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5841U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15841U
CN203815841U CN201420170479.9U CN201420170479U CN203815841U CN 203815841 U CN203815841 U CN 203815841U CN 201420170479 U CN201420170479 U CN 201420170479U CN 203815841 U CN203815841 U CN 203815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treatment
massage department
department
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70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山美文
木村畅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mi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mi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mi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mil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15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158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06Percussion or tapping m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14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cylinder-like, i.e. 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9Seat or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38Driving means with 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14Shoulder, e.g. for neck stre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3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64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 A61H2201/1669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linear moving along the body in a reciprocating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71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rotation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57Movement of interface, i.e. force application means
    • A61H2201/1676Pivo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64Position sensors
    • A61H2201/5066Limi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2Shou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1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6Leg for the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 A61H2205/108Leg for the upper le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机,该按摩机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并且能够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该按摩机具有:椅子主体(11),该椅子主体具有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3)、设置于该座部(3)的后部且供被施疗者倚靠的靠背部(2)、设置于该座部(3)的前部且支承被施疗者的腿部的踏脚(4);设置于椅子主体(11)的导轨(151、171);及能够沿所述导轨(151、171)分别向身长方向移动的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第1按摩部(6)至少在与所述靠背部(2)对应的位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之间移动,第2按摩部(7)至少在与所述踏脚(4)对应的位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机。更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并且能够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的按摩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按摩机,该按摩机具备从靠背部到腿放置部为止延伸设置的长导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按摩机中,单一施疗机设置成沿着长导轨移动自如。
而且,还已知有一种按摩机,该按摩机具备座部、倒起自如地设置于座部的靠背部、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座部的腿放置部,当座部和腿放置部之间的角度为预定值以上时,座部导轨和腿放置部导轨啮合,当座部和靠背部之间的角度为预定值以上时,座部导轨和靠背部的导轨啮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按摩机中设置有相同的2个辊部,其仅在靠背部和腿放置部相对于座部成为预定角度时,能够在从靠背部到腿放置部为止的区间进行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32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91009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按摩机由于采用单一施疗机,因而无法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而且,存在无法进行适于各个部位的按摩的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按摩机由于设置有2个辊部,因而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但是,由于各个导轨为直线状,因而在使腿放置部上升且使靠背部后倾的所谓的放倒姿势下才能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专利文献2的按摩机中由于2个辊部均能够在靠背部到腿放置部为止的范围内进行移动(2个辊部的可移动范围相同),因而必须始终监视各个辊部的位置或者辊部之间的距离以免辊部互相冲突,存在施疗部的结构变复杂的问题。
而且,专利文献2的按摩机中,由于2个辊部为相同结构,因而存在无法进行分别适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按摩。另外,虽然在靠背部上设置有与辊部不同结构的机械单元,但是在配置有辊部的实施方式中,无法明确该机械单元能够自由移动到座部导轨或腿放置部导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并且能够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的按摩机。
而且,第2目的在于防止各个按摩部的位置控制变得复杂。
而且,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分别适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按摩的按摩机。
为了达到所述第1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椅子型按摩机具有:椅子主体,该椅子主体具有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设置于该座部的后部且供被施疗者倚靠的靠背部、设置于该座部的前部且支承被施疗者的腿部的踏脚;导轨,设置于椅子主体上;第1按摩部及第2按摩部,能够沿所述导轨分别向身长方向移动,所述导轨具有:第1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靠背部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第2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踏脚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第1按摩部具有第1升降机构,并且通过所述第1升降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第1移动区域内移动,或者在所述第1移动区域到第2移动区域内移动,所述第2按摩部具有第2升降机构,并且通过所述第2升降机构的驱动,能够在所述第2移动区域内移动,或者在所述第1移动区域到第2移动区域内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用第1按摩部对躯干进行按摩,用第2按摩部对腿部进行按摩等,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第1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靠背部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第2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踏脚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充分对腰部和臀部的边界部分或者大腿部和腿肚子的边界部分进行按摩,能够对躯干到下本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
所述第1按摩部进行移动的所述第1移动区域优选为从所述靠背部到所述座部的中间部为止的范围,所述第2按摩部进行移动的所述第2移动区域优选为从所述踏脚到所述座部的中间部为止的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可移动范围重叠,因而能够用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对腰部和臀部的边界部分或者大腿部和腿肚子的边界部分进行施疗。而且,能够充分对如腰部和臀部的边界部分或者大腿部和腿肚子的边界部分的弯曲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为了达到所述第2目的,所述导轨中优选还设置有冲突防止区域,所述椅子型按摩机优选具有冲突防止构件,该冲突防止构件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在所述冲突防止区域中发生冲突。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发生冲突。而且,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冲突防止只要在冲突防止区域内进行即可,从而能够防止各个按摩部的位置控制变得复杂。
所述导轨优选具有限位传感器,该限位传感器检测第1按摩部的下限位置和所述第2按摩部的上限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监视第1按摩部的可移动范围中的下限位置和第2按摩部的可移动范围中的上限位置,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之间发生冲突,从而能够防止各个按摩部的位置控制变得复杂。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优选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第1按摩部的下限位置的信号时,使第2按摩部停止移动或者使第2按摩部向离开第1按摩部的方向移动,并在检测到第2按摩部的上限位置的信号时,使第1按摩部停止移动或者使第1按摩部向离开第2按摩部的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简单的控制即可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发生冲突。
而且,所述椅子型按摩机优选具有支承所述椅子主体的基座,所述椅子主体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摆动。
采用上述结构,可在希望的姿势下接受按摩。
而且,为了达到上述第3目的,优选所述第1按摩部及第2按摩部的结构不同,第1按摩部为至少适于对上半身进行按摩的结构,第2按摩部为至少适于对下半身进行按摩的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行分别适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按摩。
