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6253U -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6253U
CN204396253U CN201520046478.8U CN201520046478U CN204396253U CN 204396253 U CN204396253 U CN 204396253U CN 201520046478 U CN201520046478 U CN 201520046478U CN 204396253 U CN204396253 U CN 204396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embrane pump
spray gun
discharging opening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64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逢伟
李晓亮
罗莹莹
黄金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 AN CORP
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AM 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 AN CORP filed Critical SAM AN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0464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6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6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6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系统、吊装系统和行走系统;所述喷涂系统包括:喷涂机组和喷枪系统;所述喷枪系统包括:支架、主动轮、从动轮、链轮链条和安装有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的喷枪安装板;所述支架水平固定在所述吊装系统的座椅下方、所述座椅与所述行走系统的载物平台之间;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闭合的链轮链条连接;所述喷枪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链轮链条上,以使安装在所述喷枪安装板上的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随着链轮链条做往复运动。通过本申请解决了人工喷涂施工存在的厚度不均一、喷涂质量差、存在渗水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涂料施工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手动涂刷,人工刷涂最大的弊病是:难以控制涂料的厚度,无法保证涂料厚度的均一性。在喷涂防水涂料时,也存在涂料厚度的不均一,严重影响防水涂料的防水效果,存在渗水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以解决目前人工喷涂施工存在的厚度不均一、喷涂质量差、存在渗水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系统(1)、吊装系统(2)和行走系统(3);
其中,所述吊装系统(2)设置在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上;
所述喷涂系统(1)包括:喷涂机组(5)和喷枪系统(6);
其中,所述喷枪系统(6)包括:支架(7)、主动轮(8)、从动轮(9)、链轮链条(10)和安装有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的喷枪安装板(12);所述支架(7)水平固定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座椅(13)下方、所述座椅(13)与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之间;所述主动轮(8)和所述从动轮(9)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7)的两端;所述主动轮(8)与所述从动轮(9)之间通过闭合的链轮链条(10)连接;所述喷枪安装板(12)设置在所述链轮链条(10)上,以使安装在所述喷枪安装板(10)上的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随着链轮链条(10)做往复运动;
所述喷涂机组(5)设置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发动机组(14)上方,所述喷涂机组(5)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喷枪系统(6)、以及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4)上的第一储罐(15)和第二储罐(16)连接。
可选地,所述喷涂机组(5)包括:第一隔膜泵(171)、第二隔膜泵(172)、第一压力表(181)和第二压力表(182);
所述第一压力表(18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171)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隔膜泵(171)的压力;
所述第二压力表(182)与所述第二隔膜泵(172)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二隔膜泵(172)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91)、第二出料口(192)和第一进料口(20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设置有第三出料口(193)、第四出料口(194)和第二进料口(202);
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211)和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一喷枪(111)连接;
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12)和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二喷枪(112)连接;
所述第一进料口(201)通过第五管路(215)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通过所述第五管路(215)流入所述第一隔膜泵(171)内;
所述第二进料口(202)通过第六管路(216)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通过所述第六管路(216)流入所述第二隔膜泵(172)。
可选地,所述第一喷枪(111)包括:第一喷头(1111)和第二喷头(1112);所述第二喷枪包括:第三喷头(1121)和第四喷头(1122);
其中,
所述第一出料口(19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11)与所述第一喷头(111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一管路(211)流至所述第一喷头(1111);
所述第三出料口(193)通过所述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二喷头(111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和所述第三管路(213)流至所述第二喷头(1112);
所述第二出料口(192)通过所述第二管路(212)与所述第三喷头(112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二管路(212)流至所述第三喷头(1121);
所述第四出料口(194)通过所述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四喷头(112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和所述第四管路(214)流至所述第四喷头(1122)。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流口(22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流口(222);
所述第一回流口(221)通过第七管路(217)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中的第一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一储罐(15);
