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7817U -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7817U CN204077817U CN201420396791.XU CN201420396791U CN204077817U CN 204077817 U CN204077817 U CN 204077817U CN 201420396791 U CN201420396791 U CN 201420396791U CN 204077817 U CN204077817 U CN 204077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 assembly
- supporter
- buffer limit
- spacing preiection
- spa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限位机构易压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活动件包括限位凸起;固定件包括支撑体、滑动轴、弹簧和限位部件;滑动轴固定于支撑体上;限位部件可沿所述滑动轴移动地套设于滑动轴上,并且限位部件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递减以对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弹簧套设于滑动轴上,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限位部件和支撑体上。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该缓冲限位组件的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限位组件使用时可同时对掀背门产生导向、限位和缓冲作用,限位凸起不易被压溃,提高了使用的耐久性;同时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位组件,尤其是具有缓冲功能的限位组件以及采用该缓冲限位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进入了普通家庭。为便于出行时放置行李等物品,现有的汽车通常设置有行李箱,提供乘客或货物进出的作用,同时具有配合车身外观的需要。现有的很多汽车行李箱都设有掀背式行李箱门。
汽车的掀背门安装在汽车车体上,掀背门关闭时需对掀背门进行限位。而掀背门关闭时通常会与车体发生碰撞。现有的限位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易压溃或难以有效的起到限位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限位机构易压溃的问题,提供一种缓冲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限位凸起;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体、滑动轴、弹簧和限位部件;所述滑动轴固定于支撑体上;所述限位部件可沿所述滑动轴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限位部件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所述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递减以对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支撑体上,以对限位部件形成缓冲弹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限位组件在使用时,固定件固定于车身侧围上,活动件固定于掀背门。当关闭掀背门时,活动件随掀背门朝固定件运动,活动件的限位凸起进入固定件的两个限位面之间。具有成喇叭状分布的两个限位面的限位部件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当活动件继续运动时,限位凸起抵靠在限位部件上并相对限位部件静止。限位凸起和限位部件同时继续沿滑动轴运动,对套设于滑动轴上的弹簧施压。弹簧产生形变,并同时通过限位部件对限位凸起形成反向作用力,产生缓冲效果。限位部件行程越大,弹簧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越大,缓冲效果越明显。
上述缓冲限位组件可实现有效的限位效果,同时通过产生缓冲效果避免限位凸起在频繁的碰撞过程中被压溃。另外,该缓冲限位组件在装配至汽车上时,只需占用一个工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滑动限位块;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所述滑动轴和两个所述弹簧;两个所述滑动轴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两个所述滑动限位块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滑动轴上;两个滑动限位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形成所述两个限位面;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每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滑动限位块和所述支撑体上。
通过该结构可更好的保证两个滑动限位块对限位凸起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限位面以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为轴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的外表面与所述两个限位面相匹配。
此时可更好的保证滑动限位块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和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向外延伸出翻边,形成两个固定片。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固定片上均开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固定于支撑体上的加强板。
通过设置加强板可提高固定件的强度,提高缓冲限位组件的耐久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限位凸起固定于安装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侧围、掀背门和上述缓冲限位组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身侧围上,所述活动件固定于所述掀背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供的缓冲限位组件中,固定件和活动件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供的缓冲限位组件缓冲限位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供的缓冲限位组件缓冲限位缓冲状态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固定件;11、支撑体;12、加强板;13、滑动轴;14、弹簧;15、滑动限位块;16、固定片;17、固定孔;
2、活动件;21、限位凸起;22、安装部;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限位凸起;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体、滑动轴、弹簧和限位部件;所述滑动轴固定于支撑体上;所述限位部件可沿所述滑动轴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限位部件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所述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递减,以对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支撑体上,以对限位部件形成缓冲弹力。
对于上述活动件,用于固定至掀背门上,并随掀背门一同运动。具体的,该活动件包括限位凸起,用于与固定于车身侧围上的固定件配合,在掀背门关闭时实现对掀背门的限位和缓冲。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限位凸起可通过常规的各种结构固定至掀背门上,例如,所述活动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限位凸起固定于安装部上,安装部固定至掀背门上。安装部固定在掀背门上的方式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中,可在安装部上开设安装孔,限位凸起通过安装部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至掀背门上。
