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2820U -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 Google Patents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2820U
CN204472820U CN201520175584.6U CN201520175584U CN204472820U CN 204472820 U CN204472820 U CN 204472820U CN 201520175584 U CN201520175584 U CN 201520175584U CN 204472820 U CN204472820 U CN 204472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uple yoke
buffering device
energy disperser
coupler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55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英俊
丛盛国
王长春
金朋迪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55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2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2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2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该钩缓装置包括车钩和钩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置有缓冲器和从板,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所述从板的底面与所述钩尾框的下框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缓装置由于将钩尾框中的缓冲器和从板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因此,避免了从板与钩尾框接触,因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止从板与钩尾框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损耗而影响部件寿命。

Description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钩缓装置分为固定钩缓装置和转动钩缓装置,其作用是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工况,一般会遇到牵引工况和压缩工况,但是无论在何种工况下,如图1所示,钩缓装置包括车钩1a、钩尾框2a、缓冲器3a和从板4a,缓冲器3a和从板4a直接放置在钩尾框2a的下框板上,当出现上述的工况时,从板4a会相对钩尾框2a纵向移动,由于从板4a与钩尾框2a相接触,因此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使两者的接触面产生摩擦损耗,进而影响两者的使用寿命,必要时需要维修甚至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实现消除钩缓装置中的从板与钩尾框的摩擦损耗,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钩缓装置,包括车钩和钩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置有缓冲器和从板,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所述从板的底面与所述钩尾框的下框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焊接或固定铆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车钩的尾端穿设有钩尾销,所述钩尾销的外侧且位于所 述钩尾框内侧设有转动套,所述钩尾框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动套的安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从板沿钩尾框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缓冲器与所述车钩之间,所述从板与所述车钩相抵顶,且所述从板与所述车钩相接触的表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车钩的所述凸面与所述从板的所述凹面之间设有弹性耐磨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包括机车以及多个车厢,所述机车与车厢之间或车厢与车厢之间安装有如上所述的钩缓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通过将钩尾框中的缓冲器与从板连接在一起,并且相对固定,即,相当于从板被固定在缓冲器上,进而在使从板底部不需要被钩尾框支撑,使得从板底部与钩尾框的下框板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从而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钩缓装置无论处于何种工况,从板与钩尾框都不接触,进而也不会产生摩擦损耗,因此,可以提高从板与钩尾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钩缓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钩缓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钩尾框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钩尾框的俯视图;
图6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转动套的左视图;
图8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安装到钩尾框内的状态图一;
图9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安装到钩尾框内的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转动钩缓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钩缓装置,包括车钩1和钩尾框2,钩尾框2内设置有缓冲器3和从板4,从板4与缓冲器3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从板4的底面与钩尾框2的下框板21之间留有预设间隙。
