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35924U -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35924U
CN204035924U CN201420325983.1U CN201420325983U CN204035924U CN 204035924 U CN204035924 U CN 204035924U CN 201420325983 U CN201420325983 U CN 201420325983U CN 204035924 U CN204035924 U CN 204035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lade
mould
die
hent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5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a Enk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a Enk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a Enk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a Enk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25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35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35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359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有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模具;送料装置,包括有料盒和第一驱动机构;取料装置,具有第一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一抓料爪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二抓料爪将叶片插入至所述模具对应插槽内的第三驱动机构,第二抓料爪位于第一抓料爪转动至竖直位置的后方;滚铆装置,包括有铆头、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模具和下压盖设置于机座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机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得叶片能够自动从取料装置下料并通过送料装置传送到模具对应的插槽内,取代人工操作而实现自动插片,大大提高了叶轮装配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油烟机或风机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油烟机或风机中常用的插片式叶轮其结构通常包括有依次间隔设置的沿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以及分别设置于环形分布叶片顶部的上压盖和设置于环形分布叶片底部的下压盖。如专利号为ZL20122010581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叶片安装简单的风机叶轮》中就公开了这种插片式叶轮的基本结构,该专利叶轮的叶片上下两端成型有插片,所述插片穿过上固定盘槽孔和下固定盘槽孔,且所述插片经折弯之后压靠在上固定盘和下固定盘的端面上,这种插片式叶轮的叶片安装和拆卸简单,而且在叶片损坏的时候可以只对叶片进行更换,而不至于整个叶轮报废掉。
但现有技术中,上述这种插片式叶轮的叶片安装过程大多数通过人工手动插片实现,即冲制好的叶片用手工先将其一端插入圆形带槽孔的下压盖中,待下压盖一圈的槽孔均插满叶片后,然后再在叶片上方设置上压盖,将叶片的另一端插入上压盖对应的槽孔内,叶片伸出于上、下压盖的槽孔之外的插片最后通过冲头铆压弯折或者手工直接敲打压弯,使得上、下压盖与叶片固定连为一体。这种传统的装配方式需要将成型好的叶片手动插入到压盖的槽孔中,进行预装配的工序占用大量的人力投入,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成本高,生产数量和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完全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装配生产,因此,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有机座和设置于该机座上模具,所述模具沿周向具有间隔设置的可供叶轮的叶片插入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
送料装置,具有送料口和出料口,该送料装置包括有可容纳叶片的料盒和可驱动叶片脱出所述料盒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料盒的顶部为所述送料口,所述料盒的底部为所述出料口;
取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口一侧,该取料装置具有第一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一抓料爪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该取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二抓料爪将叶片插入至所述模具对应插槽内的第三驱动机构,并且,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抓料爪位于所述第一抓料爪转动至竖直位置的后方;
滚铆装置,用于将叶片分别伸出于叶轮的上压盖和下压盖的槽孔之外的插片折弯固定,该滚铆装置包括有可滚压插片的铆头、可驱动所述铆头动作的第四驱动机构和可驱动所述模具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下压盖套设于所述模具之外并位于该模具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连杆、转轴、第二气缸和推块,其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转轴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连杆的一端可活动铰接相连,所述转轴的一端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料盒的出料口下部,该转轴具有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推块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该推块具有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弧面导向台,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推块相连并可驱动该推块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料装置的水平方向移动。
