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0969U -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0969U
CN204020969U CN201420478427.8U CN201420478427U CN204020969U CN 204020969 U CN204020969 U CN 204020969U CN 201420478427 U CN201420478427 U CN 201420478427U CN 204020969 U CN204020969 U CN 204020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groove
extending shaft
main body
tween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84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哲人
顾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84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0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0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与转向机连接的中间轴延长轴,包括延长轴主体;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机中的齿轮轴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齿轮轴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连接空腔贯通的空腔开口槽,所述空腔开口槽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在所述空腔开口槽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在所述连接部上位于所述耳片与所述延长轴主体之间设置有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与所述空腔开口槽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转向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整体重量轻。

Description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中间轴延长轴是连接在中间轴下端的轴,用于与转向机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形成在中间轴上的延长轴,在与转向机连接时,通常在延长轴的下端横向设置一转向摇臂,通过转向摇臂与转向横向拉杆连接,进而带动车轮转向。
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辆转向装置(CN200410012064),其包括转向轴1′、中间轴2′和延长轴3′。在延长轴3′的下端设置有转向摇臂4′,转向摇臂4′通过螺母5′连接在延长轴3′的下端。转向摇臂4′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转向横向拉杆7′,转向横向拉杆7′的一端通过球头螺栓6′连接在转向摇臂4′,其另一端与车轮8′连接。从而通过转向摇臂4′的转动,带动转向横向拉杆7′移动,进而带动车轮8′转向。
上述车辆转向装置的缺陷为:由于转向摇臂4′横向设置在延长轴3′的下端,需要占据一定空间,增加了安装占用体积。
并且由于在转向过程中,转向摇臂4′需要转动一定角度,还需要特定的转动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安装占用体积,不利于减小结构整体尺寸。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动力转向机延长装置(CN201420105392),其转向机输入端与传统轴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与转向轴之间设置有球轴承,并通过卡簧将传动轴与法兰连接。
上述动力转向机延长装置的缺陷为:转向轴与转向机输入端之间连接结构复杂,安装不变,并且需要借助法兰、球轴承、卡簧实现连接,增加了结构整体重量。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安装、占用空间小、结构重量轻的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成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安装、占用空间小、整体结构重量轻的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与转向机连接的中间轴延长轴,包括延长轴主体;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机中的齿轮轴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齿轮轴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连接空腔贯通的空腔开口槽,所述空腔开口槽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在所述空腔开口槽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在所述连接部上位于所述耳片与所述延长轴主体之间设置有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与所述空腔开口槽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上位于所述耳片与所述延长轴主体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且所述横向槽与所述轴向槽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槽与所述横向槽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槽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轴向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槽紧贴着所述耳片设置。
进一步地,在从所述耳片至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上端的方向上,所述轴向槽的槽深逐渐变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空腔的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轴组件和与所述转向轴组件连接的转向机;所述转向机上设置有齿轮轴,所述转向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轴和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远离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连接有中间轴延长轴,所述中间轴延长轴包括延长轴主体;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齿轮轴的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连接空腔贯通的空腔开口槽,所述空腔开口槽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在所述空腔开口槽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两个所述耳片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耳片之间松紧的调节螺栓;在所述连接部上位于所述耳片与所述延长轴主体之间设置有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所述轴向槽与所述空腔开口槽连通;所述齿轮轴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被紧固连接在所述连接空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部上位于所述耳片与所述延长轴主体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且所述横向槽与所述轴向槽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槽与所述横向槽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延长轴主体的下端设置连接部,在连接部下端设置连接空腔,用于与转向机中的齿轮轴连接。