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4086U -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 Google Patents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4086U
CN204164086U CN201420559333.3U CN201420559333U CN204164086U CN 204164086 U CN204164086 U CN 204164086U CN 201420559333 U CN201420559333 U CN 201420559333U CN 204164086 U CN204164086 U CN 204164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
type packing
gland
oil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9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洪
石晓燕
曾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93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4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4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4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该液压缸包括缸筒、压盖和穿过所述压盖的活塞杆,在活塞杆和压盖之间设置有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和封油的第二唇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和第二唇形密封圈之间的压盖上设置有压力油腔,所述压力油腔的后端设置有封油的第三唇形密封圈,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的唇口端背向所述压力油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水进入液压系统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保证了液压缸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液压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水封油的液压缸,以及设置有该液压缸的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逐渐增多,市场对大型工程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混凝土泵是最常见的工程机械,用于铁路及公路隧道、水电、矿山、高层建筑及国防等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泵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由混凝土输送液压系统、搅拌液压系统、清洗液压系统,以及支撑系统组成。
泵送机构是混凝土输送液压系统的重要装置,主要通过液压缸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完成吸料、送料的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液压缸活塞杆浸在水中,当活塞杆缩回时,容易将水带入液压油中。通常采用的做法是采用活塞杆密封装置,一组唇口相对的密封件用来封油,一组防尘圈来阻止外界污染物的侵入。
当活塞杆后退时,防尘圈对附着于活塞杆表面的水膜起刮挤作用。然而,由于防尘圈对活塞杆表面的压力仅为防尘圈弹性变形产生的力,不足以将活塞杆上的水膜全部刮下,容易引起液压油乳化变质。
申请号为20122048205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缸活塞杆防水装置及工程机械,包括蓄能器、压力油腔、第一唇形密封圈和第二唇形密封圈,在压力油腔的作用下第一唇形密封圈和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唇口能够紧贴活塞杆,从而将活塞杆上的水和油刮挤干净。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而言,由于各唇形密封圈需承受压力油腔的高压,容易导致失效。并且在各唇形密封圈失效后,不能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如第一唇形密封圈失效后,水会进入活塞杆后端的液压油中,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影响液压缸的伸缩动作;而在第二唇形密封圈失效后,还会导致液压油从前端大量泄漏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乳化、杆密封漏油的缺陷或至少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包括缸筒、压盖和穿过所述压盖的活塞杆,在活塞杆和压盖之间设置有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和封油的第二唇形密封圈,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和第二唇形密封圈之间的压盖上设置有压力油腔,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的后端设置有封油的第三唇形密封圈,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的唇口端背向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和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之间的压盖上开设有泄压腔,所述泄压腔一端位于所述压盖的内壁,另一端位于所述压盖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腔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盖内壁上的环槽,和/或,所述泄压腔包括沿所述压盖径向开设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密封圈,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油腔之前、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之后还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油腔之前、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之后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密封圈,所述第二缓冲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的前端还设置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油腔与蓄能器连接,所述压力油腔还通过溢流阀连接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构,包括料斗以及设置于所述料斗上的分配阀和二个输送缸,所述分配阀用于交替地与所述输送缸连通,所述输送缸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砼活塞,所述砼活塞与前述任一项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泵,所述混凝土泵设置有前述的泵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在压力油腔的后端增加设置封油的第三唇形密封圈,可避免液压油过多地进入压力油腔内,避免了液压油的泄漏和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唇形密封圈和第三唇形密封圈之间的压盖上开设有泄压腔,其一端位于压盖的内壁,另一端位于压盖的外壁。在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失效后,活塞杆上附着的水会从该泄压腔排出,避免了水进入液压系统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保证了液压缸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防尘圈-1                                 第二唇形密封圈-2