为了使得叶片能够平稳的从料盒送出,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带磁性的圆柱体,每个所述圆柱体具有能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每个圆柱体沿所述圆弧面在相同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叶片可容置于由两个圆柱体的凹槽形成的凹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料盒为呈扁平状竖直设置的盒体,该盒体相对而设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U型导向槽,所述叶片的两端插片分别容置于相应的导向槽内。
为了简化结构,减少驱动部件整体体积,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简单为一回转气缸,该回转气缸具有气缸本体和可转动的连接在该气缸本体上的旋转台,所述第一抓料爪固定于所述旋转台的底部,所述回转气缸的气缸本体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台的旋转中心轴与所述机座的水平面呈45度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气缸为型号是亚德客HRQ20的回转气缸,所述旋转台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抓料爪从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回转气缸的旋转台转动角度为18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所述第二抓料爪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三气缸和可驱动位于所述第二抓料爪内的叶片沿竖直向下运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位于所述模具的插槽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该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第四气缸水平移动的滑轨,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可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在顶部还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板相连并可驱动所述第四气缸沿所述滑轨做直线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铆头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模具上方的第一铆头和设置于所述模具下方的第二铆头,所述第一铆头和第二铆头分别为可转动的滚轮,所述的第四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所述第一铆头摆动的第六气缸和可驱动所述第二铆头升降的第七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相互铰接相连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铆头摆动,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铆头的底部。
为了防止下压盖滑动,保证下压盖的定位和插片的精度,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的下方还设置有可固定所述下压盖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锁定装置、联动环、推头和第八气缸,其中,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有摇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联动环位于所述模具的正下方,所述摇杆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块活动铰接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联动环固定相连,所述下压盖的每一槽孔在一侧开设有与该槽孔连通的定位孔,所述摇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下压盖的定位孔内定位的定位柱,所述摇杆的中部还设置有凸轴,该摇杆通过所述凸轴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模具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推头设置于所述联动环的下方,所述第八气缸驱动所述推头上下运动。
为了保证定位机构能够准确的定位下压盖,在定位机构的每个摇杆的侧上方还设置有可检测下压盖位置的光电检测开关,当定位柱穿过下压盖的定位孔进行定位时,光电检测开关可以感应到下压盖的下降高度,这样就可以判定下压盖是否被准确定位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送料装置、取料装置和滚铆装置的配合实现了叶轮插片的机械自动化操作,整机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得叶片能够自动从取料装置下料并通过送料装置传送到模具对应的插槽内,取代人工操作而实现自动插片,可以实现单工位或者多工位同时装配,大大提高了叶轮装配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图4所示送料装置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送料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料装置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旋转气缸未工作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料装置结构示意图(旋转气缸工作状态)。
