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8924U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58924U CN204358924U CN201420814843.0U CN201420814843U CN204358924U CN 204358924 U CN204358924 U CN 204358924U CN 201420814843 U CN201420814843 U CN 201420814843U CN 204358924 U CN204358924 U CN 2043589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door
- arc
- air
- bracing frame
- reinfor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包括风门本体、风门导轨加热器和蒸发器;风门本体安装在加热器和蒸发器之间,风门本体通过风门导轨进行弧形摆动;风门本体包括转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风门板;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转轴相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分别于风门板相连接;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和第二弧形板的两端相连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弧面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在保证风门结构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将风门板改为两个相交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可以大幅减少空气与风门板之间产生的风噪,提高空调的吹风性能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近年来,随着顾客对车辆乘坐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空调主机内部的温度控制及噪音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精确控制温度、降低风噪的要求,需要对空调主机内部的风门结构进行调整。现有的空调风门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了呈一字型的扁平风门板101,风门板在边缘部位使用海绵包裹,沿风门导轨102进行打开和闭合。当空调处在暖风模式时,这种风门结构由于风门板的受力面较大,加热器103产生的热风撞击在风门板101上会加大风噪,而当空调处在冷风模式时,由于空气流动造成的紊流现象会使得风门板101边缘受力较大,从而导致风门板101关闭不紧,容易产生串风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在保证风门结构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将风门板改为两个相交的弧形板,尽可能的降低空气流动时的风阻,提供最大的通风面积,从而减少流动空气与风门板之间因碰撞产生的风噪。同时通过弧形板增大风门的受力面积,利用空气流动将风门牢牢固定在风门导轨末端,避免串风现象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包括风门本体、风门导轨、加热器和蒸发器;所述风门本体安装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风门本体通过所述风门导轨进行弧形摆动;所述风门本体包括转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风门板;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风门板相连接;所述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面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半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半径为55~57mm,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半径为165~167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交接处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55°~65°。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风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对的所述风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嵌套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嵌套有第二橡胶垫,暖风状态时,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加热器相配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蒸发器相配合连接;冷风状态时,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蒸发器相配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加热器相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橡胶垫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V”形凹槽或“W”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风门本体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在保证风门结构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将风门板改为两个相交且弧面相对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在暖风模式时, 风门板全开,通过第二弧形板的弧形面将经过加热器的热空气圆滑的导向风道的蒸发器端,而在冷风模式时,风门板沿着风门导轨运行至末端,第二弧形板直面空气流动的方向,利用第二弧形板的弧形面将流动的空气圆滑的挡在风道外侧,另外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相交接,可以起到增加风门板强度的作用。由于第二弧形板可以降低空气流动时的风阻,并且可以提供最大的通风面积,因此可以大幅减少流动空气与风门板之间因碰撞产生的风噪,提高空调的吹风性能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同时第二弧形板在冷风模式下可以利用弧形面起到兜风的作用,使风门板可以牢固的固定在风门导轨的末端,从而减少了流动空气在风门板边缘形成紊流,避免因风门板关闭不紧而导致的串风现象。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风门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风门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风门结构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风门结构图二;
上图中标记:
现有技术
101、风门板 102、风门导轨 103、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1、风门本体 2、风门导轨 3、加热器
4、蒸发器 5、转轴 6、第一支撑架
7、第二支撑架 8、第一弧形板 9、第二弧形板
10、倒角 11、第一加强筋 12、第二加强筋
