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33515U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33515U CN203833515U CN201420237593.9U CN201420237593U CN203833515U CN 203833515 U CN203833515 U CN 203833515U CN 201420237593 U CN201420237593 U CN 201420237593U CN 203833515 U CN203833515 U CN 203833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balance crane
- bearing box
- antifriction
- single arm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的电器控制箱、单臂平衡吊和水平吊杆,所述的立柱的顶端设有立柱旋转头,立柱旋转头上设置臂座,臂座上并排地设置两个单臂平衡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分别固定于臂座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共同连接到一个公用的驱动齿轮箱,升降驱动器齿轮箱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水平吊杆上开有横槽,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的末端均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另一端与水平吊杆的横槽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吊杆上安装有吊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单臂平衡吊不能向加工中心、窑炉、箱型车辆等空间狭小场所吊运重物的难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起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平衡吊都为单臂不带水平吊杆的平衡吊,由于其吊重臂向上倾斜,在向空间狭小的加工中心、窑炉、小的箱型车辆等场所吊装重物时受到限制,也有生产企业将吊重臂设计成轴向折弯型的,但是,这种吊重臂为轴向折弯型的平衡吊,必须站位于像加工中心、窑炉、小的箱型车辆等的正前方,才能将物件准确调运进去,而不能在侧方向其调运物件,因此,普通平衡吊不适用于向加工中心、窑炉、小的箱型车辆等空间狭小的场所吊装重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能解决普通平衡吊不能向加工中心、窑炉、小的箱型车辆等空间狭小的场所吊装重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的电器控制箱、单臂平衡吊和水平吊杆,所述的立柱的顶端设有立柱旋转头,立柱旋转头上设置臂座,所述臂座上并排地设置两个单臂平衡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分别固定于臂座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共同连接到一个公用的驱动齿轮箱,升降驱动器齿轮箱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水平吊杆上开有横槽,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的末端均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另一端与水平吊杆的横槽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吊杆上安装有吊钩。
所述单臂平衡吊的支撑杆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支撑杆滚动轴承设置在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的臂座上,所述臂座上对称于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固定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支撑杆滚动轴承与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滚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通过连接器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各自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水平吊杆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做一定角度的转动,更方便被吊重物的水平移动,解决了普通单臂平衡吊不能向加工中心、窑炉、箱型车辆等空间狭小场所吊运重物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右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面左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的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2、固定在立柱2上的电器控制箱3、单臂平衡吊和水平吊杆23,所述的立柱2的顶端设有立柱旋转头4,立柱旋转头4上设置臂座5,臂座5上并排地设置两个单臂平衡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共同连接到一个公用的驱动齿轮箱32,为便于区分,两个单臂平衡吊记为左单臂平衡吊和右单臂平衡吊,左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31和右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30共同连接到升降驱动器齿轮箱32,升降驱动器齿轮箱32设置在立柱2上部侧壁,升降驱动器齿轮箱32连接有驱动电机33;水平吊杆23上开有横槽28,左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26的末端设有左连接器27,右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的末端设有右连接器22,左连接器27另一端和右连接器22的另一端与水平吊杆23的横槽28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吊杆23上安装有吊钩29。
其中,右大臂19与右支撑臂20、右吊重臂21、右支撑杆9、右支撑杆滚动轴承8、右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6、右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7、垂直导轨18以及右平衡锤14、右平衡锤杆15和右升降驱动器30组成右单臂平衡吊。
其中,左大臂24与左支撑臂25、左吊重臂26、左支撑杆13、左支撑杆滚动轴承12、左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10、左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11、垂直导轨18以及左平衡锤16、左平衡锤杆17和左升降驱动器31组成左单臂平衡吊。
具体地,在水平吊杆23上开有横槽28,借助横槽,左吊重臂26通过左连接器27、右吊重臂21通过右连接器22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各自进行前后移动,从而使水平吊杆23可以在同一水平面内做一定角度的转动,更方便被吊重物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水平吊杆23上的吊钩29上悬挂重物时,按照杠杆原理,此时左吊重臂26的受力方向向下,为了维持平衡,此时左支撑杆13通过左支撑杆滚动轴承12,对左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10产生压力;而此时,右吊重臂21的受力方向与左吊重臂26的受力方向正好相反,其受力方向是向上,为了维持平衡,此时右支撑杆13通过右支撑杆滚动轴承12,对右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7产生压力。左大臂24与左升降驱动器31连接,右大臂19与右升降驱动器30连接,驱动电机33的动力通过升降驱动器齿轮箱32,使左升降驱动器31和右升降驱动器30产生相同的升降动作,从而带动左大臂24和右大臂19同时升降,且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从而保证了左右吊重臂的前端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水平吊杆23始终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的电器控制箱、单臂平衡吊和水平吊杆,所述的立柱的顶端设有立柱旋转头,立柱旋转头上设置臂座,所述臂座上并排地设置两个单臂平衡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分别固定于臂座上,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升降驱动器共同连接到一个公用的驱动齿轮箱,升降驱动器齿轮箱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水平吊杆上开有横槽,两个单臂平衡吊的吊重臂的末端均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另一端与水平吊杆的横槽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吊杆上安装有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臂平衡吊的支撑杆和支撑臂的连接处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支撑杆滚动轴承设置在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的臂座上,所述臂座上对称于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下导轨固定设有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支撑杆滚动轴承与支撑杆滚动轴承水平上导轨滚动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7593.9U CN203833515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237593.9U CN203833515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33515U true CN203833515U (zh) | 2014-09-17 |
Family
ID=5151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23759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833515U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335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5902A (zh) * | 2014-05-12 | 2014-07-23 | 焦作市超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
2014
- 2014-05-12 CN CN201420237593.9U patent/CN20383351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35902A (zh) * | 2014-05-12 | 2014-07-23 | 焦作市超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CN103935902B (zh) * | 2014-05-12 | 2016-09-07 | 焦作市超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20149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智能机器人 | |
CN103935902A (zh)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
CN203833515U (zh) | 一种双臂带侧向水平吊杆的新型机械平衡吊 | |
CN204382293U (zh) | 上下料机械手装置 | |
CN202169482U (zh) | 用于拼装雷达天线的六自由度对接平台 | |
CN204672996U (zh) | 一种星形套夹具 | |
CN103387200B (zh) | 大型箱型构件车间内翻身方法 | |
CN202131011U (zh) | 一种双小车龙门吊过渡吊梁 | |
CN204848106U (zh) | 一种千斤顶顶升支座装置 | |
CN202016810U (zh) | 电动葫芦起重机 | |
CN204847360U (zh) | 一种用于周转箱的夹箱机构 | |
CN204369461U (zh) | 用于行车的三角形吊绳结构 | |
CN204185124U (zh) | 一种起重机用上横梁 | |
CN203005864U (zh) | 一种新型金属卷材翻卷机 | |
CN106429988A (zh) | 可控叉车软包夹 | |
CN104085830A (zh) | 一种用于叉车的外挂式桶夹 | |
CN204078440U (zh) | 一种电机转子轴运输专用装置 | |
CN202594716U (zh) | 挤出机模头更换专用装置 | |
CN205270671U (zh) | 一种全自动弯线机 | |
CN204938786U (zh) | 一种转动发动机吊装升降机 | |
CN204123360U (zh) | 一种能够自动送钉的钢钉枪送钉装置 | |
CN203976329U (zh) | 一种用于叉车的外挂式桶夹 | |
CN204454421U (zh) | 一种混凝土方桩的升降机构 | |
CN204384700U (zh) | 一种改进的钢板起重竖吊钳 | |
CN203979785U (zh) | 一种机器人磁力平台底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0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