻折结构2-3的设置主要是应用于当自行小车系统上不承载工件的时候,为了节省该自行小车输送系统占用的空间,可以将该翻折结构2-3打开,使所述翻转轴2-2相对于所述固定端2-1翻折90度。
所述翻折结构2-3包括两个连接板2-3-3,两个连接板2-3-3分别设置于固定端2-1和翻转轴2-2的接触面上,两个连接板2-3-3的下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两个连接板2-3-3的上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大小形状相同的连接孔,通过在连接孔中设置连接件将两个连接板2-3-3连接固定,在此状态下,所述翻转轴2-2与所述固定端2-1的轴线方向一致。当拆除所述连接孔中的连接件,则所述翻转轴2-2将会以连接板2-3-3下端的铰接处为轴,向下翻转90度。
另外,为了保证固定端2-1和翻转轴2-2更安全的连接,所述翻折结构2-3还包括锁紧支架,该锁紧支架一端为主动端2-3-1,另一端为用于锁紧两个连接板2-3-3的被动挡板2-3-2,当转动主动端2-3-1的时候,所述被动挡板2-3-2也将转动。当需要锁紧两个连接板2-3-3的时候,将被动挡板2-3-2转动到两个连接板2-3-3的位置,并将两个连接板2-3-3卡紧,当需要释放所述翻转轴2-2使其向下转动时,可以转动主动轴,所述被动挡板2-3-2也随之转动,直至该被动挡板2-3-2转动离开所述连接板2-3-3,则两个连接板2-3-3将被解锁。
所述锁紧支架可以与设置的所述连接件和连接孔同时使用,也可以排除该连接件和连接孔单独使用。
所述翻转臂的翻转轴2-2中间位置设置两个支撑架2-4,该两个支撑架2-4上设置有工件滑撬2-5,所述支撑架2-4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滑撬2-5,所述工件滑撬2-5用于固定放置在其上的工件。
两个平行设置的直杆可以称作为工件滑撬2-5本体的主支架2-5-1,该主支架2-5-1的方向是自行小车运行的方向,为了使所述工件滑撬2-5更稳定,可以在与该主支架2-5-1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连接两个主支架2-5-1的是一对辅支架2-5-2。
所述工件滑撬2-5包括两个平行的直杆的工件滑撬2-5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直杆两端设的工件锁紧装置2-6。
所述工件锁紧装置2-6用于锁紧设置于其上的工件。
所述工件锁紧装置2-6包括锁紧轴2-6-2、锁紧解锁轮2-6-3、弹簧夹2-6-5、弹性圆柱销2-6-6和固定座2-6-1。
所述锁紧轴2-6-2为长圆孔锁紧轴2-6-2,即该锁紧轴2-6-2的顶端是长圆柱结构,与顶端连接的是锁紧轴支架,锁紧轴支架与所述顶端之间设置空隙,可以在锁紧其上的工件时具有活动的空间。
所述锁紧轴2-6-2用于锁紧设置其上的工件,所以,与该长圆柱结构相对应的工件的底部需要设置长圆孔,该长圆孔与所述长圆柱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且孔的开口大小可以使所述锁紧轴2-6-2的上端穿过。
所述固定座2-6-1固定在所述滑撬本体上,所述锁紧轴2-6-2外围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2-6-1上的套筒2-6-4,所述套筒2-6-4的底端与所述锁紧解锁轮2-6-3通过所述弹性圆柱销2-6-6连接,所述锁紧轴2-6-2穿过套筒2-6-4中心及弹性圆柱销2-6-6的内孔固定在所述锁紧解锁轮2-6-3上,所述弹簧夹2-6-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2-6-4的底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弹性圆柱销2-6-6外圈的键孔中。
由于每一个工件结构不同,所以其上设置的长圆孔不一定与所述锁紧轴2-6-2完全对应,所以需要设置一个微调结构调整所述锁紧轴2-6-2的位置。具体是,所述固定座2-6-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整垫片2-6-7,所述调整垫片2-6-7对所述套筒2-6-4的位置进行微调。
所述锁紧解锁轮2-6-3为风叶轮,所述锁紧轴2-6-2的顶端设置有锁紧轴支架。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工件一般是指需要进行电泳涂装的车身6,在车身6的下方的前后端设置长圆孔,长圆孔的位置与所述工件滑撬2-5上工件锁紧装置2-6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工件锁紧装置2-6的锁紧轴2-6-2顶端伸入所述长圆孔中,通过外设的拨杆拨动工件锁紧装置2-6下端的风叶轮,风叶轮转动带动锁紧轴2-6-2转动,进而使得锁紧轴2-6-2顶端与车身6的长圆孔之间发生错位移动,使所述锁紧轴2-6-2的顶端卡紧在所述车身6的长圆孔中,以此实现车身6的锁紧。
通过上述工件锁紧装置2-6的设置,使得所述工件锁紧装置2-6将工件固定于所述滑撬本体上,且所述工件锁紧装置2-6在所述工件随滑撬本体转动过程中处于锁紧状态。当翻转臂在旋转过程中,车身6可以锁紧在所述工件滑撬2-5上,与所述工件滑撬2-5一起转动。在车身6电泳工位,通过360度旋转车身6,使车身6与电泳槽中的槽液充分接触,保证车身6在电泳过程中表面涂装均匀,提供电泳涂装的质量。
上述主要是对翻转系统2的翻转臂及翻转臂上设置的工件滑撬2-5进行了描述,以下是对浮动系统3以及与浮动系统3相连接的翻转系统2的其他部分做进一步的描述。
上述已经介绍所述浮动系统3包括旋转电机3-4、转盘3-3、固定基座3-1、浮动基座3-2和摆杆3-6,现对所述浮动系统3进行详细的描述。
所述固定基座3-1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导向结构,该固定基座3-1设置在自行小车本体1上或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浮动基座3-2设置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3-1上,且与所述导向结构为相同侧;所述摆杆3-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结构,该端称为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浮动基座3-2铰接,且该摆杆3-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转盘3-3上设置有偏心的伸出轴;所述摆杆3-6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所述偏心的伸出轴沿所述摆杆3-6的滑动槽中移动;所述旋转电机3-4带动所述转盘3-3转动。