图11为图10所示取料装置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底部)。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侧部)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一(实现定位状态)。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之二(取消定位状态)。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卡死装置和模具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1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该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有机座E,机座E上设置有送料装置A、取料装置B、滚铆装置C以及用于实现叶轮插片的模具D,其中,模具D包括有中空的筒体和与该筒体一体成型的底板D2,该模具D的筒体沿周向具有可供叶片插入的间隔设置的插槽D1;
送料装置A包括有可容纳叶片G的料盒1、可驱动叶片G脱出料盒1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底座11,料盒1的顶部为送料口,料盒1的底部为出料口;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91、连杆911、转轴912、第二气缸92和推块2,其中,连杆9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和转轴912的一端,并且,第一气缸91的活塞杆和连杆911的一端可活动铰接相连,转轴912的一端和连杆911的另一端固定相连,转轴912设置于料盒1的出料口下部,该转轴912具有与叶片G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
推块2位于转轴912的下方,推块2具有本体以及可与叶片G的轮廓相适配的弧面导向台21,第二气缸92的活塞杆和推块2的本体相连并可驱动该推块2沿靠近或远离取料装置B的水平方向移动;为了使得叶片G能够更为平稳的送至取料装置B的料爪(料爪同样具有可与叶片G的轮廓相适配的弧形面)中,防止叶片G在送料过程中飞出,推块2的本体和弧面导向台21之间通过扭簧22可转动的铰接相连,弧面导向台21的下方具有带曲面231的导引挡块23,当推块2运动至取料装置B的料爪位置后,导引挡块23的曲面231和取料装置B相抵并驱使弧形导向台21相对于推块2的本体发生转动,弧面导向台21的弧形面会与料爪的弧形面保持方向一致,使得叶片G能够更加平稳的从送料装置A转移到取料装置B,推块2的本体和弧面导向台21之间的扭簧增加了弧面导向台21的柔性,避免送料装置A和取料装置B之间的刚性碰撞而造成叶片G飞出的现象,提高叶片G转送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叶片G从料盒下落是否到位,在转轴91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光电检测开关24,该第一光电检测开关24可以检测瑕疵叶片的卡片问题,当发生卡片时,第一光电检测开关24启动并通知控制主机,提醒操作者检测料盒中的叶片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料盒1为呈扁平状竖直设置于底座11上的盒体,该盒体相对而设的两侧边分别成型有U型导向槽12,叶片G两端的插片可以分别容置于相应的导向槽12内。
为了使得叶片能够平稳的从料盒1送出,作为进一步优选,转轴912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带磁性的圆柱体913,每个圆柱体913具有能与叶片G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每个圆柱体913沿圆弧面在相同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凹槽914,叶片G可容置于由两个圆柱体913的凹槽914形成的凹腔内。工作时,料盒1内的叶片G受重力作用落入圆柱体913的凹腔内,然后第一气缸91通过连杆911驱动转轴912转动,并将圆柱体913上的叶片G转出料盒1的出料口,此时,叶片G正好落在推块2的弧面导向台21上,推块2在第二气缸92的作用下向前作直线运动,转轴912上的叶片G在推块2作用下脱离磁性圆柱体913并随着推块2一起向前作直线运动。
取料装置B设置于送料装置A的出料口一侧,该取料装置B具有第一抓料爪3和可驱动该第一抓料爪3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该取料装置B还包括有第二抓料爪4和可驱动该第二抓料爪4将叶片G插入至模具D对应插槽D1内的第三驱动机构,并且,初始状态下,第二抓料爪4位于第一抓料爪3转动至竖直位置的后方;
为了简化结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简单的为一回转气缸93,该回转气缸93具有气缸本体和可转动的连接在该气缸本体上的旋转台931,第一抓料爪3固定于旋转台931的底部,回转气缸93的气缸本体可转动设置于旋转台931的顶部,并且,旋转台931的旋转中心轴与机座E的水平面之间呈45度角设置;回转气缸93优选台湾亚德客生产的型号为HRQ20的回转气缸,旋转台931呈圆柱形结构,第一抓料爪3从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状态下,回转气缸93的旋转台931转动角度正好为180度。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第二抓料爪4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三气缸94和可驱动位于第二抓料爪4内的叶片G沿竖直向下运动的第四气缸95,第四气缸95位于模具D的插槽D1上方。
取料装置B还包括有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5,第三气缸94设置于第一支架41上,第二支架5的顶部设置有可供第四气缸95水平移动的滑轨51,第四气缸95设置于可与滑轨51配合的滑板52上,第二支架5在顶部还设置有第五气缸96,第五气缸96的活塞杆与滑板52相连并可驱动第四气缸95沿滑轨51做直线移动。
取料装置B的动作包括从送料装置A的推块2上拿取叶片G,然后将叶片G转送到对应模具插槽D1的位置,再将叶片G压入模具D的对应插槽D1中,这三部分动作分别由回转气缸93、第三气缸94和第四气缸95驱动相应的部件动作。
其中,回转气缸93驱动第一抓料爪3从对应推块2的水平位置旋转到对应模具插槽D1的竖直位置,第一抓料爪3和回转气缸93的旋转台931之间通过呈L形的连接件932固定,第一抓料爪3设置于该L形连接件932的一端,回转气缸93的旋转台931设置于该L形连接件932的另一端,转动时,第一抓料爪3和L形连接件932绕着回转气缸93的旋转台931中心轴线旋转180度。