并在连接空腔的一侧设置空腔开口槽,在空腔开口槽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耳片,通过调节螺栓将两个耳片夹紧,以将位于连接空腔的齿轮轴与连接部紧固连接。为了提高齿轮轴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在耳片的外侧设置一轴向槽轴向槽与空腔开口槽连通,轴向槽沿着轴线延伸,并与空腔开口槽连通,提高了两个耳片在连接部上的径向形变能力,可以将齿轮轴紧固在连接空腔内。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轴延长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其通过下端的连接空腔与齿轮轴连接,无需占用横向空间,安装所需占用的空间小。并且通过设置轴向槽,提高了耳片的形变能力,使得连接更加稳定,无需借助额外的法兰配合,整体结构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整体结构安装时所占用空间小,整体结构重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转向轴、中间轴及延长轴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延长轴上的转向摇臂与转向横拉杆配合,带动车轮转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延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中间轴延长轴从另一角度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中间轴延长轴与转向机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中间轴延长轴与转向机中的齿轮轴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中间轴延长轴与齿轮轴连接时,将连接空腔沿着轴向槽剖开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转向轴;         2′-中间轴;        3′-延长轴;
4′-转向摇臂;       5′-螺母;          6′-球头螺栓;
7′-转向横拉杆;     8′-车轮;
100-转向机;         101-齿轮轴;        200-车辆转向系统;
1-中间轴延长轴;     11-延长轴主体;     12-连接部;
13-连接空腔;        14-空腔开口槽;     15-耳片;
16-轴向槽;          17-横向槽;         18-调节螺栓;
2-中间轴;           21-万向节;         3-转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形成在中间轴2的下端,用于与图5所示的转向机100连接。
该中间轴延长轴1包括延长轴主体11,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机100中的齿轮轴101连接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齿轮轴101的连接空腔13。
如图3-4所示,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连接空腔13贯通的空腔开口槽14,空腔开口槽14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
在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15。
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有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6,轴向槽16与空腔开口槽14连通。
即,该中间轴延长轴1包括圆柱形的延长轴主体11,延长轴主体11的上端通过万向节21与中间轴2连接,其下端与转向机100中的齿轮轴101连接,从而通过中间轴延长轴1的转动带动齿轮轴101转动,进而带动转向机100中的齿轮转动,实现车轮方向调整。
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形成有连接空腔13,用于将齿轮轴101连接在连接空腔13内。由此,在安装时,无需占用横向空间,将齿轮轴101轴向安装在连接空腔13内即可,减小了安装所需体积。
为了能将连接空腔13夹紧,在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空腔开口槽14,其与连接空腔13贯通,并在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耳片15,两个耳片15相对设置,两个耳片15上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耳片15之间松紧的调节螺栓18。
通过调节螺栓18可以将两个耳片15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8调节两个耳片15之间的松紧程度,将齿轮轴101夹紧在连接空腔13内。
为了提高连接空腔13位于空腔开口槽14两侧的两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外侧,也即是在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一段轴向槽16,并且轴向槽16与空腔开口槽14连通,使得连接空腔13被空腔开口槽14分开的两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增大,利于将两个耳片15夹紧,提高两个耳片15之间的夹紧力,进而将齿轮轴101夹紧固定在连接空腔13内。由于轴向槽16为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槽,称之为轴向槽。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轴延长轴,结构简单,重量轻,连接时无需占用横向安装空间,体积小,夹紧力大,能够与齿轮轴稳固连接。
较佳地,如图3-4所示,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17,且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
通过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外侧,也即是在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一段横向槽17,横向槽17沿着连接部12的周向延伸,即沿着连接部12的外周面或圆周面所在的方向延伸,横向槽17布置在连接部12的外周面上,并且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从而在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轴向方向上,横向槽17将连接部12分为两个部分。由于横向槽17的设置,提高了连接部12上靠近耳片15所在的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进一步利于将两个耳片15夹紧,提高两个耳片15之间的夹紧力,从而能够将齿轮轴101夹紧在连接空腔13内。
