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6879U -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36879U
CN204136879U CN201420542178.4U CN201420542178U CN204136879U CN 204136879 U CN204136879 U CN 204136879U CN 201420542178 U CN201420542178 U CN 201420542178U CN 204136879 U CN204136879 U CN 20413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box body
armrest box
handrail
spac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2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广成
吴礼军
陈士昌
靳琼
易兵
包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ngan Automobi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421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3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3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36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控箱扶手,包括扶手箱体、扶手上盖,所述扶手上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体上,所述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的内侧或所述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的外侧安装弹性限位块;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扣合时,所述弹性限位块在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隔离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因所述弹性限位块的硬度较小,其与所述扶手上盖扣合接触时不会产生异响;在所述扶手箱体左右两侧的第二侧壁或扶手上盖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壁设置弹性限位块,可更好的防止所述扶手上盖的晃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中控箱扶手的汽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控箱扶手。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前述中控箱扶手的汽车。
背景技术
中控箱是汽车驾驶操作的主要操作部分之一,其一般具有变速档、手刹等汽车操控装置。为方便乘客、减少行车过程中的疲劳感,一般在汽车中控箱后侧都设置有扶手,用于驾驶员及副驾驶座乘客支撑手臂等。
如图1所示,为了充分利用车内有限空间,扶手一般都会设置成箱体结构,扶手箱体11用于放置各种随时取用的物品,扶手上盖12可转动掀开地设置在扶手箱体11上,并与扶手箱体11扣合。图2为图1示出中控箱扶手的A-A截面图,从图2中可看出扶手上盖12的第一侧壁121被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111支撑,通过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11的配合限制了扶手上盖12沿横截面所示的晃动。需要取用物品时,掀起扶手上盖12即可。
现有技术中,扶手上盖12的第一侧壁121和扶手箱体11的第二侧壁111直接接触扣合、或通过扶手上盖中的限位筋与扶手箱体11的第二侧壁111接触扣合;图3为现有技术中扶手上盖和扶手箱体扣合限位截面图,其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扶手箱体11侧壁111和扶手上盖侧壁121的典型配合结构,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121上具有限位筋122,扶手箱体11的第二侧壁111与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121内侧的限位筋122接触支撑扶手上盖12,限制扶手上盖12的晃动并固定其位置,扶手上盖12和限位筋122为一体成型。但由于扶手箱体11和扶手上盖12的限位筋122均为硬质塑料制成,开闭扶手上盖12时滑动接触容易产生刺耳的异响,此外,经常的开闭扶手上盖12,扶手箱体11的第二侧壁111外侧会产生刮痕,影响了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控箱扶手,通过设置弹性限位块防止了扶手上盖和扶手箱体侧壁扣合时产生的异响、减小了刮痕;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前述中控箱扶手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控箱扶手,包括扶手上盖、扶手箱体,所述扶手上盖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体上,所述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的内侧或所述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的外侧安装弹性限位块;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扣合时,所述弹性限位块在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隔离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扶手上盖与扶手箱体的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在两者之间设置了弹性限位块,隔离扶手上盖扣合在扶手箱体上时两者的接触,防止两者之间接触产生异响;因弹性限位块硬度低,不会刮擦扶手箱体,避免扶手箱体上出现刮痕。
优选的,所述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弹性限位块安装在所述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扶手箱体左右侧的第二侧壁的外侧。
通过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二侧壁的共同作用,可挤紧扶手上盖,更好的限制了扶手上盖的晃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块中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弹性限位块通过所述环形卡槽固定在所述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通孔周围设置定位槽,所述弹性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通过设置定位槽,可防止外力过大时弹性限位块弹性变形后无法恢复,确保功能有效。