为了增加第二抓料爪4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稳定性,防止第二抓料爪4抖动,第一支架41上还设置有两根可与第三气缸94的活塞杆同步水平移动的导轴42,两根导轴42分别设置于第三气缸94的上部和下部,第一支架41上还设置有可供导轴42穿过的轴套43,每根导轴42的一端可活动的穿设于轴套43内,每根导轴42的另一端则分别固定在第二抓料爪4上;于是,当第三气缸94的活塞杆伸出时,上下两根导轴42同时和第三气缸94的活塞杆一起向外伸出,第二抓料爪4由三根相互平行的杆驱动向前推出,运动更加平稳,有效防止第二抓料爪4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提高了叶片安装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滚铆装置C用于将叶片G分别伸出于上压盖和下压盖F槽孔之外的插片折弯固定,该滚铆装置C包括有可摆动的铆头、可驱动铆头动作的第四驱动机构和可驱动模具D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模具D通过设置于底部的伺服电机97(即第五驱动机构)实现旋转,机座E上还设置有一个套设于模具D之外的支撑环7,该支撑环7的底部设置有可向上顶起该支撑环7实现叶轮脱模的支撑环气缸73,下压盖F套设于模具D之外并可搁置于该支撑环7上,模具D用于叶轮的叶片G插入和定位,该模具D沿周向具有间隔设置的插槽D1,下压盖F沿圆周间隔开设有可供叶片G端部的插头插入的弧线形槽孔F1和与该槽孔F1连通的半圆形定位孔F2,参见图12。
铆头包括有设置于模具D上方的第一铆头71和设置于模具D下方的第二铆头72,第一铆头71和第二铆头72分别为可转动的滚轮,第四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第一铆头71摆动的第六气缸98和可驱动第二铆头72升降的第七气缸99,第六气缸98的活塞杆通过相互铰接相连的连杆机构981驱动第一铆头71摆动,第七气缸99的活塞杆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二铆头72的底部。为了提高滚铆的效率,保证滚铆时整体平衡性,作为优选,可以在模具D的上端沿径向对称的位置分别布置一个铆头,两个铆头在滚铆时可以同时工作,保证滚铆的效率和质量。
叶轮插片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叶轮的叶片G之间的间隔均匀,并且保证每片叶片G的两端插片能够准确的插入到上压盖和下压盖F对应的插孔内。为了保证插片精度,通常需要将下压盖F的插孔预先和模具D的插槽D1对正,考虑到放置到机座E上的下压盖F会发生滑动,为了保证模具D的插槽D1和下压盖F上开设的槽孔F1一一对应,模具D的下方还设置有可固定下压盖F的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包括有锁定装置、联动环83、推头901和第八气缸90,其中,锁定装置包括有摇杆8、第一固定块81和第二固定块82,联动环83设置于模具的D的正下方;摇杆8一端具有第一凸轴85并和第一固定块81活动铰接相连,第一固定块81和联动环83固定相连,摇杆8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插入下压盖F的定位孔F2内定位的定位柱84,摇杆8的中部还设置有第二凸轴86,该摇杆8通过第二凸轴86和第二固定块82铰接相连,第二固定块82与模具D的底板D2固定相连。
其中,联动环83上可以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锁定装置,联动环83可以实现多个锁定装置的联动,在联动环83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推头901和可驱动该推头901上下运动的第八气缸90,启动第八气缸90驱动推头901向上顶联动环83,则可以通过联动环83实现所有第一固定块81的同时向上运动,从而驱动带有定位柱84的摇杆8一端从水平位置呈90度垂直向下运动,最终实现下压盖F从定位机构上的脱模。
为了保证定位机构能够准确的定位下压盖,在定位机构的每个摇杆8的侧上方还设置有光电检测开关(图中未示),光电检测开关固定在机座E上,当定位柱84穿过下压盖F的定位孔F2进行定位时,光电检测开关可以感应到下压盖F的下降高度,这样就可以检测下压盖F是否被准确定位放置。
为了保证受力均衡,通常,可以在联动环8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推头901和第八气缸90,每个推头901对应一个第八气缸90,并且沿联动环83的周向均匀布置;但是,当多个第八气缸90同时工作时,由于均是刚性运动,一旦气缸的动作不一致,定位柱84就很容易卡死在下压盖F上,导致下压盖F无法从定位机构上正常脱模。
为了增加气缸运动的柔性,保证多个第八气缸90的动作平衡性,在模具D和联动环8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防卡死装置,每个防卡死装置包括有弹簧87、导柱88和导套89,其中,导柱88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与固定连接在联动环83上,导柱8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导柱88可活动的穿设于导套89中,导套89包括有本体和成型于该本体底部的台阶面891,导套89的截面呈倒置的T型;模具D的底板D2上开设有阶梯孔D3,导柱88的端部可穿过并伸出于该阶梯孔D3之外,导套89的台阶面891则轴向限位于该阶梯孔D3的阶梯面上,弹簧87套设于导柱88上,并且,弹簧87的一端与导柱88的固定端相抵,弹簧87的另一端与导套89的台阶面891底部相抵,参见图18;于是,当联动环83底部有多个第八气缸90动作时,防卡死装置的弹簧87可以实现由不同的第八气缸90驱动的每个的活塞杆推力进行柔性调节,使得联动环83能够始终保持水平向上运动,避免因联动环83底部受力不均匀而引起定位装置卡死的现象,保证下压盖F的顺利脱模。
为了防止叶片在传送过程中掉落,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本实施例自动成型设备在转轴912的圆柱体913、推块2的弧面导向台21、第一抓料爪3和第二抓料爪4都采用了磁性材料,能够有效地吸住叶片,防止叶片在传送过程中掉落。
为了控制气缸的行程,保证气缸运动到位,本实施例还在每个气缸两端都设置有磁性开关,用以检测气缸运动位置。
本实施例的自动成型机基本工作原理为:预先将叶片G手动或者自动从送料装置A顶部的送料口放入,下压盖F同样通过手工或者自动放置在机座E上,并且,下压盖F的插孔分别通过定位机构的摇杆8上的定位柱84实现定位,使得下压盖F的槽孔正好对准模具D上的相应插槽D1。
第一气缸91驱动转轴912旋转进而将叶片G从送料装置A底部的出料口转出,然后第二气缸92驱动推块2向前推出,将叶片G从转轴912的圆柱体913上脱离,并送至取料装置B的第一抓料爪3位置;
取料装置B的回转气缸93驱动第一抓料爪3绕旋转台931的中心轴转过180度,使得叶片G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第三气缸94驱动第二抓料爪4向前,叶片G脱离第一抓料爪3并随第二抓料爪4一起向前运动至模具D对应的插槽D1位置,然后,设置在第二支架5上的第五气缸96驱动载有第四气缸95的滑板52向前伸出并位于叶片G所在位置的正上方,接着,第五气缸96向下驱动叶片G压入模具D的对应插槽D1内;
此时,完成一次插片动作,所有气缸在完成驱动动作后均自动复位,模具D转动一个插槽D1位置,进行下一次插片动作。由于插入对应插槽D1中的叶片G其一端插片也相应地插入下压盖F上对应的槽孔中,因此,一旦有叶片G插入模具D的插槽D1中后,下压盖F相对于模具D的位置就固定了,下压盖F即实现了定位,因此,通常在模具D转过几个插槽D1位置后,就可以启动定位机构的第八气缸90工作,由第八气缸90驱动推头901向上顶联动环83,定位机构上的每个摇杆8相对于第一固定块81铰接转动90度,定位柱84脱离下压盖F的定位孔F2,完成下压盖F的脱模,下压盖F提前脱模可有效防止在后面的插片过程中定位机构的定位柱和叶片发生干涉;在下压盖F脱离定位机构后,模具D继续转动进行后续的插片动作,依次循环进行直到模具D上的插槽D1全部装满叶片G。