13、第三加强筋 1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 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包括风门本体1、风门导轨2、加热器3和蒸发器4;风门本体1安装在加热器3和蒸发器4之间,风门本体1通过风门导轨2进行弧形摆动;风门本体1包括转轴5、第一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7以及风门板;第一支撑架6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架7的一端分别与转轴5相连接;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远离转轴5的一端分别与风门板相连接;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8的两端和第二弧形板9的两端相连接;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的弧面相对设置。这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在保证风门结构整体强度的基础上,将风门板改为两个相交且弧面相对的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在暖风模式时,风门板全开,通过第二弧形板9的弧形面将经过加热器3的热空气圆滑的导向风道的蒸发器4端,而在冷风模式时,风门板沿着风门导轨2运行至末端,第二弧形板9直面空气流动的方向,利用第二弧形板9的弧形面将流动的空气圆滑的挡在风道外侧,另外第一弧形板8与第二弧形板9相交接,可以起到增加风门板强度的作用。由于第二弧形板9可以降低空气流动时的风阻,并且可以提供最大的通风面积,因此可以大幅减少流动空气与风门板之间因碰撞产生的风噪,提高空调的吹风性能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同时第二弧形板9在冷风模式下可以利用弧形面起到兜风的作用,使风门板可以牢固的固定在风门导轨2的末端,从而减少了流动空气在风门板边缘形成紊流,避免因风门板关闭不紧而导致的串风现象。
如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弧形板8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9的半径。由于第二弧形板9直接面对空气的流动方向,是风门板的主要受力件,所以需要第一弧形板8对第二弧形板9进行加强,而第一弧形板8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9,可以利用小半径弧形板强度更大的特性,使得第二弧形板9在风压下可以保持结构稳定,不会因为风压过大产生变形而使得风门板关闭不紧从而导致串风。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弧形板8的半径优选为55~57mm,第二弧形板9的半径优选为165~167mm,通过三倍左右的半径差来保证风门板的整体强度,使得空调无论在暖风状态还是在冷风状态 都可以稳定的将流动空气进行输出,不会产生串风。同时利用第二弧形板9可以将流动的空气更加圆滑的导向风道,从而大幅减少流动空气与风门板之间因碰撞产生的风噪,提高空调的吹风性能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当然,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的半径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上的空调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另外,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的相交接处设置有倒角10。在空调处于冷风状态时,风门本体1沿着风门导轨2运行至末端,风门板上的第二弧形板9直接面对空气流动的方向,由于第二弧形板9的弧形面可以将流动空气导向两侧边缘,而利用第一弧形板8和第二弧形板9在边缘处形成的倒角10可以起到兜风的作用,借用空气流动的风压,使得风门板可以牢靠的固定在风门导轨2的末端,从而减少了流动空气在风门板边缘形成紊流,避免因风门板关闭不紧而导致的串风现象。利用风压将风门板压紧在风门导轨2的末端,还可以减少风门板与空调内其他结构件因碰撞而产生的噪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的夹角为55°~65°。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的夹角直接影响到风门本体1的整体强度,如果夹角过大会造成风门本体1的重量增大,不仅移动不便,而且增加制造成本。如果夹角过小,风门本体1上的风门板会因为受风面积小而产生闭合不紧的问题,同时夹角过小使得风门本体1的重量不够,当流动空气吹到风门板上的第二弧形板9上时,风压会造成风门板来回晃动,容易造成串风,并且产生碰撞噪声。经过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优选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的夹角为55°~65°,不仅使得风门本体1的重量合理、移动灵活,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包住流动空气,使得风门板可以牢靠的固定在风门导轨2的末端,从而减少了流动空气在风门板边缘形成紊流,避免因风门板关闭不紧而导致的串风现象。利用风压将风门板压紧在风门导轨2的末端,还可以减少风门板与空调内其他结构件因碰撞而产生的噪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当然,根据不同的汽车空调类型内部的构造不同,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空调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2和第三加强筋13;第一加强筋11设置在风门本体1的一侧,第二加强筋12设置在与第一加强筋11相对的风门本体1的另一侧;第三加强筋13设置在第二弧形板9的内表面,且与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相连接。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在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均匀设置了两条加强筋,这两条加强筋均由第一加强筋11、第二加强筋12和第三加强筋13所组成,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位于风门本体1的两侧,可以增加风门本体1受风时的侧面强度,使得风门本体1在径向上减少变形,增强风门本体1的密封性。而第三加强筋13位于第二弧形板9的内侧表面,由于第二弧形板9的内侧表面是主要的受风面,第三加强筋13可以增加第二弧形板9的强度,使得风门本体1在轴向上减少变形,增强风门本体1的密封性,减少串风现象的产生。同时,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与第三加强筋13相连接处以圆弧状过渡,利用圆弧状过渡的特性,可以将流动空气施加在第二弧形板9上的应力均匀进行分散,不会因为应力过于集中而使得第二弧形板9产生断裂,增加风门本体1的使用寿命。
在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支撑架6的外侧嵌套有第一橡胶垫,第二支撑架7的外侧嵌套有第二橡胶垫,暖风状态时,第一橡胶垫与加热器3相配连接,第二橡胶垫与蒸发器4相配合连接;冷风状态时,第一橡胶垫与蒸发器4相配连接,第二橡胶垫与加热器3相配合连接,且第一橡胶垫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为“V”形凹槽或“W”形凹槽。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与加热器3和蒸发器4产生硬碰撞而损坏。另外利用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表面上的凹槽14,可以与加热器3和蒸发器4上的突起部相配合,可以防止流动空气由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之间的缝隙串入,进一步增强风门本体1的整体密封性。当凹槽14为“V”形凹槽时,利用“V”形凹槽的两个凸起卡住加热器3或蒸发器4上的突起部,可以将流动空气阻挡在外,同时“V”形凹槽具有一定的可调性,能够将施加在风门本体1上的应力进行分散。而当凹槽14为“W”形凹槽时,利用“W”形凹槽的三个凸起,可以 进一步增强风门本体1与加热器3或蒸发器4之间的密封性,而且“W”形凹槽过滤应力的能力更强,不仅可以增加风门本体1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噪声的产生。另外,橡胶材质本身就有过滤噪声的特性,在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的顶端设置橡胶垫,不仅能够使得空调出风更加顺利,而且还大幅减少空调内部的噪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当然,为了保证风门本体1的密封性和降噪性能,在第一支撑架6和第二支撑架7的顶端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柔性的材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如图3和图4所示,风门本体1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不仅有利于通过简化风门本体1的结构,便于加工和大批量生产,节省成本,而且可以增加风门本体1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可以应用在汽车空调领域上,其他领域使用风门结构的空调在符合安装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对空调风门结构进行改进。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包括风门本体、风门导轨、加热器和蒸发器;所述风门本体安装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风门本体通过所述风门导轨进行弧形摆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本体包括转轴、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风门板;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风门板相连接;
