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8658U - 控制盘 - Google Patents

控制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8658U
CN204108658U CN201420392185.0U CN201420392185U CN204108658U CN 204108658 U CN204108658 U CN 204108658U CN 201420392185 U CN201420392185 U CN 201420392185U CN 204108658 U CN204108658 U CN 204108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unit
equipment
main body
framework main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21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彰一
栅木胜博
高山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8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86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盘,能够在控制盘的框体内缩小间隙从而实现框体的小型化。将滑动部件(44)设置为:在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第一状态与从框体主体(31)的开口部(31a)朝向外侧拉出的第二状态之间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31)滑动。以使多个设备(61~63)中的一部分设备(61、63)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62)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将多个设备(61~63)安装于滑动部件(44)。

Description

控制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机床等的控制盘。
背景技术
在机床的控制盘的框体内收纳有多台设备。在上述设备安装于框体的状态下,作业者通过操作以及视觉确认,进行设定操作、动作确认。另外,作业者有时将设备从框体拆下进行更换。以往,上述设备一般是直接固定于控制盘的框体主体。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不是将设备直接固定于框体主体,而是将设备安装于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滑动的部件的结构。这样,能够通过从框体主体拉出设备而容易地进行设备的检查。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将控制盘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机床主体而绕铅垂旋转轴中心旋转的结构。由此,在缩小了机械宽度的机床中,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73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2912号公报
然而,对于更有效地利用控制盘的框体内的空间还有改善的余地。若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就能够实现控制盘的框体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控制盘的框体内缩小间隙,从而能够实现框体的小型化的控制盘。
(技术方案1)本方案的控制盘,具备:框体主体,其具有开口部;门,其以能够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滑动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框体主体的内部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开口部向外侧拉出后的第二状态之间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滑动;以及多个设备,它们以使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
能够将安装有多个设备的滑动部件从框体主体拉出。由此,在对多个设备进行操作、检查时,能够使滑动部件处于位于框体主体的外侧的状态(第二状态)。其结果,作业者容易进行设备的操作、检查。
此外,安装于滑动部件的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这里,设备的作业面是作业者进行设备操作的操作部所在的面,或者是作业者用于视觉确认设备状态的视觉确认部所在的面。通过使多个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使安装于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的安装方向的自由度提高。其结果,能够自由调整多个设备从滑动部件的被安装面突出的突出量。其结果,能够有效利用框体主体的内部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控制盘的小型化。
以下,对本方案的控制盘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技术方案2)优选为,所述控制盘具备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以使所述滑动部件的被安装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在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中至少一方的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面,以使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有多个所述设备。
通过以对置的方式设置一对滑动部件,从而能够在一对滑动部件的对置空间配置多个设备。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的设备、和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的设备能够以相对置的方式配置。而且,至少安装于一方的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中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一对滑动部件的对置空间。
然而,能够使各个滑动部件分别滑动。因此能够在成为将第一滑动部件拉出后的状态(第二状态)时,进行对安装于该第一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的作业。另外,能够在成为将第二滑动部件拉出后的状态(第二状态)时,进行对安装于该第二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的作业。
