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2593U -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 Google Patents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2593U
CN204222593U CN201420683924.1U CN201420683924U CN204222593U CN 204222593 U CN204222593 U CN 204222593U CN 201420683924 U CN201420683924 U CN 201420683924U CN 204222593 U CN204222593 U CN 20422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lass substrate
wind shield
automobile wind
f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39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希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EPTACHROMA SOLA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EPTACHROMA SOLA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EPTACHROMA SOLA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EPTACHROMA SOLAR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839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25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包括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结构简单、合理、紧凑,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以加热性能变化不大的FTO导电玻璃基板为加热介质,能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外形美观,后视效果佳;且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采用面加热的方式,受热均匀不易产生爆裂,除霜、除冰、除雪速度快。

Description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挡风玻璃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具有保护乘员安全以及防水、防尘、耐热和隔音等作用。现如今,汽车玻璃的面积约占汽车表面积的1/3。根据应用部位,汽车用玻璃主要包括前风挡玻璃、后风挡玻璃、门玻璃、天窗玻璃和前/后角窗玻璃等。早在40多年前,汽车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汽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有加热线的汽车玻璃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它几乎应用于所有汽车的后挡风玻璃,它是通过网印的方式将专用的导电银浆印刷到玻璃的表面,玻璃经钢化后,导电银浆烧结到玻璃表面,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电阻,通电后可以发热用以消除玻璃表面的冰霜,以利于驾驶者在行车时能够及时观察车后方的情况,使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这种汽车电热玻璃窗是采用线加热的方式,加热线发热后,缓慢的将热量向加热线两侧传递,汽车玻璃受热不均匀,一旦加热升温速度过快,或者加热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汽车玻璃爆裂的情况。另外,这种汽车电热玻璃窗是在玻璃上印刷加热线(导电银线),为了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通常加热线的印刷宽度不小于1mm,而且一个普通的小轿车的后挡风玻璃上至少有十几条至二十几条不等的加热线,这些可视加热线对汽车的外观和驾乘人员的视线都带来一定影响。
美国发明专利US5540961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丝热塑夹层的风挡玻璃”,该专利采用了一种将极细的金属钨丝(20-50微米直径)铺设在汽车前风挡的夹层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电加热除霜、除雾和除冰的功能,这种方案的最大缺点是成本很高,另外一个明星的缺点是驾驶员或者乘客能够明显的看到金属细丝的存在,影响美观和视线。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210333292.1公开了“一种可电加热的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该专利采用了含有Ag层和低辐射镀膜层的复合膜体系,将面电阻降低至0.4-4ohm/□。虽然该方案具有更佳的导电性和更大的发热功率,但是因为采用多层镀膜,无疑也大大增加了成本。
中国发明专利CN 98100128.9提出了一种“隔热、隔霜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此专利提出以ITO导电薄膜玻璃窗取代现有的加热线玻璃窗,这种ITO导电薄膜玻璃电阻低,可见光透过率高,摒弃了传统的加热线的印刷,美化了汽车外观,使驾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但是需要提出的是,现代汽车几乎完全采用弯曲挡风玻璃,因此在挡风玻璃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平板玻璃进行热弯操作,这一操作需要在6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根据制作工艺,热弯操作是要在完成ITO导电薄膜镀膜之后进行的,但是ITO导电薄膜在温度超过300℃时,面电阻会急剧上升。因此如果以ITO镀膜玻璃作为汽车玻璃,其加热功率远远达不到消除车窗玻璃冰雪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汽车挡风玻璃线加热,汽车玻璃受热不均,易发生爆裂的问题;加热线对汽车外观和驾乘人员的视线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的,提出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外形美观,后视效果佳;且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采用面加热的方式,受热均匀不易产生爆裂,除霜、除冰、除雪的速度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包括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电极的设置是用于施加加热电源的正、负电极。可以理解根据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可以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为包含有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层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浮法玻璃 基板或硼硅酸盐玻璃基板,FTO导电薄膜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FTO导电玻璃可以是钢化的或者非钢化的。
进一步地,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1mm~20mm。优选为2mm~5mm。
进一步地,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50nm~1000nm。优选为100nm~500nm。
进一步地,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3ohm/□~100oh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