当完成全部插片后,通过人工手动放置或者用其他辅助设备自动放置的方式将上压盖放入已经插好叶片的模具顶部,叶片的另一端插片分别对应地插入到上压盖的相应槽孔中;随后,滚铆装置C开始工作,伺服电机97先驱动模具D连续旋转,接着,第六气缸98和第七气缸99同时启动,第六气缸98驱动第一铆头71滚压外露于上压盖之外的叶片插片,使得叶片G一端和上压盖连为一体,第七气缸99驱动第二铆头72滚压外露于下压盖F之外的叶片插片,使得叶片G和下压盖F连为一体。
滚铆结束后,支撑环气缸73动作,并将支撑环7向上顶起,由于下压盖F是搁置在支撑环7上,从而可以将整个叶轮从模具D上脱离,方便叶轮从机座E上取下,并进行下一个叶轮的插片工作。
本实施例的叶轮插片成型设备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取代人工作业,实现叶轮插片的自动化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插片效率;另外,定位机构能够保证下压盖F的槽孔和模具D的插槽D1之间的精确定位,提高了插片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废品率。

Claims (10)

1.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包括有机座和设置于该机座上的模具,所述模具沿周向具有间隔设置的可供叶轮的叶片插入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
送料装置,具有送料口和出料口,该送料装置包括有可容纳叶片的料盒和可驱动叶片脱出所述料盒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料盒的顶部为所述送料口,所述料盒的底部为所述出料口;
取料装置,设置于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口一侧,该取料装置具有第一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一抓料爪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该取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抓料爪和可驱动该第二抓料爪将叶片插入至所述模具对应插槽内的第三驱动机构,并且,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二抓料爪位于所述第一抓料爪转动至竖直位置的后方;
滚铆装置,用于将叶片分别伸出于叶轮的上压盖和下压盖的槽孔之外的插片折弯固定,该滚铆装置包括有可滚压插片的铆头、可驱动所述铆头动作的第四驱动机构和可驱动所述模具转动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下压盖套设于所述模具之外并位于该模具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气缸、连杆、转轴、第二气缸和推块,其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转轴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连杆的一端可活动铰接相连,所述转轴的一端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料盒的出料口下部,该转轴具有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推块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该推块具有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弧面导向台,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推块相连并可驱动该推块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取料装置的水平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且带磁性的圆柱体,每个所述圆柱体具有能与所述叶片的轮廓相适配的圆弧面,每个圆柱体沿所述圆弧面在相同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叶片可容置于由两个圆柱体的凹槽形成的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为呈扁平状竖直设置的盒体,该盒体相对而设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U型导向槽,所述叶片的两端插片分别容置于相应的导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一回转气缸,该回转气缸具有气缸本体和可转动的连接在该气缸本体上的旋转台,所述第一抓料爪固定于所述旋转台的底部,所述回转气缸的气缸本体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并且,所述旋转台的旋转中心轴与所述机座的水平面呈45度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气缸为型号是亚德客HRQ20的回转气缸,所述旋转台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抓料爪从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回转气缸的旋转台转动角度为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所述第二抓料爪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三气缸和可驱动位于所述第二抓料爪内的叶片沿竖直向下运动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位于所述模具的插槽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还包括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气缸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可供所述第四气缸水平移动的滑轨,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可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板上,所述第二支架在顶部还设置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板相连并可驱动所述第四气缸沿所述滑轨做直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头包括有设置于所述模具上方的第一铆头和设置于所述模具下方的第二铆头,所述第一铆头和第二铆头分别为可转动的滚轮,所述的第四驱动机构包括有可驱动所述第一铆头摆动的第六气缸和可驱动所述第二铆头升降的第七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