对于上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至车身侧围上,在掀背门关闭时通过对活动件进行限位和缓冲实现对掀背门的限位和缓冲。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该固定件包括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体、滑动轴、弹簧和限位部件。
其中,上述支撑体作为载体对固定件中的其它部件实现支撑。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支撑体的具体形状和结构没有特殊限制,只要能实现滑动轴、弹簧盒限位部件等在其上的安装和固定即可。
如前所述,在使用时,固定需固定安装至车身侧围上。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各种常用的结构实现支撑体在车身侧围上的固定。优选情况下,所述支撑体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向外延伸出翻边,形成两个固定片。通过支撑体两侧的固定片实现支撑体在车身侧围上的固定。例如,所述两个固定片上均开设有固定孔。通过位于两个固定片上的两个固定孔与车身侧围螺栓连接即可实现支撑体在车身侧围上的固定。
上述支撑体固定至车身侧围上之后,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受到限位凸起的冲击,为保证固定件的强度,提高缓冲限位组件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固定于支撑体上的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动轴用于安装限位部件,并使限位部件可沿滑动轴运动。具体的,滑动轴固定于支撑体上。可以理解的,滑动轴在支撑体上的设置方向与限位凸起在被缓冲限位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上述限位部件为实现对活动件进行限位和缓冲的主要部件,具体的,所述限位部件可沿所述滑动轴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限位部件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所述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递减以对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限位凸起进行限位。
此时,限位部件上形成的两个限位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状设置。两个限位面在限位凸起进入处的间距较大,以便在较大范围内对限位凸起进行导向和限位,使限位凸起尽量移动至正常位置。同时,两个限位面在限位凸起进入方向的后端的间距较小,以便能将限位凸起和限位部件相对固定,并随限位部件同步沿滑动轴运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轴上,并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支撑体上。位于限位部件和支撑体之间的弹簧用于对限位部件形成反向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的,上述限位部件可以为一个整体上形成有上述成喇叭状的两个限位面。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滑动限位块。此时,所述滑动轴同样有两个,且两个滑动轴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滑动限位块分别套设于所述两个滑动轴上。两个滑动限位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形成所述两个限位面。
此时,由于两个滑动限位块相互分离,可单独沿滑动轴运动。当限位凸起运动至两个限位面之间时,若限位凸起偏离正常位置,其中一个滑动限位块可对限位凸起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同时,该滑动限位块会随同限位凸起继续沿滑动轴运动。当限位凸起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限位凸起会与另一滑动限位块接触,此时两个滑动限位块在不同位置共同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并共同运动,直至在弹簧的缓冲力作用下停止运动。通过上述结构可避免在限位凸起偏离正常位置,由于限位部件为一体而导致的限位部件不同位置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具有两个滑动限位块和两个滑动轴时,可以理解的,上述弹簧也具有两个,所述两个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两个滑动轴上,并且每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滑动限位块和所述支撑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两个限位面相互之间可以以各种形式设置,只需保证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递减。优选情况下,所述两个限位面以所述限位凸起的进入方向为轴对称分布。
同样的,限位凸起的外形可以为各种,只需能保证限位凸起可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并可受两个限位面作用被限位。优选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的外表面与所述两个限位面相匹配。此时,限位凸起可更好的与两个限位面贴合,使限位部件受力更均匀。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侧围、掀背门和上述缓冲限位组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车身侧围上,所述活动件固定于所述掀背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缓冲限位组件的固定件固定于车身侧围上,并将活动件固定于掀背门上即可。可以理解的,固定件和活动件的安装需保证掀背门在关闭时,活动件的限位凸起进入固定件的两个限位面之间,并将限位部件沿滑动轴压缩一段距离。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缓冲限位部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该缓冲限位部件包括用于固定至掀背门的活动件2和用于固定至车身侧围上的固定件1。
其中,活动件2包括相互固定的限位凸起21和安装部22。
限位凸起21大体呈倒“V”字形,其左右两侧面相互倾斜。限位凸起21左右两侧面之间的间距沿上下方向递减。
安装部22左右两端部均开设有安装孔23。通过安装孔23可与掀背门螺栓连接,以将活动件2固定于掀背门上。
固定件1包括支撑体11、加强板12、两个滑动限位块15、两个滑动轴13、两个弹簧14和两个固定片16。
上述支撑体11大体为框状,两个滑动限位块15、两个滑动轴13、两个弹簧14均设置于框状的支撑体11内。
支撑体11左右两侧均向外延伸出翻遍形成两个固定片16。两个固定片16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7。支撑体11可通过该固定孔17与车身侧围螺栓连接上。
加强板12固定于支撑体11上。
支撑体11上侧壁具有开口,限位凸起21可从上至下经该开口进入框状支撑体11内。
两个滑动轴13相互平行的固定于框状支撑体11内,并且两个滑动轴13位于上述开口左右两侧。
两个滑动限位块15分别套设于两个滑动轴13上。两个滑动限位块15相对的侧面形成两个限位面。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递减。即,两个滑动限位块15的两个限位面之间形成“V”字形的导向限位区。
两个弹簧14分别套设于两个滑动轴13上,并且弹簧14上下两端分别抵止于滑动限位块15和支撑体11上。弹簧14对滑动限位块15提供向上的缓冲推力。
下面以掀背门关闭时,缓冲限位部件的限位缓冲过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当掀背门未关闭时,两个滑动轴13上的两个弹簧14对套设于两个滑动轴13上的两个滑动限位块15提供推力,使两个滑动限位块15处于滑动轴13顶端的初始位置。
活动件2的限位凸起21沿两个滑动限位块15的中线向下运动。