所述导向结构可以是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也可以是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或者是结合导向杆和导向槽设置的具有导向功能的结构。
具体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时,该导向槽的凹槽的开设方向为竖直方向,即可使走轮或者滑块沿着该凹槽竖直方向移动。对应该导向槽,与该导向结构相配合的所述摆杆3-6第一端的结构为第一导向走轮。
另外,所述导向结构也可以是竖直方向的工字钢结构或者导向杆的结构,对应该导向杆或者工字钢结构,相应的,与该导向结构相配合的所述摆杆3-6第一端为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可以设置于所述工字钢的槽中或者卡紧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并沿工字钢两侧的槽或者导向杆的外侧进行移动。
总之,该导向结构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该导向结构与所述摆杆3-6的第一端相互配合完成所述摆杆3-6的第一端的导向移动即可,所以,所述导向结构不限于上述描述的结构。
所述转盘3-3上设置的偏心伸出轴可以是滑块,也可以是导向走轮,即所述偏心伸出轴与所述摆杆3-6上设置的滑动槽可以是滑动摩擦,也可以是滚动摩擦。
另外,所述摆杆3-6上设置的滑动槽是用于所述转盘3-3上的偏心伸出轴相配合的,所述摆杆3-6的中部除了可以是滑动槽结构,也可是中空结构。具体是,在摆杆3-6中间位置开设一个长方形通孔,该长方形的宽度稍微大于所述偏心伸出轴外径尺寸,该中空结构的尺寸可以使所述偏心伸出轴可以设置于其中,并在其中沿开设的长孔移动,同时又不脱离该中空结构。
所述旋转电机3-4可以设置为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可控,并且转动的位置比较精准,方便控制。
所述转盘3-3的中心位置具有轴孔,所述翻转臂的固定端2-1固定在该中心轴孔中,且该固定端2-1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浮动基座3-2上。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可以是轴承,通过轴承使所述转盘3-3中心的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3-1上。
所述伺服电机带动转盘3-3转动,具体可以是,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所述转盘3-3的中心轴,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转盘3-3的转动。
但是为了合理设置伺服电机的位置,一般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个主动齿轮3-5,将所述转盘3-3的外圈设置有轮齿,所述转盘3-3外圈的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3-5相啮合。
所述主动齿轮3-5的直径小于所述转盘3-3的直径。
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转盘3-3转动的过程如下:所述伺服电机首先带动所述主动齿轮3-5转动,由于主动齿轮3-5与所述转盘3-3上的轮齿啮合,则主动齿轮3-5的转动带动转盘3-3的转动。
所述转盘3-3的转动一方面可以带动设置于该转盘3-3中心轴孔的翻转臂的转动,另一方面可以带动设置在转盘3-3上偏心伸出轴以转盘3-3中心为圆心进行转动。
同样以车身6电泳的实例进行描述,为了实现在电泳的流程中,浮动装置相对于自行小车本体1可以先进入电泳槽,并且滞后出电泳槽,在自行小车本体1未进入电泳槽的状态时,保证所述转盘3-3上的偏心伸出轴位于转盘3-3的上半部分,优选的,在该状态时,所述偏心伸出轴位于所述转盘3-3圆心的正上方位置,这样,当转盘3-3顺时针(该顺时针方向是指,转盘3-3转动带动翻转臂转动,进而带动位于翻转臂上的车身6沿行走方向且向下转动,进入电泳槽中。)转动时,所述偏心伸出轴以转盘3-3圆心为中心向下转动,所述偏心伸出轴位于所述摆杆3-6的滑动槽中,带动摆杆3-6上端的第一端沿着固定基座3-1上的导向结构向下移动,则所述摆杆3-6与所述浮动基座3-2铰接的一端将推动所述浮动基座3-2向前移动,该移动是相对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
同样的,当所述转盘3-3转动180度后,所述偏心伸出轴将向上移动,所述摆杆3-6上端的第一端也将沿着固定基座3-1的导向结构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摆杆3-6下端拉动所述浮动基座3-2相对于自行小车本体1向后移动。
综上,通过所述转盘3-3转动,摆杆3-6的摆动,所述转盘3-3上的偏心伸出轴在沿摆杆3-6的滑动槽移动,以及所述摆杆3-6上的第一端沿所述导向结构移动,最终可以使所述浮动基座3-2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移动,则所述浮动基座3-2上固定的转盘3-3、翻转臂等也将随着浮动基座3-2相对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进行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浮动系统3相对于自行小车本体1做相对运动,完成在车身电泳过程中,设置于翻转臂上的车身6可以相对于自行小车本体提前入槽和滞后出槽。
