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7082U -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7082U
CN204157082U CN201420538816.5U CN201420538816U CN204157082U CN 204157082 U CN204157082 U CN 204157082U CN 201420538816 U CN201420538816 U CN 201420538816U CN 204157082 U CN204157082 U CN 204157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substrate
ceramic
heating element
rapidly heated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88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88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7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7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7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发热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包括第一陶瓷基片、第二陶瓷基片和发热线路,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的圆柱状结构;发热线路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的叠合面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片陶瓷基片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的圆柱状结构,陶瓷基片壁厚薄,进而易将整个陶瓷发热体的壁厚设计得更薄,当陶瓷发热体进行加热时,陶瓷基片升温速度快,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佳;另外,由于发热线路被两片陶瓷基片包覆住,避免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防止发热线路易氧化,进而使得陶瓷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发热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热器用发热元件有两种,一种是发热丝,发热丝直接安装于电热器的内部,其中电热器开设有通风口,发热丝易于与外界的空气直接接触,致使发热丝进行加热时,发热丝裸露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发热丝不耐油烟等的腐蚀,导致使用寿命短,成为一个易耗件;同时,该种发热丝结构复杂,安装也较为不便,造成生产成本高;另外一种是发热体,该发热体的结构是由内芯(即坯体)外层加基片夹住发热丝组成,该种发热体整体结构较厚,加热时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差,且长期使用,内芯与基片会出现裂缝,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壁厚薄,加热升温速度快,发热线路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的陶瓷发热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包括第一陶瓷基片、第二陶瓷基片和发热线路,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的圆柱状结构;发热线路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的叠合面、或者发热线路设置于第二陶瓷基片与第一陶瓷基片的叠合面。
优选的,所述空心孔内设置有限位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片开设有吸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通过等静压压制结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热线路印刷于第一陶瓷基片的表面、或者发热线路印刷于第二陶瓷基片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布置。
优选的,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的距离为0.5~5mm。
优选的,所述发热线路呈往复回折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基片外设置有电极焊盘、或者第二陶瓷基片外设置有电极焊盘,电极焊盘连接有电极引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的壁厚均为0.025~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发热体,通过设置的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的圆柱状结构,由于采用两片陶瓷基片,陶瓷基片壁厚薄,进而易将整个陶瓷发热体的壁厚设计得更薄,当陶瓷发热体进行加热时,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升温速度快,从而使得陶瓷发热体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佳;且由于将发热线路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与第二陶瓷基片的叠合面、或者设置于第二陶瓷基片与第一陶瓷基片的叠合面,使得发热线路被第一陶瓷基片和第二陶瓷基片包覆住,避免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防止发热线路易氧化,进而使得陶瓷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陶瓷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陶瓷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陶瓷发热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陶瓷发热体的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陶瓷发热体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第一陶瓷基片       20—第二陶瓷基片    30—空心孔
40—发热线路           50—限位片          51—吸气孔
60—电极焊盘           61—电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包括第一陶瓷基片10、第二陶瓷基片20和发热线路40,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30的圆柱状结构;发热线路40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10的表面。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30的圆柱状结构,由于采用两片陶瓷基片,陶瓷基片壁厚薄,进而易将整个陶瓷发热体的壁厚设计得更薄,当陶瓷发热体进行加热时,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升温速度快,从而使得陶瓷发热体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效果更佳;且由于将发热线路40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的叠合面、使得发热线路40被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包覆住,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具有绝缘作用,避免发热线路40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防止发热线路40易氧化,进而使得陶瓷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发热体在烧结时,采用相同收缩率的陶瓷窑具,以约束陶瓷发热体的变形量,从而达到陶瓷发热体薄壁结构在高温下不发生形变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线路40印刷于第一陶瓷基片10的表面;优选的,发热线路40为厚膜发热线路;采用印刷的方式将发热线路40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的叠合面具有如下优点:设计更为灵活、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特别适宜于批量性的生产;在电性能方面,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使陶瓷发热体能够快速升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线路40呈往复回折结构;具体的,往复回折结构设计即可以使得可在第一陶瓷基片10或者第二陶瓷基片20上印刷的发热线路40的总体表面积更大,从而使得发热线路40的可发热面积更大,从而使得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的发热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外设置有电极焊盘60,电极焊盘60连接有电极引线61;具体的,电极引线61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电源通过电极引线61为发热体提供电源,电源可以为干电池或者蓄电池等,电极引线61与电源的连接安装非常方便。
