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92432U -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92432U
CN203892432U CN201420190120.8U CN201420190120U CN203892432U CN 203892432 U CN203892432 U CN 203892432U CN 201420190120 U CN201420190120 U CN 201420190120U CN 203892432 U CN203892432 U CN 203892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vibration damper
dust cover
dust
ch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01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奕宝
雷芳
丁都都
林家荣
许阳钊
陈伟斌
刘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901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92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92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924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及汽车,其中减振器包括:防尘罩、底座、卡簧和缓冲块,防尘罩呈中空圆柱形,包括本体,在本体顶部形成圆柱形缩口部,缩口部的外壁与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槽;底座包括收容部以及自收容部的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收容部的外径略大于缩口部的内径,收容部与缩口部形成过盈配合,翻边与凹槽的底部紧密贴合;卡簧安装在凹槽内,将防尘罩和底座紧固在一起;缓冲块安装在底座的收容部内。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无论缓冲块如何变形,均不会对防尘罩造成任何不良影响,防尘罩与底座等其他减振器零件也不会产生异响,防尘罩始终牢固可靠地安装在底座上,装配简单,确保了防尘罩的防尘效果,也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车辆重要的功能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减振器防尘罩是减振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防止灰尘、泥沙等异物侵入到减振器中。防尘罩结构设计地不好将直接影响其防尘效果,甚至导致出现防尘罩脱落、干涉、异响等不良问题。
如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典型的减振器结构,防尘罩12'装配在缓冲块13'顶部,并通过一凹槽R与缓冲块13'卡紧,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后,再装配在底座11'中,与底座11'形成过盈配合。当减振器工作时间较长之后,由于缓冲块13'一般都由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容易产生尺寸变化或结构歪曲,这样防尘罩12'与缓冲块13'结合的整体便可能装配不牢,出现从底座11'中脱落的现象,从而丧失防尘效果。另外当减振器被压缩时,缸筒14'瞬间撞击缓冲块13',而防尘罩12'装配在缓冲块13'上面,容易间接导致防尘罩12'与底座11'产生撞击,从而产生异响。这种结构还有一种不好之处在于,防尘罩12'与缓冲块13'通过径向上的凹槽R卡在一起,这样缓冲块13'在凹槽R处相当于增加了一塑料加强环,当缓冲块13'被压缩至凹槽R处时,缓冲块13'的刚度将产生突变增大,严重影响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牢固可靠,不会产生异响的减振器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防尘罩、底座、卡簧和缓冲块,
所述防尘罩呈中空圆柱形,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顶部形成圆柱形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壁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底座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块的收容部,以及自所述收容部的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收容部的外径略大于所述缩口部的内径,所述收容部与所述缩口部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翻边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紧密贴合;
所述卡簧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将所述防尘罩和所述底座紧固在一起;
所述缓冲块安装在所述底座的收容部内。
其中,所述缩口部的顶部径向平面突出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径向平面。
其中,所述本体、缩口部、凹槽以及卡簧均共轴。
其中,所述卡簧沿轴向的截面直径略大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朝向所述翻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其中,还包括顶端联接板,通过铆接或电阻焊接工艺与所述底座装配在一起。
其中,还包括安装衬套总成,通过压装工艺过盈装配到所述顶端联接板上。
其中,还包括活塞杆,其一端穿过所述收容部上的通孔,由螺母锁紧安装到所述安装衬套总成的金属骨架上,另一端与缸筒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及汽车,通过在防尘罩上设置缩口部,使底座与缩口部形成过盈配合,并将卡簧安装在位于缩口部外壁与防尘罩本体内壁之间的凹槽,使防尘罩与底座紧固在一起,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无论缓冲块如何变形,均不会对防尘罩造成任何不良影响,防尘罩与底座等其他减振器零件也不会产生异响,防尘罩始终牢固可靠地安装在底座上,装配简单,不仅确保了防尘罩的防尘效果,也大大提高了防尘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减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减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减振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同时参照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防尘罩1,底座2、卡簧3和缓冲块4,
防尘罩1呈中空圆柱形,包括本体10,在本体10顶部形成圆柱形缩口部11,缩口部11的外壁111与本体10的内壁100之间形成凹槽13;
底座2包括用于安装缓冲块4的收容部20,以及自收容部20的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23,收容部20的外径略大于缩口部11的内径,收容部20与缩口部11形成过盈配合,翻边23与凹槽13的底部紧密贴合;
卡簧3安装在凹槽13内,将防尘罩1和底座2紧固在一起;
缓冲块4安装在底座2的收容部20内。
具体地,缩口部11、本体10以及凹槽13均共轴,缩口部11的顶部径向平面突出于本体10的顶部径向平面。换句话说,作为凹槽13的内侧壁,缩口部11的外壁111的高度要高于作为凹槽13的外侧壁的本体10的内壁100。这种结构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方便卡簧3的安装,另一方面还增加了缩口部11与底座2的接触面积,使底座2与防尘罩1装配时更牢固。
底座2呈倒杯形结构,收容部20之内形成有用于安装缓冲块4的收容空间。收容部20的顶部中央设有通孔200,用于供活塞杆5穿过;收容部20的底部则呈开口状。凹槽13还具有朝向翻边23的下表面(也就是与卡簧3相接触面的反面),与翻边23的上表面230紧密贴合。通过翻边23对凹槽13的支撑作用,使底座2对防尘罩1也同样起到支撑的作用。