该钩缓装置可整体安装在车体上,具体可安装在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在牵引梁上可固定前从板座8和后从板座9,缓冲器3和从板4被限制在前从板座8和后从板座9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钩尾框2可以为长回字形的空心框体形状,其包括下框板21和上框板22,在钩尾框2的前端具有以用于穿设车钩1的开口23,缓冲器3放置于钩尾框2内,其中,缓冲器3可以是摩擦式缓冲器、橡胶式缓冲器或液压缓冲器,从板4设置在缓冲器3的前端,即靠近车钩1的一端,在工作过程中,从板4可被前从板座8抵顶而限制其纵向移动位置;缓冲器3可被后从板座9抵顶而限制其纵向的移动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缓冲器3的后端,即背离车钩1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另一从板,该从板处于缓冲器3与后从板座9之间,在工作过程中,该从板可被后从板座9抵顶限制位置。
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无论出现牵引工况和压缩工况,从板4与钩尾框2都会有相对移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钩缓装置,由于将从板4与缓冲器3固定连接在了一起,并且使得从板4与钩尾框2不接触,因此,即使在工作过程中,从板4与钩尾框2的下框板21产生相对移动,从板4与钩尾框2也不会出现摩擦损耗的现象,从而可避免由于磨损而使得从板4和钩尾框2的寿命较短,从而需要频繁维修甚至更换零部件的缺陷。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钩缓装置无论为固定钩缓装置还是转动钩缓装置,上述的结构均能适用。
从板4与缓冲器3连接在一起并固定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优选可以是 在生产时,将从板4与缓冲器3一体成型。即直接将缓冲器3的前端制作成从板4的形状,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其加工起来较为方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连接处不稳固的现象,尤其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冲击是较大的,若从板4与缓冲器3的连接不牢固,从板4与缓冲器3将会出现脱离的情况。
或者,还可以是通过不可拆卸的静联接将从板4与缓冲器3连接在一起例如,从板4与缓冲器3焊接或固定铆接在一起。采用此类连接方式,可以在零部件成型时分开成型,特别地,当采用焊接方式时,从板4与缓冲器3在连接后使用,由于连接处焊缝的存在,可能由于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焊接处应力集中,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导致结果不稳固。
另外,还可以是将从板4与缓冲器3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将两者连接,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操作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将从板4与缓冲器3连接或分离,便于零部件的更换或者维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供一种钩缓装置,该钩缓装置为一种转动钩缓装置。
图4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钩尾框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钩尾框的俯视图;具体的,如图2、如图3、图4、图5所示,车钩1的尾端可穿设有钩尾销5,钩尾销5的外侧且位于钩尾框2内侧可设有转动套6,转动套6位于钩尾框2前端的内腔中,钩尾框2内开设有用于安装转动套6的安装凹槽7;该安装凹槽7可以为球形凹槽,车钩1通过钩尾销5与转动套6相连,从板4和缓冲器3放置于钩尾框2内并限位于前从板座8和后从板座9之间,前从板座8和后从板座9固定安装在车体上。
转动钩缓装置主要作用一方面是连接机车车辆、传递列车纵向力(牵引力和压缩力)以及缓和车辆间的纵向冲动,另一方面是通过转动套6及钩尾框2等部件配合实现车钩相对钩尾框2的转动,实现车辆不摘钩进行车辆的翻车卸货作业。
图6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转动套的左视图;图8为图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安装到钩尾框内的状态图一;图9为图 2的钩缓装置的转动套安装到钩尾框内的状态图二。如图6-9所示,该转动钩缓装置的转动功能的实现是由于转动套6与钩尾框2的配合部位为圆周配合,为此,转动套6可在钩尾框2内腔中转动,车钩1带动钩尾销5,钩尾销5带动转动套6,从而实现车钩1及钩尾销5及转动套6一起相对钩尾框2转动;由于钩尾框2的宽度一定,为了使得转动套6能够安装进钩尾框2中,并使得安装后的转动套6能够稳定在钩尾框2中,钩尾框2内需要设有球面形的安装凹槽7用于安装转动套6,相对应的,转动套6上具有与球面形的安装凹槽7相配合的球面,如图6所示,其中,SΦ表示转动套6的球面直径,Φ表示转动套6的整体环状圆周直径,。需要说明的是,若钩尾框2上部开设球面形安装凹槽7,转动套6是不能装入到钩尾框2中的。
下面以此种转动式的钩缓装置为例,说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工况下的情况;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一般具有以下两种工况,牵引工况和压缩工况,上述的钩缓装置在牵引工况时,牵引力的传递顺序为:车钩1-钩尾销5-转动套6-钩尾框2-缓冲器3-从板4-前从板座8-车体。此种情况下,车钩1带动钩尾销5及转动套6和钩尾框2一同向牵引方向运动,此时从板4由于受前从板座8的阻挡其不能随之向牵引方向运动,因此从板4与钩尾框2有相对位移,此时,若从板4底部与钩尾框2相接触则会造成二者的接触部位产生磨耗;在压缩工况时,压缩力传递顺序:车钩1-从板4a-缓冲器3-后从板座9,此种情况下,车钩1向压缩方向移动,推动从板4及缓冲器3也向压缩方向移动,而缓冲器3底部受后从板座9限制因而不能移动,此时从板4与钩尾框2有相对位移,若从板4仅由钩尾框2支撑,则从板4的底部与钩尾框2相接触则会造成二者的接触部位产生磨耗;并且转动式的钩缓装置的钩尾框2上开设了球面形安装凹槽7,因而使得钩尾框2上由于支撑从板4的部位的面积较小,导致在从板4与钩尾框2产生相对移动时,两者的磨耗将会更快,磨耗量较大,一方面降低部件的强度,容易造成部件的过早损坏,给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磨耗需要修理,这也增加了检修工作量,降低了检修工作效率。因此,无论是在牵引工况,还是在压缩工况下,只要从板4与钩尾框2的下框板接触,产生摩擦,在不断的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从板4与钩尾框2将不断地磨损,导致从板4和钩尾框2的寿命缩短。因此,本实用新型 的缓冲器3与从板4固定连接在了一起,并且从板4与钩尾框2的下框板21具有一定间隙,所以即使从板4与钩尾框2产生相对位移,两者也不会产生磨损。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进一步改进,从板4沿钩尾框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缓冲器3与车钩1之间,从板4与车钩1相抵顶,且从板4与车钩1相接触的表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具体车钩的凸面可以呈凸起的球面或是圆弧面,对应地,从板4的凹面可以设置成下凹的球面或圆弧面,以使车钩1和从板4之间可以通过车钩1的凸面与从板4的凹面之间的接触配合更平稳地传递并缓冲车厢与车厢之间的力或运动。