导向环-3                                 第二缓冲密封圈-4
第一唇形密封圈-5                         第三唇形密封圈-6
第一缓冲密封圈-7                         压盖-8
缸筒-9                                   活塞杆-10
溢流阀-11                                蓄能器-12
压力油腔-13                              泄压腔-14
油箱-1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方位以图1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其左边所示方位为“前”、右边所示方位为“后”。对应地,活塞杆与水接触的部分为“前”,活塞杆与油接触的部分为“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但不对部件进行具体限制。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是图1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该实施例的液压缸至少包括缸筒9、压盖8、活塞杆10、压力油腔13。该液压缸可作为泵送机构的主油缸,当然也可用于其它可能的场合。
前述缸筒9和压盖8可以一体形成,优选为分体形成,并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活塞杆10穿过压盖8,活塞杆10相对于压盖8进行往复的伸缩运动。由于活塞杆10的前端与水接触,后端与液压油接触,因而需要在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设置防水封油的结构,一方面避免水进入液压油导致乳化变质,另一方面也避免液压油泄漏。
在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设置有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封油的第二唇形密封圈2,第一唇形密封圈5位于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后端,在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第二唇形密封圈2之间的压盖8上设置有压力油腔13。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结构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优选第一唇形密封圈5的唇口端朝前,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唇口端朝后。
压力油腔13可与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第二唇形密封圈2连通,在压力作用下使得各唇形密封圈的唇口能够紧贴活塞杆10,从而将活塞杆10上的水和油刮挤干净,提高防水和封油的效率。
该压力油缸可采用多种可能方式实现,如用液压泵等提供压力油。优选地,压力油腔13与蓄能器12连接,压力油腔13还通过溢流阀11连接油箱15。蓄能器12和压力油腔13之间还可设置单向阀,使得液压油从蓄能器12单向流动至压力油腔13。当压力油腔13内的压力高于溢流阀11的开启压力时,液压油流向油箱15内。需要说明的是,该压力油腔13内容纳的液压油掺杂了少量从活塞杆10带入的水。
第一唇形密封圈5的后端还设置有封油的第三唇形密封圈6,第三唇形密封圈6设置于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该第三唇形密封圈6的结构可参考第二唇形密封圈2,其套装于活塞杆10上,唇口端背第一唇形密封圈5(即朝后设置),且其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该第三唇形密封圈6可避免液压油过多地进入压力油腔13内,避免了液压油的泄漏和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在第二唇形密封圈2失效或工作状态不佳时,该实施例防止出油量过多的效果更加明显。
更优选地,还可在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第三唇形密封圈6之间的压盖8上开设有泄压腔14,其一端位于压盖8的内壁,另一端位于压盖8的外壁。这样,从压力腔渗出的水、油或水油混合物,可沿着泄压腔14的孔道排泄出去,泄压腔14的出口可通过管道与回收容器等连接。
一般情况下,基本没有水进入该泄压腔14内。但在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5失效或工作状态不佳时,活塞杆10上附着的水会从该泄压腔14排出,避免了水进入液压系统导致液压油乳化变质,保证了液压缸工作的可靠性。
泄压腔14可以有多种结构,如在压盖8内壁上设置环槽,并通过通道与压盖8的外部连通,或,泄压腔14为沿压盖8径向开设的通孔,还可以是前面两种方式的结合。
此外,优选在第三唇形密封圈6的后端还设置有第一缓冲密封圈7,第一缓冲密封圈7设置于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第一缓冲密封圈7的结构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其套装于活塞杆10上,且其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该第一缓冲密封圈7可降低液压油的压力,避免高压的液压油对第三唇形密封圈6造成的冲击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的导向环3和第二缓冲密封圈4,它们均设置于压力油腔13之前、第二唇形密封圈2之后,更优选地导向环3设置于第二缓冲密封圈4之前。该导向环3可由酚醛夹布或铜合金制成,用以支撑活塞杆10,对其伸缩运动起导向作用,避免活塞杆10对各密封圈过分压迫而产生偏磨现象,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第二缓冲密封圈4可避免压力油腔13中的高压油对第二唇形密封圈2造成的冲击损坏,其结构可参考第一缓冲密封圈7。
进一步地,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前端还设置有防尘圈1,防尘圈1设置于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该防尘圈1套装于活塞杆10上,可初步对活塞杆10上的水进行刮挤,并防止外界灰尘、颗粒等污染物的侵入,避免了其对液压系统的污染。
除了前述实施例的液压缸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构,该泵送机构包括料斗,以及设置于料斗上的分配阀和二个输送缸,分配阀用于交替地与输送缸连通,输送缸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砼活塞,其中砼活塞与前述实施例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该液压缸可驱动砼活塞在输送缸内进行往复运动。
砼活塞在分配阀的配合下交替进行运动,进而将料斗中的物料泵送出去。该泵送机构还可包括其他结构如水箱等,具体可参考现有及改进的技术。该液压缸可避免水箱中的水进入液压油,并可避免液压油的泄漏。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置有前述泵送机构的混凝土泵。该混凝土泵可为混凝土泵车、拖泵、车载泵等。