所述第1按摩部优选构成为具有成对的施疗子,使该成对的施疗子接近/离开从而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躯干进行揉捏按摩,所述第2按摩部优选构成为具有成对的施疗部,通过该成对的施疗部能够对被施疗者腿部的外侧面进行按摩。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上半身即躯干进行揉捏按摩,对下半身即腿部的外侧面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按摩。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优选具有姿势变更构件,所述姿势变更构件具有姿势变更体和姿势变更作用体,所述姿势变更体设置于所述椅子主体上,所述姿势变更作用体设置于所述第1按摩部和所述第2按摩部,从而改变所述第1按摩部和所述第2按摩部的姿势。
采用上述结构,改变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姿势,从而改变按摩部的触碰,能够进行适于被施疗者的按摩。
优选所述第1按摩部能够使所述成对的施疗子朝向被施疗者进退,所述第2按摩部能够使所述成对的施疗部朝向被施疗者进退。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改变第1按摩部的一对施疗子的抵接力的强弱,能够改变第2按摩部的一对施疗子的抵接力的强弱。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并且能够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通过采用更优选结构,能够防止各个按摩单元的位置控制变得复杂,从而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发生干扰。
而且,通过采用更优选结构,能够进行分别适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按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空气施疗部的配置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图。
图7a、图7b、图7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图。
图8a、图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按摩部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按摩部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扶手部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扶手部的图。
图13a、图1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导轨和第2导轨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导轨的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导轨和第2导轨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位置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位置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的位置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被检测部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导轨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摆动机构部的图。
图22a、图22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的操作部的图。
图23a、图2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24a、图24b、图24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25a、图2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动作例的图。
图27a、图27b、图27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伸出量的检测部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伸出量的图。
图2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伸出量的图。
图30a、图30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伸出量的图。
图3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的伸出量的图。
图中:
1-椅子型按摩机,2-靠背部,3-座部,4-踏脚,6-第1按摩部,7-第2按摩部,11-椅子主体,12-基座,31-控制部(冲突防止构件),65-第1升降机构,68-第2轴体(姿势变更作用体),81-施疗子,90-进退机构,141-第1移动区域,142-第2移动区域,143a-姿势变更体,145-冲突防止区域,151-第1导轨(姿势变更体),155-被检测部,155b-第2被检测部(限位传感器,冲突防止构件),155c-第3被检测部(限位传感器,冲突防止构件),171-第2导轨(姿势变更体),201-施疗部,204-第2升降机构,223-第2轴体(姿势变更作用体),310-进退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1的立体图。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方向概念与就坐于立起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的目视方向的概念一致,即左手侧为“左”,右手侧为“右”,头部侧为“上”,腰部侧为“下”,其他情况适当进行说明。
图1的椅子型按摩机1具有支承被施疗者的背部的靠背部2、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3、支承腿肚子和脚部的踏脚4。
图2是使图1的椅子型按摩机1所具有的的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露出的图。
图3是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1而表示空气施疗部配置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椅子型按摩机1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椅子型按摩机1主要具有:由供使用者就座的座部3、一体设置于座部3的后部的供使用者倚靠的靠背部2、一体设置于座部3的前部且支承使用者腿部的踏脚4、设置于座部3的两侧面的扶手部5构成的椅子主体11;能够前后摆动地支承该椅子主体11且设置于地面的基座12;使椅子主体11相对于基座12前后摆动的摆动机构部13(参照图15a-图15b);设置于椅子主体11的对使用者的被施疗部进行按摩的第1按摩部6、第2按摩部7、第3按摩部8、第4按摩部9、第5按摩部10。
如图2所示,椅子主体11由上侧板21、下侧板22、左侧面板23、右侧面板24、背面板25形成,通过组装上侧板21、下侧板22、左侧面板23、右侧面板24、背面板25,成为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椅子型。在组装后的椅子主体11形成有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3、设置在该座部3的后部且供被施疗者倚靠的靠背部2、设置于该座部3的前部且支承被施疗者腿部的踏脚4。而且,在椅子主体11的左侧面板23和右侧面板24上分别设置有后述的导轨151。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能够沿着该后述的导轨151分别向身长方向移动。
而且,如图14所示,后述的导轨151至少从与所述靠背部2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141a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为止,至少从与所述踏脚4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142a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为止。所述第1按摩部6具有第1升降机构65,并且通过所述第1升降机构65的驱动,能够在后述的导轨151上进行移动,所述第2按摩部7具有第2升降机构204,并且通过所述第2升降机构204的驱动,能够在后述的导轨151上进行移动。
而且,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优选构成为如下,即第1按摩部6通过从椅子主体11拆下上侧板21而能够装卸,第2按摩部7通过拆下椅子主体11的下侧板22而能够装卸,从而能够使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交换或维修变得容易。
图5及图6是表示第1按摩部6的图。
第1按摩部6具有左侧按摩单元14和右侧按摩单元15、进行按摩动作的驱动源62、63,容纳所述驱动源62、63的框体100。
所述左侧按摩单元14和所述右侧按摩单元15分别具有:具有施疗子81的第2臂80、向第2臂传递按摩动作的第1臂70。
在所述第1按摩部6的框体100中设置有进行揉捏动作的驱动源62、进行敲打动作的驱动源63、对来自所述驱动源62、63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未图示)、与所述减速机构(未图示)连结而进行揉捏动作的揉捏轴71、进行敲打动作的敲打轴76。
所述揉捏轴71具有在轴的中间以预定角度弯曲的偏角部(未图示),在所述偏角部(未图示)上设置有后述的第1臂70,通过揉捏轴71的旋转,向设置在偏角部(未图示)的后述的第1臂70传递大致圆状的揉捏按摩动作。
而且,由进行揉捏动作的驱动源62、对来自所述驱动源62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未图示)、与所述减速机构(未图示)连结而进行揉捏动作的揉捏轴71、在所述揉捏轴71的中间以预定角度弯曲的的偏角部(未图示)构成改变左右一对施疗子81的间隔的宽度变更机构69。
通过该结构,第1按摩部6通过左右一对施疗子81,即,使一对施疗子81靠近/离开而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躯干等进行揉捏按摩。
所述敲打轴76具有在轴的中间偏心的曲柄部(未图示),在所述曲柄部(未图示)设置有曲柄杆76a,所述曲柄杆76a与后述的第1臂70连接,通过敲打轴76的旋转将大致圆状的敲打按摩动作从设置于曲柄部(未图示)的曲柄杆76a传递到第1臂70。
第1臂70和第2臂80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第2臂80具有施疗子81(81a、81b)。
另外,对于第1臂70和第2臂80,由于左右的结构相同,因而以后将以左侧第1臂70及第2臂80为基准进行说明。
图7a-图7c及图8a-图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6的第1臂70和第2臂80的图。图7a是表示第2臂80的图。
图7b是表示第1臂70的图。
图7c是将第1臂70和第2臂80组合的状态的图。
图8a-图8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按摩部6的进退机构90的图。
图8a是表示设置在第1按摩部6的第2臂80的进退机构90未动作的状态的图。
图8b是表示使设置在第1按摩部6的第2臂80的进退机构90动作的状态的图。
所述第1臂70具有:以使第2臂80能够摆动的方式设置的第1摆动轴72、限制第2臂80的摆动的限制构件73、使第2臂80从摆动中恢复的加力构件74、与揉捏轴71连结而与其联动的揉捏轴连结部75、在敲打轴76上安装曲柄杆76a的端部的敲打轴连结部77。
而且,第1臂70具有后述的摆动检测构件(肩位置检测构件)64,检测第2臂80的摆动动作。
所述第1臂70将使用者侧作为前端部70a,将离使用者最远的部分作为后端部70b。
在所述前端部70a设置有狭缝78,在所述狭缝78之间设置有第2臂80,并且设置有贯穿所述狭缝78和第2臂80,并且可摆动地支承第2臂80的第1摆动轴72。
而且,在前端侧设置有限制第2臂80的摆动的限制构件73,以使第2臂80在适当的摆动范围内进行摆动。
而且,设置有使所述第2臂80从摆动状态恢复的加力构件74,能够使摆动状态的第2臂80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而且,在狭缝78设置有摆动检测构件(肩位置检测构件)64,能够检测出第2臂80的摆动。摆动检测构件(肩位置检测构件)64使用光学式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导通与断开检测第2臂80的摆动状态。
所述摆动检测构件(肩位置检测构件)64设置成在第1臂70的狭缝78的内部对置。第2臂80通过在所述狭缝78内进行摆动,从而通过光传感器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通过光传感器的导通和断开得到切换,从而能够检测出第2臂80的摆动。
而且,通过后述的第1升降机构65的升降动作,使第2臂80沿身体的起伏进行摆动,检测出身体的起伏,因而不仅能够检测肩位置,也能够进行臀部或腰部、背部等的位置检测。
在所述第1臂70的后端部70b设置有球状的凹部,设置有供曲柄杆76a的端部连结的球状座79,该曲柄杆76a的端部设置于敲打轴76的曲柄部(未图示)。
曲柄杆76a的端部呈球状,通过与第1臂70的球状座79嵌合,能够传递来自所述曲柄杆76a的敲打按摩动作。
通过将传递敲打按摩动作的曲柄杆76a连结于设置在第1臂70的后端侧的球状座79,能够使设置于前端部70a的第2臂80通过杠杆原理进行较大的敲打动作。
而且,第1臂70的揉捏轴连结部75设置于前端部70a和后端部70b之间。
如上所述,第1臂70设置于揉捏轴71的偏角部(未图示),通过揉捏轴71的旋转能够传递揉捏按摩动作。
所述揉捏轴连结部75由偏角凸轮75a和轴承75b构成,由此与揉捏轴71连结,能够进行揉捏动作。
所述第2臂80可摆动地设置于第1臂70,具有上下一对施疗子81(81a、81b)、进退机构90。
具体而言,第2臂80具有第1施疗子支承体82、通过进退机构90相对于被施疗者进退的第2施疗子支承体83。
所述第1施疗子支承体82具有:使所述第1摆动轴72穿过的贯穿孔84、安装所述进退机构90的第1安装部85、将所述第2施疗子支承体83和所述第1施疗子81a设置在同轴上的第2摆动轴86的贯穿孔87。
将扁平的板材组合而形成第1施疗子支承体82,所述第1安装部85和第2摆动轴86的贯穿孔87设置在与第2施疗子支承体83对置的前表面,而后表面设置有使进退机构90的配管穿过的孔、使所述第1摆动轴72穿过的贯穿孔84。
