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4715U -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4715U
CN204194715U CN201420651950.6U CN201420651950U CN204194715U CN 204194715 U CN204194715 U CN 204194715U CN 201420651950 U CN201420651950 U CN 201420651950U CN 204194715 U CN204194715 U CN 204194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cooling
precision casting
interior device
pattern prec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1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应流
叶宗林
张年玉
王家松
俞玉国
叶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NGLIU CAST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INGLIU CAST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INGLIU CAST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INGLIU CAST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1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4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4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4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包括冷铁座,冷铁座由筒体及其端部一体成型的第一翻边构成,冷铁座的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冷铁,内冷铁包括柱体及末端的第二翻边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不降低型壳浇注温度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双吸叶轮中心轮毂缩松、缩孔缺陷,不会造成因降低型壳浇注温度而产生的叶片冷隔、浇不足缺陷;大大提高了双吸叶轮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效地保证了客户的产品交期。

Description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熔模精密铸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背景技术:
熔模精铸双吸叶轮结构复杂,包括叶片、上下盖板、中心轮毂四个部分。其中中心轮毂两端头截面小、中间位置截面大,结构本身就不利于浇冒口对此补缩;加之叶片形状复杂,出水口尺寸小, 叶轮内腔制壳后型壳壳层之间粘接,熔炼浇注时就会在轮毂中间位置形成过热区,造成轮毂中间位置缩松、缩孔缺陷。双吸叶轮内部质量要求较高,中心轮毂是需要精加工键槽的关键区域,是不允许有缩松、缩孔缺陷的。因此,精加工时因中心轮毂键槽位置缩松料废的毛坯占40%,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客户产品交期也一拖再拖。
为了解决轮毂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诸如:型壳焙烧前在轮毂浇冒口处包裹保温棉,降低型壳浇注温度,浇注后在轮毂端面即冒口末端区处浇冷水加快冷却。这些措施对轮毂缩松有所改善但无法杜绝,并且由于降低了型壳浇注温度又造成了叶片冷隔、浇不足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可以在不降低型壳浇注温度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双吸叶轮中心轮毂缩松、缩孔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铁座,冷铁座由筒体及其端部一体成型的第一翻边构成,冷铁座的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冷铁,内冷铁包括柱体及末端的第二翻边构成。
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冷铁的柱体直径等于相应铸件热节圆直径的一半,长度等于铸件需冷却深度、筒体、第一翻边三者之和。
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铁座的筒体长度为25~30mm,第一翻边长度为10mm。
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翻边长度为15~20mm。
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铁座的筒体直径比内冷铁的柱体直径大1mm,第一翻边直径需比第二翻边直径大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不降低型壳浇注温度的情况下,从根本上解决双吸叶轮中心轮毂缩松、缩孔缺陷,不会造成因降低型壳浇注温度而产生的叶片冷隔、浇不足缺陷;大大提高了双吸叶轮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效地保证了客户的产品交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双吸叶轮内冷过程中实际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包括冷铁座,冷铁座由筒体1及其端部一体成型的第一翻边2构成,冷铁座的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冷铁,内冷铁包括柱体3及末端的第二翻边4构成。
内冷铁的柱体3直径等于相应铸件热节圆直径的一半,长度等于铸件需冷却深度、筒体1、第一翻边2三者之和。
冷铁座的筒体1长度为25~30mm,第一翻边2长度为10mm。
第二翻边4长度为15~20mm。
冷铁座的筒体1直径比内冷铁的柱体3直径大1mm,第一翻边2直径需比第二翻边4直径大2mm,这样既能保证内冷铁与冷铁座之间的配合定位准确,又能为第二翻边4与第一翻边2之间空出间隙方便胶合剂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双吸叶轮内冷过程中实际应用结构:
冷铁座需事先制作金属模具用以打制相应的蜡模,冷铁座蜡模需焊在蜡件7相应浇口6对面、随着模组8一起涂料(涂料时端面每层抹去)用以形成相应的冷铁座空腔;
内冷铁需要机械加工成型或者是制作专用模具浇注成型,内冷铁为不锈钢材质,内冷铁的柱体1末端设计有第二翻边4,熔炼浇注前在第二翻边4圆周及配合端面处涂上一层薄薄的胶合剂5,然后迅速插入柱体3至型壳内腔并压合紧密,钢水浇注后,柱体3被包裹在钢液中,通过内冷提的激冷作用可以对铸件热节位置起到很好的冷却效果。