由于前述实施例的液压缸防水封油效率高,因而混凝土泵整机的使用性能可靠,作业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包括缸筒(9)、压盖(8)和穿过所述压盖(8)的活塞杆(10),在活塞杆(10)和压盖(8)之间设置有防水的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封油的第二唇形密封圈(2),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5)位于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第二唇形密封圈(2)之间的压盖(8)上设置有压力油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5)的后端设置有封油的第三唇形密封圈(6),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6)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0)和所述压盖(8)之间,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6)的唇口端背向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唇形密封圈(5)和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6)之间的压盖(8)上开设有泄压腔(14),所述泄压腔(14)一端位于所述压盖(8)的内壁,另一端位于所述压盖(8)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腔(14)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盖(8)内壁上的环槽,和/或,所述泄压腔(14)包括沿所述压盖(8)径向开设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唇形密封圈(6)的后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密封圈(7),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圈(7)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0)和所述压盖(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腔(13)之前、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2)之后还设置有导向环(3),所述导向环(3)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0)和所述压盖(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腔(13)之前、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2)之后还设置有第二缓冲密封圈(4),所述第二缓冲密封圈(4)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0)和所述压盖(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唇形密封圈(2)的前端还设置有防尘圈(1),所述防尘圈(1)设置于所述活塞杆(10)和所述压盖(8)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封油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腔(13)与蓄能器(12)连接,所述压力油腔(13)还通过溢流阀(11)连接油箱(15)。
9.一种泵送机构,包括料斗以及设置于所述料斗上的分配阀和二个输送缸,所述分配阀用于交替地与所述输送缸连通,所述输送缸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砼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活塞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10)连接。
10.一种混凝土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泵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送机构。
CN201420559333.3U 2014-09-26 2014-09-26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Active CN204164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9333.3U CN204164086U (zh) 2014-09-26 2014-09-26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9333.3U CN204164086U (zh) 2014-09-26 2014-09-26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4086U true CN204164086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3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9333.3U Active CN204164086U (zh) 2014-09-26 2014-09-26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40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057A (zh) * 2016-04-01 2016-06-0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工作辊平衡油缸自卫块的防尘装置
CN109695348A (zh) * 2019-01-10 2019-04-30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混凝土泵管集成
WO202206829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防水装置、泵送系统、泵送机械和清洗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0057A (zh) * 2016-04-01 2016-06-08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工作辊平衡油缸自卫块的防尘装置
CN105650057B (zh) * 2016-04-01 2017-05-24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工作辊平衡油缸自卫块的防尘装置
CN109695348A (zh) * 2019-01-10 2019-04-30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混凝土泵管集成
CN109695348B (zh) * 2019-01-10 2024-01-30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混凝土泵管集成
WO2022068291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防水装置、泵送系统、泵送机械和清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4086U (zh) 防水封油的液压缸、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CN101070841A (zh) 一种带冲洗环的耐高压、耐磨损接触型往复密封
CN102383605B (zh) 混凝土机械的润滑系统及混凝土机械
CN205371124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
CN101883940B (zh) 具有活塞润滑的混凝土泵
CN201730815U (zh) 往复式柱塞泵无泄漏密封组件
CN204420192U (zh) 一种浓料切换阀及充填工业泵
CN203822741U (zh) 一种泵送油缸杆密封结构
CN210195756U (zh) 一种改进型盾构机盾尾密封防水装置
CN203571047U (zh) 中心轴支承形式的顶管机主轴密封结构
CN102705224B (zh) 砼活塞、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
CN202971160U (zh) 砼活塞、泵送系统及混凝土输送泵
CN204877916U (zh) 一种混凝土泵s管阀
CN212406725U (zh) 一种盾尾刷结构
CN201908886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液压油缸
CN204099151U (zh) 泵送机构及具有该泵送机构的泵送设备
CN202579427U (zh) 紧凑型挖掘机油缸
CN202574198U (zh) 一种空气加力泵液压活塞
CN207241529U (zh) 一种自卸车上的清淤刮板装置
CN201972998U (zh) 工程机械及其液压缸活塞杆防水装置
CN205207319U (zh) 铣床平衡缸密封装置
CN206015775U (zh) 具有回转能量回收的液压挖掘机回转马达补油系统
CN205298558U (zh) 一种用于水油泥浆机的自润滑耐磨旋转密封
CN205207152U (zh) 一种分配阀及充填工业泵
CN203394748U (zh) 砼活塞、泵送系统及混凝土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