进一步地,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5~220V电源。优选为5-110V。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透光率为10%~100%。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能实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FTO导电玻璃基板进行梯形切割、磨边、洗涤,并烘干备用;
步骤2:在步骤1得到的FTO导电玻璃基板边缘、相对的两条边框上,分别印刷或粘贴正、负电极,并使用模具对FTO导电玻璃基板进行热弯和钢化处理,得到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
或者先使用模具,对步骤1得到的FTO导电玻璃基板进行热弯和钢化处理,得到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后,再在FTO导电玻璃基板边缘、相对的两条边框上,分别印刷或粘贴正、负电极;
步骤3:将正、负电极通过电气连接装置与电源相连,得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所述热弯和钢化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FTO导电玻璃基板水平放在模具上,送入加热炉进行热弯成型处理;然后迅速将其送到冷却风栅区进行急冷钢化处理:其中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加热速度为:每1mm厚玻璃的加热时间为20-60s:所述钢化处理的温度为580-680℃。
当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为包含有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层的夹层玻璃时,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增加以下步骤:
步骤2.1:将与FTO导电玻璃基板相配合的其他玻璃单独或与FTO导电玻璃基板同时在模具内进行热弯处理;同时进行热弯处理是指将FTO导电玻璃和第二玻璃重叠在一起,放在模具内同时热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保证两片玻璃的曲率更加一致;
步骤2.2:在热弯后的FTO导电玻璃和其他玻璃之间放上PVB夹胶层,采用传统的夹胶工艺进行夹胶处理;
所述其他玻璃为普通玻璃或FTO导电玻璃基板。
所述其他玻璃厚度为1mm-10mm。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结构简单、紧凑,其制备方法科学、易行,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包含有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FTO导电玻璃基板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便于进行热弯,钢化和夹胶处理。FTO导电薄膜材料在高温下,面电阻变化甚微,因此经热弯处理后,其加热性能亦无大的变化,能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在满足汽车挡风玻璃需要的同时,还能美化汽车外观。
(2)FTO导电玻璃基板透光均匀,能提高驾驶人员的后视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面加热的方式,与传统的在汽车玻璃上印刷可视加热线(加热线发热后,缓慢的将热量向加热线两侧传递)相比,汽车玻璃受热更均匀,能够有效防止玻璃因受热不均而产生的爆裂;与此同时,除霜、除冰、除雪的速度也极大提高。
(4)、本实用新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不但能用于汽车后风挡玻璃,还能用于前风挡玻璃、侧窗玻璃及天窗玻璃等任何可用玻璃的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FTO导电玻璃基板,2-普通玻璃基板,3-夹胶层,4-导电银条,5-正极,6-负极,7-电流方向,8-导电铜条;11-玻璃基板;12-FTO导电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如图1所示,为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左右两边的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浮法玻璃基板,FTO导电薄膜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20mm,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1000n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7ohm/□(7ohm/sq)。所述电极为导电薄膜银条。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36V。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FTO导电(面电阻7ohm/sq)玻璃基板1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在梯形玻璃基板的斜对边(不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印刷10mm宽的导电银条4,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3:将上述处理好的平面FTO导电玻璃基板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20℃左右时,用真空吸盘将玻璃吸起,然后放开玻璃做自由下落,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10min后,迅速将其送到冷却风栅区,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急冷钢化,直接获得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急冷风压为7-8KPa,风栅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急冷时间15-20s。
步骤4: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银条4通过导线与36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160W/m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如图2所示,为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上下两边的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硼硅酸盐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2mm,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50n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7ohm/□(7ohm/sq)。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24V。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FTO导电(面电阻7ohm/sq)玻璃基板1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在梯形玻璃基板的上底和下底(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印刷10mm宽的导电银条4,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3:将上述处理好的平面FTO导电玻璃基板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00℃左右时,用真空吸盘将玻璃吸起,然后放开玻璃做自由下落,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15min后,迅速将其送到冷却风栅区,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急冷钢化,直接获得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急冷风压为0.5-1KPa,风栅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为35-45mm,急冷时间80-100s。