优选的,所述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设有限位筋,所述扶手上盖和所述扶手箱体扣合时,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弹性限位块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弹性限位块接触的接触面下沿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块与所述箱体上盖接触的接触面上沿设有倒角。
设置倒角可防止弹性限位边缘块被刮擦破坏而影响美观,同时可避免棱角对人员物品造成伤害。
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块为橡胶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中控扶手箱的汽车,其优点如上所述,在此不再复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中控箱扶手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图1示出中控箱扶手的A-A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扶手上盖和扶手箱体扣合限位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扶手上盖和扶手箱体扣合限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扶手上盖和扶手箱体扣合限位截面图。应当注意的是,当扶手上盖22与扶手箱体21扣合时,从外部观察,其结构与图1没有显著区别。
从图4中可看出,扶手上盖22的第一侧壁221内侧设置有限位筋222,扶手箱体21的第二侧壁211上安装有橡胶限位块212,,橡胶限位块212和限位筋222接触,在扶手上盖22的重力以及实际支撑的外物重力作用下,橡胶限位块212发生弹性变形,限制了扶手上盖一侧的第一侧壁211的位置。通过在扶手箱体21两侧、即靠近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侧的第二侧壁211上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如图4所示的橡胶限位块212,就可在两侧分别限制扶手上盖22的位置,防止了扶手上盖22在扶手箱体21上的晃动。因为橡胶限位块212可发生弹性变形,限位筋222和橡胶限位块212滑动接触时,橡胶限位块212可压缩,避免了如现有技术中硬质塑料滑动接触时相互刮擦产生的异响。
当然,扶手上盖22上也可不设置限位筋222,橡胶限位块212直接与扶手上盖22的第一侧壁221接触限位。
为防止长期使用中橡胶限位块212的脱位失效,第二侧壁211上开设了通孔213,橡胶限位块212定位在通孔213上。本实施例中,橡胶限位块212中部设置环形卡槽,这样橡胶限位块212可通过环形卡槽的限位作用固定在侧壁211上。橡胶限位块212整体均为橡胶材质,这样需在扶手箱体21生产时将橡胶限位块铸造成型定位在扶手箱体21的第二侧壁211上。当然,橡胶限位块212也可不全为橡胶材质,其可以采用橡胶与其他硬质固定材料如螺栓铸造成为一体结构,具体为橡胶限位块212在侧壁211外侧与限位筋222接触部分采用橡胶和螺栓一体成型。装配时,将螺栓穿过通孔213再用螺母固定,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将橡胶限位块212定位在第二侧壁211上。这时,螺栓相对于螺母及橡胶限位块212的空缺部分实际构成了橡胶限位块212的环形卡槽。
因橡胶限位块212可发生弹性变形,在外力较大时,如驾驶员将手臂支撑在扶手上盖时,橡胶限位块212可能发生严重变形、失去了弹性恢复能力而发生了塑性变形,使得依靠其弹性变形能力防止扶手上盖晃动的功能失效。为此,在扶手箱体21的第二侧壁上设置定位槽214。定位槽214围绕在通孔213四周、可设置为圆形也可设置成方形,根据定位槽214的形状可确定橡胶限位块212在第二侧壁211外侧横截面的形状。在此,为使橡胶限位块212更好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扶手上盖22的晃动,定位槽214截面为方形。当然,橡胶限位块212在第二侧壁211外侧部分的厚度大于限位槽的深度且具有一定的富余,才能使得限位筋222只与橡胶限位块212接触而不会与定位槽214接触。
此外,橡胶限位块212也可设置在扶手上盖22的第一侧壁221的内侧,此时可直接用橡胶限位块取代扶手上盖上的限位筋222。根据扶手上盖22的成型工艺,可选择如图4中橡胶限位块212与扶手箱体第二侧壁211的连接方式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扶手上盖的第一侧壁221的内侧。
因扶手上盖22会经常的开闭,为防止开闭时力量冲击特别是闭合时力量冲击使得橡胶限位块212与限位筋222接触部分上沿被刮擦破坏,影响美观,橡胶限位块212与限位筋222接触部分上沿设置倒角,倒角角度根据扶手上盖22的侧壁221与扶手箱体侧壁结合的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此倒角,也可防止橡胶限位块对人员物品造成刮伤。
同样,为防止对弹性限位块212造成破坏,扶手上盖22上的限位筋222与橡胶限位块212接触的接触面下沿也设置倒角。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的橡胶限位块212是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起到了更好的限位和防止异响的作用,其可被替换为其他具有此功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弹性材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控扶手箱进行了详细介绍,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内饰中,起到更好的功能性作用。应当提请注意的是,本文中应用了单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这一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中控箱扶手,包括扶手箱体(21)、扶手上盖(22),所述扶手上盖(22)可开合的安装在所述扶手箱体(21)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上盖(22)的第一侧壁(221)的内侧或所述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211)的外侧安装弹性限位块(212);所述扶手上盖(22)和所述扶手箱体(21)扣合时,所述弹性限位块(212)在所述扶手上盖(22)和所述扶手箱体(21)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隔离所述扶手上盖(22)和所述扶手箱体(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体的第二侧壁(211)上设有通孔(213);所述弹性限位块(212)安装在所述通孔(2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设置于所述扶手箱体(22)左右侧的第二侧壁(21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与所述箱体上盖(22)接触的接触面上沿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中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弹性限位块(212)通过所述环形卡槽固定在所述通孔(2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3)周围设置定位槽(214),所述弹性限位块(212)安装在所述定位槽(2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上盖(22)的第一侧壁(221)的内侧设有限位筋(222);所述扶手上盖(22)和所述扶手箱体(21)扣合时,所述限位筋(222)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222)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接触的接触面下沿设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中控箱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块(212)为橡胶限位块。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中控箱扶手。