所述风门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弧面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半径为55~57mm,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半径为165~16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交接处均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55°~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风门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对的所述风门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嵌套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嵌套有第二橡胶垫,暖风状态时,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加热器相配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蒸发器相配合连接;冷风状态时,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蒸发器相配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加热器相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为“V”形凹槽或“W”形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空调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本体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14843.0U CN204358924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14843.0U CN204358924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58924U true CN204358924U (zh) | 2015-05-27 |
Family
ID=53260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1484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8924U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5892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1382A (zh) * | 2014-12-19 | 2015-04-0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CN109186062A (zh) * | 2018-09-19 | 2019-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机构和空调器 |
CN111038219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 |
CN112140836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偏心风门系统 |
-
2014
- 2014-12-19 CN CN201420814843.0U patent/CN2043589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1382A (zh) * | 2014-12-19 | 2015-04-0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CN104501382B (zh) * | 2014-12-19 | 2018-04-13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CN109186062A (zh) * | 2018-09-19 | 2019-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送风机构和空调器 |
CN111038219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内车外循环风门 |
CN112140836A (zh) * | 2020-09-30 | 2020-12-29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偏心风门系统 |
CN112140836B (zh) * | 2020-09-30 | 2022-01-28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偏心风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01382A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
CN20435892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结构 | |
CN206589621U (zh) | 汽车空调冷暖风门及汽车空调系统 | |
CN20527311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 | |
CN202038276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除霜装置 | |
CN20197384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门密封装置 | |
CN202987305U (zh) | 可伸缩式底部导流板 | |
CN202938472U (zh) | 二次注塑双密封面汽车空调风门 | |
CN204915205U (zh) | 一种汽车的排风格栅 | |
CN210211958U (zh) | 一种车载空调进风箱的进风控制结构 | |
CN207088905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道和汽车 | |
CN206664485U (zh) | 一种圆网成型的双组份吸音棉 | |
CN22007608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的吹脚风道结构 | |
CN207433231U (zh) | 一种汽车电动天窗 | |
CN203349452U (zh) | 汽车空调箱 | |
CN218400127U (zh) | 一种提高出风口温度均匀性的汽车空调风门改进结构 | |
CN200988424Y (zh) | 一种四轮车冷却系统的改良结构 | |
CN221315710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壳体降噪结构 | |
CN20595165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装置及汽车 | |
CN204712825U (zh) | 一种汽车无霜空调风道 | |
CN208180712U (zh) | 一种汽车空调用出风口风门叶片 | |
CN20523907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通风管接头总成 | |
CN209776089U (zh) | 车辆空调吹面风门结构 | |
CN215552431U (zh) | 一种通风空调用弹夹饰板 | |
CN208827536U (zh) | 汽车出风口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