参见图2,掀背门继续运动至即将关闭时,活动件2的限位凸起21进入两个滑动限位块15之间,并与两个限位面接触。此时,限位凸起21尚未对两个滑动限位块15施压,两个弹簧14尚处于初始位置。
参见图3,掀背门继续运动。活动件2的限位凸起21对两个滑动限位块15向下施压,并推动两个滑动限位块15共同向下运动,压缩两个弹簧14。
两个弹簧14被压缩后,对两个滑动限位块15产生向上的推力,通过两个滑动限位块15对限位凸起21形成缓冲作用,直至掀背门关闭后,整个缓冲限位部件处于平衡状态。
在上述掀背门关闭过程中,缓冲限位部件可通过限位凸起21对掀背门同时形成限位和缓冲作用,可有效避免掀背门在频繁关闭过程中,限位凸起21被压溃,保证了缓冲限位部件的使用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
所述活动件(2)包括限位凸起(21);
所述固定件(1)包括支撑体(11)、滑动轴(13)、弹簧(14)和限位部件;
所述滑动轴(13)固定于支撑体(11)上;
所述限位部件可沿所述滑动轴(13)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滑动轴(13)上,并且所述限位部件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所述两个限位面的间距沿所述限位凸起(21)的进入方向递减以对进入两个限位面之间的限位凸起(21)进行限位;
所述弹簧(14)套设于所述滑动轴(13)上,并且所述弹簧(14)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限位部件和所述支撑体(11)上,以对限位部件形成缓冲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两个滑动限位块(15);所述固定件(1)包括两个所述滑动轴(13)和两个所述弹簧(14);
两个所述滑动轴(13)平行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1)上;
两个所述滑动限位块(15)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滑动轴(13)上;两个滑动限位块(15)相对的两个侧面形成所述两个限位面;
两个所述弹簧(14)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滑动轴(13)上,并且每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抵止于所述滑动限位块(15)和所述支撑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限位面以所述限位凸起(21)的进入方向为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1)的外表面与所述两个限位面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1)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向外延伸出翻边,形成两个固定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片(16)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还包括固定于支撑体(11)上的加强板(12)。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还包括安装部(22),所述限位凸起(21)固定于安装部(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上开设有安装孔(23)。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侧围、掀背门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限位组件;
所述缓冲限位组件的固定件(1)固定于所述车身侧围上,所述缓冲限位组件的活动件(2)固定于所述掀背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6791.XU CN204077817U (zh) | 2014-07-17 | 2014-07-17 |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96791.XU CN204077817U (zh) | 2014-07-17 | 2014-07-17 |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7817U true CN204077817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9679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7817U (zh) | 2014-07-17 | 2014-07-17 |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781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5626A (zh) * | 2020-06-04 | 2020-09-01 | 寇俊祥 | 一种具有减损保护的汽车后盖 |
CN111997455A (zh) * | 2020-08-26 | 2020-11-2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尾门限位机构 |
-
2014
- 2014-07-17 CN CN201420396791.XU patent/CN2040778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5626A (zh) * | 2020-06-04 | 2020-09-01 | 寇俊祥 | 一种具有减损保护的汽车后盖 |
CN111605626B (zh) * | 2020-06-04 | 2022-10-04 | 江苏惠新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减损保护的汽车后盖 |
CN111997455A (zh) * | 2020-08-26 | 2020-11-2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尾门限位机构 |
CN111997455B (zh) * | 2020-08-26 | 2021-08-2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尾门限位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63713B (zh) | 用于后挡板的踏板和扶手集成系统 | |
CN204077817U (zh) | 一种缓冲限位组件及汽车 | |
CN110539621B (zh) | 新型车用实现剪刀式开门结构及开门方法 | |
CN106240318B (zh) | 用于车辆的滑动车门模块结构 | |
CN107380106A (zh) | 一种外延缓冲式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 |
CN103448813A (zh) | 后扰流板总成及具有该后扰流板总成的汽车 | |
CN102635285B (zh) | 一种汽车鸥翼门的开启装置 | |
CN204399006U (zh) | 一种基于suv车型后备箱的便捷式搁物板安装结构 | |
CN209924674U (zh) | 手套箱开启锁机构 | |
CN205063625U (zh) | 一种车用后行李箱盖对称式四连杆铰链机构 | |
CN107244297B (zh) | 一种新型重型货车用轻量化高架箱 | |
CN105715131A (zh) | 一种两段式开启车门防撞限位器 | |
CN203543982U (zh) | 动车组行李架 | |
CN201580346U (zh) | 一种重型卡车前面罩 | |
CN103010066B (zh) | 自卸汽车后门开合装置 | |
CN102337816B (zh) | 一种汽车前罩的铰链 | |
CN20798496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侧面碰撞中b柱加强装置 | |
CN203063755U (zh) | 一种自流自卸型车厢 | |
CN204110188U (zh) | 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液压锁栓 | |
CN203331797U (zh) | 一种自卸车后门气动开关 | |
CN203065061U (zh) | 起重机及其配重提升装置 | |
CN204586495U (zh) | 加气舱及使用该加气舱的天然气车辆 | |
CN210530578U (zh) | 一体式推拉门用软关门装载车 | |
CN204284097U (zh) | 按键式锁止解锁结构和车辆 | |
CN216805244U (zh) | 一种可折叠式内置汽车尾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