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3177U - 齿轮组 - Google Patents

齿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3177U
CN204083177U CN201420538036.0U CN201420538036U CN204083177U CN 204083177 U CN204083177 U CN 204083177U CN 201420538036 U CN201420538036 U CN 201420538036U CN 204083177 U CN204083177 U CN 204083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er ring
liquid outlet
liquid storag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80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宝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IM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IM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IM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IM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80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3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3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3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组,目前的齿轮安装方式中,水平安装的齿轮组润滑较为困难,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齿轮组,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与第一齿轮同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内圈与外圈,所述内圈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圆周面上设有装有润滑油的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均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第一齿轮上轮齿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液口直径为0.5~1.5mm,通过在第一齿轮上设置轴承,将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一齿轮上,并且在轴承外圈上设置储液块,通过轴承作为中间过度,即可将设置在第一齿轮上的储液块的位置保持在啮合处,对啮合处的齿轮组进行润滑操作。

Description

齿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以在水平安装的齿轮组转动啮合过程中对互相啮合的齿轮进行润滑的自润滑齿轮组。
背景技术
齿轮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齿轮的轮缘上设置的轮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轮齿是齿轮上每一个用于啮合的凸起部分,这些凸起部分一般呈辐射状排列,配对齿轮上的轮齿互相接触,可使齿轮持续啮合运转。
虽然齿轮的使用历史十分悠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说齿轮的润滑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润滑方式,极易导致齿轮的损坏,缩短齿轮使用寿命,垂直安装的齿轮,可以在齿轮下方设置油槽,采用浸油润滑,但是水平安装的齿轮组,就没有合适的润滑方式对齿轮组进行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水平安装的齿轮组转动啮合过程中对互相啮合的齿轮进行润滑的自润滑齿轮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组,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与第一齿轮同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内圈与外圈,所述内圈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圆周面上设有装有润滑油的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均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第一齿轮上轮齿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液口直径为0.5~1.5mm.
较佳的,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液块,所述储液块上设有储液腔,所述出液口位于储液腔端部。
较佳的,所述出液口下方设有启闭装置。
较佳的,所述外圈上关于储液块对称设有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上均设有转轴,所述启闭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于转轴上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外圈与第一齿轮侧面形成间隙,所述内圈位于间隙内设有用于控制连接杆打开或关闭出液口的凸轮,所述连接杆与凸轮相贴合,所述连接杆与外圈之间固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设于连接杆上靠近外圈一侧,另一端固设于外圈圆周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杆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距离处于最短时,两个所述连接杆接触所形成的平面与储液口相贴合并且将出液口完全覆盖。
较佳的,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施压件,所述启闭装置包括承压部件,所述承压部件包括一体设置的承压板与挡板,所述承压板与挡板相交处沿第一齿轮径向铰接于出液口处,所述挡板与出液口贴合,所述挡板远离铰接点一侧与储液块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承压板长度大于挡板,所述承压板与挡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160°~170°,所述承压板与施压件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储液腔上连接有与外部相通的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设有透气塞。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过在第一齿轮上设置轴承,将轴承内圈固定在第一齿轮上,并且在轴承外圈上设置储液块,储液块内部设有装有润滑油的储液腔,储液块端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对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处,通过轴承作为中间过度,可将设置在第一齿轮上的储液块的位置保持在啮合处,只需设置一个储液块,即可达到对啮合处的齿轮进行润滑的操作,并且在出液口设置有启闭装置,控制出液口的启闭,防止出液口处于常开状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的啮合状态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的啮合状态一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的啮合状态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的啮合状态二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外圈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启闭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组实施例启闭装置另一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齿轮;11.内圈;111.凸轮;2.外圈;21.储液块;211.储液腔;212.出液口;213.加液口;22.凸台;221.转轴;3.滚珠;4.第二齿轮;41.施压件;5.拉簧;6.连接杆;61.通孔;7.承压板;7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水平放置,互相啮合,第一齿轮1上方的侧面固定有轴承,轴承包括内圈11,外圈2和设置在内圈11与外圈2之间的滚珠3,轴承与第一齿轮1同轴设置,,轴承的内圈11固定在第一齿轮1侧面,外圈2可以自由转动,其中,内圈11高度大于外圈2高度,内圈11与外圈2远离第一齿轮1的一侧相对齐,故外圈2与第一齿轮1侧面形成间隙,外圈2圆周面上设置有储液块21,储液块21的中设有密闭的储液腔211,储液腔211内装有润滑油,储液块21靠近外圈2的一端设置有加液口213,储液腔211与外部通过加液口213相连,加液口213上设有透气塞,防止储液腔211中润滑油溢出,通过在第一齿轮1外部增加储液块21,不需要破坏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内部结构即可实现润滑,不会影响到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的使用寿命,设置轴承,可以使储液块21位置固定在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的轮齿上方,不会仅仅只是对单个轮齿进行润滑,润滑效果更加好,齿轮组工作之前,打开透气塞,加装润滑液,储液块21上远离外圈2的一端设置有出液口212,出液口212与储液腔211相连,出液口212位置正对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啮合处的上方。