(技术方案3)优选为,一对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能够独立地滑动,以使安装于第一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的端面形状成为第一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第一所述滑动部件,以使安装于第二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的端面形状成为第二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第二所述滑动部件,所述第二凹凸形状是将所述第一凹凸形状转印后的形状。
这样,由于第二凹凸形状是与第一凹凸形状对应的形状,所以能够将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与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的多个设备的间隙缩小。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框体主体的小型化。
(技术方案4)优选为,所述控制盘具备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用于与多个所述设备进行电连接,所述滑动部件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与所安装的多个所述设备电连接,并且相对于所述电力电缆的端部能够拆装,在将所述电力电缆连结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滑动,在使所述电力电缆从所述连接器脱离的状态下并且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拆下。
通过使用连接器,使电力电缆与多个设备的电连接以及拆下变得容易。另外,滑动部件本身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拆下。因此,在将多个设备安装于滑动部件的状态下,通过使电力电缆从连接器脱离,由此能够将滑动部件从框体主体拆下。即,不需要分别将设备从框体主体拆下。能够容易进行设备的更换、检查。另外,在将电力电缆连结于连接器的状态下,滑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滑动。因此,作业者能够在将多个设备保持在通电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多个设备的操作、检查。
(技术方案5)优选为,所述控制盘具备多个所述滑动部件,安装于各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按功能被分开。而且,每个滑动部件的单元按功能被分开。即,在拆下的一个滑动部件上安装有与某一功能相关的设备。其结果,能够将按功能分开的滑动部件单元作为更换部件。
(技术方案6)优选为,所述控制盘具备锁定机构,在所述滑动部件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该锁定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框体主体与所述滑动部件的相对移动。在滑动部件为从框体主体拉出后的状态(第二状态)时,利用锁定机构使滑动部件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作业者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对设备进行作业。
(技术方案7)优选为,在所述滑动部件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力电缆产生用于使所述滑动部件返回所述第一状态的位置的力,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锁定机构抵抗所述电力电缆的返回力来限制所述相对移动。
这样,在滑动部件是从框体主体拉出后的状态(第二状态)时,即使产生电力电缆的返回力,也能够利用锁定机构使滑动部件可靠地处于稳定的状态。
(技术方案8)优选为,所述框体主体具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开口部亦即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开口部即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第二开口部,所述滑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框体主体配置为:使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设备的作业区域沿正对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第一方向形成,并且使针对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多个所述设备的作业区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
在设置机械时,需要确保周围的作业区域。对于控制盘也同样需要确保用于供作业者进行设备作业的区域。针对控制盘的作业区域是作业者能够在正对设备的位置站立的位置。而且,如上所述,针对第一区域内的设备的作业区域、和针对第二区域内的设备的作业区域都沿相对于各设备的第一方向形成。因此无论设备是否分别配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只要在控制盘的一侧确保作业区域即可。即,能够实现控制盘周围的作业区域的省空间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床1整体的俯视图,示出作业区域A1、A2。
图2是从图1的控制盘3的开口部侧(Y负方向)观察的图。其中门32未图示。
图3是图2的Ⅲ-Ⅲ剖视图,是门32为关闭状态的控制盘3的图。其中,用虚线表示电力电缆45、46以及连接器43a、44a。
图4是图3的Ⅳ-Ⅳ剖视图。
图5是与图3对应的图,是门32为打开状态且滑动部件43、44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状态(第一状态)的图。
图6是使第一滑动部件43从图5的状态滑动到框体主体31的外侧的状态(第二状态)的图。
图7是图6的Ⅶ-Ⅶ剖视图,门32未图示。
图8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拆下的状态(第三状态)的图。
图9是使第二滑动部件44从图5的状态滑动到框体主体31的外侧的状态(第二状态)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床100整体的俯视图,示出作业区域A1、B1、B2。
图11是从上表面观察去除图10的控制盘103的顶板后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图。
图12是从图11的状态使门132、133成为打开状态的图。
图13是从图12的XⅢ方向观察的图。
图14是从图13的XⅣ方向观察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0…机床;3、103…控制盘;31、131…框体主体;31a…开口部;32、132、133…门;41、42、141、142…导轨;43…第一滑动部件;43a…连接器;44…第二滑动部件;44a…连接器;45、46…电力电缆;51~53、61~63、71~73、151~153、161~163、171~176…设备;81、82、181、182…锁定部件;131a…第一开口部;131b…第二开口部;143…第一滑动部件;144…第二滑动部件;145、146…电力电缆;A1、A2、B1、B2…作业区域;D1…第一区域;D2…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机床的结构)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盘3进行说明。参照图1对应用控制盘3的机床1进行说明。机床1例如为加工中心、车床、磨床等。