所述第1安装部85安装在第1施疗子支承体82的前表面,第2施疗子支承体83和第1施疗子81a通过第2摆动轴86安装在第1安装部85的下方。
而且,第2施疗子支承体83具有第2摆动轴86的贯穿孔87、第2施疗子81b的安装部即第2安装部88。
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第2摆动轴86的贯穿孔87和第2安装部88安装在前表面,在与所述第1施疗子支承体82的前表面对置的后表面设置有接受来自所述进退机构90的驱动力的面。
而且,第2摆动轴86的贯穿孔87设置在所述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前表面的下方,所述第2安装部88设置在所述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前表面的上方。
而且,接受来自所述进退机构90的驱动力的面设置在第2安装部88的后表面,以便容易向第2施疗子81b传递驱动力。
而且,在第2摆动轴86上设置有用于使第2施疗子支承体83从通过进退机构90进行摆动的状态恢复的加力构件(未图示),在所述进退机构90未动作的状态下,该加力构件以沿着第1施疗子支承体82的状态保持。
而且,第2施疗子支承体83具有罩部89,所述罩部89设置于第2施疗子支承体83,成为覆盖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大小。而且,所述罩部89为了防止第2臂80和靠背部2等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扰而设置。第2臂通过设置进退机构90,左右方向的宽度增加,会与靠背部2的开口发生干扰,有可能导致进退机构90摩擦损伤,因此通过设置罩部89防止进退机构90的损伤。
而且,即使是使进退机构90动作的情况下,第1施疗子81a和所述第2施疗子81b继续保持相对距离。这是因为,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下部与第1施疗子81a一同设置于第2摆动轴86上,在第2施疗子支承体83的上部设置有第2施疗子81b,并在该状态下进退机构90使第2施疗子支承体83以第2摆动轴86为支点进行摆动,因此第1施疗子81a和第2施疗子81b的距离得以保持。
例如,如果第1施疗子81a和第2施疗子81b的距离改变,则第1施疗子81a和第2施疗子81b成为靠近的状态,成为夹紧动作,因此成为施疗动作的改变,无法调整施疗中的按摩动作的强弱。
如此,通过保持第1施疗子81a和第2施疗子81b的距离,能够对同一种类的按摩动作进行强弱调整。
所述进退机构90由折皱状气囊301a(301b)构成,设置于第1施疗子支承体82的第1安装部85。
而且,在第1安装部85存在使配管穿过的孔,折皱状气囊301a(301b)的进排气口从此处引出。
所述进退机构90在所述第1施疗子81a侧具有摆动支点,通过空气的供给向被施疗者侧进行摆动。
而且,所述折皱状气囊301a(301b)优选比施疗用气囊(302a等)小。通过采用较小的气囊,能够通过较少的空气量成为膨胀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应对速度快的强弱调整。
而且,与折皱状气囊301a(301b)的进排气口连接的空气配管(未图示)连接在座部3下方的进排气装置32。
在所述空气配管的中途配置有节流阀37a,控制向进退机构90的折皱状气囊301a(301b)的空气的流入流出量。
进退机构90的折皱状气囊301a(301b)与其他气囊相比尺寸较小,因而使空气按照与通常的气囊相同的方式进入则反应速度会过快,因此设置节流阀37a(参照图4)控制空气的流入流出。
所述节流阀37a(37b、37c)由连接配管和配管的管状部件形成,以便能够配置在空气配管和空气配管的中途。
而且,节流阀37a(37b、37c)可以是在流路的中途仅将内径缩小的形状,也可以是使内径逐渐变小的形状。
例如,从进退机构90侧(空气的流出侧)观察的节流阀37a(37b、37c)的内径是仅将内径缩小的形状,从进排气装置32侧(空气流入侧)观察的节流阀37a(37b、37c)的内径是朝向进退机构90逐渐变小的形状时,带来如下变化,即空气的流入比空气的流出快,空气的流出比空气的流入慢。
而且,由于进退机构90为气囊,通过气囊的缓冲性,能够对被施疗者进行负担较少的施疗。
如此,通过附加缓冲性,能够对不适于进行强度过大的施疗的部位施以施疗。
不适于进行强度过大的施疗的部位是指肩胛骨的旁边或脊柱的旁边,这是因为对骨骼的旁边进行施疗时需要注意。
而且,使施疗子81伸出时,被施疗者的体重从施疗子传递过来,负担便被施加于支承施疗子81的臂80或第1按摩部6。
例如,如果是未设置缓冲体的按摩机,则负担过多地施加于按摩机。
如此,通过使进退机构90采用气囊,即使承受被施疗者的体重,也能够减少进退机构90的负担。
而且,在所述气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未图示),还可以设置向外部放出预定量的空气的阀体,以便在所受压力过大时,放出气囊内部的空气。
而且,所述第1按摩部6还具有第1升降机构65,沿着后述的第1导轨151进行升降动作。
第1升降机构65设置在所述框体100之内,具有升降用的驱动源61、升降动作传递部66、第1轴体67、第2轴体68。
所述第1轴体67是利用升降动作传递部66接受所述升降用驱动源61的驱动力而进行驱动的轴。
在所述第1轴体67的两端部附近设置有与安装在后述的一对导轨151的齿条152啮合的小齿轮67a。
而且,两端部从所述小齿轮67a的安装位置继续延伸设置,所述两端部的延设部67b位于后述的第1导轨151的侧壁部153的槽154。
由于是上述结构,两端部的延设部67b插入到所述槽154,仅仅是单侧齿条152也能够进行第1按摩部6的升降。
而且,所述第2轴体68的两端部68a保持在后述的一对第2导轨171的槽172,沿着后述的第2导轨171的弯曲进行动作。
如此,由于所述第1轴体67的延设部67b位于后述的第1导轨151的槽154,所述第2轴体68的端部68a位于后述的第2导轨171的槽172,因而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6的脱落。
而且,在所述框体100设置有检测部101(参照图6)。所述检测部101通过检测设置于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附近的被检测部155,能够控制第1按摩部6的位置。
所述检测部101沿着第1按摩部6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有2个,根据由哪个检测部101检测出被检测部155,能够检测并控制第1按摩部6的行进方向。
图9及图10是表示第2按摩部7的图。第2按摩部7具有左右一对施疗部201,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腿部等的外侧面进行按摩。
第2按摩部7具有:左右一对施疗部201、使施疗部201驱动的驱动源202、将所述驱动源202的驱动力传递给左右一对施疗部201的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使第2按摩部7升降的第2升降机构204、保持所述施疗部201和驱动源202和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和第2升降机构204的框体205。
所述框体205由底板206和成对的侧板207形成,具有摆动板208、进退机构209。所述摆动板208可摆动地设置于框体205的底板206,在所述摆动板208上固定有所述施疗部201和驱动源202和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和第2升降机构204。
而且,所述摆动板208以后述的第1轴体222作为摆动轴进行摆动,通过设置于底板206的进退机构209能够使所述摆动板208摆动。
通过该进退机构209,第2按摩部7的左右一对施疗部201能够朝向被施疗者进退。
所述进退机构209通过使后述的进退气囊310吸排气,使摆动板208向被施疗者侧进退。
所述左右一对施疗部201的左侧施疗部201a具有成对的施疗板211,所述成对的施疗板211具有外侧施疗板211a和内侧施疗板211b,在所述外侧施疗板211a和所述内侧施疗板211b之间具有中间施疗体212,所述右侧施疗部201b也与左侧施疗部201a同样具有成对的施疗板211,所述成对的施疗板211具有外侧施疗板211a和内侧施疗板211b,在所述外侧施疗板211a和所述内侧施疗板211b之间具有中间施疗体212。所述成对的施疗板211具有多个施疗子213,所述施疗子213设置于施疗板211的缘部。而且,所述中间施疗体212具有施疗突起212a。
而且,左右一对施疗部201设置于经由所述驱动源202、驱动传递机构(未图示)接受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轴214上,在所述驱动轴214设置有多个安装左右一对施疗部210的安装部(未图示)。
所述外侧施疗板211a经由偏心偏角凸轮215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未图示),所述内侧施疗板211b经由偏心偏角凸轮215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未图示),所述中间施疗体212经由偏心凸轮(未图示)固定于安装部(未图示)。
而且,偏心偏角凸轮215和偏心凸轮(未图示)分别具有轴承部。
而且,通过偏心偏角凸轮215,外侧施疗板211a倾斜预定角度,通过偏心偏角凸轮215,所述内侧施疗板211b倾斜预定角度,所述外侧施疗板211a的预定角度和所述内侧施疗板211b相差180度的相位。
采用上述结构,夹持被施疗者的身体的动作成为可能。
而且,中间施疗体212偏心,沿椭圆轨迹进行动作。
采用上述结构,按压和揉搓被施疗者的身体的动作成为可能。
而且,在中间施疗体212的多个施疗突起212a的一部分的内部设置有磁石218。在所述摆动板208设置有检测设置于中间施疗体212的施疗突起212a内的磁石218的检测部219即霍尔集成电路219。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所述检测部219检测被检测部218即磁石218的位置作为左右一对施疗部201的停止位置。
而且,第2升降机构204能够使所述第2按摩部7升降。
所述第2按摩部7的第2升降机构204沿着后述的第1导轨151进行升降动作。
第2升降机构204设置在所述框体205内,具有升降用的驱动源220(参照图4)、升降动作传递部221、第1轴体222、第2轴体223。
所述第1轴体222是从升降动作传递部221接受所述升降用驱动源220的驱动力而进行驱动的轴。在所述第1轴体222的两端部附近设置有与安装于后述的一对第1导轨151的齿条152啮合的小齿轮222a。
而且,两端部具有从所述小齿轮222a的安装位置继续延伸的延设部222b,所述两端部的延设部222b位于后述的第1导轨151的侧壁部153的槽154。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延设部222b插入到所述槽154,仅仅是单侧齿条152也能够进行第2按摩部7的升降。
而且,所述第2轴体223的两端部223b保持在后述的一对第2导轨171的槽172,沿着后述的第2导轨171的歪曲进行动作。
如此,由于所述第1轴体222的延设部222b位于后述的第1导轨151的槽154,所述第2轴体223的端部223b位于后述的第2导轨171的槽172,因而能够防止第2按摩部7脱落。
而且,在所述框体205设置有检测部224和初始位置检测部225。
所述检测部224通过检测设置于第1导轨151及第2导轨171附近的被检测部155,能够控制第2按摩部7的位置。
所述检测部224沿着移动方向并排设置有2个,根据由哪个检测部224来检测,能够检测并控制行进方向。
而且,初始位置检测部225检测后述的被检测部155d。由初始位置检测部225检测出的位置是第2按摩部7的停止位置,成为对腿肚子进行施疗的位置。
在图3所示的椅子型按摩机1的靠背部2设置有第3按摩部8,第3按摩部8是通过位于座部3下方的后述进排气装置32进行动作的空气施疗部,在与被施疗者的肩部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左右一对,在与被施疗者的腰部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左右一对。
肩部的左右一对背部气囊L302a、背部气囊R302b和腰部的左右一对腰气囊L303a、腰气囊R303b还可以在靠背部2的宽度方向中央侧具有转动支点。
在靠背部2还可以具有支撑被施疗者的头部的枕部。
而且,还可以将所述枕部作为第6按摩部。
所述座部3具备:对按摩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1、对配置于各处的空气施疗部进行空气的进排气的进排气装置32、对椅子型按摩机1的动作进行操作的操作部33。
而且,在座部3的座面设置有第4按摩部9。
第4按摩部9是空气施疗部,具有能够从左右按压或提升被施疗者的臀部的座气囊L307、座气囊R308,在被施疗者的膝盖侧具有从背面按压靠近膝盖的大腿部的座气囊A309。
而且,座部3被基座12固定,该基座12具有:在左右方向隔着预定距离而配置且设置于地面的一对脚框架12a、将左右方向作为轴向的多个枢轴12b~12d。
在脚框架12a的后部设置有在地面滚动的转动轮12e,可以抬起按摩机1的前部从而容易移动椅子型按摩机1。
基座12具有:将椅子主体11枢轴支承于基座12的枢轴12b、固定用于使椅子主体11前后摆动的后述的摆动机构部13的摆动驱动部131的枢轴12c、枢轴12d。
图11及图12a-图12b是表示椅子型按摩机1的扶手部5的图。图11是表示扶手部5的剖面形状的图。图12a是扶手部5的立体图。图12b是从上方目视扶手部的图。
在座部3的两侧面设置有扶手部5,所述扶手部5遍及座部3和靠背部2而安装,能够支承被施疗者的指尖部、前臂部、一直到上臂部。
扶手部5的内部由第1内部面251、第2内部面252、第3内部面253、开口254形成,能够将指尖部、前臂部保持在扶手部5的内部。而且。扶手部5的剖面形状呈日文的“コ”字状,开口254朝向斜上方。
剖面状态的第2内部面252在一端具有其与第1内部面251的第1接合部255,在另一端具有其与第3内部面253的第2接合部256,通过在第1接合部255安装第1内部面251的一端,在第2接合部256安装第3内部面253的一端,使第一内部面251的另一端和第3内部面253的另一端位于开口254侧。而且,第3内部面253以比第1内部面251位于上方的方式安装于第2接合部256,第1内部面251以位于第3内部面253下方的方式安装于第1接合部255,呈“コ”字状。
采用上述配置,能够以预定角度固定第2内部面252,能够使开口254朝向斜上方。
而且,左右的扶手部5为对称结构。
而且,所述扶手部5的外侧由覆盖扶手部5的侧方的外侧面257、从所述外侧面257的上方位置向座部侧延伸设置的上侧面258形成。上侧面258遍及被施疗者的指尖侧到肘侧设置,指尖侧到肘侧之间的中间部258a最向座部侧延伸,上侧面258的延伸设置部分以中间部258a作为顶点朝向指尖侧及肘侧变短。
换言之,呈扶手部5的上侧面258的指尖侧和肘侧被切开的形状。
而且,第5按摩部10的第3内部面253也呈指尖侧和肘侧被切开的形状。
图12a-图12b所示的所述扶手部5具有第5按摩部10,第5按摩部10由空气施疗部构成。