卡簧3为圆环形,并且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形,其截面直径略大于凹槽13的宽度,这样,当卡簧3安装到凹槽13内时,可以紧固防尘罩1和底座2,从而保证了防尘罩1的装配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减振器是这样装配的:首先,如上所述,防尘罩1、底座2以及卡簧3装配形成一个分总成部件,底座3与顶端联接板6通过铆接或电阻焊接的工艺装配在一起,实现该分总成部件与顶端连接板6的装配。然后,缓冲块4安装到底座2的收容部20内,安装衬套总成7通过压装工艺过盈装配到顶端联接板6上,活塞杆5一端穿过收容部20上的通孔200,由螺母8锁紧安装到安装衬套总成2的金属骨架上,另一端与缸筒9相连。由此完成整个减振器的装配。
当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减振器上下往复运动以衰减路面传递的振动,缸筒9频繁撞击缓冲块4,在这种工作状况下,由于本实施例中防尘罩1与缓冲块4并无直接的装配关系,当缓冲块4受撞击而发生压缩变形时,缓冲块4的作用力作用在底座2的收容部20的顶部,防尘罩1并未直接受力,并且收容部20的翻边23支撑着防尘罩1上的凹槽13,因此,防尘罩1与底座2之间不会发生撞击产生异响,也没有相对运动,防尘罩1始终牢固地装配在底座2上;当撞击消失,缓冲块4恢复正常形态时,通过卡簧3对防尘罩1和底座2的紧固作用,也保证了防尘罩1与底座2的牢固安装。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器及汽车,通过对防尘罩1进行改进,在其上设置缩口部11,使底座2与缩口部11形成过盈配合,并将卡簧3安装在位于缩口部外壁111与防尘罩本体内壁100之间的凹槽13,使防尘罩1与底座2紧固在一起,这样,在工作过程中,无论缓冲块4如何变形,均不会对防尘罩1造成任何不良影响,防尘罩1与底座2等其他减振器零件也不会产生异响,防尘罩1始终牢固可靠地安装在底座2上,装配简单,不仅确保了防尘罩1的防尘效果,也大大提高了防尘罩1的使用寿命。
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减振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减振器,该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请参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说明,此处亦不再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罩(1)、底座(2)、卡簧(3)和缓冲块(4);
所述防尘罩(1)呈中空圆柱形,包括本体(10),在所述本体(10)顶部形成圆柱形缩口部(11),所述缩口部(11)的外壁(111)与所述本体(10)的内壁(100)之间形成凹槽(13);
所述底座(2)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块(4)的收容部(20),以及自所述收容部(20)的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23),所述收容部(20)的外径略大于所述缩口部(11)的内径,所述收容部(20)与所述缩口部(11)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翻边(23)与所述凹槽(13)的底部紧密贴合;
所述卡簧(3)安装在所述凹槽(13)内,将所述防尘罩(1)和所述底座(2)紧固在一起;
所述缓冲块(4)安装在所述底座(2)的收容部(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部(11)的顶部径向平面突出于所述本体(10)的顶部径向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缩口部(11)、凹槽(13)以及卡簧(3)均共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3)沿轴向的截面直径略大于所述凹槽(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具有朝向所述翻边(23)的下表面,与所述翻边(23)的上表面(230)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端联接板(6),通过铆接或电阻焊接工艺与所述底座(2)装配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衬套总成(7),通过压装工艺过盈装配到所述顶端联接板(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杆(5),其一端穿过所述收容部(20)上的通孔(200),由螺母(8)锁紧安装到所述安装衬套总成(7)的金属骨架上,另一端与缸筒(9)相连。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
CN201420190120.8U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2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0120.8U CN203892432U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90120.8U CN203892432U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92432U true CN203892432U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1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012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92432U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92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568A (zh) * 2019-03-29 2019-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568A (zh) * 2019-03-29 2019-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43659A1 (en) Dual spring jounce bumper assembly
CN205112904U (zh) 车辆悬架装置
CN204025510U (zh) 车辆减振器的上安装支座及车辆减振器
CN102713338B (zh) 悬架支座
JP2007100889A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US10358009B2 (en) Suspension device
CN202518055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上支座总成
CN109866568B (zh) 一种后减振器的连接装置及汽车
KR20100007048A (ko) 쇽업소버 장착용 브래킷
CN101850712A (zh)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KR101479594B1 (ko) 현가장치의 인슐레이터
CN203892432U (zh)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KR101822913B1 (ko) 프론트 쇽업소버의 캡 장착 구조
KR20120015196A (ko) 서스펜션용 부시
CN202560907U (zh) 弹性体和金属复合的汽车避震器弹簧
CN107627802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缓冲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301732U (zh) 具有抗振动性能的汽车减振器
CN204222574U (zh) 一种减振器上支架
JP4303277B2 (ja) 防振装置
CN206268360U (zh) 一种减振器顶胶及顶胶安装结构
US20230122959A1 (en) Strut assembly and vehicle applying same
KR20180069328A (ko) 인슐레이터 유닛의 장착구조
CN103206476B (zh) 汽车底盘传动轴减震器装置
CN210257898U (zh) 一种汽车用右螺旋簧安装支座总成
JP4941114B2 (ja) アッパーサポ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