步骤4: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银条2通过导线与24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102W/m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如图3所示,为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左右两边的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浮法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10mm,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100n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7ohm/□(7ohm/sq)。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24V。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FTO导电(面电阻7ohm/sq)玻璃基板1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将上述处理好的平面FTO导电玻璃基板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50℃左右时,用真空吸盘将玻璃吸起,然后放开玻璃做自由下落,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6min后,迅速将其送到冷却风栅区,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急冷钢化,直接获得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急冷风压为0.2-0.3KPa,风栅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为50-60mm,急冷时间180-200s。
步骤3:在梯形玻璃基板的斜对边(不相平行的两条边),使用导电胶分别粘贴15mm宽的导电铜条8,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4: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铜条8通过导线与24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70W/m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如图4所示,为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上下两边的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硼硅酸盐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15mm,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500n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7ohm/□(7ohm/sq)。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36V。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FTO导电(面电阻7ohm/sq)玻璃基板1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将上述处理好的平面FTO导电玻璃基板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50℃左右时,用真空吸盘将玻璃吸起,然后放开 玻璃做自由下落,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6min后,迅速将其送到冷却风栅区,用多头喷嘴将高压冷空气吹向玻璃的两面,急冷钢化,直接获得所需强度和曲率的曲面玻璃。玻璃厚度19mm时,急冷风压为0.05-0.1KPa,风栅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为70-80mm,急冷时间350-400s。
步骤3:在梯形玻璃基板的上底和下底(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印刷15mm宽的导电铜条8,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4: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铜条8通过导线与36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230W/m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为包含有夹胶层3(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一层普通玻璃基板2,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电极的设置是用于施加加热电源的正、负电极。可以理解根据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可以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硼硅酸盐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2mm。所述FTO导电薄膜12的厚度为:50nm。普通玻璃厚度为2m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7ohm/□。所述电极为导电银条。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36V电源。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厚度为2mm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面电阻7ohm/□)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在梯形玻璃基板导电面的斜对边(不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印刷10mm宽的导电银条4,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3:将上述处理好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20℃左右时,玻璃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 保持10min后,慢速降温,降温速度为20度/min,直接获得所需曲率的曲面玻璃。
步骤4:将同样尺寸的厚度2mm的普通玻璃基板2经过和步骤1和步骤3相同的处理后,得到所需曲率的普通玻璃基板。不同的是,普通玻璃基板2对应于玻璃基板1的Ag条一端的位置需要预先钻孔,孔径为8mm。
步骤5:在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玻璃基板2中间放置夹胶膜,对好位置后,至于夹胶炉内进行夹胶。