如图1所示,机床1具备机械主体2和控制盘3。机械主体2例如具备加工中心、车床等机床的构造体以及覆盖构造体的罩。机械主体2的设置面形状为长方形。在此,将机械主体2的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机械主体2的Y轴正侧(图1的上侧)的区域为工件的加工区域。因此,作业者确认加工区域的区域为作业区域A1。
控制盘3配置于机械主体2的后方(图1的下方(Y轴负方向))。控制盘3具备呈立方体形状且具有开口部31a的框体主体31、和能够开闭框体主体31的开口部31a的门32。框体主体31的开口部31a朝向机械主体2的后方开口。
控制盘3收纳有用于控制机床1的设备。作业者通过操作、视觉确认控制盘3内的设备,来进行设定操作、动作确认。此外,作业者有时也会更换该设备。而且,作业者进行对控制盘3的作业的区域为作业区域A2。
(控制盘的详细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图9对控制盘3详细进行说明。控制盘3具备框体主体31、门32、第一导轨41、41、第二导轨42、42、第一滑动部件43、第二滑动部件44、第一电力电缆45、第二电力电缆46、第一组多个设备51~53、第二组多个设备61~63、第三组多个设备71~73、以及锁定部件81、82。
如图2~图4所示,框体主体31形成为立方体形状,在六个面中的一个面(框体主体31中Y轴负方向的面)具有开口部31a。如图3以及图5所示,门32设置为:能够开闭开口部31a且相对于框体主体31的侧边缘能够绕铅垂轴旋转。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导轨41、41在框体主体31的内表面中的第一侧面31b(图2的左侧),以从里侧朝向开口部31a侧延伸的方式(沿Y轴方向)设置。第一导轨41、41设置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上侧区域。另外,第一导轨41、41在上下方向分离而平行地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导轨42、42在框体主体31的内表面中的第二侧面31c(图2的右侧),以从里侧朝向开口部31a侧延伸的方式(沿Y轴方向)设置。第二导轨42、42与第一导轨41、41相同,也设置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上侧区域,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分离而平行地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动部件43(一对滑动部件中的第一滑动部件)以与框体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b(正对开口部31a靠左侧的面)对置的方式,经由第一导轨41、41设置于框体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b。第一滑动部件43设置为能够被第一导轨41、41引导,从而相对于框体主体31在以下说明的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沿Y轴方向滑动。第一状态如图3~图5所示,是第一滑动部件43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状态,第二状态如图6~图7所示,是第一滑动部件43从开口部31a拉出到外侧后的状态。
在第一滑动部件43的被安装面(与第一侧面31b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固定有多个设备51~53。并且,在第一滑动部件43上安装有连接器43a。连接器43a设置于第一滑动部件43中的里侧(框体主体31的与开口部31a相反的一侧),并与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电连接。即,连接器43a作为汇集多个设备51~53的输出端子发挥功能。
此外,如图8所示,第一滑动部件43能够从第一导轨41、41拆下。即,第一滑动部件43成为如下状态,即、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第一状态、从框体主体31拉出后且与第一导轨41、41卡合的第二状态、解除与第一导轨41、41的卡合而完全从框体主体31拆下的第三状态。
第二滑动部件44(一对滑动部件中的第二滑动部件)以与框体主体31的第二侧面31c(正对开口部31a靠右侧的面)对置的方式,经由第二导轨42、42设置于框体主体31的第二侧面31c。第二滑动部件44设置为:被第二导轨42、42引导从而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沿Y轴方向相对于框体主体31滑动。第一状态如图3~图5所示,是第二滑动部件44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状态,第二状态如图9所示,是第二滑动部件44从开口部31a拉出到外侧后的状态。其中,第二滑动部件44相对于第一滑动部件43能够独立地滑动。
在第二滑动部件44的被安装面(与第二侧面31c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固定有多个设备61~63。并且,在第二滑动部件44上安装有连接器44a。连接器44a设置于第二滑动部件44中的里侧(框体主体31的与开口部31a相反的一侧),并与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电连接。即,连接器44a作为汇集多个设备61~63的输出端子发挥功能。
此外,第二滑动部件44虽未图示,但与第一滑动部件43相同,也能够从第二导轨42、42拆下。即,第二滑动部件44成为如下状态,即、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第一状态、从框体主体31拉出后且与第二导轨42、42卡合的第二状态、解除与第二导轨42、42的卡合而完全从框体主体31拆下的第三状态。
第一电力电缆45是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的电力电缆。第一电力电缆45的一端部安装在框体主体31的内表面中特别是安装在里侧表面。另一方面,第一电力电缆45的另一端部能够相对于安装在第一滑动部件43上的连接器43a进行拆装。
第二电力电缆46是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的电力电缆。第二电力电缆46的一端部安装在框体主体31的内表面中特别是安装在里侧表面。另一方面,第二电力电缆46的另一端部能够相对于安装在第二滑动部件44上的连接器44a进行拆装。另外,第一电力电缆45、第二电力电缆46包括电源电缆以及信号电缆等。
第一组的多个设备51~53固定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被安装面(与第一侧面31b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第一组的多个设备51~53是具有机械主体2的动力功能的设备。即,第一滑动部件43和多个设备51~53构成动力设备单元。