更进一步的,车钩1的凸面与从板4的凹面之间可以设有弹性耐磨板(图中未示出),弹性耐磨板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车钩1的凸面或从板4的凹面上,或者也可采用其它固定连接方式,如固定套嵌等;其中,弹性耐磨板可以选择强度和硬度均比车钩1和从板4低的材料来制造,优选地,弹性耐磨板可以为耐磨高分子材料板,例如利用含油尼龙来制造,以使弹性磨耗板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较高的抗冲击性及较低的摩擦系数。本实施例的钩缓装置,由于设置了弹性磨耗板,将车钩1的凸面与从板4的凹面之间的摩擦转化为车钩1的凸面与弹性耐磨板或从板4的凹面与弹性耐磨板之间的摩擦,从而使磨耗主要产生在弹性磨耗板的工作表面上,有效降低了车钩1和从板4的磨耗,提高了钩缓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包括机车以及多个车厢,机车与车厢之间或车厢与车厢之间安装有如上的钩缓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钩和钩尾框,所述钩尾框内设置有缓冲器和从板,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连接在一起并相对固定,所述从板的底面与所述钩尾框的下框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焊接或固定铆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板与所述缓冲器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的尾端穿设有钩尾销,所述钩尾销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钩尾框内侧设有转动套,所述钩尾框内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动套的安装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板沿钩尾框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缓冲器与所述车钩之间,所述从板与所述车钩相抵顶,且所述从板与所述车钩相接触的表面分别为凹面和凸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钩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的所述凸面与所述从板的所述凹面之间设有弹性耐磨板。
8.一种铁路车辆,包括机车以及多个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与车厢之间或车厢与车厢之间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钩缓装置。
CN201520175584.6U 2015-03-26 2015-03-26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Active CN204472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584.6U CN204472820U (zh) 2015-03-26 2015-03-26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584.6U CN204472820U (zh) 2015-03-26 2015-03-26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2820U true CN204472820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2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5584.6U Active CN204472820U (zh) 2015-03-26 2015-03-26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28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6362A (zh) * 2017-05-02 2017-09-01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55114A (zh) * 2019-05-27 2019-08-23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尽端式站台车钩缓冲器安装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6362A (zh) * 2017-05-02 2017-09-01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16362B (zh) * 2017-05-02 2019-01-08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55114A (zh) * 2019-05-27 2019-08-23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尽端式站台车钩缓冲器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8414B (zh) 用于轻轨的半永久车钩
CN204472820U (zh) 钩缓装置及铁路车辆
CN104442882A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牵引装置
CN102085781A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牵引连接器
CN201604488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牵引连接器
CN201325564Y (zh) 一种电力机车高速受电弓随动性弓头
CN209567419U (zh) 一种pf生产线牵引链条
CN103523041A (zh) 机车牵引用拉杆装置
CN201647043U (zh) 一种刹车装置
CN204674324U (zh) 一种汽车悬架上控制臂总成
CN204490284U (zh) 曳引轮
CN103922152B (zh) 一种具有料耙结构的取料装置
CN201494461U (zh) 一种铁路货车车钩钩尾框
CN201249780Y (zh) 平面杆系牵引杆装置
CN104029693A (zh) 车钩组件和车辆
CN103132404A (zh) 关节可挠型道岔挠曲装置的道岔线形
CN203418950U (zh) 自固式衬套汽车稳定杆总成
CN204172922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器
CN204623173U (zh) 电机车滚动式集电弓
CN103407458B (zh) 一种牵引装置
CN203544005U (zh) 机车牵引用拉杆装置
CN202811653U (zh) 一种连杆式油缸位移传感装置
CN202038311U (zh) 轨道车与编码器的柔性连接装置
CN205365731U (zh) 一种前桥总成的转向节臂
CN204527179U (zh) 一种驻车拉丝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after: CRRC QIQIHAR VEHIC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befor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