步骤6:通过普通玻璃基板2上预留的小孔,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银条4通过导线与36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230W/m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为包含有夹胶层3(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一层普通玻璃基板2,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电极的设置是用于施加加热电源的正、负电极。可以理解根据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可以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浮法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电极为导电银条。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3mm。所述FTO导电薄膜12的厚度为:100nm。所述普通玻璃厚度为3m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10ohm/□。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36V。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厚度为3mm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面电阻10ohm/□)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在梯形玻璃基板导电面的上底和下底(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印刷10mm宽的导电银条4,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3:将同样尺寸的厚度3mm的普通玻璃基板2经过和步骤1相同的处理,不同的是,普通玻璃基板2对应于玻璃基板1的Ag条一端的位置需要预先钻孔,孔径为8mm。
步骤4:将上述处理好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普通玻璃基板2对齐,一起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00℃左右时,玻璃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20min后,慢速降温,降温速度为30度/min,直接获得曲率相同的两片曲面玻璃。
步骤5:在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玻璃基板2中间放置夹胶膜,对好位置后,至于夹胶炉内进行夹胶。
步骤6:通过普通玻璃基板2上预留的小孔,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银条4通过导线与36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160W/m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结构如图9所示,为包含有夹胶层3(PVB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一层普通玻璃基板2,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电极的设置是用于施加加热电源的正、负电极。可以理解根据该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可以加工成各种汽车要求的曲面和形状。电流方向7如箭头所示。
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为沉积有FTO导电薄膜的浮法玻璃基板。FTO是氧化锡掺杂氟的透明导电层。所述电极为导电铜条。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5mm。所述FTO导电薄膜12的厚度为:200nm。所述其他玻璃厚度为5mm。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25ohm/□。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施加在电极上的电源为24V。
本实施例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厚度5mm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面电阻7ohm/□)进行切割(按梯形切割,尺寸为玻璃上下两条平行线长度分别为1100mm,1200mm,两平行线宽为800mm)、掰边、磨边、钻孔、洗涤,将表面灰尘、油污、杂质等清洗干净,洗涤后的玻璃基板进行烘干,注意经烘干后的玻璃基板不能用手直接触碰;
步骤2:将上述处理好的FTO导电玻璃基板1水平放在模具上,送至加热炉加热,当玻璃温度达到600℃左右时,玻璃由于重力作用下垂贴至模具而成形,保持6min后,慢速降温,降温速度为30度/min,直接获得所需曲率的曲面玻璃。
步骤3:在梯形玻璃基板的斜对边(不相平行的两条边),使用导电胶分别粘贴15mm宽的导电铜条8,即形成正极5、负极6;
步骤4:将同样尺寸的厚度2mm的普通玻璃基板2经过和步骤1和步骤2相同的处理后,得到所需曲率的普通玻璃基板2。不同的是,普通玻璃基板2对应于玻璃基板1的导电铜条一端的位置需要预先钻孔,孔径为8mm。
步骤5:在FTO导电玻璃基板1和玻璃基板2中间放置夹胶膜,对好位置后,至于夹胶炉内进行夹胶。
步骤6:通过普通玻璃基板2上预留的小孔,分别将正极5、负极6的导电铜条8通过导线与110V电源相连,从而使电流通过FTO导电薄膜并加热玻璃窗,功率密度可达约440W/m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中FTO导电玻璃基板形状厚度的改变、电极材质大小的改变、电源电压的改变、热弯和钢化处理条件的改变、夹胶处理方法的改变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为包含有PVB层的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至少一层FTO导电玻璃基板,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印刷或粘贴有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源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FTO导电玻璃是非钢化的或者钢化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厚度为:1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FTO导电薄膜的厚度为:50nm~10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FTO导电玻璃基板的面电阻为:3ohm/□~100oh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导电条、导电薄膜或导电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5~220V电源。
CN201420683924.1U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3924.1U CN204222593U (zh)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342.4A CN10380263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汽车电热玻璃窗及制备方法
CN2014100063424 2014-01-07
CN201420683924.1U CN204222593U (zh)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2593U true CN20422259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070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342.4A Pending CN10380263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汽车电热玻璃窗及制备方法