并且设置有:对被施疗者的指尖部进行施疗的手气囊LA305a、手气囊LB305b、手气囊RA306a、手气囊RB306b;和对被施疗者的前臂部进行施疗的前臂气囊LA305c、前臂气囊LB305d、前臂气囊RA306c、前臂气囊RB306d。
在此,以左侧扶手部5为例进行说明,而右侧扶手部5的结构也相同。
所述手气囊LA305a和前臂气囊LA305c设置成位于所述扶手部5的第1内部面251,所述手气囊LB305b、前臂气囊LB305d设置成位于所述扶手部5的第3内部面253。
而且,手气囊LA305a、手气囊LB305b、前臂气囊LA305c、前臂气囊LB305d固定在第2内部面252。
因此,在第2内部面252的与所述手气囊LA305a、手气囊LB305b、前臂气囊LA305c、前臂气囊LB305d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259。
而且,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扶手部5设置肩气囊L304a、肩气囊R304b。肩气囊L304a、肩气囊R304b是还从横向或者前方按压被施疗者的上臂或肩的气囊,设置成能够与设置在第3按摩部8的靠背部2的背部气囊L302a、背部气囊R302b一起以夹住被施疗者的上臂或肩的方式进行按压。
而且,上臂的肩气囊L304a、肩气囊R304b的安装位置可以是所述扶手部5,也可以直接安装于靠背部2的侧面而从靠背部2的侧方突出。
踏脚4设置在座部3的前方,配置有第2按摩部7。踏脚4保持被施疗者的脚部。
设置于所述座部3的控制部31接收来自操作部33的信号使向各个气囊进排气的进排气装置32驱动。
而且,图4所示的进排气装置32具有电磁阀一至十一,各个电磁阀当空气口开启时向气囊进排气。另外,进排气装置32、各个电磁阀、各个气囊通过配管连接。
电磁阀一36a是对所述第1按摩部6的左侧按摩单元14的进退机构90的挤压气囊L301a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在电磁阀一36a和进退机构90的挤压气囊L301a的中途设置有节流阀37a。而且,挤压气囊L301a能够相对于后述的挤压气囊R301b单独地进行动作,但是也能够与其同步以相同时间进行膨胀收缩。
电磁阀二36b是对所述第1按摩部6的右侧按摩单元15的进退机构90的挤压气囊R301b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在电磁阀二36b和进退机构90的挤压气囊R301b的中途设置有节流阀37a。而且,挤压气囊R301b能够相对于挤压气囊L301a单独地进行动作,但是也能够与其同步以相同时间进行膨胀收缩。
电磁阀三36c是对设置于靠背部2的肩部分的背部气囊L302a和背部气囊R302b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背部气囊L302a和背部气囊R302b同步,以相同时间进行膨胀收缩。而且,背部气囊L302a、背部气囊R302b加上使后述的电磁阀五36e驱动而使肩气囊L304a、肩气囊R304b膨胀,能够夹住并按压被施疗者的上臂部和肩部。
电磁阀四36d是对设置于靠背部2的腰部分的腰气囊L303a和腰气囊R303b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腰气囊L303a和腰气囊R303b同步,以相同时间进行膨胀收缩。而且,通过使所述腰气囊L303a和腰气囊R303b膨胀,能够固定保持被施疗者的腰部。
电磁阀五36e是对设置于扶手部5的上臂部分的肩气囊L304a和肩气囊R304b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肩气囊L304a和肩气囊R304b同步,以相同时间进行膨胀收缩。
如上所述,通过使背部气囊L302a、背部气囊R302b和肩气囊L304a、肩气囊R304b膨胀,能够夹住并按压被施疗者的上臂部和肩部。
对于电磁阀六36f及电磁阀七36g,其左右的配置虽有所不同,但结构相同,因而以电磁阀六36f为例进行说明。
电磁阀六36f是对设置于扶手部5的手气囊LA305a、手气囊LB305b和前臂气囊LA305c和前臂气囊LB305d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在前臂气囊LA305c和前臂气囊LB305d的中途设置有节流阀37b。之所以在前臂气囊上设置节流阀37b,是为了使前臂气囊LA305c和前臂气囊LB305d的膨胀比手气囊LA305a、手气囊LB305b延迟,从而使施疗的时间错开。
而且,不使电磁阀六36f及电磁阀七36g同时进行膨胀而是交替进行膨胀。这是因为,如果同时对两个手臂进行施疗,则出现紧急情况时难以从椅子型按摩机1脱离,所以交替操作各个电磁阀。
对于电磁阀八36h及电磁阀九36i,其左右的配置虽有所不同,但是结构相同,因而以电磁阀八36h为例进行说明。
电磁阀八36h是对设置于座部3而位于被施疗者的臀部侧的座气囊L307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由于能够使电磁阀八36h及电磁阀九36i分别独自动作,因而能够按住臀部的左右而进行按压,或者使左右交替膨胀而进行伸展动作。
电磁阀十36j是对设置于座部3而从背面按压被施疗者的靠近膝盖的大腿部的座气囊A309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通过使座气囊A309膨胀,能够推高被施疗者的膝部分。
电磁阀十一36k是对设置于踏脚4而使第2按摩部7朝向被施疗者进退的进退气囊310进行进排气的电磁阀。通过使进退气囊310膨胀,能够使第2按摩部7向被施疗者侧伸出。
另外,通过使这些电磁阀一至十一的多个电磁阀开闭能够使各个气囊膨胀收缩,能够进行复杂的施疗。
例如,若通过电磁阀一36a、电磁阀二36b向挤压气囊L301a和挤压气囊R301b供给空气,并且使第1按摩部6升降,则由于是在使施疗子81向身体突出的状态下升降第1按摩部6,因而能够进行挺直腰身的按摩。
而且,通过电磁阀四36d、电磁阀八36h、电磁阀九36i能够向腰气囊L303a、腰气囊R303b、座气囊L307、座气囊R308供给空气而成为腰部固定、臀部腾空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进行揉捏按摩或敲打按摩,能够对就坐于椅子型按摩机1时原本无法施疗的臀部到腰部进行按摩。
图13a、图13b是表示椅子型按摩机1的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图。图13a是表示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图。图13b是表示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剖面形状的图。
图14是表示第1导轨151的图。
图15a是表示第1导轨151的图。图15b是表示第2导轨171的图。
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设置为左右一对。所述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在左右具有相同形状。
由于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设置为左右一对,所述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在左右具有相同形状,因此以左侧第1导轨151和右侧第2导轨171为例进行说明。
第1导轨151一体设置于被施疗者的身长方向上,从头部设置到腿部。
第1导轨151具有:从与所述靠背部2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141a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的第1移动区域141、和从与所述踏脚4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142a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3对应的位置的第2移动区域142,所述第1按摩部6具有第1升降机构65,并通过所述第1升降机构65的驱动,在所述第1移动区域141内移动。而且,还可以从所述第1移动区域141移动到第2移动区域142。所述第2按摩部7具有第2升降机构204,并通过所述第2升降机构204的驱动,在所述第2移动区域142内移动。而且,还可以从所述第1移动区域141移动到第2移动区域142。
采用上述结构,第1按摩部6能够从第1移动区域141移动到第2移动区域142,并对多个施疗位置进行按摩。
第2按摩部7能够从第2移动区域142移动到第1移动区域,并进行按摩。即,能够同时对相同施疗部位进行按摩,并且用第1按摩部对躯干进行按摩,用第2按摩部对腿部进行按摩等,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由于导轨从与靠背部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形成到与踏脚对应的位置为止,因而能够充分对腰部和臀部的边界部分或者大腿部和腿肚子的边界部分进行按摩,能够对躯干到下本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
而且,所述第1按摩部6进行移动的第1移动区域141为所述靠背部2到所述座部3的中间部的范围内,所述第2按摩部7进行移动的第2移动区域142为所述踏脚4到所述座部3的中间部的范围内。
而且,图14中图示了冲突防止区域145。
所述冲突防止区域145位于从所述第1移动区域141的中间部到第2移动区域142的中间部。
在所述冲突防止区域145配置有冲突防止构件即后述的被检测部155b和被检测部155c。而且,冲突防止构件即挡块159位于后述的被检测部155b和被检测部155c之间,阻止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超过挡块159进行移动。
而且,检测后述的被检测部155b和被检测部155c的信号,控制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控制部31也作为冲突防止构件发挥作用。
图13b所示的第1导轨151的剖视图呈L字状,具有底部156和侧壁部153。底部156和侧壁部153分别具有槽。侧壁部153的槽154保持第1按摩部6的第1轴体67的延设部67b和第2按摩部7的第1轴体222b。而且,底部156的槽158用于固定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升降用齿条152,槽158的开放端呈钩状。能够在所述钩状部分固定齿条152的端部。
而且,图13b所示的第2导轨171的剖视图呈“コ”字状。在“コ”字状的槽172保持有第1按摩部6的第2轴体68、第2按摩部7的第2轴体223。
而且,第1按摩部6的第1轴体67和第2轴体68配置在线对称的位置,第2按摩部7的第1轴体222b和第2轴体223也配置在线对称的位置。因此,第1导轨151配置于靠近被施疗者侧的位置,第2导轨171配置于第1导轨151的后方且比第1导轨151更远离被施疗者的位置,因而能够使线对称的第1按摩部6的第1轴体67和第2轴体68、第2按摩部7的第1轴体222b和第2轴体223保持于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
而且,如图16~18所示,在第1按摩部6的第1轴体67和第2按摩部7的第1轴体222保持于第1导轨151、第1按摩部6的第2轴体68和第2按摩部7的第2轴体223保持于第2导轨171的状态下,通过该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位置关系,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姿势发生改变。例如,当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位于靠近位置时,第1按摩部6相对于被施疗者大致平行,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位于远离位置时,第1按摩部6相对于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状态。
如此,所述椅子型按摩机1具有改变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姿势变更构件。设置于椅子主体11的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成为通过其位置关系改变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姿势变更体143a。将所述姿势变更体143a的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位置关系的变化传递给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是第1按摩部6的第2轴体68和第2按摩部7的第2轴体223,成为接受姿势变更体143a的姿势变更作用的姿势变更作用体68、223。
如此,椅子型按摩机1具有姿势变更构件,所述姿势变更构件具有姿势变更体143a、姿势变更作用体68、223,姿势变更体143a设置在椅子主体11,姿势变更作用体68、223设置在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
而且,姿势变更体143a具有:维持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姿势维持区域、和改变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姿势变更区域。
姿势变更区域是所述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的区域。通过改变所述距离,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姿势得到改变。
姿势维持区域是所述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没有改变的区域,在该区域中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维持相同姿势。
关于所述距离,将第2导轨171配置于接近第1导轨151的距离时,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向靠近被施疗者的方向改变姿势,而将第2导轨171配置于远离第1导轨151的位置时,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向从被施疗者离开的方向改变姿势。
而且,所述第1导轨151具有与被施疗者的头部到腰部对应的第1区域151a、与腰部到臀部对应的第2区域151b、与臀部到大腿部对应的第3区域151c、与膝部对应的第4区域151d、与腿部对应的第5区域151e。
所述第1导轨的第1区域151a形成为:随着靠近头部附近和腰部,所述导轨向被施疗者侧靠近。
所述第1导轨的第2区域151b对应于就座姿势的被施疗者的腰部到臀部的弯曲而弯曲。
所述第1导轨的第3区域151c形成为没有起伏的大致平坦形状。