例如,设备51是分支断路器,设备52是搅拌叶片,设备53是马达断路器。设备51~53的由作业者进行作业的面(阴影线部位)是X轴正方向的面。
其中,例如,在作为分支断路器的设备51的作业面配置有开关类(操作部),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开关的导通/断开状态来确认跳闸状态。在作为搅拌叶片的设备52的作业面,作业者确认是否有风。作为马达断路器的设备53配置有开关(操作部),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开关的导通/断开状态来确认跳闸状态(对视觉确认部的视觉确认)。另外,作业者进行额定电流值等的设定作业(对操作部的作业)。
第二组的多个设备61~63固定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被安装面(与第二侧面31c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即,第一滑动部件43的被安装面与第二滑动部件44的被安装面在X轴方向上对置。
第二组的多个设备61~63是具有与机械主体2的DC电源以及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相关的功能的设备。即,第二滑动部件44和多个设备61~63构成控制设备单元。
例如,设备61是稳压电源,设备62是小型制动器,设备63是PLC、I/O(输入、输出)卡相关的设备。设备61、63供作业者作业的面(阴影部位)是X轴负方向的面,设备62供作业者作业的面(阴影部位)是Y轴负方向的面。这样,以使多个设备61~63的一部分的作业面与其它部分的作业面朝向不同方向的方式,将多个设备61~63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被安装面。
这里,例如,作为稳压电源的设备61的作业面是供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状态显示面来确认状态的面,也是进行输出设定作业的面。在作为小型制动器的设备62的作业面配置有开关,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开关的导通/断开状态来确认跳闸状态。设备63的作业面是供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状态显示面来确认状态的面,也是进行设定作业的面。
第三组多个设备71~73配置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下侧区域,且安装于框体主体31的下表面或者侧面。第三组多个设备71~73是比上述设备51~53、61~63大的设备。因此,多个设备71~73不是安装于滑动部件43、44,而是直接安装于框体主体31。
例如,设备71是安全电路模块,设备72是伺服放大器,设备73是CNC装置。设备71~73供作业者作业的面(阴影部位)是Y轴负方向的面,即面向正对着开口部31a的作业者的面。
如图6所示,第一锁定部件81是在第一滑动部件43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用于限制框体主体31与第一滑动部件43相对移动的销。在第一滑动部件43形成有供第一锁定部件81插通的孔(未图示)。如图7所示,第二锁定部件82是在第二滑动部件44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用于限制框体主体31与第二滑动部件44相对移动的销。在第二滑动部件44形成有供第二锁定部件82插通的孔(未图示)。此外,由锁定部件81、82和插通孔构成的锁定机构能够采用具有各种锁定功能的结构。
(各设备的配置)
如上所述,在框体主体31收纳有多个设备51~53、61~63、71~73。其中,多个设备51~53与多个设备61~63在前端侧对置。以使由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形成的端面形状呈凹凸形状(以下,称为“第一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设备51~53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如图2所示,位于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设备52最突出。
另一方面,以使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的端面形状也呈凹凸形状(以下,称为“第二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设备61~63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第二凹凸形状是与第一凹凸形状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二凹凸形状是近似于将第一凹凸形状转印后的凹凸形状的形状。即,如图2所示,位于上下方向的中央的设备62凹陷最大。
这样,以使第二凹凸形状成为与第一凹凸形状对应的形状,即、成为使第二凹凸形状的凸部与第一凹凸形状的凹部对置且使第二凹凸形状的凹部与第一凹凸形状的凸部对置的形状的方式,配置各设备51~53、61~63。因此能够缩小第一组多个设备51~53与第二组多个设备61~63的间隙,以及缩小第一滑动部件43与第二滑动部件44的间隔。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框体主体31的小型化。
这里,如上所述,能够使第二凹凸形状成为与第一凹凸形状对应的形状,是因为安装于各滑动部件43、44的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配置。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设备61、63的作业面与设备62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
至少使多个设备61~63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的安装方向的自由度提高。其结果,能够如上述那样自由调整多个设备61~63从第二滑动部件44的被安装面突出的突出量。即,能够根据第一组的多个设备51~53的突出量来调整第二组的多个设备61~63的突出量。其结果,能够有效利用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控制盘3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中是将各设备51~53、61~63配置为凹凸形状,但也可以以如下方式配置。例如,可以使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的突出量相同,并且使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的突出量相同。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各设备的51~53、61~63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成为如上述那样的情况。
(在对各设备通电的状态下的作业)