具体的,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的壁厚均为0.025~1mm,即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的壁厚均可以为0.025~0.03mm、0.035~0.04mm 0.045~0.05mm、0.06~0.07mm、0.08~0.09mm、0.1~0.2mm、0.3~0.4mm、0. 5~0.6mm、0.7~0.8mm或者0.9~1mm;上述壁厚值的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生产制造出的电子烟用陶瓷发热的整体壁厚在0.05~2mm范围值内,壁厚薄,加热时的升温速度快,相比传统的两种所述的发热元件的加热效果更佳。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空心孔30内设置有限位片50;其中,限位片50用于对安装于空心孔30内的部件起到限定位置的作用;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发热体可安装于电子烟的烟杆内,通过接通电源后对烟油体加热使其变成雾气。例如烟油体需要放置于空心孔30内;具体的,限位片50通过高温焊接于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卷制形成的空心孔30内,使得限位片50与第一陶瓷基片10或者第二陶瓷基片20的连接稳定,长期使用不会脱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片50开设有吸气孔51,当陶瓷发热体工作时对烟油体进行加热,烟油体转变成雾气,雾气则于限位片50开设的吸气孔51排出,让吸烟者在吸时有一样类似吸传统香烟的感觉,实现“吞云吐雾”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通过等静压压制结合连接;具体的,陶瓷发热体的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通过等静压压制结合连接,等静压压制力大于10MPa,等静压压制力大且对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各向均匀加压,可使得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结合连接时均匀受力,制造出的陶瓷发热体一致性好,相比传统的模压成型,本实施例的陶瓷发热体稳定性更佳,陶瓷发热体长期使用,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不会出现裂缝脱落,电子烟用陶瓷发热的质量得以保障,电子烟用陶瓷发热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所述发热线路40设置于第二陶瓷基片20的表面;其同样实现发热线路40被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包覆住,同样可以避免发热线路40与外界的空气接触,防止发热线路40易氧化,进而使得陶瓷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施例中,发热线路40印刷于第二陶瓷基片20的表面,其同样可以实现设计更为灵活、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特别适宜于批量性的生产;在电性能方面,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等的有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组成两种发热线路40印刷的印刷方式,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无需辨别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即可进行印刷;其中,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均为相同规格、结构、尺寸的陶瓷基片,生产制造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陶瓷基片20外设置有电极焊盘60,电极焊盘60连接有电极引线61;具体的,根据具体生产的需要,本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电极焊盘60的设置方式,通过该种电极焊盘60的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实现:电极引线61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电源通过电极引线61为发热体提供电源,电源可以为干电池或者蓄电池等,电极引线61与电源的连接安装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布置;具体的,两基片通过错位布置对接的方式搭接并通过等静压工艺进行紧密压合,可使得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后的连接稳定性好,长期使用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之间不会出现裂缝,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的距离为0.5~5mm,即卷制对接口的距离可以为0.5~1mm、1.5mm~2mm、2.5mm~3、3.5mm~4或者4.5mm~5mm,在上述限定的卷制对接口的距离下,可以确保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后的连接稳定性更佳。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新型产品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陶瓷基片(10)、第二陶瓷基片(20)和发热线路(40),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卷制形成具有空心孔(30)的圆柱状结构;发热线路(40)设置于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的叠合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孔(30)内设置有限位片(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50)开设有吸气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通过等静压压制结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40)印刷于第一陶瓷基片(10)的表面或印刷于第二陶瓷基片(20)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陶瓷基片(10)与第二陶瓷基片(20)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的距离为0.5~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40)呈往复回折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外设置有电极焊盘(60)、或者第二陶瓷基片(20)外设置有电极焊盘(60),电极焊盘(60)连接有电极引线(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基片(10)和第二陶瓷基片(20)的壁厚均为0.025~1mm。
CN201420538816.5U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Active CN204157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816.5U CN204157082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816.5U CN204157082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7082U true CN204157082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1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8816.5U Active CN204157082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708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309A (zh) * 2015-02-12 2015-06-10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一体式发热装置
CN105326092A (zh) * 2015-11-28 2016-02-17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燃烧低温极速加热装置以及其烟盒
CN108337752A (zh) * 2018-03-22 2018-07-27 广州南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气雾化戒烟器
CN108903063A (zh) * 2018-08-28 2018-11-30 深圳伊卡普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烟加热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3309A (zh) * 2015-02-12 2015-06-10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一体式发热装置
CN105326092A (zh) * 2015-11-28 2016-02-17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燃烧低温极速加热装置以及其烟盒
CN105326092B (zh) * 2015-11-28 2018-07-24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燃烧低温极速加热装置以及其烟盒
CN108337752A (zh) * 2018-03-22 2018-07-27 广州南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草药气雾化戒烟器
CN108903063A (zh) * 2018-08-28 2018-11-30 深圳伊卡普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烟加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7082U (zh) 一种可快速升温的陶瓷发热体
CN112931952A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4579889U (zh) 一种电子烟用发热体
CN204426699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的雾化芯及电子烟
CN211431079U (zh) 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复合陶瓷发热体
CN204334973U (zh) 一种电子烟用加热体
EP1784050A3 (en) Ceramic hea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eramic heater
CN207947908U (zh) 一种电子烟双发热片的发热器
CN110200331A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111296895A (zh) 一种电子烟的加热装置
TW200713341A (en) Chip resis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1431067U (zh) 一种电子烟用新型导电发热雾化一体化发热体
CN216019085U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11013928A3 (ko) 태양전지 전극형성용 페이스트
CN209660449U (zh) 一种全陶瓷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07487857U (zh) 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CN215347053U (zh) 加热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9002923U (zh) 一种多孔陶瓷发热结构及雾化器
CN211065053U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212520803U (zh) 一种镶嵌式电子烟雾化芯
CN207531058U (zh) 一种方形线内外绕制的音圈
CN203840564U (zh) 一种增湿器的厚膜陶瓷发热组件
CN220293063U (zh) 一种极速加热的铝基厚膜电子烟加热杯
CN207217206U (zh) 一种填充型片式热敏电阻器
WO2017067049A1 (zh) 一种发热体的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