所述第1导轨的第4区域151d对应于就座姿势的被施疗者的膝部的弯曲而弯曲。
所述第1导轨的第5区域151e形成为没有起伏的大致平坦形状。
所述第2导轨171具有:与所述第1区域151a对应的第6区域171a、与所述第2区域151b对应的第7区域171b、与所述第3区域151c对应的第8区域171c、与所述第4区域151d对应的第9区域171d、与所述第5区域151e对应的第10区域171e。
所述第2导轨171的第6区域171a呈中央部向被施疗者侧缓缓隆起的形状,逐渐改变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2导轨171的第7区域171b在第6区域171a和第8区域171c的边界附近具有弯曲部分。
第6区域171a和第7区域171b的边界附近的弯曲部呈圆弧的形状,以使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第7区域171b的中央部成为靠近状态、远离状态、靠近状态。
第8区域171c和第7区域171b的边界附近的弯曲部弯曲成使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第7区域171b的中央部从远离状态成为靠近状态。
所述第2导轨171的第8区域171c呈大致直线状,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不发生改变,因而成为维持第1按摩部6或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区域。
所述第2导轨的第9区域171d是按摩单元对应于就座姿势状态的被施疗者的膝部分而大幅改变姿势的部分。在位于第8区域171c的第2按摩部7移动到第10区域171e时,由于被施疗者处于就座姿势状态,因而膝部分弯曲成90°左右。即,第2按摩部7有必要对应于膝的弯曲而改变姿势。因此,该第9区域171d成为大幅改变第2按摩部7的姿势的区域。
所述第2导轨171的第10区域171e使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之间的距离成为:在第9区域171d和第10区域171e的边界部成为靠近状态,随着靠近第10区域171e的中央部附近成为远离状态,随着从中央部离开成为靠近状态而描绘圆弧的形状。
由于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为上述结构,因而能够对应于被施疗者身体部位而改变第1按摩部6及第2按摩部7的姿势。
而且,在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的附近设置有多个被检测部155。该被检测部155被第1按摩部6的检测部101及第2按摩部7的检测部224和初始位置检测部225检测出。
关于所述被检测部155,在第1区域151a的头部侧设置有第1被检测部155a、在腰部侧设置有第2被检测部155b、在第3区域151c的中间部设置有第3被检测部155c、在第4区域151d的膝后侧设置有第4被检测部155d、在第5区域151e的脚部侧设置有第5被检测部155e。
而且,第1被检测部155a、第2被检测部155b、第3被检测部155c、第4被检测部155d、第5被检测部155e由磁石形成,而第1按摩部6的检测部101及第2按摩部7的检测部224和初始位置检测部225则是霍尔集成电路。
另外,虽然检测部为霍尔集成电路,被检测部为磁石,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检测构件。
所述第1被检测部155a是第1按摩部6移动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所述第2被检测部155b是第1按摩部6移动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所述第3被检测部155c是第2按摩部7移动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所述第5被检测部155e是第2按摩部7移动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而且,第4被检测部155d决定第2按摩部7的初始位置,被第2按摩部7的初始位置检测部225检测出。
而且,在第3区域151c设置有挡块159。所述挡块159设置于第1导轨151的槽154和第1导轨151的齿条152上。
而且,设置于第1导轨151的齿条152上的挡块159形成为嵌入于该齿条152,并且能够将齿条152固定于第1导轨151。所述挡块159设置于第1导轨151的第2区域151b的中间部。所述挡块159限制位于第1按摩部6的第1升降机构65的第1轴体67的端部上的延设部67b移动,设置于所述第1导轨151的齿条152上的挡块159限制所述第1按摩部6的第1升降机构65的小齿轮67a移动。
而且,所述挡块159限制位于第2按摩部7的第2升降机构204的第1轴体222的端部上的延设部222b移动,设置于所述第1导轨151的齿条152上的挡块159限制所述第2按摩部7的第2升降机构204的小齿轮222a移动。而且,在第2导轨171上未设置有挡块等。
而且,设置于第1按摩部6的第1轴体67的小齿轮67a和位于端部的延设部67b移动从第1导轨151的第1区域151a到第2区域151b的挡块159附近为止的距离,第1按摩部6的第2轴体68的两端部从第2导轨171的第6区域171a移动到第8区域171c的中间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第1按摩部6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背部和腰部一直到臀部进行按摩。因此,第1按摩部6能够移动到座部2的中间部分并进行施疗。
而且,设置于第2按摩部7的第1轴体222的小齿轮222a和位于端部的延设部222b移动从第1导轨151的第5区域151e到第2区域151b的挡块159为止的距离,第2按摩部7的第2轴体223的两端部223b从第2导轨171的第10区域171e移动到第8区域171c的中间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第2按摩部7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脚腕和腿肚子和膝部和大腿部一直到臀部进行按摩。因此,第2按摩部7能够移动到座部2的中间部分并进行施疗。
即,第1按摩部6能够从靠背部2移动到座部3的中间部,第2按摩部7能够从踏脚4移动到座部3的中间部,所述座部3成为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进行按摩的共有区域。
如此,由于第1按摩部6是适于对上半身进行施疗的结构,因而从靠背部2移动到座部3的中间部,由于第2按摩部7是适于对下半身进行施疗的结构,因而从踏脚4移动到座部3的中间部,能够进行适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按摩。
而且,控制部31控制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不发生冲突。
图17~图18中示出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任意一个侵入到所述冲突防止区域145的状态的图。
图17中表示第1按摩部6超过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而移动时的第2按摩部7的位置,图18中表示第2按摩部7超过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而移动时的第1按摩部6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31如果检测到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则使第2按摩部7停止移动或者使第2按摩部7向离开第1按摩部6的方向移动,如果检测到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则使第1按摩部6停止移动或者使第1按摩部6向离开第2按摩部7的方向移动。
如此,通过控制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能够使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不发生冲突。而且,该控制只要在所述冲突防止区域145内进行即可,无需始终监视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如此,通过冲突防止构件即所述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被检测部155b)、所述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被检测部155c)、控制部31,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发生冲突。
另外,即使检测出被检测部155b,第1按摩部6也能够移动到挡块159。即使检测出被检测部155c,第2按摩部7也能够移动到挡块159。
由于从该被检测部155b到挡块159为止的区域、从被检测部155c到挡块159为止的区域是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可能发生冲突的区域,因而通过控制部31进行如下控制,即检测出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任意一个进入可能发生冲突的预定区域的情况,使未进入到预定区域的按摩部停止或者向离开预定区域的方向移动。
而且,虽然所述控制部31进行如下控制,即检测出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任意一个进入可能发生冲突的预定区域的情况,使未进入到预定区域的按摩部停止或者向离开预定区域的方向移动,但是还可以在检测到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时,使第2按摩部7移动到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也可以在检测到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时,使第1按摩部6移动到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通过上述控制,例如,即使第1按摩部6位于从被检测部155b到挡块159为止的区域,只要检测到来自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第1按摩部6就可以移动到不与第2按摩部7发生冲突的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关于第2按摩部7也同样,即使第2按摩部7位于从被检测部155c到挡块159为止的区域,只要检测到来自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的信号,第2按摩部7就可以移动到不与第1按摩部6发生冲突的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
通过上述控制,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在所述冲突防止区域145内发生冲突,能够防止各个按摩部的位置控制变得复杂。
更加详细说明对所述第1按摩部6的控制,控制部31进行如下控制,当检测到来自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b的信号时,使第2按摩部7停止移动,或者使第2按摩部7向离开第1按摩部6的方向移动,或者移动到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从而使所述第1按摩部6能够移动到所述挡块159附近。
使所述第1按摩部6移动到挡块159附近时,控制部31通过旋转传感器检测第1按摩部6的第1升降机构65的驱动源(马达)61的脉冲,从而控制第1按摩部6的位置。在所述控制部31中储存有从被检测部155b到挡块159为止的脉冲数,在检测到所述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b之后,使第1按摩部6向挡块159移动直至检测出预定脉冲数。
如此,控制为即使第1按摩部6超过下限位置而进行移动,也不与第2按摩部7发生冲突。
更详细说明对所述第2按摩部7的控制,则控制部31进行如下控制,当检测到来自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c的信号时,使第1按摩部6停止移动,或者使第1按摩部6向离开第2按摩部7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第2按摩部7能够移动到所述挡块159附近。
使所述第2按摩部7移动到挡块159附近时,控制部31通过旋转传感器检测第2按摩部7的第2升降机构204的驱动源(马达)220的脉冲,从而控制第2按摩部7的位置。在所述控制部31中储存有从被检测部155c到挡块159为止的脉冲数,在检测到所述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c之后,使第2按摩部7向挡块159移动直至检测出预定脉冲数。
如此,控制为即使第2按摩部7超过上限位置而进行移动,也不与第1按摩部6发生冲突。
而且,如图19所示,可以沿所述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延长配置被检测部155b和被检测部155c。图19所示的被检测部155b和被检测部155c将磁石部分沿导轨设置。
当第1按摩部6的检测部101的霍尔集成电路移动到所述被检测部155b的磁石部分时,所述第1按摩部6的检测部101的霍尔集成电路成为开启状态,由于所述被检测部155b的磁石部分从第1按摩部6的下限位置设置到挡块159,因而检测部101的霍尔集成电路位于该范围内时维持开启状态。而且,所述控制部31在第1按摩部6的检测部101维持开启状态的期间,使第2按摩部7停止或者向离开第1按摩部6的方向移动。
而且,当第2按摩部7的检测部244的霍尔集成电路移动到所述被检测部155c的磁石部分时,所述第2按摩部7的检测部244的霍尔集成电路成为开启状态,由于所述被检测部155c的磁石部分从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设置到挡块159,因而检测部244的霍尔集成电路位于该范围内时维持开启状态。而且,所述控制部31在第2按摩部7的检测部244维持开启状态的期间,使第1按摩部6停止或者向离开第2按摩部7的方向移动。
而且,如图20所示,可以从第1导轨151的中间部进行分割而分为第1移动区域141和第2移动区域142。具体而言,去除第1导轨151的第2区域151b的包括挡块159的部分,将第1导轨151分割成第1移动区域141和第2移动区域。
而且,第2导轨171也在中间部被分开,并且是去除第7区域171b的一部分而被分割。