由于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并沿着连接部12的外周面延伸,其相对于轴向槽16为沿着横向延伸的槽,称之为横向槽。
较佳地,如图3-4所示,轴向槽16与横向槽17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即轴向槽16与横向槽17相交,两者的正投影呈十字形。从而使得两个耳片15在轴向上距离横向槽17相同,使得两个耳片15的弹性形变能力大致相同,利于通过调节螺栓18将两个耳片15夹紧。
较佳地,如图3-4所示,横向槽17对称地布置在轴向槽16的两侧。通过将横向槽17对称地布置在轴向槽16的两侧,使得两个耳片15在横向上距离横向槽17的两个末端相同,使得两个耳片15与连接部12连接处变形能力一致。在通过调节螺栓18夹紧时,两侧的两个耳片15相向移动的移动量一致,便于将两个耳片15夹紧配合。
优选地,横向槽17紧贴着耳片15设置,即将横向槽17设置在靠近耳片15处,或者为将横向槽17设置在耳片15的后端与连接部12连接处,使得耳片15与连接部12相交部分弹性形变能力增大,利于通过调节螺栓18将两个耳片15夹紧。横向槽17的宽度优选为3mm。该处耳片的后端是指耳片上靠近延长轴主体11的一端。
较佳地,如图3-4所示,在从耳片15至延长轴主体11的上端的方向上,轴向槽16的槽深逐渐变浅,在保证连接空腔13的弹性形变能力的同时,避免将连接部12切开,影响其结构强度。
较佳地,如图3所示,连接空腔13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即是连接空腔13为截面呈圆形的腔体,其也可以称之为圆柱形空腔,利于与圆柱形的齿轮轴101配合连接。
如图5-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系统200,包括转向轴组件和与转向轴组件连接的转向机100;转向机100上设置有齿轮轴101,转向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轴3和中间轴2。
如图3-4所示,中间轴2上远离转向轴3的一端连接有中间轴延长轴1,中间轴延长轴1包括延长轴主体11。
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齿轮轴101连接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齿轮轴101的连接空腔13。
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连接空腔13贯通的空腔开口槽14,空腔开口槽14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在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15,如图6所示,两个耳片1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耳片15之间松紧的调节螺栓18。
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有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6,轴向槽16与空腔开口槽14连通。
齿轮轴101通过调节螺栓18被紧固连接在连接空腔13内。
也即是,该车辆转向系统200,包括转向机100、转向轴3、中间轴2等。转向机100上设置有齿轮轴101,齿轮轴101用于与中间轴2上的中间轴延长轴1连接,以将转向轴3传递来扭矩,传递给转向机100,进而调整车轮转向。
中间轴延长轴1包括圆柱状的延长轴主体11,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形成有连接空腔13,用于将齿轮轴101连接在连接空腔13内。由此,在安装时,无需占用横向空间,将齿轮轴101轴向安装在连接空腔13内即可,减小了安装所需体积。
为了能将连接空腔13夹紧,在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空腔开口槽14,其与连接空腔13贯通,并在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耳片15,两个耳片15相对设置,两个耳片15上连接有用于调节两个耳片15之间松紧的调节螺栓18。
通过调节螺栓18可以将两个耳片15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调节螺栓18调节两个耳片15之间的松紧程度,将齿轮轴101夹紧在连接空腔13内。
为了提高连接空腔13位于空腔开口槽14两侧的两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外侧,也即是在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一段轴向槽16,并且轴向槽16与空腔开口槽14连通,使得连接空腔13被空腔开口槽14分开的两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增大,利于将两个耳片15夹紧,提高两个耳片15之间的夹紧力,进而将齿轮轴101夹紧固定在连接空腔13内。由于轴向槽16为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槽,称之为轴向槽。
连接时,将齿轮轴101安装在连接空腔13内,通过调整调节螺栓18将两个耳片15夹紧,从而将齿轮轴101紧固在连接空腔内。如需更换时,调整调节螺栓18,将两个耳片15松开,即可进行更换,操作方便。
较佳地,如图3-4所示,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17,且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
通过在连接部12上位于耳片15外侧,也即是在耳片15与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一段横向槽17,横向槽17沿着连接部12的周向延伸,即沿着连接部12的外周面或圆周面所在的方向延伸,横向槽17布置在连接部12的外周面上,并且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从而在沿着延长轴主体11的轴向方向上,横向槽17将连接部12分为两个部分。由于横向槽17的设置,提高了连接部12上靠近耳片15所在的部分的弹性形变能力,进一步利于将两个耳片15夹紧,提高两个耳片15之间的夹紧力,从而能够将齿轮轴101夹紧在连接空腔13内。
由于横向槽17与轴向槽16相交,并沿着连接部12的外周面延伸,其相对于轴向槽16为沿着横向延伸的槽,称之为横向槽。
较佳地,如图3-4所示,轴向槽16与横向槽17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即轴向槽16与横向槽17相交,两者的正投影呈十字形。从而使得两个耳片15在轴向上距离横向槽17相同,使得两个耳片15的弹性形变能力大致相同,利于通过调节螺栓18将两个耳片15夹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整体重量轻。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与转向机(100)连接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包括延长轴主体(11);
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机(100)中的齿轮轴(101)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齿轮轴(101)的连接空腔(13);
所述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连接空腔(13)贯通的空腔开口槽(14),所述空腔开口槽(14)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