Claims (5)

1.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铁座,冷铁座由筒体及其端部一体成型的第一翻边构成,冷铁座的一侧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内冷铁,内冷铁包括柱体及末端的第二翻边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冷铁的柱体直径等于相应铸件热节圆直径的一半,长度等于铸件需冷却深度、筒体、第一翻边三者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铁座的筒体长度为25~30mm,第一翻边长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翻边长度为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铁座的筒体直径比内冷铁的柱体直径大1mm,第一翻边直径需比第二翻边直径大2mm。
CN201420651950.6U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Active CN204194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1950.6U CN204194715U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1950.6U CN204194715U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4715U true CN204194715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1950.6U Active CN204194715U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47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2950A (zh) * 2019-07-17 2019-09-20 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铸造双吸叶轮内冷壳的工艺方法
CN111097875A (zh) * 2019-11-26 2020-05-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一种内冷铁用于厚大型熔模铸件加速凝固冷却的铸造工艺
CN111957891A (zh) * 2020-08-13 2020-11-20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熔模铸造双向泵叶轮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2950A (zh) * 2019-07-17 2019-09-20 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铸造双吸叶轮内冷壳的工艺方法
CN111097875A (zh) * 2019-11-26 2020-05-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一种内冷铁用于厚大型熔模铸件加速凝固冷却的铸造工艺
CN111097875B (zh) * 2019-11-26 2021-11-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一种内冷铁用于厚大型熔模铸件加速凝固冷却的铸造工艺
CN111957891A (zh) * 2020-08-13 2020-11-20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熔模铸造双向泵叶轮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77021U (zh) 低压铸造轮毂模具
CN204052857U (zh) 一种飞行器舱体垂直缝隙式浇注系统
CN204194715U (zh) 一种熔模精铸用内冷装置
CN204075073U (zh) 熔模精铸用排蜡、吹砂、冷却装置
CN105499492A (zh) 非密实结构新铸型
CN207057570U (zh) 一种有内置散热管的浇注石膏铸型
CN104174820B (zh) 一种海洋平台爬升机二级行星架的铸造工艺
CN104001865A (zh) 大型半圆轮带的铸造方法
CN205904389U (zh) 一种铝镁合金薄壁铸件装置
CN20420906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铸造模具
CN202087779U (zh) 细长孔砂芯
CN104741563A (zh) 高性能发动机合金缸套离心铸造工艺
CN205165749U (zh) 一种双金属鼓浇注系统
CN103934438B (zh) 内冷铁用于厚大铸钢件的铸造方法
CN204383070U (zh) 带冷铁结构的轮毂铸件
CN204430183U (zh) 用于砂造型铸造的砂罐
CN202490920U (zh) 压铸机压射室加热装置
CN106734896A (zh) 一种叉车驱动桥桥壳的铸造方法
CN209664245U (zh) 一种曲面回转体成型的浇注结构
CN102274940A (zh) 一种用于水玻璃熔模铸造的离心浇注方法
CN105382198A (zh) 铝合金车轮模具的浇口套
CN209110103U (zh) 一种站柱双冒口型砂型铸造模具
CN203448615U (zh) 一种铁型铸球模具
CN206229983U (zh) 一种水套式排气歧管铸造用砂型
CN104174817A (zh) 一种海洋平台爬升机连接座的铸造及热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