此时,将第1按摩部6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a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第1移动区域141的头部侧的端部,将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b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第1移动区域141的腰部侧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检测被检测部155a和被检测部155b,能够防止第1按摩部6从第1导轨151的第1移动区域141脱落。而且,将第2按摩部7的上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c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第2移动区域142的臀部侧端部,将下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即被检测部155e的安装位置设置于第2移动区域142的脚部侧端部。
而且,第2导轨171设置成与分割的第1移动区域141和分割的第2移动区域142对应。
所述摆动机构部13主要由相对于基座12能够前后摆动地连接椅子主体11的连接部件40、使连接部件40摆动的摆动驱动部131构成。连接部件40安装于椅子主体11的下部,通过第1枢轴12b将椅子主体11可摆动地枢轴支承于基座12。
图21表示摆动机构部13。如图21所示,摆动驱动部131由直动式致动器构成,该直动式致动器具有:驱动源(马达)132、通过驱动源(马达)132的驱动伸缩的缸体133。
该摆动驱动部131的基部133a经由第2枢轴12c枢轴支承,前部133b经由第3枢轴12d枢轴支承于基座12。
采用该结构,如果驱动摆动驱动部131使缸体133缩短,则能够使处于立起状态的椅子主体11移动到放倒状态,如果驱动摆动驱动部131使缸体133伸张,则能够使处于放倒状态的椅子主体11移动到立起状态。而且,通过停止驱动源(马达)132,椅子主体11在立起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的任意位置定位。
而且,通过连续驱动摆动驱动部131,使椅子主体11前后摆动的摇摆动作成为可能。
图22a、图22b是表示操作部33的图。图22a和图22b表示操作部33。
在操作部33配置有多个按钮45,设置有椅子型按摩机1的电源按钮45a、紧急停止按钮45b、按摩模式按钮45c、改变椅子主体11的倾斜的倒起按钮45d、摇摆按钮45e、肩位置调整用按钮45f、第1按摩部6的位置变更按钮45g、第2按摩部7的位置变更按钮45h、能够对各个施疗部单独进行按摩的单独按摩按钮45j。
所述操作部33的电源按钮45a是切换椅子型按摩机1的电源的开/关的按钮。处于开启状态时,能够处理按摩模式按钮45c、单独按摩按钮45j的操作。而且,即使处于关闭状态,也能够处理倒起按钮45d的操作。
所述操作部33的紧急停止按钮45b是强制停止椅子型按摩机1的动作的按钮。通过操作紧急停止按钮45b,椅子型按摩机1停止施疗动作或倒起动作。
所述操作部33的按摩模式按钮45c设置有多个,准备有各种模式,例如按摩全身的全身按摩模式、以揉搓动作为主的揉搓按摩模式、重点对腰部或腹部进行按摩的腰部腹部按摩模式、挺直腰身等以拉伸身体为目的的伸展模式、抱紧骨盆的骨盆模式等。
所述操作部33的倒起按钮45d能够改变椅子主体11的角度,能够将椅子主体11的角度改变成被施疗者喜好的姿势。
所述操作部33的摇摆按钮45e用于使椅子主体11摇摆,能够使椅子主体11连续前后摇摆。
所述操作部33的肩位置调整用按钮45f用于改变第1按摩部6的位置,在改变第1按摩部6所检测出的肩位置时使用。
所述操作部33的第1按摩部6的位置变更按钮45g是改变第1按摩部6的位置的的按钮,能够使第1按摩部6移动到使用者喜好的位置。
所述操作部33的第2按摩部7的位置变更按钮45h是改变第2按摩部7的位置的按钮,能够使第2按摩部7移动到使用者喜好的位置。
对所述操作部33的各个施疗部单独进行按摩的单独按摩按钮45j是分别驱动空气按摩部即第3按摩部8、第4按摩部9、第5按摩部10的按钮。
而且,在操作部33的内部设置有发光部46,通过设置于操作部33的透光部47能够确认发光部46的光线。
例如,在电源按钮45a的附近设置有2个发光部以便能够用肉眼确认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如果处于开启状态则发出绿色光,如果处于关闭状态则发出橙色光。而且,在按摩模式按钮45c等,模式进行中使设置于按摩模式按钮45c的对应位置上的发光部46点亮,以便知道现在实施的模式,并且在倒起按钮45d或位置变更按钮45g、45h的按压期间,使发光部46点亮。
而且,如图22a所示,可以在操作部33上印刷模仿按摩机的图。在印刷的按摩机中设置有多个透光部47。
所述多个透光部47配置成第1导轨151的形状,所述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当前位置点亮。
如此,能够知道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当前位置。
伴随第1按摩部6的移动,点亮位置也移动,因此能够用肉眼确认第1按摩部6的当前位置。
而且,第2按摩部7也同样,伴随移动,点亮位置也移动,因此能够用肉眼确认第2按摩部7的当前位置。
而且,为了区分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发光部46显示其位置。
而且,在按摩机的座部3,由于是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共有所述第1导轨151的部分,因而可以使2个发光部点亮。
而且,在图22b所示的操作部33印刷有模仿人体的人形,而在人形上设置有多个透光部47。
所述多个透光部47沿着人体的身长方向的穴位设置,使当前施疗的位置点亮。
而且,能够知道第1按摩部6和第2按摩部7的位置。
伴随第1按摩部6的移动,点亮位置也移动,因而能够用肉眼确认第1按摩部6的当前位置。
而且,第2按摩部7也同样,伴随移动,点亮位置也移动,因此能够用肉眼确认第2按摩部7的当前位置。
而且,在肩位置检测中也使第1按摩部6的当前位置点亮,因而能够显示被施疗者的肩位置。如此,能够用肉眼确认被施疗者的肩位置。
所述控制部31利用第1按摩部6的进退机构90进行按摩。
图23a-图23b、图24a-图24c、图25a-图25b、图26是利用第1按摩部6的进退机构90进行按摩的图。
图23a是表示使左右的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的图。图23b是表示使左侧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的图。
图24a是表示第1按摩部6位于臀部附近的状态的图。图24b是表示第1按摩部6使右侧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的图。图24c是表示第1按摩部6使右侧施疗子81伸出,并从臀部上升至肩附近的状态的图。
图25a和图25b是通过宽度变更机构69使伸出状态的左侧施疗子81和未伸出状态的右侧施疗子81向宽度方向移动的图。
图26是表示通过宽度变更机构69移动的施疗子81的轨迹的图。
如图23a-图23b及图24a-图24c所示,控制部31能够在控制第1按摩部6的左侧按摩单元14的进退机构90和右侧按摩单元15的进退机构90使左右任意一个按摩单元14、15的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下进行按摩。由于在该状态下进行按摩,被施疗者的身体通过突出的施疗子81倾斜。由于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状态,因而被施疗者和施疗子81的抵接方式发生改变。
在未使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或者伸出量相同的状态下,如图23a所示,被施疗者和施疗子81的抵接方法成为仅施疗子81的外缘部分91抵接于被施疗者的状态。在使一个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下,如图23b所示,被施疗者和施疗子81的抵接方法成为施疗子81的外缘部分91和从施疗子81的中心部92到外缘部分91之间的中间部分93抵接于被施疗者。
而且,左侧施疗子81和右侧施疗子81隔着预定间隔94配置,所述左侧施疗子81和右侧施疗子81之间的预定间隔94,在未使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或者伸出量相同的状态下,成为施疗子81无法抵接而无法进行施疗的区域。
然而,通过使一个施疗子81伸出而使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状态,伸出的施疗子81的外缘部分91和中间部分93抵接于身体,因此施疗子到达所述预定间隔94的无法进行施疗的区域,能够对以往无法施疗的位置进行施疗。
而且,脊柱位于所述预定间隔94中,能够对脊柱旁边的肌肉进行按摩。
而且,所述控制部31能够在使左侧按摩单元14或者右侧按摩单元15的任意一个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下使第1按摩部6沿身长方向移动从而进行按摩。
在图24b中,使右侧按摩单元14的施疗子81伸出。如图24c所示,通过在使一个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下使第1按摩部6沿身长方向移动,能够使身体扭曲,并拉伸身体。
进行上述动作时,所述控制部31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按摩,即通过所述进退机构90使左右任意一个施疗子81伸出的第1步骤、维持所述施疗子81的伸出状态的第2步骤、使所述施疗子81沿身长方向移动的第3步骤。
通过所述第1步骤,使左右任意一个施疗子81伸出,因而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状态。通过所述第2步骤,维持施疗子81的伸出状态,因而被施疗者维持倾斜状态。通过所述第3步骤,施疗子81沿被施疗者的身长方向移动,因而被施疗者的身体得到扭曲并拉伸。通过上述动作,能够扭曲并拉伸被施疗者的身体。
而且,控制部31控制第1按摩部6的第1升降机构65,使第1按摩部6沿着第1导轨151和第2导轨171动作。而且,升降动作可以是从臀部朝向头部移动的动作,也可以是从头部朝向臀部移动的动作,由于在使一个施疗子81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升降动作,因而成为扭曲并拉伸被施疗者身体的动作。
而且,所述控制部31能够控制第1按摩部6所具有的的宽度变更机构69。
所述宽度变更机构69(参照图6)由进行揉捏动作的驱动源62、对来自所述驱动源62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未图示)、与所述减速机构(未图示)连结并进行揉捏动作的揉捏轴71、在所述揉捏轴71的中途弯曲成预定角度的偏角部(未图示)构成。
如图26所示,所述宽度变更机构69能够改变左右施疗子81之间的预定间隔94,同时能够使施疗子81进行揉捏动作。
通过驱动宽度变更机构69,能够进行符合被施疗者的部位的宽度的按摩。
例如,在肩部能够将左右施疗子81彼此的间隔加大,在腰部能够将左右施疗子81彼此的间隔缩小。而且,不管施疗部位的大小如何,均能够将左右施疗子81彼此的间隔缩小或放大。通过这种宽度变更机构69,能够对应于部位而改变施疗子81的宽度,从而能够进行适当的按摩。
而且,宽度变更机构69通过继续进行驱动能够进行揉捏动作。揉捏动作在被施疗者的背部的宽度方向如同描绘椭圆轨迹般进行动作,而且,所述椭圆轨迹以在被施疗者的厚度方向上前后往复的方式描绘椭圆轨迹。即,在揉捏动作中,左右宽度方向的动作和如同指压的动作组合而进行,被施疗者稍向前后摇摆的同时接受揉捏动作。
通过组合上述揉捏动作和所述施疗子81的伸出动作,能够改变被施疗者的倾斜程度的同时进行施疗,如果再加上身长方向的移动,则使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状态的同时,通过揉捏动作摆动被施疗者,并且向身长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改变被施疗者的倾斜状态的同时能够扭曲并拉伸身体。
而且,由于在使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下进行揉捏动作,因而能够在指压状态下进行揉捏按摩,能够增强揉捏按摩的体感。
而且,控制部31能够控制宽度变更机构69(揉捏动作)而设定驱动范围。
如图26所示,通过所述施疗子81的伸出动作和宽度变更机构69的驱动范围的设定,对施疗位置进行指压,并在该指压状态下进行所设定驱动范围的宽度变更,从而能够实现对施疗位置进行扭进的指压。
所述控制部31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按摩,即通过所述进退机构90使左右任意一个施疗子81伸出的第1步骤、维持所述施疗子81的伸出状态的第2步骤、在所述第2步骤之后,通过所述宽度变更机构69使所述施疗子81接近的第3步骤、在所述第3步骤之后,维持所述施疗子81的接近状态的第4步骤。
而且,控制部31控制所述宽度变更机构69的所述驱动范围,从而能够精细地设定施疗子81的宽度。
图26中,表示施疗子81进行揉捏按摩(宽度变更)时的动作,施疗子81进行如同描绘椭圆形的移动轨迹进行动作。在所述移动轨迹上例示有A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左右一对施疗子81位于A位置时成为宽幅,左右一对施疗子81位于B位置时成为窄幅、所述左右的施疗子81位于C位置和D位置时成为中幅。
而且,所述A位置是施疗子81最远离被施疗者的脊柱的状态,所述B位置是施疗子81最接近被施疗者的脊柱的状态的位置,所述C位置是所述A位置和所述B位置的中间位置,是最远离后述的D位置的状态的位置,所述D是所述A位置B位置之间的最远离所述C位置的状态的位置。
进行所述扭进指压时,需要使宽度变更机构69从所述C位置或者D位置朝向B位置驱动。该使宽度变更机构69从所述C位置或者D位置朝向B位置驱动的动作成为所述第3步骤的动作。而且,第3步骤由于在使施疗子81伸出的第2步骤之后进行,因此施疗子81抵接于被施疗者并维持按压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使宽度变更机构69从所述C位置或D位置朝向B位置驱动,从而能够进行将施疗子81扭进被施疗者的施疗部的指压。而且,由于驱动宽度变更机构而维持扭进状态,因而身体能够感觉出更强的指压。
而且,由于被施疗者成为倾斜的状态,因而抵接有施疗子81的外缘部分91和中间部分93,并在维持抵接状态的同时使施疗子81向脊柱侧动作。因此,成为向施疗子81的动作方向扭曲脊柱附近肌肉的动作,能够进行扭进动作。
而且,如图23a、图23b所示,所述控制部31还可以进行从使左右的按摩单元14、15的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使左右的按摩单元14、15中的任意一个施疗子81退回的动作。通过进行从使左右的按摩单元14、15的施疗子81伸出的状态使一个按摩单元的施疗子81退回的动作,能够使被施疗者的身体倾斜,施疗子81更大地吃进身体,进一步增加施疗感。