所述第二回流口(222)通过第八管路(218)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中的第二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二储罐(16)。
可选地,所述喷枪系统(6)还包括:行程开关(23),所述行程开关(23)与所述主动轮(8)连接,以通过所述主动轮(8)控制所述链轮链条(10)的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吊装系统(2)为:包括车载电源和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上方的座椅、吊臂高度调节范围1.1m至1950m、吊臂长度调节范围1m至1500m的车载吊装小车。
可选地,所述行走系统(3)为履带式行走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公开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系统、吊装系统和行走系统。其中,所述喷涂系统可以通过喷涂机组控制第一储罐中的第一液料和第二储罐中的第二液料的进出。工作时,喷涂机组分别控制两种液料的进出,两种液料通过喷涂机组流入至喷枪系统的喷枪中,然后经由喷枪嘴雾化喷出,双组份材料在空气中雾化后交叉固化,然后打到基面上成膜。其中,喷枪在链轮链条的往复运动下左右来回摆动,具有一个第一速度;自动化喷涂设备的行走系统的具有一个前进/后退的第二速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两个速度叠加后的速度,来控制喷涂的厚度,进而完成液料的自动喷涂。由此可见,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实现了液料的自动化喷涂,并保证了喷涂的液料的厚度的均一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保证了喷涂质量,降低了渗水隐患。
进一步地,操作人员通过所述吊装系统可以快速、便捷的完成对设置在所述行走系统的载物平台上的储罐的更换操作,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涂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系统1、吊装系统2和行走系统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系统2设置在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上。其中,所述吊装系统2和所述行走系统3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任意一种适当规格的吊装系统和行走系统。例如:
所述吊装系统2可以是常规的车载吊装小车。较佳地,所述车载吊装小车包括但不仅限于车载电源和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上方的座椅。所述车载吊装小车的具体参数规格可以不但仅限于是:车载电源为12V或24V的电瓶电源;最大起重量:2000KG;可调节吊臂高度:最小1.1m,最大1950m;可调节吊臂长度:最短1m,最长1500m;吊臂为可360°自由旋转的、可合拢(合拢后吊臂净高1.35m)的手动悬臂;钢丝(吊绳)直径4.8mm,长度4.5;安装底座尺寸:250mmX250mmX18mm;整机自重:69kG;提升速度3.7m/min。较佳地,通过所述吊装系统2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更换放置在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上的储罐,减少人工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行走系统3可以是常规的履带式行走系统。较佳地,所述履带式行走系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支架、安装在由机体动力驱动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轮、导向轮、托轮、支重轮、履带和机架。支架与机架相连,导向轮和托轮安装在支架上。进一步地,在支架上通过轴安装有主摇架,主摇架的一端通过轴安装一支摇架,在主摇架的另一端通过轴安装支重轮。所述履带式行走系统由一台柴油发动机来驱动,前进档位分1,2,3三档,后退档位一个,并配有离合器,左转档和右转档,同时配有驻停档,可以随意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涂系统1可以包括:喷涂机组5和喷枪系统6。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枪系统6可以包括:支架7、主动轮8、从动轮9、链轮链条10和安装有第一喷枪111(参照下文的图3)和第二喷枪112(参照下文的图3)的喷枪安装板12。
较佳地,所述支架7水平固定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座椅13下方、所述座椅13与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之间。所述主动轮8和所述从动轮9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7的两端。所述主动轮8与所述从动轮9之间通过闭合的链轮链条10连接。所述喷枪安装板12设置在所述链轮链条10上,以使安装在所述喷枪安装板10上的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随着链轮链条10做往复运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所述链轮链条10安装至所述主动轮8和从动轮9上时,需要保证设置在所述链轮链条10上的喷枪安装板12在所述主动轮8与所述从动轮9之间,且,保证安装在所述喷枪安装板10上的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的工作端面向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喷枪系统6还可以包括行程开关12,所述行程开关23与所述主动轮8连接,以通过所述主动轮8控制所述链轮链条10的往复运动,进而控制喷枪的行走路径(长度)范围。
较佳地,如图1所示,所述喷涂机组5设置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发动机组14上方,所述喷涂机组5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喷枪系统6、以及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4上的第一储罐15和第二储罐16连接。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喷涂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涂机组5可以包括:第一隔膜泵171、第二隔膜泵172、第一压力表181和第二压力表182。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表18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171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隔膜泵171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表182与所述第二隔膜泵172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二隔膜泵172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罐15和第二储罐16可以分别用来存储第一液料(如,涂料的主剂)和第二液料(如,涂料的固化剂)。在施工时,可以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来条件隔膜泵的工作功率进而控制施工时的喷涂压力,其中,喷涂压力的大小决定了液料的流速的快慢、以及液料的扬程。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91、第二出料口192和第一进料口20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设置有第三出料口193、第四出料口194和第二进料口202。其中,第一进料口201可以通过第五管路215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通过所述第五管路215流入所述第一隔膜泵171内;所述第二进料口202通过第六管路216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通过所述第六管路216流入所述第二隔膜泵172。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所述第一进料口201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将所述第二进料口202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211和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一喷枪111连接;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12和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二喷枪1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111可以包括:第一喷头1111和第二喷头1112;所述第二喷枪包括:第三喷头1121和第四喷头1122。则,所述第一出料口191、第二出料口192、第三出料口193和第四出料口194在与喷枪连接时,具体连接关系可以如下:
所述第一出料口19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11与所述第一喷头111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一管路211流至所述第一喷头1111。所述第三出料口193通过所述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二喷头111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和所述第三管路213流至所述第二喷头1112。可见,通过上述连接使所述第一喷枪111可以在工作时同时喷出第一液料和第二液料,双组份液料经由所述第一喷枪111雾化喷出,然后在空气中雾化后交叉固化,最后打到基面上成膜。
所述第二出料口192通过所述第二管路212与所述第三喷头112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二管路212流至所述第三喷头1121。所述第四出料口194通过所述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四喷头112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和所述第四管路214流至所述第四喷头1122。可见,通过上述连接使所述第二喷枪112可以在工作时同时喷出第一液料和第二液料,双组份液料经由所述第二喷枪112雾化喷出,然后在空气中雾化后交叉固化,最后打到基面上成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隔膜泵的出料口与喷枪的连接结构只是一种可行的连接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意一种可行的、可以保证喷枪同时喷出双组份液料的连接方式来实现所述隔膜泵的出料口与喷枪的连接。如,将所述第一出料口191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喷头1111连接,同时,将所述第四出料口194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喷头1112连接;以及,将所述第二出料口192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喷头1122连接,同时,将所述第三出料口193与所述第三喷头1131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流口22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流口222。其中,所述第一回流口221通过第七管路217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中的第一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一储罐15;所述第二回流口222通过第八管路218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中的第二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二储罐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流口221、所述第二回流口222、所述第七管路217(回流管)和所述第八管路218(回流管)的设置,可以用来释放/调节喷枪的压力,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隔膜泵控制液料的进出,液料由隔膜泵的进料口进入隔膜泵,然后一部分液料经由回流口、回流管路重新回流到储罐中,另一部分则通过管路进入喷枪中。
结合上述实施例,下面对所述自动化喷涂设备的工作流程作一个简要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喷涂设备中的喷涂系统包括两个隔膜泵,分别控制主剂和固化剂的进出,并且,两个隔膜泵各配有一个回流管路来释放压力。施工时喷涂压力可以由分别设置在两个隔膜泵上的两个压力表来显示,并根据显示的压力来调节隔膜泵的功率,进而控制喷涂压力。喷涂压力的大小决定了液料流速的快慢和扬程。较佳地,工作时,两个隔膜泵分别控制两种液料的进出,两种液料通过两个隔膜泵各自的进料口分别进入对应的隔膜泵,然后一部分通过回流管路回流到储罐中,一部分会进入喷枪中,然后经由喷枪嘴雾化喷出,双组份材料在空气中雾化后交叉固化,然后打到基面上成膜。其中,喷枪在链轮链条的往复运动下左右来回摆动,具有一个第一速度;自动化喷涂设备的行走系统的具有一个前进/后退的第二速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两个速度叠加后的速度,来控制喷涂的厚度,进而完成液料的自动喷涂。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实现了液料的自动化喷涂,并保证了喷涂的液料的厚度的均一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保证了喷涂质量,降低了渗水隐患。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涂系统(1)、吊装系统(2)和行走系统(3);
其中,所述吊装系统(2)设置在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上;
所述喷涂系统(1)包括:喷涂机组(5)和喷枪系统(6);
其中,所述喷枪系统(6)包括:支架(7)、主动轮(8)、从动轮(9)、链轮链条(10)和安装有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的喷枪安装板(12);所述支架(7)水平固定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座椅(13)下方、所述座椅(13)与所述行走系统(3)的载物平台(4)之间;所述主动轮(8)和所述从动轮(9)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7)的两端;所述主动轮(8)与所述从动轮(9)之间通过闭合的链轮链条(10)连接;所述喷枪安装板(12)设置在所述链轮链条(10)上,以使安装在所述喷枪安装板(10)上的第一喷枪(111)和第二喷枪(112)随着链轮链条(10)做往复运动;
所述喷涂机组(5)设置在所述吊装系统(2)的发动机组(14)上方,所述喷涂机组(5)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喷枪系统(6)、以及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4)上的第一储罐(15)和第二储罐(1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机组(5)包括:第一隔膜泵(171)、第二隔膜泵(172)、第一压力表(181)和第二压力表(182);
所述第一压力表(18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171)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一隔膜泵(171)的压力;
所述第二压力表(182)与所述第二隔膜泵(172)连接,以显示所述第二隔膜泵(172)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91)、第二出料口(192)和第一进料口(20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设置有第三出料口(193)、第四出料口(194)和第二进料口(202);
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211)和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一喷枪(111)连接;
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分别通过第二管路(212)和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二喷枪(112)连接;
所述第一进料口(201)通过第五管路(215)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通过所述第五管路(215)流入所述第一隔膜泵(171)内;