CN201420542178.4U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178.4U CN204136879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178.4U CN204136879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36879U true CN204136879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21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36879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3687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272A (zh) * 2015-08-05 2016-01-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限位结构
US10246912B2 (en) 2016-11-18 2019-04-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cator feature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doors
CN113997839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WO2022086044A1 (ko) * 2020-10-19 2022-04-28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암 레스트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0272A (zh) * 2015-08-05 2016-01-2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限位结构
US10246912B2 (en) 2016-11-18 2019-04-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cator feature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doors
CN113997839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CN113997839B (zh) * 2020-07-28 2024-04-16 东风延锋盐城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通道扶手的缓冲块支撑结构
WO2022086044A1 (ko) * 2020-10-19 2022-04-28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암 레스트
KR200495985Y1 (ko) 2020-10-19 2022-10-0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암 레스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6879U (zh) 一种汽车及其中控箱扶手
CN106536285A (zh) 将如摄像头等功能部件安装在机动车辆车身元件上的安排
US20170259745A1 (en) Motor vehicle with luggage compartment floor
KR102601503B1 (ko) 컵 홀더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584430B (zh) 具有边缘/拐角限定嵌入件的被包裹部件组件
US20140157736A1 (en) Air cleaner mounted in engine of vehicle
EP3172089A1 (fr)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à pièce d'interface positionnée par rapport au boîtier à sac gonflable, pour un siège de véhicule
FR3017089A1 (fr) Liaison souple entre peau de pare-chocs et element d'absorption central.
CN105263749A (zh) 包括具有可拆卸就坐部件以便使触及车辆的内部结构中的凹陷不受限制的座椅的机动车辆
EP1826105A1 (fr) Plancher en matière plastique et en élastomè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KR20140004684U (ko) 차량용 도어 가드
CN202733342U (zh) 一种简易耐用的汽车发动机美容盖安装结构
CN101158404A (zh) 一种汽车转向轴防尘罩
JP4019355B2 (ja) 成形トリムのホルダ構造
FR2885091B1 (fr) Siege minc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presentant un coussin en mousse de faible epaisseur
CN204998638U (zh) 一种前车门翼子板结构
EP3237243B1 (fr) Dispositif anti-bourdonnement pour porte de coffre
CN203867285U (zh) 汽车拉手盒安装支架
JP5628101B2 (ja) 自動車シート
EP2802485B1 (fr) Dispositif d'habillage lateral d'un coffre arriere de vehicule
CN108495779B (zh) 尾箱组件和配备尾箱组件的车辆
EP1719691A1 (fr) Face av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ayant une butée de capot prévue pour absorber les chocs piétons
CN20432317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灯的防共振结构
JP6103479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2016113121A (ja) 車両用ドアのプルハンド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