接下来,对作业者维持控制盘3的设备51~53、61~63、71~73保持通电状态下,对各设备51~53、61~63、71~73的作业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所示,作业者使控制盘3的门32成为打开状态。接着,如图6以及图7所示,作业者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的内部拉出而使其成为第二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电力电缆45连结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连接器43a。即,在多个设备51~53通电的状态下,使第一滑动部件43滑动。此外,此时保持使第二滑动部件44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状态。即,第一滑动部件43相对于第二滑动部件44独立地滑动。
接着,作业者安装第一锁定部件81来限制第一滑动部件43与框体主体31的相对移动。在上述状态下,作业者进行对构成动力设备单元的多个设备51~53的作业。如图6所示,作业者位于符号P1所示的位置。即,作业者P1以正对开口部31a的方式站立。
其中,设备51~53的作业面对于作业者P1而言位于侧方。在此,在设备51~53的作业面的前方区域不存在任何物体,所以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对设备51~53进行作业。
这样,作业者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拉出,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的作业面进行作业(检查、操作)。并且,第一锁定部件81限制第一滑动部件43与框体主体31的相对移动,由此作业者能够在第一滑动部件43稳定的状态下对多个设备51~53进行作业。
其中,如图6所示,在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拉出后的状态(第二状态)下,第一电力电缆45是连结于连接器43a的状态。因此,作业者能够在保持多个设备51~53通电的状态下进行多个设备51~53的操作、检查。
此时,保持将第一电力电缆45与连接器43a连结的状态,所以在第一滑动部件43产生用于使第一滑动部件43返回第一状态的位置的力。然而,第一锁定部件81抵抗第一电力电缆45产生的返回力而限制第一滑动部件43与框体主体31的相对移动。这样,在成为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拉出的状态(第二状态)时,即使产生第一电力电缆45的返回力,也能够利用第一锁定部件81使第一滑动部件43可靠地成为稳定的状态。
另一方面,对安装于第二滑动部件44的多个设备61~63进行的作业如下所述。作业者从图5的状态,如图6所示那样将第二滑动部件44从框体主体31拉出而成为第二状态。此时,第一滑动部件43保持收纳于框体主体31的内部的状态。接着,作业者安装第二锁定部件82来限制第二滑动部件44与框体主体31的相对移动。
在上述状态下,作业者对构成控制设备单元的多个设备61~63进行作业。作业者如图6所示,位于符号P2所示的位置。即,作业者P2正对着开口部31a站立。
这里,设备62的作业面是在与作业者P2正对的位置,而设备61,63的作业面相对于作业者P2而言位于侧方。作业者当然容易对作业面正对的设备62进行作业。然而,对作业面位于侧方的设备61、63的作业也很容易,因为在作业面的前区域不存在任何物体。
(各滑动部件的拆下作业)
接下来,对作业者将各滑动部件43、44从框体主体31拆下并进行多个设备51~53、61~63的更换、检查的作业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作业者首先使第一电力电缆45从第一滑动部件43的连接器43a脱离。即,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多个设备51~53成为非通电状态。接着,作业者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第一导轨41、41拆下,使第一滑动部件43从框体主体31完全被拆下。其中,保持将多个设备51~53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43的状态。
即,通过使连接器43a与第一电力电缆45脱离以及将第一滑动部件43从第一导轨41、41拆下,能够将构成动力设备单元的第一滑动部件43以及多个设备51~53从框体主体31拆下。
作业者对从框体主体31拆下的构成动力设备单元的多个设备51~53进行检查。另外,根据需要,作业者进行多个设备51~53的修理以及更换。另外,作业者也能够更换动力设备单元本身。另外,作业者也能够对控制设备单元同样地进行检查、修理、更换等。
特别是构成动力设备单元的多个设备51~53、和构成控制设备单元的多个设备61~63按功能而分开。即,按功能将各单元分开,由此能够进行其本身的更换。另外,能够实现与其它机床的部件通用化。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盘103进行说明。参照图10对具备该控制盘103的机床100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机床100具备机械主体2和控制盘103。控制盘103配置于机械主体2的后方(图10的下方)。
这里,控制盘103具备框体主体131、能够开闭框体主体131的后方(Y轴负方向)的第一开口部131a的第一门132、以及能够开闭框体主体131的侧方(X轴正方向)的第二开口部131b的第二门133。即,第一开口部131a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开口部131b的开口方向是相互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方向)。
而且,供作业者确认加工区域的区域是作业区域A1。另外,作业者从控制盘103的第一门132进行作业的区域是B1。另一方面,作业者从控制盘103的第二门133进行作业的区域是B2。即,作业区域B1、B2都是相对于控制盘103而沿Y轴方向形成。
参照图11~图14对控制盘103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框体主体131的外形在从上表面观察的情况下形成我L字形。即,框体主体131的内部由位于机械主体2的后方的第一区域D1、和位于比第一区域D1更靠机械主体2的前方(Y轴正方向)的第二区域D2划分而成。
框体主体131的第一区域D1在机械主体2的后方具有第一开口部131a,第二区域D2在机械主体2的侧方具有第二开口部131b。即,第一门132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一区域D1开闭,第二门133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二区域D2开闭。
控制盘103除了具备框体主体131、第一门132、第二门133之外,还具备第一导轨141、第二导轨142、第一滑动部件143、第二滑动部件144、电力电缆145、146、多个设备151~153、161~163、171~176、以及锁定部件181、182。
多个设备171~176收纳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一区域D1。上述设备171~176直接固定于框体主体131。多个设备151~153、161~163收纳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二区域D2。上述设备151~153、161~163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备51~53、61~63相同,也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143、第二滑动部件144。