所述浮动基座3-2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以通过设置滑块和直轨的方式实现,具体是,所述浮动基座3-2下方设置基座滑块,在设置有基座滑块的相应位置的自行小车本体1上设置直轨,通过所述基座滑块在所述直轨上移动完成所述浮动基座3-2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的移动。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设置轨道和走轮的方式实现,具体是,所述浮动基座3-2下方设置基座导向轮和基座行走轮,相应的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设置有基座行走轨道和基座导向轨道,所述基座导向轮和基座行走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导向轨道和基座行走轨道中,完成所述浮动基座3-2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移动。
所述供电系统可以是采用接触供电,也可以采用无接触供电,或者最简单的通过外接电缆供电。
采用电缆供电最方便,不用增加其他设备直接通过外界电源供电即可。
另外,还可以采用滑触线的接触摩擦供电。具体是在小车的行走轨道的其中一侧的轨道设置为导电轨道,在自行小车本体1的相应位置设置滑触线,通过所述滑触线与所述导电轨道的接触摩擦收集导电轨道上的电流,将收集的电流通过中间的转接机构将电流汇集到电缆中,最后为所述驱动系统4的驱动电机以及旋转电机3-4供电。
所述无接触供电是更稳定和安全的供电方式,采用气隙变压器完成供电。具体是,所述气隙变压器的原线圈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上,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上设置铁芯,所述气隙变压器的副线圈设置于该铁心。通过电磁感应的变化收集电流,为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供电。
在该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的车身电泳工位需要使车身6带有一定的电量,所以还需要为车身电泳供电,而为该车身电泳提供电量的即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的取电装置。
所述取电装置是应用在所述翻转系统2的翻转臂上的,具体是,与所述翻转臂的固定端2-1相对应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该滚轮运行在相应的轨道上,用于支撑所述翻转臂及翻转臂上设置的工件。在所述滚轮的外侧设置电泳取电装置,该电泳取电装置包括集电器主体5-1和连接所述集电器主体5-1的引出电缆。
所述取电装置上可以设置四个集电器主体5-1,且四个集电器主体5-1可以通过电缆接线柱连接引出电缆,将收集的电通过电缆提供至用电电器。
所述集电器主体5-1包括导电电刷5-1-1、电刷支架5-1-2、导电杆5-1-3、弹簧5-1-4和限位装置。
所述导电杆5-1-3为一个具有导电功能的长杆,该长杆的顶端套设有弹簧5-1-4,在该弹簧5-1-4外设置有保护套5-1-8,所述导电杆5-1-3的底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弹簧5-1-4一端抵靠保护套5-1-8,另一端抵靠所述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套5-1-7和固定装置,所述限位套5-1-7套装在所述导电杆5-1-3上,所述弹簧5-1-4另一端抵靠所述限位装置是,所述弹簧5-1-4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套5-1-7的其中一端,所述限位套5-1-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5-1-5和卡簧5-1-6,所述限位套5-1-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是,所述限位板5-1-5设置于所述限位套5-1-7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板5-1-5的外侧设置有卡簧5-1-6,通过所述卡簧5-1-6将所述限位套5-1-7固定。
所述导电电刷5-1-1固定在所述电刷支架5-1-2上,所述电刷支架5-1-2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孔,所述导电杆5-1-3的顶端设置于所述电刷支架5-1-2的中心轴孔中,且可沿该中心轴孔的轴向方向移动。
四个所述导电电刷5-1-1可以设置于一个所述集电器主体5-1上,所述集电器的设置有导电电刷5-1-1的一端的横截面为圆形。
为了保证取电装置中的导电杆5-1-3以及其上设置的限位装置不与其他导体接触,所述导电电刷5-1-1、导电杆5-1-3和限位装置的外围设置有电绝缘的保护套5-1-8。
所述取电装置还包括集电器支架5-2,所述集电器主体5-1通过所述集电器支架5-2固定在移动装置上。该移动装置具体到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即所述翻转臂上的滚轮。
所述导电轨道为弯弧结构,所述取电装置位于电泳工位时,所述取电装置距离所述导电轨道的距离小;所述取电装置位于非电泳工位时,所述取电装置距离所述导电轨道的距离大。该导电轨道为弧形结构设置,是保证自行小车上设置的车身6在运行至非电泳工位时,所述取电装置不与所述导电轨道接触,因此导电电刷5-1-1不会从导电轨道上取电。而当所述自行小车运行至电泳工位时,由于该导电轨道是弧形的,在该位置时,所述取电装置将于所述导电轨道相接触,所述导电电刷5-1-1将从所述导电轨道上取电。
所述自行小车在到达电泳工位时,所述取电装置的导电电刷5-1-1将从所述导电轨道中收集电量,并将收集的电量通过电缆接线柱导入至所述引出电缆中,该引出电缆铺设于翻转臂中心的孔中,并通过转接装置等将电缆中的电引入至设置在翻转臂的工件滑撬2-5上的车身6上,从而使车身6带电,将带电的车身6放置于所述电泳工位的电泳槽中完成车身6的电泳。在该车身电泳过程中,并不需要外接电缆为车身6供电,仅通过上述取电装置即可完成车身6的供电。消除了由于外接电缆供电造成的自行小车行走路径受限的问题,因此该取电装置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滑撬本体上的工件锁紧装置;