在所述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15),在所述连接部(12)上位于所述耳片(15)与所述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有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6),所述轴向槽(16)与所述空腔开口槽(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12)上位于所述耳片(15)与所述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17),且所述横向槽(17)与所述轴向槽(16)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槽(16)与所述横向槽(17)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17)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轴向槽(16)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槽(17)紧贴着所述耳片(15)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耳片(15)至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上端的方向上,所述轴向槽(16)的槽深逐渐变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延长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空腔(13)的横截面为圆形。
8.一种车辆转向系统(200),包括转向轴组件和与所述转向轴组件连接的转向机(100);
所述转向机(100)上设置有齿轮轴(101),所述转向轴组件包括顺次连接的转向轴(3)和中间轴(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2)上远离所述转向轴(3)的一端连接有中间轴延长轴(1),所述中间轴延长轴(1)包括延长轴主体(11);
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齿轮轴(101)连接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齿轮轴(101)的连接空腔(13);
所述连接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一条与所述连接空腔(13)贯通的空腔开口槽(14),所述空腔开口槽(14)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
在所述空腔开口槽(14)的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凸起的耳片(15),两个所述耳片(1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耳片(15)之间松紧的调节螺栓(18);
在所述连接部(12)上位于所述耳片(15)与所述延长轴主体(11)之间设置有沿着所述延长轴主体(11)的中轴方向延伸的轴向槽(16),所述轴向槽(16)与所述空腔开口槽(14)连通;
所述齿轮轴(101)通过所述调节螺栓(18)被紧固连接在所述连接空腔(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系统(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12)上位于所述耳片(15)与所述延长轴主体(11)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槽(17),且所述横向槽(17)与所述轴向槽(16)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辆转向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槽(16)与所述横向槽(17)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
CN201420478427.8U 2014-08-22 2014-08-22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Active CN204020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427.8U CN204020969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427.8U CN204020969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0969U true CN204020969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427.8U Active CN204020969U (zh) 2014-08-22 2014-08-22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09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706A (zh) * 2016-08-25 2016-12-14 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焊接结构的汽车转向下传动轴总成
CN111919632A (zh) * 2020-09-02 2020-11-13 凤阳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西瓜爬藤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8706A (zh) * 2016-08-25 2016-12-14 江苏金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焊接结构的汽车转向下传动轴总成
CN111919632A (zh) * 2020-09-02 2020-11-13 凤阳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西瓜爬藤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142B2 (en) Shaft connection structure
CN203528229U (zh) 汽车摆臂的减震衬套
CN205260659U (zh) 汽车转向系统集成式等速万向节
CN204020969U (zh) 中间轴延长轴及车辆转向系统
CN104724168B (zh) 轮轴及轮轴的差动齿轮的支撑外壳
US8517422B2 (en) Steering wheel alignment system
CN204110129U (zh) 一种转向管柱隔振装置
CN203246270U (zh) 轮边减速支承轴
CN203544102U (zh) 一种转向器安装结构
CN204095869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壳体总成
CN201494272U (zh) 一种电动四轮车前桥减震器
CN203819499U (zh) 云台
CN215762893U (zh) 一种推杆万向节连接结构
CN204713199U (zh) 一种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3528227U (zh) 一种汽车摆臂的减震衬套
CN204250139U (zh) 一种可调式转向柱结构
CN201313578Y (zh) 一种电动转向管柱固定装置
CN202123908U (zh) 电动车减震连接机构
JP3187121U (ja) 車両操舵装置
CN110332244A (zh) 一种机械动力传动轴
CN21586140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万向节内球笼
CN202879722U (zh) 摩托车转向减震总成
CN202123909U (zh) 四轮电动车前桥减震
CN209972566U (zh) 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02156499U (zh) 带方向限位装置的摩托车方向把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