将第一滑动部件143设置为:能够被设置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二区域D2的第一导轨141、141引导,从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沿X轴方向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131滑动并且能够被拆下。另外,在第二状态下锁定部件181限制第一滑动部件143与框体主体131的相对移动。
将第二滑动部件144设置为:能够被设置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二区域D2的第二导轨142、142引导而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沿X轴方向能够相对于框体主体131滑动并且能够被拆下。另外,在第二状态下锁定部件181限制第一滑动部件143与框体主体131的相对移动。其中,第一滑动部件143位于第二区域D2的内部的上侧区域,第二滑动部件144位于下侧区域。
在各滑动部件143、144的被安装面安装有多个设备151~153、161~163。其中,各导轨141、142固定于框体主体131的第二区域D2中靠机械主体2的前方侧的面(Y轴正侧的面)。即,各滑动部件143、144的被安装面朝向机械主体2的后方。
因此,在各滑动部件143、144位于第二状态时,各滑动部件143、144的被安装面朝向与框体主体131的第一区域D1的第一开口部131a侧相同的方向。
如图12所示,作业者P10的作业区域B1(如图10所示)沿作业者P10正对第一区域D1的第一开口部131a的方向形成。另外,作业者P20对第二区域D2的第二状态的设备151~153、161~163的作业区域B2(如图10所示)沿与上述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
其中,在设置机床100时需要确保周围的作业区域。对于控制盘103也同样需要确保用于供作业者对设备151~153、161~163、171~176进行作业的区域。对控制盘103进行作业的区域是作业者能够在与设备正对的位置站立的位置。
而且,针对第一区域D1内的设备171~176的作业区域B1、和针对第二区域D2内的设备151~153、161~163的作业区域B2都是相对于各设备而形成在相同方向(Y轴负方向)。因此无论设备151~153、161~163、171~176是否分别配置于第一区域D1和第二区域D2,只要在控制盘103的一侧(机械后方)确保作业区域即可。即,能够实现控制盘103周围的作业区域的省空间化。

Claims (8)

1.一种控制盘,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主体,其具有开口部;
门,其以能够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
滑动部件,其被设置为能够在收纳于所述框体主体的内部的第一状态和从所述开口部向外侧拉出后的第二状态之间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滑动;以及
多个设备,它们以使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盘具备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以使所述滑动部件的被安装面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
在一对所述滑动部件中至少一方的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被安装面,以使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与另一部分设备的作业面朝向不同的方向的方式安装有多个所述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滑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能够独立地滑动,
以使安装于第一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的端面形状成为第一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第一所述滑动部件,
以使安装于第二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的端面形状成为第二凹凸形状的方式,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第二所述滑动部件,所述第二凹凸形状是将所述第一凹凸形状转印后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盘具备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设置于所述框体主体,用于与多个所述设备进行电连接,
所述滑动部件具备连接器,该连接器与所安装的多个所述设备电连接,并且相对于所述电力电缆的端部能够拆装,
在将所述电力电缆连结于所述连接器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滑动,
在使所述电力电缆从所述连接器脱离的状态下并且将多个所述设备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件的状态下,所述滑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主体拆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盘具备多个所述滑动部件,
安装于各所述滑动部件的多个所述设备按功能被分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盘具备锁定机构,在所述滑动部件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该锁定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框体主体与所述滑动部件的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部件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力电缆产生用于使所述滑动部件返回所述第一状态的位置的力,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锁定机构抵抗所述电力电缆的返回力来限制所述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主体具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开口部亦即第一开口部、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开口部即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滑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框体主体配置为:使针对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设备的作业区域沿正对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第一方向形成,并且使针对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多个所述设备的作业区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