之后,能够进行所述的按摩动作。
而且,如图28所示,所述控制部31能够控制所述左侧按摩单元14的进退机构90使左侧施疗子81向被施疗者侧伸出,控制所述右侧按摩单元15的进退机构90使右侧施疗子81向被施疗者侧伸出,并使所示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所述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不同,从而进行按摩。
图28中,表示检测位置A~G上的左侧施疗子81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以左右不同的伸出量进行施疗。
被施疗者的身体的左半身和右半身的僵硬程度不同,即使以相同伸出量进行按摩也会有施疗不恰当的时候,因而通过使左右伸出量不同而进行按摩,能够对应于左半身和右半身的僵硬而进行按摩。
所述第1按摩部6在施疗位置使左侧按摩单元14的进退机构90和右侧按摩单元15的进退机构90驱动,从而使施疗子81伸出。由于所述进退机构90由气囊形成,因而膨胀状态的气囊301通过被施疗者的荷载而变形。而且,如果被施疗者的施疗位置僵硬,则施疗位置的硬度左右不同。因此,膨胀状态的气囊301的变形程度左右不同,由于该变形程度,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变得不同。当施疗位置僵硬时,所述气囊301的变形较大,当施疗位置柔软时,所述气囊301的变形较小。
而且,在所述气囊301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未图示),并且设置有向外部放出预定量空气的阀体(未图示),以便在气囊301上施加有过大荷载时,放出气囊301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阀体(未图示)的作用,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得到改变。
如此,能够使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对应左半身及右半身的僵硬程度而进行按摩。
而且,图27a-图27c中表示有检测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的检测部95。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由检测部95检测。左侧按摩单元14具有左侧检测部96,该左侧检测部96检测通过进退机构90向施疗者侧伸出的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右侧按摩单元15具有右侧检测部97,该右侧检测部97检测通过进退机构90向施疗者侧伸出的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
由于左侧检测部96和右侧检测部97的结构相同,因此以左侧检测部96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左侧检测部96设置于第2臂80的第1施疗子支承体82,被检测部98设置于第2施疗子支承体83。
所述左侧检测部96为光学式传感器。左侧检测部96具有受光部96a和发光部96b。所述左侧检测部96设置成所述受光部96a和发光部96b对置,被检测部98即具有多个孔99的长方形状的板在所述受光部96a和发光部96b之间移动。
在所述被检测部98隔着预定间隔设置有遮挡来自所述发光部96b的光线的位置和使来自发光部96b的光线到达受光部96a的孔99,通过检测所述孔99的数量,可以知道所述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所述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
而且,如图30a-图30b所示,控制部31能够比较检测出的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并根据其差设定左侧施疗子81的按压力和右侧施疗子81的按压力。
图30a是表示检测出的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其差的图。图30b是表示根据其差设定的按压力的图。
通过对左右挤压气囊301a、301b供给相同量的空气,并通过比较抵接于被施疗者身体的状态的所述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能够知道被施疗者左半身及右半身的僵硬程度或左右的扭曲。并且,设定为对伸出量较少的一方加大空气的供给量,从而对僵硬程度大的半身进行更强的按摩。
如此,左右的施疗子81能够以恰当的按压力对左半身及右半身进行按压。
而且,所述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的检测结果储存于存储部48(参照图4)中。
而且,如图29所示,所述控制部31能够利用检测出的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来确定被施疗者的施疗部位。
图29中,从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读取被施疗者背部的凹凸状态,并从凹凸状况确定部位。所述第1按摩部6沿第1导轨151从臀部朝向肩部上升。
在第1按摩部6上升的过程中,在如同腰部凹陷较大的位置,进退机构90的伸出量变大,而肩部附近则比腰部突出,因而进退机构90的伸出量变小。而且,位于肩的上部时,由于施疗子81所受荷载变无,因而伸出量变大。
如此,通过检测凹凸状况,确定被施疗者的部位。
而且,如图31所示,所述控制部31能够将检测出的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之差超过预定值的位置作为施疗位置。
所述第1按摩部6对进退机构90的气囊301a、气囊301b供给预定量的空气,检测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并将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储存于存储部48。
对已储存的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进行比较,将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之差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判断为僵硬位置。
而且,由于用左右施疗子81的伸出量之差判断僵硬位置,因而能够对应于被施疗者的个人差异而进行施疗。
如此,能够确定僵硬部位,并实施按摩。
而且,僵硬部位的确定方法如下,使所述左右按摩单元14、15的进退机构90成为伸出状态,使所述第1按摩部6升降,将通过检测部95检测出的左右施疗子81各自的伸出量储存于存储部48中,比较所述左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和右侧施疗子81的伸出量,判断部49将伸出量之差超过预定值的位置判断为施疗位置,从而确定僵硬部位。如此,能够确定施疗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按摩机,该按摩机能够同时对身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按摩,并且能够对躯干到下半身的所有部位进行按摩。

Claims (10)

1.一种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椅子主体,该椅子主体具有供被施疗者就座的座部、设置于该座部的后部且供被施疗者倚靠的靠背部、设置于该座部的前部且支承被施疗者的腿部的踏脚;
导轨,设置于椅子主体上;
第1按摩部及第2按摩部,能够沿所述导轨分别向身长方向移动,
所述导轨具有:
第1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靠背部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
第2移动区域,至少从与所述踏脚对应的位置经由弯曲部连续延伸设置到与所述座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1按摩部具有第1升降机构,
并且通过所述第1升降机构的驱动,能够在第1移动区域内移动,或者在从所述第1移动区域到第2移动区域为止的区域内移动,
所述第2按摩部具有第2升降机构,
并且通过所述第2升降机构的驱动,能够在所述第2移动区域内移动,或者在从所述第1移动区域到第2移动区域为止的区域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按摩部进行移动的所述第1移动区域为从所述靠背部到所述座部的中间部为止的范围,
所述第2按摩部进行移动的所述第2移动区域为从所述踏脚到座部的中间部为止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中还设置有冲突防止区域,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具有冲突防止构件,该冲突防止构件防止第1按摩部和第2按摩部在所述冲突防止区域中发生冲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具有限位传感器,该限位传感器检测第1按摩部的下限位置和所述第2按摩部的上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具有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第1按摩部的下限位置的信号时,使第2按摩部停止移动或者使第2按摩部向离开第1按摩部的方向移动,并在检测到第2按摩部的上限位置的信号时,使第1按摩部停止移动或者使第1按摩部向离开第2按摩部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具有支承所述椅子主体的基座,
所述椅子主体相对于所述基座能够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按摩部及第2按摩部的结构不同,
第1按摩部为至少适于对上半身进行按摩的结构,第2按摩部为至少适于对下半身进行按摩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按摩部构成为具有成对的施疗子,使该成对的施疗子接近/离开从而能够对被施疗者的躯干进行揉捏按摩,
所述第2按摩部构成为具有成对的施疗部,通过该成对的施疗部能够对被施疗者腿部的外侧面进行按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子型按摩机具有改变所述第1按摩部和所述第2按摩部的姿势的姿势变更构件,
所述姿势变更构件具有姿势变更体和姿势变更作用体,
所述姿势变更体设置于所述椅子主体上,
所述姿势变更作用体设置于所述第1按摩部和所述第2按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椅子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按摩部能够使所述成对的施疗子朝向被施疗者进退,
所述第2按摩部能够使所述成对的施疗部朝向被施疗者进退。
CN201420170479.9U 2013-04-18 2014-04-09 按摩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158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7167 2013-04-18
JP2013087167A JP6470882B2 (ja) 2013-04-18 2013-04-18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15841U true CN203815841U (zh) 2014-09-10

Family

ID=5135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7047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15841U (zh) 2013-04-18 2014-04-09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22935B2 (zh)
JP (1) JP6470882B2 (zh)
KR (1) KR200486502Y1 (zh)
CN (1) CN203815841U (zh)
HK (1) HK1191795A2 (zh)
TW (1) TWM49273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195A (zh) * 2016-12-15 2018-08-31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按摩器
CN108670756A (zh) * 2017-12-06 2018-10-19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座式瘦身按摩器
CN108749674A (zh) * 2016-06-23 2018-11-06 丁永新 可脚部按摩的汽车、高铁、飞机座椅
CN110063879A (zh) * 2014-10-24 2019-07-30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12438857A (zh) * 2019-09-02 2021-03-05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肩腰背部进行椭圆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
CN11308165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开肩胛骨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及按摩椅
CN113908035A (zh) * 2017-06-02 2022-01-11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868B (zh) * 2014-10-24 2020-11-06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JP6473021B2 (ja) * 2015-03-19 2019-02-20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6571973B2 (ja) * 2015-04-24 2019-09-04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および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の製造方法