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轴、锁紧解锁轮、弹簧夹、弹性圆柱销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滑撬本体上,所述锁紧轴外围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锁紧解锁轮通过所述弹性圆柱销连接;所述锁紧轴穿过套筒中心及弹性圆柱销的内孔固定在所述锁紧解锁轮上;所述弹簧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底端,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弹性圆柱销外圈的键孔中;
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将工件固定于所述滑撬本体上,且所述工件锁紧装置在所述工件随滑撬本体转动过程中处于锁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撬本体由两对平行设置的支架构成,分别为一对沿滑撬本体运行方向的主支架和一对连接所述主支架的辅支架,所述工件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锁紧装置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以所述滑撬本体的中心为对称轴的相应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对所述套筒的位置进行微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解锁轮为风叶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为长圆孔锁紧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的顶端设置有锁紧轴支架。
CN201520044744.3U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9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744.3U CN20448986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4744.3U CN20448986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9863U true CN204489863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474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986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98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097A (zh) * 2016-07-14 2016-10-26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侧围循环往复输送装置
CN110817313A (zh) * 2019-11-19 2020-02-21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滑橇锁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097A (zh) * 2016-07-14 2016-10-26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侧围循环往复输送装置
CN110817313A (zh) * 2019-11-19 2020-02-21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滑橇锁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9865U (zh) 一种自行小车输送系统
CN205219095U (zh) 一种多自由度机械臂的智能移动平台
CN103950673B (zh) 一种带转向功能的穿梭车
CN202970049U (zh) 立体车库高效纵向搬运器
CN204241966U (zh) 一种视觉导向自行搬运小车
CN201012713Y (zh) 车门线分装台车
CN204489863U (zh)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工件滑撬
CN105401761B (zh) 一种可充电立体停车库及其供电装置
JP2011105499A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202394114U (zh) 非接触式供电自动导引车
CN207089491U (zh) 一种全向轮滚筒背负型agv
CN104648927A (zh)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中电泳的取电装置
CN206764196U (zh) 整车厂白车身焊装生产线
CN208216756U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车间内用的手推车
CN205916690U (zh) 一种用于非平整地面的驱动系统及含有该系统的agv小车
JP2003160295A (ja) クレーンの給電装置
CN104609123A (zh) 一种用于自行小车输送系统的浮动系统
CN209722407U (zh) 一种改进的气流纺纱机巡回小车定位装置
CN103979275A (zh) 采用超级电容供电的重载物流运输系统
CN204264146U (zh) 采用超级电容供电的钢卷运输车
CN21749615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管运输装置
CN212708981U (zh) 适用于磁浮列车全速域运行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CN205632430U (zh) 动力轮对齿轮箱支撑装置
CN204871269U (zh) 一种新型的移动驱动单元
CN209922238U (zh) 定臂扇形堆料机的回转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