CN20142068392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2593U (zh)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CN2014106491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01207B (zh)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342.4A Pending CN103802639A (zh) 2014-01-07 2014-01-07 一种汽车电热玻璃窗及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91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01207B (zh) 2014-01-07 2014-11-14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38026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1207A (zh) * 2014-01-07 2015-03-11 大连七色光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CN106642938A (zh) * 2016-12-12 2017-05-10 常熟市发德玻璃有限公司 展示冷柜用除霜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US20190373681A1 (en) * 2018-05-30 2019-12-05 Betterfrost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 resistance and proximity checking for high power deicing and defogging system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988A (zh) * 2017-01-20 2017-05-31 大连七色光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加热车用风挡玻璃
CN107539280B (zh) * 2017-02-06 2020-08-04 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 带有覆盖母线的后风挡玻璃及其有覆盖母线加工工艺
CN107020925A (zh) * 2017-03-23 2017-08-08 合肥协耀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
CN107546316B (zh) * 2017-08-22 2020-03-13 丁文兰 一种钢化透明导电玻璃基板及智能建筑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09159508A (zh) * 2018-09-10 2019-01-08 天津大学 一种车辆前挡风玻璃
CN109375456A (zh) * 2018-11-22 2019-02-22 深圳市同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雾组件及其摄像设备与除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0806A1 (de) * 2001-12-11 2003-06-26 Saint Gobain Sekurit D Gmbh Heizscheibe mit einer elektrisch leitenden Oberflächenbeschichtung
CN202480838U (zh) * 2012-03-08 2012-10-10 泉州市博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太阳能汽车天窗
CN203151777U (zh) * 2012-08-24 2013-08-21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玻璃、夹层玻璃和汽车
CN102826763A (zh) * 2012-09-25 2012-12-19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tco镀膜玻璃的方法
CN103802639A (zh) * 2014-01-07 2014-05-21 大连七色光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电热玻璃窗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1207A (zh) * 2014-01-07 2015-03-11 大连七色光太阳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CN106642938A (zh) * 2016-12-12 2017-05-10 常熟市发德玻璃有限公司 展示冷柜用除霜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US20190373681A1 (en) * 2018-05-30 2019-12-05 Betterfrost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 resistance and proximity checking for high power deicing and defogging systems
US11229091B2 (en) * 2018-05-30 2022-01-18 Betterfrost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 resistance and proximity checking for high power deicing and defogging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1207A (zh) 2015-03-11
CN104401207B (zh) 2016-11-30
CN103802639A (zh)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2593U (zh) 电加热汽车风挡玻璃
CA2894012C (en) Pane having an electric heating layer
WO2018133577A1 (zh) 电加热车用风挡玻璃
CN107889557B (zh) 具有薄的外部玻璃片材和含分流线的加热层的加热窗玻璃
CN104780632B (zh) 可加热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33686B (zh) 一种可加热的透明窗板
US20120000896A1 (en) Electrically extensively heatable, transparent objec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KR20140029476A (ko) 필름이 있는 발열 소자
BR112017001656B1 (pt) Vidraça transparente com um revestimento eletricamente condutor aquecível,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a vidraça transparente e uso da vidraça transparente
CN104895461A (zh) 一种高效节能智能化电加热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2187A (zh) 一种挡风玻璃高效除霜雾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211468136U (zh) 汽车挡风玻璃
CN111093982A (zh) 包含带有具有每个本身闭合的烧蚀线的加热层的透明基材的层压窗玻璃
WO2015010357A1 (zh) 一种自动除雾玻璃及制备方法
CN201119031Y (zh) 可智能电加热的热反射镀膜夹层玻璃
US20210008844A1 (en) Heated laminate with improved aesthetic
CN106700960A (zh) 一种挡风玻璃高效除霜雾镀膜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10293721A (zh) 一种可加热的曲面安全玻璃及治具
CN203504782U (zh) 电加热汽车前风挡玻璃
CN209250913U (zh) 新型电加热玻璃
CN203805851U (zh) 汽车玻璃除雾结构
JP2021513184A (ja) 電熱装置を使用して透明窓を除氷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構成
CN104302026B (zh) 均匀加热的透明导电膜曲面挡风玻璃以及制造方法
CN204539504U (zh) 可加热玻璃
CN204920685U (zh) 一种高效节能智能化电加热中空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