相互铰接相连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铆头摆动,所述第七气缸的活塞杆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铆头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下方还设置有可固定所述下压盖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锁定装置、联动环、推头和第八气缸,其中,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有摇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联动环位于所述模具的正下方,所述摇杆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块活动铰接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联动环固定相连,所述下压盖的每一槽孔在一侧开设有与该槽孔连通的定位孔,所述摇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可插入所述下压盖的定位孔内定位的定位柱,所述摇杆的中部还设置有凸轴,该摇杆通过所述凸轴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模具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推头设置于所述联动环的下方,所述第八气缸驱动所述推头上下运动。
CN201420325983.1U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35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5983.1U CN204035924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5983.1U CN204035924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35924U true CN204035924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598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35924U (zh) 2014-06-18 2014-06-18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359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8988A (zh) * 2014-06-18 2014-09-10 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N105345440A (zh) * 2015-12-29 2016-02-24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铝型材边框角码自动安装机
CN109986489A (zh) * 2019-03-12 2019-07-09 上海应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叶轮自动装配设备及风机叶轮装配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8988A (zh) * 2014-06-18 2014-09-10 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N104028988B (zh) * 2014-06-18 2016-08-24 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N105345440A (zh) * 2015-12-29 2016-02-24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铝型材边框角码自动安装机
CN105345440B (zh) * 2015-12-29 2017-08-25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铝型材边框角码自动安装机
CN109986489A (zh) * 2019-03-12 2019-07-09 上海应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叶轮自动装配设备及风机叶轮装配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8988B (zh)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N204035924U (zh) 一种插片式叶轮的自动成型设备
CN104009594A (zh)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
CN104139356B (zh) 插片式叶轮成型机的定位装置
CN203933279U (zh)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机
CN103817931B (zh) 铜排插入塑壳流水线
CN107252870A (zh) 一种双节距带附件片的圆盘装配机
CN204036313U (zh) 插片式叶轮成型机的定位装置
CN109850303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硬件的可控制贴标装置
CN107225319B (zh) 一种用于理发剪静刀座与静刀片的固定加工系统
CN104070339B (zh) 一种叶轮插片的送料装置
CN209063267U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切片冲压装置
CN209374587U (zh) 一种锂电池电极片压印装置
CN204938338U (zh) 桶盖密封圈安装机用推料机构
CN204035925U (zh) 一种叶轮插片的送料装置
CN104029013B (zh) 一种叶轮插片的取料装置
CN205817746U (zh) 一种弹簧冲压件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9319581A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层绕机的卷绕系统
CN214059116U (zh) 一种送引线料盘
CN211495678U (zh) 一种用于电容器引出线焊接成型后的接料裁剪装置
CN204772782U (zh) 一种与注塑机联机使用的全自动打孔机
CN204035997U (zh) 一种叶轮插片的取料装置
CN209193237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层绕机的卷绕系统
CN207255614U (zh) 一种模切件自动组装机
CN207858174U (zh) 抓取与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