US20170128320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Hsin Hao Health Materials Co., Ltd. Massage chair
KR102474142B1 (ko) * 2016-06-20 2022-12-06 패밀리 이나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사지 유닛 및 그 마사지 유닛을 가지는 마사지기
JP1572390S (zh) * 2016-06-22 2017-03-27
KR20180024571A (ko) * 2016-08-30 2018-03-08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척추 디스크 및 골다공증 예방 및 치료에 효과적인 펄스전자기장을 장착한 안마의자
JP6627114B2 (ja) * 2016-10-20 2020-01-08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US11627816B2 (en) * 2017-01-16 2023-04-18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comfort system
US10842708B2 (en) 2017-01-25 2020-11-24 Luraco, Inc. Massage apparatus for legs and feet and massage chair having the massage apparatus
US10724549B2 (en) 2017-05-11 2020-07-28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noise-reducing, enclosure device
US11179290B2 (en) 2017-05-11 2021-11-23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armrest sliding, hammering devices, and oxygen generation
KR102202659B1 (ko) * 2017-06-02 2021-01-13 패밀리 이나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사지기
JP7070889B2 (ja) * 2017-09-29 2022-05-18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KR102120340B1 (ko) * 2018-01-15 2020-06-08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안마 의자
JP7121998B2 (ja) * 2018-02-16 2022-08-19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6852903B2 (ja) 2018-04-18 2021-03-31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08814931A (zh) * 2018-04-27 2018-11-16 付曼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US10639230B2 (en) * 2018-04-29 2020-05-05 Luraco, Inc. Massage chai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fluid massage element for arm massaging
JP2019208951A (ja) * 2018-06-06 2019-12-12 大東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US10932576B2 (en) 2018-08-07 2021-03-02 FlUS DISTRIBUTORS, LLC Massage chair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US20200085673A1 (en) * 2018-09-19 2020-03-19 Golden Gm Holdings Sdn. Bh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ized operation of a therapeutic device
JP7161914B2 (ja) * 2018-10-25 2022-10-27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JP2021000380A (ja) * 2019-06-24 2021-01-07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7270483B2 (ja) * 2019-06-28 2023-05-10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KR102321810B1 (ko) * 2020-01-31 2021-11-04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척추 인장 및 교정을 위한 마사지 장치와 그 동작 방법
KR102135011B1 (ko) * 2020-06-01 2020-07-1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안마 의자
KR102135012B1 (ko) * 2020-06-01 2020-07-16 주식회사 바디프랜드 안마 의자
JP7095930B1 (ja) * 2021-04-09 2022-07-05 ニン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N113715710A (zh) * 2021-09-25 2021-11-30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性主动自适应汽车座椅
USD968832S1 (en) * 2022-04-29 2022-11-08 Massage Chair Max, Inc. Massage chair
USD969510S1 (en) * 2022-04-29 2022-11-15 Massage Chair Max, Inc. Massage chair
USD981125S1 (en) * 2022-05-27 2023-03-21 Massage Chair Max, Inc. Massage chair
USD968833S1 (en) * 2022-06-01 2022-11-08 Massage Chair Max, Inc. Massage chair
TWD225961S (zh) * 2022-06-30 2023-06-21 大陸商廈門愛瑪康科技有限公司 按摩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98C (zh) * 1994-07-12 2003-06-18 法兰西床株式会社 按摩装置
JP2759622B2 (ja) * 1995-02-15 1998-05-28 正雄 古林 指圧装置
JP3953585B2 (ja) * 1997-07-08 2007-08-08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180780A (ja) * 2001-12-14 2003-07-02 Marutaka Co Ltd マット型全身マッサージ機
JP4320196B2 (ja) 2003-03-20 2009-08-26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休息用椅子型施療機
JP4919290B2 (ja) * 2007-06-19 2012-04-18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719630B2 (ja) * 2011-02-23 2015-05-20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5408744B2 (ja) 2011-12-28 2014-02-0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3879A (zh) * 2014-10-24 2019-07-30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10063879B (zh) * 2014-10-24 2022-01-07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08749674A (zh) * 2016-06-23 2018-11-06 丁永新 可脚部按摩的汽车、高铁、飞机座椅
CN108749673A (zh) * 2016-06-23 2018-11-06 蒋红娟 一种高铁、飞机座椅
CN108472195A (zh) * 2016-12-15 2018-08-31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按摩器
CN108472195B (zh) * 2016-12-15 2020-07-07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按摩器
CN113908035A (zh) * 2017-06-02 2022-01-11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13908035B (zh) * 2017-06-02 2024-03-22 发美利稻田株式会社 按摩机
CN108670756A (zh) * 2017-12-06 2018-10-19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座式瘦身按摩器
CN112438857A (zh) * 2019-09-02 2021-03-05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肩腰背部进行椭圆按摩的按摩椅控制方法
CN11308165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开肩胛骨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及按摩椅
CN113081654B (zh) * 2019-12-23 2023-08-29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错开肩胛骨的按摩椅控制方法及按摩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86502Y1 (ko) 2018-05-29
US20140343467A1 (en) 2014-11-20
US9622935B2 (en) 2017-04-18
HK1191795A2 (zh) 2014-08-01
KR20140005569U (ko) 2014-10-28
JP2014210005A (ja) 2014-11-13
TWM492733U (zh) 2015-01-01
JP6470882B2 (ja) 2019-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5841U (zh) 按摩机
JP571963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03935380U (zh) 按摩部
JP5766489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651556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401467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22058808A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03075135U (zh) 按摩机构及按摩机
JP200728944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32237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9285074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6649671B2 (ja) マッサージ部
JP5847613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6289022B2 (ja) マッサージ部
JP476339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289074B2 (ja) マッサージユニット
JP576648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906312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389592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20028505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4221132A (ja) 椅子
JP580035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2022187770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3325620A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109475767A (zh) 运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MENGFALI RICE FIELD HEALTH TECHNOLOGY (XIAMEN) Co.,Ltd.

Assignor: FAMILY INADA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99000012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ydraulic massage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3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