参照图7,内圈11圆周面上位于间隙内设有凸轮111,外圈2圆周面上关于储液块21对称设有凸台22,凸台22上靠近间隙一侧均焊接有转轴221,连接杆6通过转轴221设置在外圈2上并可以绕转轴221转动。
回看图1至图3,转轴22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中部设有通孔61,通孔61与转轴221配合,两根连接杆6上以通孔61为分界,远离出液口212的一侧设有拉簧5,拉簧5两端一端焊接在连接杆6上,另一端焊接在外圈2上,拉簧5始终处于拉紧状态,连接杆6靠近外圈2一端与凸轮111外圆周面相抵接,凸轮111转动到与连接杆6的最短接触点位置,两连接杆6互相靠近并接触,连接杆6远离外圈2一端设有倾斜面,两连接杆6接触时,倾斜面相配合,两连接杆6端部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平面与出液口212相贴合并且将出液口212完全覆盖,进而将出液口212堵住,防止出液口212处于常开状态,造成润滑液不必要的浪费。
参照图4至图6,齿轮组开始工作,凸轮111转动,当凸轮111转动到近休程位置时,与凸轮111相贴合的连接杆6被顶开,出液口212被打开,储液腔211内的润滑油流至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4啮合处的轮齿上,对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4起到润滑作用,齿轮组转动越快,凸轮111就可以近似看着一个完整的圆,此时两个连接杆6可近似看成一直处于远离状态,出液口212处于常开状态。
参照图8至图10,启闭装置包括施压件41和承压部件,第二齿轮上4圆周分布有施压件41,一体设置的承压板7与挡板71构成承压部件,承压板7与挡板71相交处沿第一齿轮1径向铰接于出液口212处,挡板71与出液口212贴合,挡板71远离铰接点一侧与储液块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使承压板7不受施压件41按压时,挡板71处于闭合状态,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性绳,弹性绳始终处于拉紧状态,承压板7长度大于挡板71,承压板7与挡71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范围为160°~170°,承压板7与施压41件相接触,第二齿轮4顺着承压板7 的倾斜方向转动过程中,施压件41拨动承压板7,实现挡板71的打开与闭合,进而控制出液口212的打开与闭合。
另外,储液块21长度与第一齿轮1分度圆半径相等,防止由于储液块21长度大于第一齿轮1直径而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比如,不一定需要在两连接杆6之间连接有拉簧5,通过分别在转轴上加装有扭簧,调整好扭簧的作用力方向,也可达到相应的效果,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齿轮组,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齿轮侧面与第一齿轮同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内圈与外圈,所述内圈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圆周面上设有装有润滑油的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均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第一齿轮上轮齿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液口直径为0.5~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液块,所述储液块上设有储液腔,所述出液口位于储液腔中远离外圈一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出液口下方设有启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外圈上关于储液块对称设有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上均设有转轴,所述启闭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于转轴上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外圈与第一齿轮侧面形成间隙,所述内圈位于间隙内设有用于控制连接杆打开或关闭出液口的凸轮,所述连接杆与凸轮相贴合,所述连接杆与外圈之间固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固设于连接杆上靠近外圈一侧,另一端固设于外圈圆周面上,两个所述连接杆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距离处于最短时,两个所述连接杆接触所形成的平面与储液口相贴合并且将出液口完全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施压件,所述启闭装置包括承压部件,所述承压部件包括一体设置的承压板与挡板,所述承压板与挡板相交处沿第一齿轮径向铰接于出液口处,所述挡板与出液口贴合,所述挡板远离铰接点一侧与储液块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承压板长度大于挡板,所述承压板与挡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160°~170°,所述承压板与施压件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组,其特征是:所述储液腔上连接有与外部相通的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设有透气塞。
CN201420538036.0U 2014-09-18 2014-09-18 齿轮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3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036.0U CN204083177U (zh) 2014-09-18 2014-09-18 齿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8036.0U CN204083177U (zh) 2014-09-18 2014-09-18 齿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3177U true CN204083177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5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803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3177U (zh) 2014-09-18 2014-09-18 齿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3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284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德国斯凯孚润滑油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284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德国斯凯孚润滑油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6593U (zh) 齿轮箱用单向主动润滑装置及装有此润滑装置的齿轮箱
CN104214324A (zh) 用于齿轮啮合的自动润滑装置
CN111853206A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齿轮传动轴
CN204083177U (zh) 齿轮组
CN205226062U (zh) 一种内外齿相向回转运动的回转支承
CN202001810U (zh) 一种便携式油脂供给装置
CN206268290U (zh) 一种简易的润滑轴承
CN204755873U (zh) 一种蜗轮蜗杆回转驱动装置
CN205195499U (zh) 一种齿轮箱电机
CN209444719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电磁电机
CN103075500B (zh) 正反转可润滑的单轨吊减速机
CN203979327U (zh) 一种新型行星齿轮
CN103912671A (zh) 齿轮箱轴承润滑装置
CN201739483U (zh) 行星齿轮转动润滑结构
CN202012622U (zh) 一种齿轮箱的螺旋密封构造
CN203258044U (zh) 自润滑齿轮变速装置
CN204141203U (zh) 带过压保护的柱塞泵加油机
CN203176329U (zh) 一种正反转可润滑的单轨吊减速机
CN204083178U (zh) 自润滑齿轮组
CN206145115U (zh) 一种同轴齿轮或链轮润滑装置
CN202732911U (zh) 一种齿轮润滑装置
CN203847677U (zh) 一种齿轮箱轴承润滑装置
CN202746270U (zh) 一种立式泵用轴承箱回油装置
CN201871543U (zh) 冷轧机易拆装大倾角浮动环密封鼓形齿传动轴结构
CN206159451U (zh) 自动调整啮合的带油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