CN201420392185.0U 2013-07-22 2014-07-16 控制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86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1579A JP6248446B2 (ja) 2013-07-22 2013-07-22 制御盤
JP2013-151579 2013-07-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8658U true CN204108658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218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8658U (zh) 2013-07-22 2014-07-16 控制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48446B2 (zh)
CN (1) CN204108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5104A (zh) * 2018-07-31 2021-02-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连结式控制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2066B1 (ko) * 2015-07-27 2017-03-03 항로표지기술협회 등명기 제어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4185A (ja) * 1984-03-02 1985-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子機器扉開閉構造
JPS6289189U (zh) * 1985-11-22 1987-06-08
JPH099424A (ja) * 1995-06-22 1997-01-10 Toshiba Corp 前面保守構造の制御盤およびそのラック着脱装置
JPH11332033A (ja) * 1998-05-11 1999-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前面保守構造の制御盤
US6061966A (en) * 1998-06-30 2000-05-16 Emc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abinet having a door stop
JP2001165393A (ja) * 1999-12-14 2001-06-22 Mori Seiki Co Ltd インタ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制御盤
JP4018889B2 (ja) * 2001-08-31 2007-12-05 株式会社日平トヤマ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および加工ライン
JP2011031316A (ja) * 2009-07-30 2011-02-17 Yaskawa Electric Corp 制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5104A (zh) * 2018-07-31 2021-02-1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连结式控制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0252A (ja) 2015-02-02
JP6248446B2 (ja) 2017-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5364U (zh) 地铁屏蔽门逻辑控制器及其控制系统
CN204108658U (zh) 控制盘
WO2010003724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power control application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ing iec61850
CN204716222U (zh) 钻机控制系统
EP3086428A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parametrierung von feldleitgeräten und/oder schutzgeräten einer schaltanordnung
WO2016202847A1 (de) Inverter zum laden und/oder entladen von batterien
CN209056776U (zh) 一种新型双层集成式电气控制柜
EP3775942B1 (de) Zwischenmodul, empfängermodul, überwachungssystem und überwachungsverfahren
CN206041253U (zh) 可拼接组合的电气箱
CN104750071A (zh) 分布式且模块化的轨道车辆用电子系统
DE102017011373A1 (de) Mess- und Steuerelektronik für Niederspannungsschaltanlagen
CN201464909U (zh) 基于plc的芯棒压力矫直机控制系统
EP2660547A1 (de) Metallurgische Anlage
EP2798418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erstellung von einschalt-sequenzen in einer anlage
DE112009002062T5 (de) Automatisierungsvorrichtungen mit integrierten Kommunikationsservern
CN204248567U (zh) 一种加装数控转台的即插即用控制机床
CN201063458Y (zh) 一种能实现对多个稳压电源备用供电的装置
DE102020119636A1 (de) Internet-of-Things-Vorrichtun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IoT-Vorrichtung und System
AT505741A1 (de) Dezentrale energieversorg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modulares, fehlersicheres steuerungssystem
CN202763287U (zh) 交换台控制模块化的激光切割机
CN211579599U (zh) 一种自动化流水线供配电系统
CN104065512A (zh) 一种电力通信光传输设备告警快速处理方法
CN214070246U (zh) 一种新型节能气柜内线路集成pcb板安装结构
CN203720642U (zh) 一种rs-485总线控制电动机系统
WO2024094807A1 (de) Kühlgerät, insbesondere für die kühlung von in einem schaltschrank aufgenommenen elektrischen und/oder elektronischen baugrupp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