所述第二进料口(202)通过第六管路(216)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通过所述第六管路(216)流入所述第二隔膜泵(17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枪(111)包括:第一喷头(1111)和第二喷头(1112);所述第二喷枪包括:第三喷头(1121)和第四喷头(1122);
其中,
所述第一出料口(191)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11)与所述第一喷头(111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一出料口(191)和所述第一管路(211)流至所述第一喷头(1111);
所述第三出料口(193)通过所述第三管路(213)与所述第二喷头(111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三出料口(193)和所述第三管路(213)流至所述第二喷头(1112);
所述第二出料口(192)通过所述第二管路(212)与所述第三喷头(112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储罐(15)中的第一液料依次经由所述第五管路(215)、所述第一隔膜泵(171)、所述第二出料口(192)和所述第二管路(212)流至所述第三喷头(1121);
所述第四出料口(194)通过所述第四管路(214)与所述第四喷头(112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储罐(16)中的第二液料依次经由第六管路(216)、所述第二隔膜泵(172)、所述第四出料口(194)和所述第四管路(214)流至所述第四喷头(112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流口(221);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流口(222);
所述第一回流口(221)通过第七管路(217)与所述第一储罐(15)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隔膜泵(171)中的第一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一储罐(15);
所述第二回流口(222)通过第八管路(218)与所述第二储罐(1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隔膜泵(172)中的第二液料回流至所述第二储罐(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系统(6)还包括:行程开关(23),所述行程开关(23)与所述主动轮(8)连接,以通过所述主动轮(8)控制所述链轮链条(10)的往复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2)为:包括车载电源和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上方的座椅、吊臂高度调节范围1.1m至1950m、吊臂长度调节范围1m至1500m的车载吊装小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3)为履带式行走系统。
CN201520046478.8U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Active CN204396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6478.8U CN20439625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6478.8U CN20439625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6253U true CN204396253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6478.8U Active CN204396253U (zh) 2015-01-22 2015-01-22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62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512A (zh) * 2016-04-08 2016-06-22 禹伟 一种矿井提升机
CN10984796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涂设备
CN110496720A (zh) * 2018-05-16 2019-11-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涂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512A (zh) * 2016-04-08 2016-06-22 禹伟 一种矿井提升机
CN10984796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涂设备
CN110496720A (zh) * 2018-05-16 2019-11-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喷涂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7746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腻子抹墙机
CN104307662B (zh) 一种道路灯杆喷涂设备
CN104631801A (zh) 一种建筑涂料喷刷机器人
CN204396253U (zh) 一种自动化喷涂设备
CN104307667A (zh) 一种公交候车厅内的设施喷涂设备
CN104343230A (zh) 一种建筑物表面喷抹机器人
CN203066437U (zh) 喷涂装置
CN208363526U (zh) 一种建筑室内墙体施工用喷涂式粉刷架
CN105507565B (zh) 自动喷涂机
CN104631800A (zh) 一种建筑涂料喷刷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KR20110104660A (ko) 회전형 외팔보가 구비된 실린더 탱크 내,외벽 자동 도장장치
CN206599968U (zh) 一种电动环保省力的墙面粉刷装置
CN113856956A (zh) 大型船舶钢板用龙式表面喷涂机器人系统及喷涂方法
CN204396252U (zh) 一种自动化摇臂喷涂设备
CN205570607U (zh) 高压无气喷涂机
CN205242973U (zh) 自动喷涂机
CN214995659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涂装自动喷涂车
CN208907210U (zh) 一种桥面护栏养护洒水装置
CN202070437U (zh) 一种自动化喷涂装置
CN209222423U (zh) 一种自动喷涂生产系统的双组份喷涂装置
CN101949124B (zh) 路用热反射涂层自动洒布装置
CN210947605U (zh) 腻子粉刷系统
CN215631365U (zh) 供料设备
CN206242237U (zh) 一种箱梁自动喷淋装置
CN205914311U (zh) 一种用于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的智能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Ni Guangbin

Inventor after: Li Xiaoliang

Inventor after: Luo Yingying

Inventor after: Lin Chuannian

Inventor after: Gao Ce

Inventor after: Niu Bin

Inventor after: Ma Lin

Inventor after: Ge Kai

Inventor after: Wang Leran

Inventor after: Su Yonghua

Inventor after: Huang Jinxing

Inventor before: Yao Fengwei

Inventor before: Li Xiaoliang

Inventor before: Luo Yingying

Inventor before: Huang Jinx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31

Address after: 100038 Haidian District North Road, No. B, Beijing, No. 29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Railway Construction Institute of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Sam An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Zhongguancun Road No. 66 century Kemao building A block 12 layer

Patentee before: Sam A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